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怎么称呼不同的朝代?

古人怎么称呼不同的朝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683 更新时间:2024/2/7 13:30:29

说到中国的古代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古代的朝代还是有很多的,当然了,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故事和事迹,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朝代的叫法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朝代的统治者在不断的变化,明朝是由汉族人建立而清朝则是有满族人建立。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人怎么称呼不同的朝代?具体是怎样的呢?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在建立时都会设立自己的“国号”,即官方认定的合法称号。元代以前的国号,无论是来自爵位封号,还是源于发迹地名,归结到底大多是先秦古国名,因此重名在所难免,比如,以“汉”为国号的政权就有十五个之多。所以后人谈及前朝,就不能只提国号,而要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区分,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朝代称谓。那么,古人是怎么称呼不同朝代的?有什么特别的规律与依据?

添加前缀“冠名”国号

最常冠以时间顺序和地理位置

所谓“冠名”法,就是在国号的前面加上前缀来表示区别。最常见的是按照时间顺序称作“前后”和按照地理位置划为“东西南北”,是最简洁明确的区分方法,也是如今历史学者最常用的方法,如西周东周、北宋南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诗歌或骈文中的“东西南北”其实只是为了对仗所加,如南朝梁刘孝标《自江州还入石头》诗“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一句,“南楚”与“东汉”就不是实指。

有时候,古人会以国号结合五行德运的方式来冠名,虽然比较少见,却是很有特色的起名方法。两汉因尚火德而被称为“炎汉”,这是因为汉代受阴阳学说影响较大。宋代虽然在学术上否定了“五德转移”,但随着国势日衰,仍不得不“竭力依傍五运说”,所以南朝宋(刘裕建立)和宋朝(赵匡胤建立)又分别被称为“水宋”、“火宋”。

国号前最常加的前缀还有“大”、“皇”、“圣”等,一般没有特别的意义。明代朱国桢认为“大元”、“大明”的“大”字是国号本身的一部分,但如果是这样,怎么会有“我元”“皇明”这类称呼呢?实际上,自汉朝开始,“大”、“皇”、“圣”就都是常加在国号前面的尊词,没有实际意义。还有人把“有汉”“有明”中的助词“有”解释为“有天下”,实际上“有”本身并无特殊含义。

除了“冠名”之外,还有一些文人学者喜欢用术语来作为朝代的别称。如“当涂”指曹魏,这也是源于当时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而“典午”对应“司马”,是晋朝的代称。近代则喜欢用“天水一朝”代指赵宋,因为赵氏的郡望在天水。

冠以帝王姓氏也是常见的做法,不过不如前两种方法简洁,如果不是旋起旋灭、影响不大的政权如“冉魏”(公元350-352年,十六国时期冉闵建立)、“明夏”(公元1363-1371年,元末明玉珍建立),一般无此必要。

总体而言,按时序命名朝代通常只有“前”和“后”的区分,远不如按“东西南北”的方位划分灵活。在“南朝”、“北朝”普遍使用之前,北方政权中拓跋氏建立的“魏”最初被称为“后魏”,而宇文氏的“周”则被称为“后周”,只有高氏的“齐”为了与萧氏之齐区分而被称为“北齐”。就连萧詧的“梁”,虽然仅有江陵一隅之地,是臣属于宇文氏和隋朝的保护国,都被唐人称为“后梁”。但是这样下去“后”就不够用了,所以北宋以后通常用“后”来冠名五代政权,而另外发明了“北魏”、“北周”和“西梁”的称呼。不过,也有沿用原名的情况,比如直到清朝,“后汉”仍常常指刘秀政权。

两周与两汉为何称“东”“西”

东西周原本指地名 东西汉本称“前后”

代较接近的《战国策》、《史记》中,“西周”、“东周”指的都是这两个小国。不过它们在历史上无足轻重,这一用法也不会造成误解。

按照通常的解释,之所以用“西周”、“东周”来区分二者,是由于东周的都城洛邑在东,西周都城镐京在西。这样说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杜预的说法,“洛邑为东周,镐京为西周。平王始居东周,故云东周之始王也”,将这两个词的本义与衍生义结合了起来,更有说服力。

