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法联军为何不抢故宫只抢圆明园

英法联军为何不抢故宫只抢圆明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24 更新时间:2024/3/1 2:59:03

清朝末年,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城之中,将圆明园洗劫后烧为灰烬。不过大家有没有想干一个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英法联军已经攻入北京城,而且圆明园与故宫也隔着不远,为联军只洗劫了圆明园,却不是紫禁城呢?作为中国皇帝的皇宫,是大清权力的象征。而圆明园则只是皇帝的一个娱乐度假别墅。紫禁城无论是金银珠宝还是政治地位都比单纯作为园林的圆明园更值得被攻陷。

实际上英法联军不仅没有攻入紫禁城,圆明园附近的存储的大量户部库银也没有被夺走。现在我们回忆那段历史,总是认为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就是为了抢劫其中的金银珠宝物字画。但是这样就没法解释,为什么他们不去攻占财宝更多的紫禁城呢?

历史书上,只讲了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抢劫放火,却不讲两军为何要闯入圆明园。

电影《火烧圆明园》里也没有讲为什么要烧圆明园,好像圆明园莫名其妙地就被烧了。圆明园被烧的真实原因,好像被我们有意地隐藏了起来,有些不好开口的地方。

事情说起来其实也不复杂。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过了十几年,按照规定,中英双方应该对条约的内容再进行一次核定。英国人原本信誓旦旦,认为十几年前一定订好了规矩,这次只要对一些细节确认一下就行了。

但是当信心满满的英国人来到了中国,却处处碰壁。清廷拒绝履行曾经的约定:天朝乃是天朝上国,英国等欧洲国家都是他的藩属国。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国际,我就是世界,我就是国际。

而英国人提出的几条约定中,最令清朝抵制的一条是公使驻京、亲递国书。英国人坚决认为,英国大使面见皇帝不该磕头。为什么清政府必须要洋人磕头呢,因为磕头是大清皇恩浩荡的体现,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洋人本来就是海外藩国,见到大清共主没有不跪之理。

英国人就这样和清朝来来回回打转了好几年。几年后忍无可忍的英国人联合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用后世人的话讲:“中国人听不懂文明的语言,只听得懂枪炮的声音。”

于是英法联军就带兵来了,一路打到天津大沽口炮台,以四百人的伤亡占领了大沽口,清军阵亡两千。清军统帅叫僧格林沁,一看不起英军,认为英军火炮没什么可怕的,坚定的主战派。这下虽然输了,但僧格林沁不信邪,就要死战到底。吓得咸丰亲自去劝他,让他别太莽了。

既然天津守不住了,大清赶紧派人到通州跟洋人认怂。既然认怂了,就接着谈判吧。

英国为了谈判派遣了大使团到了北京。结果僧格林沁发现这次英国大使没带部队护航,于是大手一挥,直接把英国谈判团一共39个人全都囚禁了起来,就是这个举动,决定了圆明园被烧毁的命运。

咸丰得知了僧格林沁的所作所为,不仅不生气,还非常高兴。觉得僧格林沁很机智,兵不血刃就抓住了英军的首领,是大功一件。而僧格林沁也擒贼先擒,既然英法联军的将领已经被擒住了,那剩下的小兵应该不足为惧。

于是在通州八里桥,3万9千清朝骑兵出发,冲向2万5千英法联军。结果一场战斗下来,英军死伤不到50人,而清军几乎全军覆没。愤怒的僧格林沁决定把怒火发泄到被囚禁的大使身上。

联军得知大使团被擒,立即闯入了北京。巴夏礼和秘书关在刑部大牢里,其他37人关在圆明园。当联军八圆明园中的这些人解救出来时,已经只剩下了19人,其18人已经被整死了。而且有些人的尸体被大卸八块,砍掉胳膊的,砍掉腿的,惨不忍睹。

后来有个幸存者回忆说:被逮的人中有一个《泰晤士报》记者,被抓起来后第四天就被整死了,尸体被扔到野地里喂野狗。还有个中尉,手脚被砍断身上还长了蛆,精神错乱狂叫三天才死。这个幸存者还说,他在狱中数蛆,每天能繁殖1000只。

看到了这些场景,愤怒的忍无可忍的英法联军决定要教训一下大清。什么教训呢?既然这些俘虏是在圆明园内被虐待而死的,那就烧了这个园子。

当时也有许多人提议,要闯入紫禁城。因为紫禁城是中国皇帝的宫殿,比起圆明园这样的私人园林,作为国家权力代表的紫禁城显然更具有毁灭的价值。

为什么不烧更重要的紫禁城呢?军队指挥官额尔金解释:“紫禁城作为皇城,不仅仅是清皇帝的私产还是中国百姓的宝物,何苦跟人家百姓过不去呢?但圆明园却只是清朝皇帝的私人园林,还是虐待我们俘虏的地方,就烧这里吧。”

