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侯婴和刘邦关系是怎样的,为何成为西汉大赢家

夏侯婴和刘邦关系是怎样的,为何成为西汉大赢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639 更新时间:2024/1/19 11:03:34

秦末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开始蠢蠢欲动,在秦始皇的绝对通知下被压抑了很久。若是嬴政还活着,他们倒也不敢造次乱来,毕竟按照之前的情况来看,敢和秦始皇叫板的人,几乎都丢失了家业,甚至不少连带着把小命都给搭进去了。

但是秦始皇去世后,造反这件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而秦二世赵高的邪恶统治,最终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率先起义的人,并不是声名显赫的诸侯,而是两个不堪被压榨的农民——陈胜吴广

可是揭竿而起的他们,只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这里的别人自然指的就是楚汉争霸的两位主人公,刘邦和项羽,确切地说是刘邦,毕竟他笑到了最后,成为了人生的大赢家,开创的汉朝在历史上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自身各方面都不如项羽的刘邦,为何能笑到最后呢,原因是因为刘邦够腹黑,毕竟为了逃命连自己的儿女都能踢下车的人,谁又能轻易打败他呢?

不过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项羽的失败,其自身也有很大的因素,刚愎自用,这四个字形容他则再也适合不过,连忠心耿耿对他的亚父范增,他都容不下,天底下的人才,他又能容得下谁呢?

打天下可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的事,所幸,刘邦身边就有这么一群人。

楚汉争霸前期,刘邦和项羽的战争几乎没占过上风,有那么一次,刘邦就被打得满地找牙,差点就成了俘虏,还好跑得快,在逃跑途中,还遇到了自己的一儿一女,不过却多次将他们踢下车,幸亏有车夫多次相救,不然这两个孩子小命就堪忧了。

那么刘邦为何要把一对儿女踢下车,这一对儿女是谁,为刘邦驾车的车夫又是谁呢?

我们一起来看。

项羽:刘邦你个老小子,这次跑不掉了吧

公元前205年,刘邦在三秦之地站稳了脚跟,对于项羽分封不满的他,决定干一票大的,于是便联合对项羽分封同样不满的其他诸侯,开了对项羽的作战。

还别说,刘邦对于人心拿捏的很准,他一身呼喊,响应的诸侯呼啦啦有一大片,整整凑足了56万大军,这年五月,刘邦趁着项羽深陷齐地无法抽身,率领这些诸侯一举攻克了西楚的都城彭城。

刘邦很是开心,他盲目地认为,项羽并不难对付,于是便天天与诸侯们喝酒庆祝,就好似已经打败了项羽一般。

项羽见到彭城有失,自然很是愤慨,觉得刘邦这老小子太不仁义,只会做这些偷偷摸摸地勾当,二话不说,就让大军继续平定齐地,而自己只带了3万轻骑兵回攻彭城。

正在享受胜利滋味的刘邦,根本想不到项羽还会有这样的操作,联军根本没有防备,结果被56万大军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刘邦都快被吓尿了裤子,只有赶紧跑路。

跑路需要马,幸好刘邦有一个好的车夫,这个车夫就是夏侯婴,夏侯婴凭借娴熟的驾车技巧愣是带刘邦冲出了楚军的包围圈。

刘邦:好孩子,爸爸爱你们,可是为了逃命,你们就下车吧

在班固看来,刘邦能冲出包围圈,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上天眷顾,《汉书》记载,当时被团团包围的刘邦,本已经放弃了抵抗,但是突然来了一阵狂风,飞沙走石,白昼都变成了黑夜,楚军一时大乱,夏侯婴才带着刘邦冲出了包围圈。

夏侯婴和刘邦两人一路狂奔,到了沛县之后,发现他一家人都逃跑了,刘邦继续逃跑,可是巧合的是,在刘邦逃跑的过程中,竟然遇到了自己的两个亲孩子,刘盈和鲁元(本名已经不可考,暂以后来的封号称之)。

既然遇到了自己的孩子,那也不能不管不问,夏侯婴就赶紧把两个孩子抱上了车,毕竟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两个小孩子很难活命。

夏侯婴驾着车带着三个人继续狂奔,而楚军一直在后面紧追不舍,眼瞅着要被楚军追上,刘邦很急,为了让夏侯婴驾着车跑得更快一点,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把两个孩子踢下车。

看着自己的亲爹如此狠心,两个小孩子自然也没有反抗之力,只能无奈下了车,夏侯婴一看,这不行啊,万一将来刘邦逃脱了,这两个孩子却不幸身亡了,那么这个会要命的锅只能自己背。

于是他不管刘邦的呵斥,多次将两个孩子抱上车,后来刘邦还扬言再抱孩子上车,就把夏侯婴给杀了,夏侯婴依然不管不顾,坚持带着孩子逃命,最终终于逃出了楚军的追击。

正如《汉书》记载:汉王道逢孝惠、鲁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二子。滕公下收载,遂得脱。

夏侯婴:我有多了解刘邦为人,救刘盈和鲁元就有多拼命

摆脱楚军追击的刘邦,把刘盈和鲁元安然无恙地送到了丰邑,刘邦等人则去了荥阳,收集了被击溃的军队,刘邦又振作了起来,为了表彰夏侯婴的功劳,将祈阳赐给了夏侯婴当作食邑。