那在此之前学者们是怎么称呼这两个时代的呢?答案很简单,西周直接称周,而东周分成两段,即春秋与战国。由于东周王室的存在感太过薄弱,大家都只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以鲁纪年,《竹书纪年》东周部分也是晋纪和魏纪,因此其后数百年间都没人想到给这段政权起一个专指代号。

东周只是“苟延残喘”的续命,而东汉则是“浴火重生”的复兴。东周实际统治范围只限于洛邑周边,根本无力控制四方诸侯,反倒时常受到侵辱。而东汉虽说略逊于西汉,但仍然是名副其实的大一统王朝。所以,古人一开始更多地是用“(前)汉”和“后汉”来区分两汉。“后汉”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而魏晋以后的诸多断代史也多以“后汉书/纪”为名。

据范晔《后汉书》,东汉名士应劭著有《中汉辑序》以论时事,则“中汉”也可以说是东汉的别称,或许不无“中兴”的寓意。此外,与杜预所谓“洛邑为东周,镐京为西周”类似,东汉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所以也常用“西京”、“东京”代指西汉和东汉,顾炎武称“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这里的东京自然指的是东汉时代。而“西汉”、“东汉”的称呼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所编《宋书》,《天文志》中称“浑仪”是“西汉长安已有其器”,《百官志》中则有“强弩将军至东汉为杂号”的记载,但并不是主流说法。

东周与西周的分界线,是公元前770年的平王东迁,但是将“西周”、“东周”作为这两个时期的代称,则是西晋杜预注《左传》时才开始的用法。在此之前,西周、东周主要是作为地名存在的。《国语》记载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这里的“西周”指的是镐京周围,而“三川”即泾、渭、洛。《春秋》则记载宣公十六年“成周宣榭灾”,《公羊传》附注:“成周者何?东周也”,指的都是洛阳附近的地区。这一用法一直延续到唐朝,郭子仪曾在奏章中称“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以此来劝阻唐代宗迁都洛阳。

此外,由于战国时期周王室又先后分封出了西周国和东周国,所以

东晋、南宋与蜀汉

南朝人自称“江左”

三国时称呼方式最多

相比于“天下之中”的东周,东晋、南宋两个朝代都是偏安一方。若只从地理位置来看,似乎称“南晋”、“东宋”也未尝不可。那么,为什么偏偏是“东”晋和“南”宋呢?

不用“南”来称呼东晋的一大原因是,中原地区按地理位置来看处于北方,以“南”命名并不妥当。因此,东晋在王朝称谓上尽量避开“南北”,称西晋为“西朝”或“中朝”,根据地理位置称自己为“江左”。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记载,刘倓、王濛、桓伊“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宋齐梁陈亦多用“江左”自称。直到唐宋时,人们仍常常以“江左”为南朝的代称。

而“东晋”这一称呼与“东汉”一样,最早见于《宋书》,其中谈论历代礼乐变迁时提到“爰及东晋,太祝唯送神而不迎神。”这恐怕也不只是巧合,而是反映了南朝人的共识。此外,东晋时人有时也会自称“中晋”,如陶渊明《命子》诗云“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显然是模仿“中汉”的用法。

“南宋”和“东晋”的根本区别在于“东晋”是其继承者所发明的,而“南宋”则不是。实际上,“南宋”这一称谓反倒比“南宋”这个朝代更早出现,它最初是辽朝对其南方“宋”政权的称呼,其后金、元也很自然地沿用了这个说法。元代以后,“南宋”这个称呼也就固定了下来。

历朝历代中,三足鼎立的三国可能是称谓最为复杂的一个时期。魏室姓曹,名之“曹魏”,汉居蜀地,故称“蜀汉”,吴处东南,则为“东吴”,三个政权就用了三种不同的称呼方式。这还只是同时代的称谓而已,后人对这一时期的称呼就更加多样了。刘备政权以两汉的继承者自居,所以也被称为“季汉”,如西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称他“建殊功于季汉”,季就是末的意思。但是十六国时期也有两个政权自称“汉”,五代十国还有三个“汉”,那么到底谁是最后一个呢?欧阳修《新五代史》还将十国中唯一位于北方的刘崇政权称为“东汉”,这就更加混乱了。因此,“季汉”这个称呼就不如“蜀汉”合适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华古代发明的瓷器,影响世界的重大发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的发明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发明,同时对世界也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今天再来看看一款新发明,他就是瓷器,说到瓷器很多人都不陌生了。瓷器现在很多的家庭都是在使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关瓷器的介绍吧!瓷器历经千年,时至今日,

