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皇帝自缢后,明朝有哪些官员跟着殉国

崇祯皇帝自缢后,明朝有哪些官员跟着殉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187 更新时间:2024/1/21 5:32:00

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皇帝自知已无力回天,最终他选择在煤山了却自己的一生。在此之前,他担心自己的家人落入李自成手中,只能下狠心让他们一同陪葬。当时朝中还有文武百官,这一刻对他们来说无疑也要做出选择,是投靠贼人之手,还是同崇祯帝一起殉国?实际上崇祯帝死后,的确是有大臣跟着赴死,但人数并不多。下面就来讲讲当时的情况,看看选择和明朝共存亡的官员都有谁。

崇祯帝自缢

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清晨,崇祯帝来到奉天门,命人敲响上朝的钟声,结果一个人都没来。万念俱灰的崇祯帝离开紫禁城,于万岁山寿皇亭附近自缢身亡,至此明朝宣告灭亡。后人非常怀念明朝,恨不得穿越过去。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当时留在京城的文武百官,又有多少人愿意为明朝殉难呢?

北京是明朝当时的都城,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员没有上千,也有好几百人,可是为明朝殉难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官员和百姓一样,在家门口写上“顺民”两个字,然后争先恐后地去拜见李自成,打算为自己在新朝捞个官职。选择自杀殉难的只有二十八人,其中包括文臣二十一人、勋戚七人。

文臣中官职最大、地位最高的是范景文。据记载,范景文是河北吴桥人,于万历四十一年考中进士,由于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所以仕途不怎么顺利,一度被崇祯帝削籍为民。直到1643年,范景文才被任命为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李自成率兵北上时,范景文已经意识到大势已去,他叹息道:“身为大臣,不能从疆场少树功伐,虽死奚益!”

农民军进入北京城后,范景文急忙赶到宫门,他得到消息皇帝已经出去了,想去朝房,“贼已塞道”。身边的侍从劝范景文改换衣服,然后潜回府中,遭到了范景文拒绝,他在破庙中写下遗书,“赴双塔寺旁古井死”,终年58岁。范景文是内阁中唯一一位自杀殉国的,其他人都没有殉难,比如魏藻德、陈演、李建泰。

殉国的官员

除了范景文外,还有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刑部右侍郎孟兆祥(以及他的儿子进士孟章明)、左谕德马世奇、左中允刘理顺、太常少卿吴麟征、右庶子周凤翔、检讨汪伟、户科给事中吴甘来、监察御史王章、监察御史陈良谟、监察御史陈纯德、兵部郎中成德、兵部员外郎金铉、太仆寺丞申佳允、兵部员外郎许直。

在这些人中,李邦华曾经劝说崇祯帝南迁,但在朝堂上遭到了给事中光时亨的反对。光时亨还厉声质问,“奉太于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说的是义正言辞。可是李自成进城后,光时亨第一个跑去投降,毫无廉耻,而李邦华则走进文天祥的祠庙之中,从容自缢而死。

再说说勋戚,他们是明朝开国功臣以及皇帝、皇后的亲戚,与明朝休戚与共。可是大难来临之际,许多人不愿意出钱相助,比如说崇祯帝的岳父周奎。崇祯帝死后,殉葬的勋戚只有七个人,分别是襄城伯李国桢、新乐侯刘文炳、驸马都尉巩永固、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春、阳武侯薛濂以及周镜。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新乐侯刘文炳,他是崇祯帝的表兄弟。危急之时,崇祯帝召见刘文炳,让他率领家丁,想从崇文门突围,但没有实现。回到家中,刘文炳哭道:“身为戚臣,义不受辱,不可不与国同难”。城陷后,刘文炳家中老幼十六口全部投井而死,他自己登上则点燃宅邸,然后投身烈火之中。

