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梅兰芳和鲁迅为什么关系不好?两人为何从不来往?

梅兰芳和鲁迅为什么关系不好?两人为何从不来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29 更新时间:2024/1/19 11:00:05

梅兰芳鲁迅这两个人物,在历史上那都是非有名的,一位是京剧大师,一位是学大师,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后世人对他们也都是非常敬佩和推崇的,但是他们两人之间关系却一直都很不好。其实在当时,文人之间相互骂战是很常见的,但他们两人却并不是同一个领域,为关系也会很紧张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鲁迅对梅兰芳的批评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先生担任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文联副主席,成为文艺界重要领导人之一。但是,在历次的鲁迅纪念会上,梅兰芳先生不仅从不讲话,而且很少出席,勉强来了,也往往是迟到与早退。梅大师为何对鲁大师如此失敬呢?翻翻“五四”以来的文化史、思想史、文学史便会知道,原来鲁迅生前曾经对京剧、对梅兰芳有十分尖锐的批评和讽刺。

先说对京剧。在散文体小说《社戏》中,鲁迅对京剧的印象是:“咚咚喤喤之灾”,戏台下太“不适于生存”了。在杂文中他也有过对京剧公然的不满。比如对人们公认的京剧表演中的象征艺术,鲁迅就很不以为然。他说:“脸谱和手势,是代数,何尝是象征。它除了白鼻梁表丑角,花脸表强人,执鞭表骑马,推手表开门之外,那里还有什么说不出、做不出的意义?”至于用京剧表现现代生活,鲁迅更是认为根本不可能了。据称,鲁迅曾揶揄:“以京剧来宣传救国,那就是‘我们救国啊啊啊’了,这行吗?”

另外,鲁迅对梅兰芳本人的批评、讽刺和挖苦,远远超过了对京剧的褒贬本身,这引起梅兰芳极大的反感。鲁迅写了一篇重要的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文章,题为《论照相之类》,可以说是专门调侃京剧和梅兰芳的……一言以蔽之,梅兰芳扮演的“天女”、“黛玉”等眼睛太凸、嘴唇太厚,形象不美,后者甚至破坏了他对《红楼梦》中黛玉的原有印象。而鲁迅最挖苦、最反感的则是以梅兰芳为代表的“男旦”和“男旦艺术”。鲁迅显然是把“男旦”和落后、畸形之类的不正常现象连在了一起。

鲁迅晚年,又接连写了两篇《略论梅兰芳及其他》,对梅兰芳的艺术进行了理论探讨。两篇文章探讨的中心是关于京剧的雅俗问题。鲁迅认为梅兰芳是一位由俗变雅的典型,开始,他“不是皇家的供奉”,而“是俗人的宠儿”,他当时“所做的戏,自然是俗的,甚至于猥下,肮脏,但是泼剌,有生气”,他的艺术是属于民间的,属于人民大众的。但是,后来,他遭到了士大夫的“篡改”:他们将他从俗众中提出,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来。教他用多数人听不懂的话,缓缓的“天女散花”,扭扭的“黛玉葬花”,先前是他做戏的,这时却成了戏为他而做,凡有新编的剧本,都只为了梅兰芳,而且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梅兰芳。雅是雅了,但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还觉得自己不配看了。

因此,他断言人民大众是不会喜欢梅兰芳这样的演出的:“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或林妹妹,我想,大多数人是倒不如看一个漂亮活动的村女的,她和我们相近。”然而,梅兰芳却执迷不悟,他竟然对记者说:“还要将别的剧本改得雅一些。”

2、为何鲁迅和梅兰芳关系很不好

不必讳言,在鲁迅上述一系列发人深省的诊断中,也夹杂着不少的片面性。对此,当年的梅兰芳未能(也无法)接受。

还不能不指出:鲁迅对梅兰芳乃至整个京剧艺术的某些偏激情绪,并非鲁迅所独有,而是“五四”一代人的“时代的片面”。当时的新文化运动曾把京剧简单视之为宣扬封建迷信的“国粹”,置之彻底扫荡之列。在大呼猛进、摧枯拉朽地扫荡封建旧文化的伟大运动中,有一点片面是难以避免也不足为病的。

还必须正视的是,鲁迅等“五四”先驱对京剧的偏激情绪,也有当时京剧本身的原因。从内容上说,一些剧目充斥着陈腐的封建伦理道德(如愚忠、愚孝、节烈等)和迷信、色情、凶杀、恐怖等种种不健康倾;从演出上说,则一些庸俗无聊、低级趣味的东西也让人不堪入目。对此,“五四”先驱者们不满甚至怒斥也是情理中事。

历史是一面丰富多彩的多棱镜,鲁迅、梅兰芳两位艺术大师的不相投,正是这多棱镜照出的五彩斑斓的波纹。

3、鲁迅与梅兰芳的恩怨

鲁迅和梅兰芳的恩恩怨怨,始于鲁迅发表的犀利文章。1934年,鲁迅以笔名“张沛”发表了名为《略论梅兰芳及其他》的文章。原文写道:“他(程按:指梅兰芳)未经士大夫帮忙时候所做的戏,自然是俗的,甚至于猥下,肮脏,但是泼剌,有生气。待到化为‘天女’,高贵了,然而从此死板板,矜持得可怜。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或林妹妹,我想,大多数人是倒不如看一个漂亮活动的村女的,她和我们相近。”

