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亡秦者胡也什么意思,“胡”指的是谁

亡秦者胡也什么意思,“胡”指的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33 更新时间:2024/2/5 7:32:56

秦始皇曾有一个长生梦,并且用尽各种办法来寻求长生之术。后来卢生告知秦始皇,在蓬莱仙岛上有秦始皇想要的东西。此后卢生便被派去寻药,等卢生归来时他找到一本书,上面有句话写道:“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听闻,觉得书中的“胡”指的是匈奴,便下令北伐,修筑长城。不过我们都知道,此举并没有阻止秦朝的早亡,那这里的“胡”究竟指的是谁呢?真的就是胡亥吗?

1、秦始皇寻长生不老药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六国的霸业,在中原大地上唯我独尊。但他并没有陶醉于既得胜利,一直为大秦帝国的长治久安而殚精竭虑。在当时那个生产力和文化科技水平均属低下的时代,他认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自己长生不老,永远身体健康,头脑清醒地在御座发号司令。

当时正值壮年的秦始皇对生死问题有着极为紧迫的危机感,尤其是在两次巡游途中遇袭之后,内心的恐慌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谁能去求仙问道寻找长生不老药呢?那就必须由持有方术的人士前去,持有方术的人一般简称为方士或者术士,后来称为道士。方士缘起春秋战国时期临海的齐国和燕国。战国末期,方士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授系统。在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称他们为“方仙道”。

秦始皇派当时一位著名的方士徐福出海寻找仙药。时隔九年徐福回来给他说:在这九年间我好几次眼看可以上蓬莱仙岛了,但都被海里的鲸鱼兴风作浪断了路途。只有先射杀了挡路的鲸鱼才行。第二天秦始皇亲自率领弓箭手乘船在海中射杀了一只大鲸鱼。返航后,秦始皇立即下令徐福到蓬莱仙岛去寻仙药,需要什么礼物朝廷亲自作安排。

说去蓬莱仙岛途中有鲸鱼挡道本来是徐福扯的把子,殊不知秦始皇歪打正着,硬是射杀了一只鲸鱼,把所谓的“挡路者”清除了。谎言只有继续编造下去才行哦,因为秦始皇早已下令对寻找不到仙药的人一律处死。徐福只好继续圆谎:蓬莱仙岛很富饶,视黄金白银如粪土。那里的神仙们大多是翁婆之辈,如能挑些聪明伶俐的小孩去当他们弟子,那是再好不过了。

秦始皇答应了徐福的请求,没过几天,徐福就带上挑选好的500童男童女和大量的途中用物,乘上特大帆船出发了。

徐福成了泥牛入海,从此杳无音信,实际上来个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2、卢生被迫撒谎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

方士卢生本是燕国(今河北一带)人,秦灭燕国后,卢生为躲避战乱,逃往碣石山中潜心修行。卢生有两个朋友叫羡门、高誓,都是同时代燕国的著名方士。

据野史载,羡门、高誓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扶危济困品德高尚,被燕人尊称为圣贤。秦灭六国后,这两人去向不明。其粉丝们以为他们得道成仙了,建庙焚香时时朝拜,逐渐将两人说成是吃了长生不老之药,永生存世之人。

得知这消息的丞相李斯,赶紧报告了秦始皇。有了机会不能放过机会哟,秦始皇即刻亲自带人到碣石山寻找羡门、高誓。找不着咋办?经四处打探,得知卢生是两位高人的朋友,于是将卢生召来,逼迫卢生寻找两人去求取长生不老之药。

卢生心中明白世上哪有这药?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乘船出海去溜达。途中他反复思考如何平安过关。心想如果照搬徐福的办法,肯定不能全身而退,经过冥思苦想,他找了个“恶鬼”为害的借口。

回来后,他建议秦始皇隐蔽行踪,躲避恶鬼。秦始皇听信了卢生的话,将咸阳两百里内行宫,全部用甬道相连,用帷帐遮蔽,在这期间,卢生千方百计找机会逃脱。但被日夜监守着,根本没机会开溜。卢生只好顺手拈出一本《录图书》,称这是在出海时得到的一本谶书。谶书是古代预测将来要发生事的书。

