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行军打仗的粮草都是什么?

古代行军打仗的粮草都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29 更新时间:2024/1/20 13:44:07

现如今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对食品也有了很多的处理方式,在军营里面就有压缩食品等等之类的便于携带的食物,但这些东西在古代自然是没有的,那古人在打仗的时候,他们非常需要的就是粮草了,那粮草中包含有哪些食物,古代人行军打仗的时候吃的都是些什么食物呢?他们又是如何解决食品的运送和保存的问题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影视剧中的粮草

在很多影视剧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每逢大战之前,将军们最先考虑的,除了如何取得胜利之外,首先是粮草的问题。而粮草,也成了古代大型战争当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胜负手。

比如在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当中,曹操原本实力较弱,但正是因为偷袭了袁绍的粮仓,然后才取得了战争的先手,最后得以打赢这场战争。而这场战争,也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为后来三国时代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再比如,诸葛亮几次北伐,每次出征之前,首先要考虑的,也是粮草问题。甚至很多时候,粮草一度成了双方胜负的关键因素。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指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古代社会,没有现代的罐头或者压缩食品之类的东西,那古代大军到底吃什么呢?

2、古代行军吃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各个时期的军粮都不一样,都是跟随着当时的生产水平和后勤补给水平而变化的。

在远古时期很少有战争,各方面的生产能力都比较低下,但是野生动物居多,当时的人们可以抓动物和采野菜填饱肚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五谷杂粮开始进行了种植,小米因为比其他食物耐储存,成为军队当中的主要主食,将小米熬成粥,或是加上点野菜,一起进行熬制,士兵以此粮食充饥。

这也是为什么,在春秋战国之前,战争的规模大多较小。而到了战国时期之后,则会出现动则几万甚至几十万军队的大混战了。因为在此之前,后勤补给水平跟不上。如果强行拉几十万人去打仗的话,估计就算把沿途的草根树皮都吃光,也无法满足几十万人的口粮需求。

而从秦朝开始,随着小米开始在军中大范围推广,大家发现小米的诸多好处。往后近两千多年里,小米就一直都是中原军队的主粮了。

3、古代军队的粮食

当然,除了小米以外,也不是没有其他粮食。到了唐宋之后,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上升小麦开始兴起,军队会将小麦磨成面粉,做成烧饼,烧饼有易携带和吃起来饱腹感强的优点,在唐宋时期在军营当中很为流行。能够在军中吃上面食,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了。因为在绝大多数时候,古代军队都只是以能够填饱肚子为主。想要在军中吃到像样的食物,来个四菜一汤,那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士兵来说,绝对只能是一个奢望。能吃普通的粗粮吃饱,就已经很不错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游牧政权的军队。历史上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也不在少数。而游牧民族的后勤补给方式,以及口粮的来源,往往也和中原王朝有较大的差异。因为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在粮食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游牧民族粮食比较少,但是他们盛产牛羊,士兵们都吃牛羊肉奶制品,有的时候遇上吃不完的情况下,将剩下的牛羊肉风干,方便储存。

当时对储存技术有限,口感方面会大打折扣,但是真正的饿的时候,不会顾及口味,能填饱肚子才是最好,加上奶制品和风干肉制品饱腹感极强,士兵吃了以后也不容易饿。饿了吃肉干,渴了就喝马奶。到了有人的地方,还可以进行劫掠抢夺,以战养战。正是这样的战斗特性,让游牧民族对于后勤补给的依赖很低,攻击范围大大提高。

而到了明清时期呢,士兵一般行军携带炒面,一般都是用小麦,大麦青稞等作物磨粉加盐炒制熟了以后,装上袋,给士兵们分发在行军途中备用。吃的时候要用水倒入炒面中,搅拌面糊食用,赶上断水时候,士兵吃这个会有噎住的感觉难以下咽。在军中,绝大多数都是吃这个。但也有特殊的时候,明成祖朱棣北征的时候,朱棣命手下官员把携带的米面枣和腊味犒劳给士兵们,也会将从蒙古俘获的牛羊宰杀,犒劳军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花木兰是哪里人位于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花木兰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个人,非常的受大家欢迎的,她的故事也非常吸引人,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花木兰真人是不是真的存在呢?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这个花木兰是哪里人呢?最近很多人都说湖北黄陂好像有个木兰草原,那么是湖北人吗?所以花木兰到底是哪里人呢?最可信的答案下面告诉大家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花

  • 为何战国之后,没有国家以韩国为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一直都是当时极为强大的七个国家,但其中齐楚燕赵魏秦这六个国家,在战国之后的两千多年当中,还是出现过的,也就是在后面的时间里,还是有人建立了以这六个名字自己国号的国家,但是唯独没有人再以韩作为自己的国号,这是为什么呢?为何始终没有人再去建立一个韩国?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秋后问斩是哪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在古装剧里会看到古人在审判犯人的时候会说“秋后问斩”,很多人都对于这个秋后问斩具体是指哪一条很迷惑。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秋分以后。其引用的依据是《礼记·月令》“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但这些人往往忽略该词条列于“孟

  • 湖北佬指的武汉人还是全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骂人的话相信不少人都有听说过了,主要就是针对湖北被人。九头鸟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九头鸟因为同时有多个脑袋,因此它更“高”、更&ldquo

  • 梅兰芳和鲁迅为什么关系不好?两人为何从不来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梅兰芳和鲁迅这两个人物,在历史上那都是非常有名的,一位是京剧大师,一位是文学大师,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后世人对他们也都是非常敬佩和推崇的,但是他们两人之间关系却一直都很不好。其实在当时,文人之间相互骂战是很常见的,但他们两人却并不是同一个领域,为何关系也会很紧张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

  • 为何古代四川有很多割据政权,却没有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古代四川地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次的割据政权在这里建都,比如公孙述、刘备等等,很多人都在这里建立了割据政权,但其实除了刘邦之外,其他人几乎都没有成功完成统一大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何四川这里频繁出现割据政权,却很难出现一个能够统一全国的政权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割据

  • 两军对战前排士兵明知是送死,为何还要往前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在各种影视剧里面看到,古代打仗的时候,双方士兵对战,其实在最前排的士兵很有可能就是送死,他们是最突出最显眼的一部分人,但即便是如此,他们往前冲的时候却还是非常坚定的。人都会怕死,这其实是一种本能,那为什么这么多的士兵却一点也不怕死呢?他们是真的不怕,还是因为这样做对自己有利呢?今天就让小编带

  • 武松打虎知县赏1000贯,为什么不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武松打虎的故事很多人可以说都是非常了解的了,对于这段故事,尤其是在《水浒传》当中有很精彩的描写,武松也因此被称为是打虎英雄。而书中,因为武松打虎有功,因此知县赏给他1000贯,这也不算是一笔小数目了,但为何武松却并没有接受这些赏赐呢?武松拒绝这些钱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

  • 佛狸是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人读到了辛弃疾的一首词,那就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句话如果单独的拿出来理解的话,那就是在一个叫佛狸的祠堂附近,有一种神鸦社鼓的景象,单纯的这样理解的话,肯定是不懂的,但是这些不是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首先来看看这个佛狸到底是指什么吧,一

  • 山东一工地发现东汉古墓是怎么回事?墓主是谁有什么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悠久,传承至今也是留下了很多古代的各种文物,也经常会发现一些古墓,不同时期的古墓对于人们了解当时的历史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最近在山东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就又挖到了东汉时期的古墓,对于人们了解东汉时期的一些风俗习惯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那么这个东汉古墓的墓主人是谁,里面又有哪些出土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