  • 刘备称帝杀了哪些功臣?刘备当皇帝算名正言顺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当皇帝成立蜀汉的理由是为了延续汉朝的血脉,但实际上刘备并不算汉室的人,他那八辈子之前的汉室关系也没人能证明,而且刘备称帝也没那么顺利。虽然大部分的老臣都支持刘备,但也有几位功臣劝刘备不能称帝最后他们的下场也是比较惨。刘备不是以仁义著称么?为什么还要为难他们,而且当时朝中支持者比反对的人多,刘备当

  • 刘邦天下都可以横扫,怎么还会被冒顿单于围困在白登山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邦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其实真的挺厉害的,话说他真的是可以横扫天下了,做了开国皇帝,有这样实力的人其实应该不会出现那种被人围困的情况吧,但是事情就是这样的,话说在他白登山的时候竟然被匈奴人给围困住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四年楚汉争霸,以刘邦战胜项羽而宣告结束,自此

  • 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是做什么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汉朝的汉废帝其实也还是挺有趣的,虽然他是汉朝的第九位皇帝,但是他却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了,话说这样的皇帝应该没有什么随葬品的呀,但是他的墓出土的东西真的是够惊艳的,他的墓穴就是大名鼎鼎的海昏侯墓了,这其中有出土一种叫马蹄金的产物,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玩意呢?他的价值有多大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

  • 雍正皇帝突然去世乾隆皇帝上台之后为何要隐瞒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古代有很多的朝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清朝,当时的清朝还是很厉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清朝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朝代,而且延续的时间还是很久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在清朝史上雍正皇帝突然去世乾隆皇帝上台之后为何要隐瞒死因?到底是怎么回事

  • 清朝尚书和总督谁的官和权利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的尚书和总督其实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些个官职了,但是我们仔细的分析的话这些个官职好像并没有什么区别了,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解谜分析看看,看看清朝尚书和总督谁的官和权利更大吧,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清朝尚书是清朝朝廷中央的六大部部长,清朝的

  • 北方游牧民族可汗的即位仪式是什么样的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继位这件事情其实我们看中国国内的皇帝的话你会发现真的是非常非常复杂啊,而且形似一茬接一茬的,但是我们不妨看看北方的游牧名族吧,他们完全和我们的习俗不一样所以他们的继位仪式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之中,君主即位仪式是华夏古典政治文化中重要权力表达方式,

  • 楚国其实实力非常强劲,为什么失去了和秦国争天下的资本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楚国其实在当时真的算是一家很强大的国家了,而且实力非凡,其实当时最有实力和秦国抗争的好像就是楚国吧,那么为什么到最后楚国却又失去了和秦国争天下的资本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在春秋的三百年历史里,楚国是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它与晋国争霸百年,平分秋色。楚平王上台后,任用奸臣费无

  • 为什么雍正以后清朝再没有发生皇子斗争的事情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清朝,说到清朝其实还是有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关于清朝还是有很多人都是很清楚的,因为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问现在有很多的电视剧也是取自清朝时期的背景进行题材创作的,就比如现在很火的一部电视延禧攻略,这部电视剧讲述的就是当时清朝时期乾隆皇帝

  • 李世民大义灭亲为什么在历史上的评价依然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后人对李世民的评价算是非常高了,“千古一帝“的称号也戴在了他的头上。不过当年李世民上位杀了自己的兄弟,算是大义灭亲了,为什么后人还是对他的评价很好呢?因为很多人都会觉得李世民当皇帝会比李建成好很多,毕竟李世民带领唐朝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台阶。所以让有能力的人当皇帝肯定是比庸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