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为何不夺取司马师权利?

司马昭为何不夺取司马师权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87 更新时间:2024/2/5 7:32:34

在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在这个阵营当中出现了非常多的人才。当年曹操唯才是举,吸引了众多人才。司马懿加入曹魏后,对曹魏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只不过在曹魏后期,司马家族一家独大,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到了之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干脆直接称帝。

在曹魏后期,人才凋零,其次当初追随曹操的老将大部分已经不在人世,因此,即使是司马家族专权,也是没有办法的。曹丕继位后,大肆的限制了宗亲的权力,因此曹魏后期,曹氏家族真正掌权的人没有几个。“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古以来,争王位都是残酷的。

虽然司马家族在后期掌管了曹魏,但是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是年龄较大的,也是实力较强的。两人对司马懿的位置,肯定是心心念念的。但是司马懿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司马师,那么司马昭心里会服从吗?为何司马昭不篡权呢?即使是亲兄弟,在皇位面前,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比如说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内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射杀了哥哥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最终登上宝座;明朝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自己侄子建文帝的统治,夺得皇位。还有更为严重的就是康熙皇帝晚年时期的九子夺嫡,无论是历史上哪一个朝代,几乎都发生过因为皇位争夺的事情。

那么为何司马昭没有篡权呢?他难道不喜欢司马师的权力吗?现如今看来,不是司马昭不想篡权,而是不敢篡权。同为司马懿的儿子,两兄弟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在司马懿去世之后,两兄弟共同协作,为后来司马家族灭去魏蜀吴,建立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兄弟两人的性格确实有很大差异的。

司马师的性格非常稳重,遇事处变不惊,沉着冷静,而且有全局观念,是不可多得的领导型人才。在这一方面,司马昭则不同,司马昭处事的能力,远不及司马师。司马昭在治国与治军方面就要略逊一筹,他没有哥哥那样运筹帷幄的能力,更多的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也就是说,司马昭是一个武将。

举个例子来说,司马懿告诉司马师,自己想要夺权的时候,司马师面不改色,但是司马懿告诉司马昭时,司马昭则是夜不能安寐”,其实,司马昭并非不懂得父亲的用心,可一旦真动手夺权,他还是顾虑重重。自古,帝王都需“无情”,如果事事都是敢想而不敢做,那么又该如何面对风诡云谲的政治呢?

司马懿对自己这两个儿子也是十分了解,他清楚只有司马师能够担当大任。更为重要的是,司马懿夺权之后,仍然不稳定,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司马师能够稳定局面。司马师没有子嗣,司马昭将自己的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哥哥。在公元255年,司马家正式夺权的第四年,由于平复外乱,积劳成疾,司马师在平定毋丘俭,文钦之乱后,病死在了回师途中。

对于司马昭而言,司马师没有实际威胁到他的地方。司马师早逝,两人没有了任何有可能的利益冲突,唯一有可能的继位问题还因司马师没有子嗣而不了了之,最终的权利还是落入了司马昭手里。司马昭之所以不敢篡权,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司马师的权威。司马师有着足够的权威,使得司马昭无法与之对抗。

为何司马昭没有夺取司马师的权力?一是为骨肉亲情,二是为共同利益,三是两人没有利益冲突。即使是司马昭想要篡权,也不是一件容易事。要知道,当时的司马懿将权力交接给了司马师,司马昭想要篡权,则名不正言不顺,这是得不到朝中大臣支持的。因此,即使是司马昭想要夺权,成功率也很低。

差距巨大,另外司马师属于军政权力一人独揽大权,司马昭不过秘书之职而已,想夺也夺不了。再者,司马师强悍无比,凶狠无比,狡狯无比,若非天不假年,司马昭尊崇无比,敬畏无比,怎敢夺权?而且当时司马政权极其不稳定,司马师司马昭都是聪明人,不会如袁绍儿子们搞内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袁世凯如何收买人心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封建王朝的统治,但是在推翻之后还是有个人做了皇帝,这个人就是袁世凯。1915年12约,袁世凯复辟称帝,当了83天的皇帝就取消了帝制,可以说算是一场闹剧了。虽说袁世凯是个非常具有争议的人,但是不得不说,他有能力复辟帝制,说明袁世凯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尤其是在收买人心这方面。