鲁迅在文中毫不掩饰自己对梅兰芳的不屑,他认为梅兰芳的戏曲不管追不追求雅都很糟糕。不仅如此,鲁迅还在同年8月份发表了《看书琐记》的杂文,他在书中如是说:“譬如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入之见,另外想一个……”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们读《红楼梦》怎么推想黛玉都行,只要别把黛玉想象成梅兰芳的那个样子就行。鲁迅的这个看法其实与他早年写的《论照相之类》一文相呼应,他曾出言讽刺过女扮男装的表演艺术:“我们中国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因为从两性来看,都近于异性,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所以这就永远挂在照像馆的玻璃窗里,挂在国民的心中。”因此,这里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会挖苦梅兰芳饰演的林黛玉了。

深受鲁迅讽刺的梅兰芳,自然也是不待见鲁迅的。

1936年10月,鲁迅逝世,上海文化界名流皆出席参加鲁迅的葬礼,但梅兰芳缺席。

1949年之后,梅兰芳开始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每年遇上纪念鲁迅诞辰和忌辰的活动,梅兰芳总是托故缺席。此外,他和鲁迅夫人许广平都是全国政协常委,经常在一起开会、聚餐、合影,但也仅限于这种官方活动,私下并没有什么交集。

这些做法,足见梅兰芳对鲁迅的埋怨之深,即便斯人已逝,也不愿多产生一丝一毫的联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古代四川有很多割据政权,却没有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古代四川地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次的割据政权在这里建都,比如公孙述、刘备等等,很多人都在这里建立了割据政权,但其实除了刘邦之外,其他人几乎都没有成功完成统一大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何四川这里频繁出现割据政权,却很难出现一个能够统一全国的政权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割据

  • 两军对战前排士兵明知是送死,为何还要往前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在各种影视剧里面看到,古代打仗的时候,双方士兵对战,其实在最前排的士兵很有可能就是送死,他们是最突出最显眼的一部分人,但即便是如此,他们往前冲的时候却还是非常坚定的。人都会怕死,这其实是一种本能,那为什么这么多的士兵却一点也不怕死呢?他们是真的不怕,还是因为这样做对自己有利呢?今天就让小编带

  • 武松打虎知县赏1000贯,为什么不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武松打虎的故事很多人可以说都是非常了解的了,对于这段故事,尤其是在《水浒传》当中有很精彩的描写,武松也因此被称为是打虎英雄。而书中,因为武松打虎有功,因此知县赏给他1000贯,这也不算是一笔小数目了,但为何武松却并没有接受这些赏赐呢?武松拒绝这些钱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

  • 佛狸是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人读到了辛弃疾的一首词,那就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句话如果单独的拿出来理解的话,那就是在一个叫佛狸的祠堂附近,有一种神鸦社鼓的景象,单纯的这样理解的话,肯定是不懂的,但是这些不是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首先来看看这个佛狸到底是指什么吧,一

  • 山东一工地发现东汉古墓是怎么回事?墓主是谁有什么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悠久,传承至今也是留下了很多古代的各种文物,也经常会发现一些古墓,不同时期的古墓对于人们了解当时的历史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最近在山东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就又挖到了东汉时期的古墓,对于人们了解东汉时期的一些风俗习惯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那么这个东汉古墓的墓主人是谁,里面又有哪些出土的文物

  • 真实的西域都护府有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西域都护府,相信对历史比较有兴趣的朋友们多少对这个都会知道个一星半点的。关于这件事,很多人都认为是传说,但事实上并不是。1928年,著名史地专家黄文弼在巴音郭楞西北部的轮台县野云沟乡和策大雅乡结合处(距库尔勒市113公里,距轮台县城58公里)发现了两处遗址。据其著作《塔里木盆地考古记

  • 明朝服饰和韩国服饰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近期,有韩国网友称明朝的服饰是抄袭的韩服,这种说法实在让人感到啼笑皆非。稍微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都会知道,“朝鲜”的国名还是由朱元璋裁定的,历史上朝鲜各方面的文化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所以说明朝服饰抄袭古代朝鲜,毫无道理可言。准确来讲,朝鲜的服饰才是借鉴了明服,如果仔细研究的话

  • 金朝为什么要修长城?是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长城在我国古代可以说是意义重大,尤其是可以抵御外族对于中原的入侵,在这一点上面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秦始皇要将长城连接在一起,而后世各个朝代几乎都会对长城进行修缮和加固。然而,由女真族统治的金朝,为什么也要去修长城呢?长城本来就是用来抵御外族的,那他们修长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

  • 元朝为什么没有灭掉高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鼎盛期,其战力所向披靡,西夏、金国、南宋统统不是元军的对手。所以后来元朝才能完成统一,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元朝为什么没有将高丽一同吞并呢?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当时元军想要灭掉高丽都不算难事,为何忽必烈没有下手?那下面就准备跟大家分析下其中缘由,实际上也是有一定的外界因素所致,想

  • 尼布楚在现在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对我国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肯定知道在清朝初年,康熙爷与沙俄签署了一份条约,这份条约便是《尼布楚条约》。这份条约是中国历史上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份国际条约,该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仍属于中国领土。之所以将这条约称之为尼布楚条约,是因为这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