后来平定了项羽,诛杀了韩信,刘邦又将汝阴封给了夏侯婴,在平定异姓王的过程中,夏侯婴也是身先士卒,刘邦也从来没有怀疑过他,而他的食邑也增加到了六千九百户,这份荣耀在西汉功臣中是凤毛麟角的。

刘邦去世之后,吕后掌握了大权,而刘盈也当上了皇帝,是为汉惠帝,吕后和刘盈很感激夏侯婴的救命之恩,便就把紧靠在皇宫北面的一等豪宅赐给了他,为的就是让夏侯婴离皇帝更近一点,以此表示对他的格外恩宠。

汉惠帝去世后,夏侯婴继续辅佐吕后,吕后去世后,夏侯婴依然位高权重,还和东牟侯刘兴居一起废去了少帝刘弘,立了代王为皇帝,继续享受着荣华富贵,直到数年之后,得以善终。

由此可见,夏侯婴因为救了刘邦的一儿一女,而得到一辈子的位高权重,对于功臣很敏感的汉王室前期的数代领导人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夏侯婴的忠心。

就从这点来说,西汉的开国功臣的下场,又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为刘邦赶马的这个车夫,可以说他是西汉臣子中最大的赢家。

对此,您认同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魏国曾经多强大,有统一六国的实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魏国虽然在战国七雄当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在战国后期,也是很少出场的,毕竟那时候就是秦国一家独大,而还有赵国和楚国这样的大国,但其实在战国初期,那时候的魏国可以说地位就相当于后来的秦国,实力强大到无法想象,那么那时候的魏国是否具有统一六国的实力呢?但为何却没有做到,又没落了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向太后看上赵佶什么优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宋徽宗赵佶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其实赵佶本来就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但这一切似乎都是上天安排好的一样,硬生生将赵佶送上了皇帝的座位上。宋神宗死后,是由宋哲宗继位,但宋哲宗早逝,而他又没有孩子能够继承,这下便只能从宋神宗其他孩子当中选出一位继承人。虽然赵佶只是第十一子,但宋神宗大部分儿子全都早殇,所以健

  • 武则天把萧淑妃的孩子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萧淑妃我们都知道,可以说是武则天成功路上的一个障碍,对于武则天来说,王皇后和萧淑妃都一样,都是对自己很有阻碍的人,因此当然是不会轻易放过她们,但王皇后没有生孩子,只有一个养子,而萧淑妃却有三个孩子,那在她死后,武则天究竟是怎么对待萧淑妃的几个孩子呢?他们的命运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 嫪毐造反百姓保护嬴政,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电视剧《大秦赋》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嫪毐想要谋取秦王的位置,最后选择了造反,虽然说最终的结果是嫪毐失败被杀,但剧情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百姓们自发的保护起了嬴政,这一点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真实的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嬴政真的可能会有这样的民心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

  • 战国四公子为何没有秦国的公子,而秦国却统一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有非常多的风云人物,其中就有战国四公子,分别是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与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分别是齐国、赵国、魏国、楚国人,但秦国当时那么强大,为什么秦国的公子却没有入选到这战国四公子里面呢?而没有入选的秦国最终却完成了统一,这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 历史上杨贵妃是活埋吗,究竟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杨贵妃确切的死因在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相传杨贵妃的下落有好几种,例如死于马嵬坡、死于佛堂、被活埋、死于乱军等。其中杨贵妃是否被活埋被讨论的最多,当时杨贵妃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还把这场动乱的部分原因归结到杨贵妃的身上,最后李隆基在杨贵妃身上必须做出一个选择,那他当然是选择江山。不过安史之乱

  • 叶赫那拉静芬长相最丑,慈禧为何将静芬许给光绪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1888年,在太和殿当中,慈禧太后为光绪皇帝举办了选后大典,最终将自己的侄女静芬,也就是未来的隆裕皇后许配给了光绪皇帝。静芬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二女儿,其长相非常的普通,甚至还有些丑陋。但是慈禧的亲侄女不止一位,因为桂祥还有两个女儿,分别是大女儿静荣,以及小女儿静芳,这两位女儿都比静芬相貌出挑,让人不

  • 明朝张嫣皇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张嫣,这是大名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原配皇后,明思宗朱由检之寡嫂,被认为是明朝时期最美艳的皇后。张嫣身上有三个鲜明的历史标签:艳名久传,仇恨阉党,自缢殉国。关于这位年轻的皇后,即使到了清代中期,坊间依然流传着她的诸多事迹,其贤后形象深入民心。我眼中的张嫣,

  • 吴三桂家族是如何发迹的,是如何成为豪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40年(公元1612年),吴三桂出生在了一位军官之家,其父是吴襄,生母不详,但是其继母祖氏是辽西豪族祖家(祖大寿家)的妹妹。根据史料,吴三桂排行老二,他的哥哥叫吴三凤。他弟弟叫吴三辅,以及两个妹妹。(其实关于吴三桂的兄弟姐妹人数,各类史书中都没有完整的记载,到底他兄弟是不是三人,还是其他兄弟早夭

  • 谭嗣同是爱国主义者吗,还是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戊戌变法,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上学时在课本当中都有学过。在近代历史上,戊戌变法最终是以惨败的形式收场的,结局就是戊戌六君子就义,留下了不少的传世名言。尤其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