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子夫死后刘彻后悔吗

卫子夫死后刘彻后悔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83 更新时间:2024/1/9 0:23:55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卫夫子死了之后,这个汉武帝是不是后悔的,这个问题其实问的非常的简单,但是又非常的有意思,不仅仅问出了卫夫子这个人的传奇人生,也问出了这个汉武帝刘彻当时的一种心理,那么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吧!

说句实话啊,凭汉武帝刘彻的性格,还真的不至于对卫子夫后悔,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接着往下看。

卫子夫女士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的的确确是和刘彻有直接的关系。

卫子夫女士的一生实在太传奇,即便是现在喝过狗血的编剧也望尘莫及。

卫子夫的传奇人生,应该是从她女奴的身份开始。

一个女奴爬到皇后的宝座,没有自身的努力和才智肯定不行,但纯靠自己的努力,同样也不行。卫子夫女士温柔敦厚,性格和品德都无懈可击,可就在她人生即将达到最高峰,高升皇太后之际,意外以绝大的悲剧收场,不得不让人感叹。

1、锦鲤卫子夫

卫子夫的出场和平阳公主有关。

汉武帝刘彻的老妈王娡女士是二婚,嫁得相当不错,第二任老公是西汉王朝的第六任皇帝刘。王娡和刘启生了三女一男。刘彻是幺弟,长女就是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的名字,不得而知,反正在儒家思想的控制下,女性往往只有姓。我们就称呼她为平阳公主。这位平阳公主据说是很宠爱她的这位幺弟刘彻,想来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刘彻是四姐弟中的幺弟,家里最小的总是宠爱多一些。二是刘彻先生是西汉王朝的第七任皇帝,所以即便平阳公主是老姐,日常也总是马屁迎上。

这位老姐对刘彻的关心可算得上是全神贯注。

她不久就发现小弟弟刘彻一直没有儿子。在古代社会中,认为不生儿子,责任应该在女士身上。显然刘彻身边的女士们有问题,这让老姐平阳公主有些焦心。

于是老姐就在自己的府中,亲自选拔了一批娇艳如花的少女,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这批以捕获刘彻为目的的少女团,总是会在刘彻拜访老姐的时候出现,载歌载舞,左蹦右跳。

这少女团体中的佳丽,无一不做着美梦,且个个技艺精湛,万一被刘彻看上,则必将攀上头条,火光四溅。

但我们的女主角卫子夫女士,是女奴的女儿,还没有资格进入这个圈圈。

公元前139年,就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次年,春季上巳节,刘彻御驾亲临渭水,与百姓一同祭祀。

刘彻在返回皇宫的途中,再一次拜访平阳公主。少女团自然全部出场,又歌又舞,杏眼都瞧向那十九岁的皇帝。

偏偏那年轻的皇帝看惯脂粉,完全不为所动。

平阳公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好再换一批候补娘子军出场,我们的女主卫子夫就在其中。这候补军团出场跳到一半,刘彻的眼睛就已经离不开卫子夫女士。

由此可想,卫子夫的容貌是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光艳夺人”。在一群美女当中脱颖而出的难度可想而知。

“春风雨露一相逢”,剩下的事情顺理成章。

卫子夫被刘彻带往后宫,开始了她人生的另一篇章。

2、炙手可热

卫子夫进了后宫,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实际上那后宫的确不比平阳公主的府邸,卫子夫在府邸里可以算得上是“容貌夺人”,可在后宫面对那么多的“杏眼桃腮”,卫子夫的优势不再。

更何况,卫子夫还要面对来自皇后陈娇女士的打击。而自从刘彻和她春宵一刻后,就已经像是完全忘记,久不见面。

卫子夫的一腔热情,化为一腔凄凉,可在皇宫内院,谁也帮不上忙。

然而,幸运的人始终是一条锦鲤。

一年后,刘彻要释放一批宫里的老奶,因为人数太多,宫里也实在装不下。

卫子夫打报告进入这批老奶之列,想来皇后也是满心欢喜。

当卫子夫随着这批宫女去觐见皇帝,做最后告别的时候,她不由的流下眼泪,恰好被刘彻看到。“梨花带雨,我见犹怜”可能就是形容此时卫子夫的状态。

刘彻再一次看得心动,不由想起他们的第一次相会情景。于是留住卫子夫,开始宠幸有加。

自此卫子夫不但得到刘彻的爱恋,而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卫子夫的大哥卫长君,担任宫廷侍从官(侍中)。