  • 乾隆如何对待李卫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李卫当官》这部剧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看过了,在这部剧中有着一段非常经典的台词,是李卫说的:“还是我那死去的爹说得好啊,什么人都可以做,就是别做好人。一做好人呐,恶人全来了。”意指坏人当道,好人难做。但说出这句话的李卫,却一生正直清廉,嫉恶如仇,故而在历史中留下了一个好名声,到现

  • 湘军十大名将鲍超为何无法独当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1867年,鲍超率领着16000“霆军”从后方发起攻击,直接与赖文光、任化邦、范汝增、李蕴泰率领的“捻军”主力进行厮杀。一顿血战后,“霆军”悍将阵亡14人,士兵也损失惨重,但最终击败“捻军”,救出被围困在

  • 关羽是被马忠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有关关羽的死,其实一直还是有不少争议的,而究竟是谁杀了关羽,在众多的说法当中,有一种说法让人非常奇怪,那就是关羽是被马忠所杀。马忠本来和关羽一样都是蜀汉的将领,为什么他要去杀关羽呢?如果真的是马忠杀了,刘备为什么还要重用他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关羽到底是被谁所杀?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

  • 历史上鲁肃有多厉害,是真正的智勇双全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三国演义》中,并没有将鲁肃的全部才能凸显出来,甚至还有弱化的现象。如果了解正史上的鲁肃就会发现,他是一位真正的智勇双全之人。鲁肃行事一直有着长远的眼光,曹操大军南下,要不是鲁肃坚定主战,恐怕就没有三国鼎立的局势出现了。鲁肃绝对是东吴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他英年早逝,不然三国还将充满变数。想要了解

  • 秦始皇的儿子为什么都没有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在历史上各个不同的时期,我们都可以看到,皇帝会给自己的儿子们封王,这就是历史上众多王爷的来历,但是有一个皇帝却没有这样做,那就是秦始皇。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儿子也是有不少的,但他为什么没给自己的儿子封王?秦始皇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又是什么,他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没有这样做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

  • 逍遥津之战是史实吗?真实的历史上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当中,有一场非常精彩的战役,那就是逍遥津之战。而在逍遥津之战当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张辽了,曹操与张辽率领七千军队,对战东吴十万大军,最终获得了胜利,张辽也因此威震江东,甚至孙权最后差点也被活捉了。但很多人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描写感到好奇,毕竟小说中的描写会有很多夸张的内容

  • 唐朝名将仆固怀恩为什么反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爆发后,仆固怀恩跟随郭子仪投入到护国战斗中。期间仆固怀恩屡立战功,还大义灭亲,将投降敌人的儿子斩首,令人万分感慨。在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算是满门忠烈,全家牺牲了46人。不过到了唐代宗时期,仆固怀恩却选择起兵谋反,最后是败在郭子仪手下,于鸣沙城中病死。仆固怀恩为大唐几乎付出了一切,为什么到了晚

  • 秦朝统一的文字究竟是小篆还是隶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我国的文字是经历过很长时期的一个发展的,而秦朝开始,文字正式实行统一,而这个统一的文字正是小篆。这虽然是很多人的认知,但小篆真的就是当时普遍最流行的文字吗?也有人对此提出过不同的看法,认为秦朝统一时期使用的文字并不是小篆,而是隶书,这是真的吗?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下面就让小

  • 为什么仇视清朝?理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清朝,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唯一一个享国接近300年的少数民族大一统政权。在满清王朝当中,所制定的一些规则多半都是为了方便自己,对待汉人或多或少带着别样的情绪。在他们的思想中旗人要比汉人高出一截。一、确保满洲贵族在政权中的优越地位。清官制标榜满汉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