于是,圆明园就这么被烧毁了。

当然,英法联军并非是纯洁无暇的“白莲花”。在烧圆明园的过程中军人们就杀害了圆明园中超过300名宫女太监,还抢走了不少金银珠宝古董文物。事后还强迫中国割让了香港九龙等地区。

这就是圆明园被烧的大致情况。历史书只需要我们记住圆明园被烧的仇恨,却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圆明园被烧的教训。或许这是比圆明园被烧更可怕的事情。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早期立有王后,为什么称帝以后却没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朋友都会好奇,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十分罕见。其实秦始皇继位早期应该是有王后的,因为根据秦国律法,国君在举行冠礼后就要娶王妃,当时嬴政手中并无实权,就算他不想娶也不行。实际上当时秦国有两股非常强大的外戚力量,一方是赵姬和吕不韦的赵国外戚,另一方是华阳太后和熊启的楚国外戚。嬴政想要

  • 王翦是否有能力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王翦作为战国末期秦国的大将,可以说是对秦国十分忠心,但王翦毕竟是手握重兵,在攻楚的时候手中有六十万大军,任何时候这样的人都不能让君主安心,王翦也的确不停地通过向嬴政索要金钱土地来避免秦王的猜忌,但王翦即便手中有重兵,但他是不是有能力去做造反这样的事情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王翦灭楚之

  • 淝水之战结束后,前秦为何会快速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前秦曾是十六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到了苻坚这一代,前秦正处鼎盛时期,苻坚打算一举消灭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上,却是由东晋以少胜多,击败苻坚大军,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此后前秦更是快速走向灭亡,消失在了历史当中。实际上淝水之战这场战役并不仅仅是苻坚战败这么简单,此后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整个中原再度陷入四

  • 张飞和吕布不分胜负,换做赵云能击败吕布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吕布是三国第一武将,其实力天下无双。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并不怕吕布,他曾多次主动挑战吕布,导致吕布甚至还有些忌惮起张飞来。其实张飞实力也不弱,而且上限比较高,拥有很大的潜力。那在蜀军阵营中,还有比张飞更厉害的存在,如果让他们来和吕布比试一场,最后的胜负会是如何呢?下面就给大家开一个脑洞,看看他

  • 秦国为何要统一六国,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末期秦灭六国,最终完成了秦国的统一大业,终于将天下归为一家,尽管秦朝并没有坚持太久,但却为后世打下了一个统一的基础。不过说到秦国为什么要统一天下,可以说也是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了。秦灭六国的起因究竟是什么呢?真的是因为看到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所以不忍心这样继续下去吗?秦国灭六国到底是为了天下的百姓,还

  • 张郃败给了张飞,为什么诸葛亮还那么怕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张郃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位大将,而马谡在街亭的那场战役就是出自张郃之手。但张郃曾经也与张飞有过交手,最终也是张飞打败了,但是为什么即便如此,张郃在诸葛亮的心中已然是一个非常忌惮的对象呢?诸葛亮为什么那么怕张郃,张郃究竟是有多厉害的一个人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张郃有多厉害张郃既然是职业

  • 大成王朝是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原著小说的朋友应该知道《上阳赋》这部剧是架空背景,角色也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不过仔细研究发现,大成王朝中的某些望族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严格来说《上阳赋》还是参考了一些历史作为原型。不少观众都很好奇,那这个大成王朝究竟是参考了哪个朝代呢?下面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各位可以看看有无道理,如

  • 张氏兄弟怎么服侍武则天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兄弟曾是武则天最喜欢的男宠,他们可以说是男性中少有靠外貌上位的人,当然这也因为当时的皇帝是武则天。武则天对张氏兄弟比对自己的亲人还好,甚至为了男宠大义灭亲,这也凸显出了武则天冷酷无情的一面。张氏兄弟不仅容貌好,还有一身才艺,所以才能把武则天服侍的舒舒服服。但他们的结局是可以预见的,

  • 张廷玉配享太庙是什么荣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清朝时期的汉臣,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清朝第一汉臣张廷玉。之所以会马上想到张廷玉,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他获得了太庙的荣誉。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太庙到底是什么荣誉呢?清朝时期配享太庙又需要什么标准呢?张廷玉真的具备这个资格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说一下什么是&ldquo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公园220年,在曹操死后,曹魏政权病,没有就此没落,曹丕上位后的做法要比曹操还要胆大,直接逼着汉献帝刘协让位了。如此一来,大汉王朝是彻彻底底的没了。而此时,正是刘备事业的涨升阶段,已经是坐拥西川,手底下能征善战的大将也有,马超、赵云、魏延等。说实话,此时的刘备是最有资格与曹魏一战的!正所谓,&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