卫子夫的二哥卫青,不久担任军队最高统帅,大将军,而且还娶了他的主子平阳公主。

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儒,嫁给了宰相公孙贺

卫子夫的妹妹卫少儿,最初和平阳公主的家人霍仲孺私通,生了一个儿子霍去病。而霍去病稍后和舅父卫青并居高位,担任军队总指挥骠骑将军。

卫少儿再次嫁给破落户陈掌后,陈掌担任太子詹事。

而卫子夫自己,则生了三女一男。这个儿子就是刘拒,之后成为太子。

公元前128年,刘彻正式册封卫子夫为皇后,卫氏家族权倾朝野。说都想不到一个女奴的女儿,竟然可以手转乾坤,成为皇后。

3、丧钟敲响

按说卫子夫的地位应该是牢不可破。卫子夫和她的儿子也算得上是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该办的事情全都办的漂亮,更是不敢依仗权威。

但事情还是要发生。

这个刘拒完全不像他的老爸刘彻,刘彻反应灵敏,聪明能干,又好大喜功。而刘彻性情温和敦厚,史书上说他“仁恕温谨”。

事情就出在刘拒的“仁恕温谨”上。刘彻因为年纪渐渐上去,开始让太子逐步管理。太子刘拒一反之前官吏的肃杀之气,往往纠正官员的过于严苛的刑判。

这就让一些官员开始不满,一开始是私自议论,逐步开始进行有目的的上书奏议。反正诬告的名目五花八门,我们完全可以脑补一下。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卫子夫逐步失去容颜,色衰则爱驰。皇帝刘彻同万千臭男人一个样子,喜欢年轻貌美。后宫漂亮的王夫人、李夫人、赵钩弋轮番上阵,卫子夫的危急到来。

公元前106年,卫青逝世。

太子一直不讨好那帮子官吏,皇后又失去宠爱,大将军逝世,于是卫氏家族遭受了一波最为严重的打击,可谓万箭齐发。

太子现在只能仰仗父亲,而父子之情在宫廷中淡薄如纸。

公元前91年,权臣江充(这个人实在不想写,太让人恶心)将太子拉入“巫蛊”事件。

刘彻这一年已经67岁,本来准备安然的四脚朝天。正是这个准备让江充感到绝望,因为太子如果顺利继位,那么自己的脑袋肯定就不是自己的。

“巫蛊之乱”的详细过程就不再这里论述,总之这次事件的结果就是引出(或者说是逼迫)太子谋反。

4、香消玉殒

江充在刘拒的叛乱中被刘拒砍了脑袋(不作不死),太子刘拒也正式被逼迫造反。盛怒之下的刘彻血压升高,派人收走卫子夫的皇后玉玺。

卫子夫听到太子刘拒失败的消息后,就知道会有这种结局。这世界上的女子若是要有个可以依靠的男人,那必将是儿子。

丈夫的依靠则来自于女人的运气。可惜卫子夫此时已经感到她这一生的运气已经用完。她是一个温柔敦厚的女性,但也绝对是一个勇敢的女性。

卫子夫痛哭了一场,拒绝再接受更屈辱的厄运,然后悬梁自尽。

卫子夫的一生开始于香艳艳的传奇,却在血淋淋的传奇中结束,一生都在传奇中度过。

至于说刘彻是不是后悔卫子夫的死去,我们大可以看看他随后的作为。

卫子夫死去后,刘彻发了疯。但绝对不是为卫子夫的死去而发疯,而是为了太子的造反发的疯。

他没有办法诛太子三族,原因当然是他自己就在三族之列。于是他下令诛卫氏三族。死于这道命令下的人,直接间接的有数十万之众。

即便随后不久,刘彻开始反省对待太子的冤案,也仅仅是处于对太子的思念,顺便装一下样子,否则不会眼看着年幼的孙子被关在监狱里面。

而对于卫子夫的感情,恐怕早已经被后宫新欢冲得烟消云散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什么灭卫青九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汉武帝还是挺有意思的啊,其实他还是非常厉害的,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气的皇帝了,但是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故事,那就是有人说这个汉武帝把历史上著名的卫青灭了九族,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其实更加准