许多明朝历史爱好者不喜欢《明史》这本书,但清朝官方编修《明史》却对这些人的行为做出了高度的评价:“景文等树义烈于千秋,荷褒扬于兴代,名与日月争光”。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假如刘封救出关羽,蜀汉能否改变最终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把关羽的死推到刘封头上,认为他没有及时出兵救援,才导致关羽孤立无援,最后战死。那假如刘封顺利救出关羽,这件事究竟能否改变蜀国的命运呢?此处我们可以开一个小脑洞,关羽没死,蜀国和东吴也将结仇,刘备还是有可能出兵伐吴。但刘备的心态会完全不一样,加上有关羽的指挥,就算这场战役没有获胜,也不可能出现

  • 元朝文人的地位在乞丐前面?为何地位这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古代的文人一般地位都不会很低,文人留下的各种作品,还有他们中间也有不少人都会成为官员,因此在各个朝代,文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然而在元朝时期,文人的地位竟然只比乞丐高一点,也就是说元朝的文人地位非常的低,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为什么元朝对文人会是这样的一个态度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

  • 宋朝公主为什么叫帝姬?称呼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来说,皇帝的女儿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称呼叫公主,不过随着时间的改变,不同朝代的“公主”也有不同的称谓,比如在清朝时期一般就叫格格,而在宋朝时期,从宋徽宗开始,将公主改名为帝姬,这是为什么呢?帝姬这个称呼听起来还是比格格或者公主更有震慑力,那宋徽宗改名的举动又是为什么,他为何

  • 刘昉是杨坚称帝的大功臣,为何最后却遭弃用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杨坚能够称帝,也是因为当时有很多人在他身边出谋划策,这才给了杨坚信心和机会。其中有一位叫刘昉的大臣,他被认为是杨坚能够顺利坐上皇位的大功臣,事成后刘昉自然得到很多嘉奖,但杨坚并没有给他任何实权,这也让刘昉感到心灰意冷。最后刘昉不仅遭到弃用,还被杨坚下令处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准备带大家了解下这

  • 朱元璋为靖难之役埋下伏笔,父子关系矛盾成大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皇子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兄弟反目的情况时常上演,已见怪不怪。但叔父和侄子相争,最后还将正统皇帝赶走,自己继位的情况就比较少见了,而这就是在明朝初期发生的“靖难之役”。建文帝兵力占优,却没办法阻止朱棣的进攻,最后丢了皇位不说,自己还下落不明。实际上靖难之役会爆发并非无征兆,朱

  • 张辽一战成名是哪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三国时期,说起曹魏政权最著名的是什么呢?那肯定就要属“五子良将”了,这其中的张辽相信大家绝对不会陌生,可以说张辽的出镜率算是非常高的了。按实力和贡献,张辽应该是曹魏的头牌将军,但是曹操看人用人,优先考虑曹氏和夏侯氏宗亲,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所以张辽就被夏侯惇抢了风头。还

  • 司马昭为何不夺取司马师权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在这个阵营当中出现了非常多的人才。当年曹操唯才是举,吸引了众多人才。司马懿加入曹魏后,对曹魏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只不过在曹魏后期,司马家族一家独大,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到了之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干脆直接称帝。在曹魏后期,人才凋零,其次当

  • 袁世凯如何收买人心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封建王朝的统治,但是在推翻之后还是有个人做了皇帝,这个人就是袁世凯。1915年12约,袁世凯复辟称帝,当了83天的皇帝就取消了帝制,可以说算是一场闹剧了。虽说袁世凯是个非常具有争议的人,但是不得不说,他有能力复辟帝制,说明袁世凯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尤其是在收买人心这方面。

  • 乾隆如何对待李卫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李卫当官》这部剧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看过了,在这部剧中有着一段非常经典的台词,是李卫说的:“还是我那死去的爹说得好啊,什么人都可以做,就是别做好人。一做好人呐,恶人全来了。”意指坏人当道,好人难做。但说出这句话的李卫,却一生正直清廉,嫉恶如仇,故而在历史中留下了一个好名声,到现

  • 湘军十大名将鲍超为何无法独当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1867年,鲍超率领着16000“霆军”从后方发起攻击,直接与赖文光、任化邦、范汝增、李蕴泰率领的“捻军”主力进行厮杀。一顿血战后,“霆军”悍将阵亡14人,士兵也损失惨重,但最终击败“捻军”,救出被围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