  • 为什么说金国灭亡时比北宋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靖康之耻一直以来都被很多人认为是古代历史上一段非常屈辱的历史,北宋皇室和大臣们都被金国掳走,受尽屈辱,如果不是赵构刚好不在都城,宋朝基本上也就相当于灭国了,也就不会再有南宋什么事了。然而如果再看后来金国的下场,金国灭亡的时候比北宋还要更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金国灭亡的时候究竟是怎样的,金国皇室们又遭

  • 刘庄为什么要灭了阴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刘庄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人还是挺给力的,但是他好像把阴家都给灭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这个刘庄有问题,还是说这个阴家有问题啊,这个说法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时期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但是在死了之后,西汉就慢慢的衰弱退化,到后来因为的起兵造反导致国家动荡不安。

  • 韩信的暗度陈仓真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吗?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耶鲁大学的一场讲述博弈论的公开课中讲到:我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要去寻找最优势的策略,要去避免绝对劣势的策略。楚汉争雄,刘邦之所以去赴鸿门宴,是因为他要回避绝对劣势的策略。而项羽不杀刘邦,也是因为采取了绝对优势的策略。刘邦赴鸿门宴,是跟项羽达成了协议,自己让出自己应得的关中王,然后被项羽安排为汉中王

  • 李广利为什么叫贰师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李广利是汉朝中期将领,有人给他起了一个不太好听的称号叫“常败将军”。因为在李广利的作战生涯中,他多次损兵折将,没打过几场胜仗,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算太高。李广利的官职是叫贰师将军,很多人不理解其中含义,这个“贰师”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次就准备跟各

  • 赵王迁为什么要杀李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李牧被赵王迁冤杀,可以说是赵国自毁长城的举动,如果李牧不死,赵国还会不会这么快灭亡呢?到了战国末期,赵国唯一能够倚仗的将领就是李牧,李牧早年在北部抵抗匈奴,后来又多次防守秦国的进攻,并且在宜安之战上重创秦军。可见秦国想要啃下赵国这跟硬骨头,还没那么简单,李牧要是不死大概率能延缓赵国衰亡的时间,可惜赵

  • 胡服骑射对赵国有多大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赵国历史上实行的一次改革,而经过了这一次的改革,赵国的战斗力可以说是大大的增强了,可以说胡服骑射就是赵国历史上一次非常大的变革运动,而这之后的赵国实力突飞猛进,那么究竟赵国的实力增加到多厉害呢?据说赵国一度能够和秦国相提并论,这是真的吗?但是既然赵国这么厉害,为什么最

  • 战国时期韩国那么弱,为何能跻身战国七雄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它们是在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国家,但是很多人却并不太认可这种说法,因为战国七雄当中的韩国是个例外,韩国的实力很弱,甚至不在七雄当中的其他一些国家都比韩国更厉害,但是却并没有进入战国七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实力那么弱的韩国能够跻身战国七雄的行列之一呢?韩国是有什

  • 刘弗陵是江充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刘弗陵是谁的儿子的问题一直有争议,有的人说是这个江充的儿子,这个问题其实大家仔细的想想的话已经有了答案了,多的小编也不说了,大家自己体会就好了,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刘弗陵并不是江充的儿子,很多人以为刘佛陵是江充的儿子,是因为江充搞了巫蛊之霍杀了太子刘据吧,然后好让自己的儿子&

  • 《尚书》记载了纣王哪些罪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纣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只要有纣王,那基本都是以反派立场存在,所以没几个人喜欢纣王。《尚书》中有记载一些纣王的罪行,不过面对这种史籍我们也要抱着一颗怀疑的心,难道纣王真的就如同书里所讲的那样吗?如果我们仔细研究纣王的罪状,可能会发现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