书上说:“灭秦者,胡也”。谎称神仙托梦给自己,让自己把这话转告秦始皇。

卢生所称的胡人,也就是当时的匈奴人。

匈奴人趁中原处于战国时期,经过多年努力发展已成了气候,在边境陈列雄兵对秦国虎视眈眈。秦始皇当务之急的大事有两件,除寻找长生不老药外,就是要消灭匈奴人。卢生这招很管用,立刻转移了秦始皇的注意力。忙着去对付匈奴,逐渐放松了对卢生的看管。因卢生私下讥讽过秦始皇又乘机逃跑了,后来发生了焚书坑儒的事,据史载有463个读书人服罪,“皆坑之”。

在此不赘述。

话说卢生逃离了咸阳,几经颠沛流离,来到现在的湖南省隆回县望云山。见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为龙气聚集之地,于是修建了一间草屋,在这里炼制丹药至辞世。

3、亡秦的“胡”到底指谁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后,修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秦长城实际是在战国时期的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共有万余里。

“万里长城”对防御外敌的确发挥了作用,但在当时那种经济科技条件修筑,成了劳民伤财、激化社会矛盾的不明智之举。

在古代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能活到五六十岁已算不错。赶走匈奴修长城后,此时近五十岁的秦始皇虽然身体已经江河日下,仍坚持外出巡行寻找仙药。

随着病情的加重,他想起了被贬的大公子扶苏,曾劝告他倒行逆施会自食其果的话来,他又想到二子胡亥那些鬼鬼祟祟的行为,感到十分愧疚,但已无法挽回。

临死之前,猛然想起卢生那本《录图书》上说的“亡秦者,胡也”,啊,亡秦者胡,亡秦者胡!难道说的正是这个不肖儿子胡亥……他竭尽最后精力,提笔写下了传位给扶苏的的遗诏……后来的事不必赘述,在赵高的策划下,胡亥篡位,是为秦二世

4、秦始皇难辞其咎

亡秦的“胡”到底是谁?卢生深知当时匈奴是国家面临的强敌,特别提到匈奴完全是为了转移秦始皇的注意力,并不是他本人的高瞻远瞩,更想不到修筑长城发生了那么多悲惨之事。

野史上说最后秦始皇想到亡秦的“胡”是不肖儿子胡亥,也只是一个故事。

笔者管见,亡秦的“胡”,不正是秦始皇自己吗?虽然他是历史上一个有所作为的君王,但由于胡思乱想、胡作非为.....给自己苦心打造的帝国掘了坟墓。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袁绍如果听取田丰策略,最终能否战胜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袁绍身边人才如云,可惜他不是一位出色的领导者,不然袁绍也不可能败给弱于自己的曹操。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只有一位能够胜出,可以说是双方的生死之战,结果曹操以弱胜强,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当时,田丰多次向袁绍进言,但袁绍根本不采纳,最后还将他处死。如果袁绍能够按照田丰给出的策略行事,他有没有可能击败

  • 蜀汉亡国是因为穷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蜀汉作为三国时期第一个灭亡的国家,很多人也经常会去分析为什么蜀汉会灭亡,可以说导致蜀汉灭亡的原因绝不只有一个,但在众多的原因当中,也是有最主要的原因的,那就是因为穷,毕竟相比起吴国和魏国,尤其是魏国,蜀国是真的很穷的。那么穷究竟是怎么导致蜀汉的灭亡的呢?蜀汉建国几十年,为何一直都很穷?今天就让小编带

  • 崇祯皇帝自缢后,明朝有哪些官员跟着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皇帝自知已无力回天,最终他选择在煤山了却自己的一生。在此之前,他担心自己的家人落入李自成手中,只能下狠心让他们一同陪葬。当时朝中还有文武百官,这一刻对他们来说无疑也要做出选择,是投靠贼人之手,还是同崇祯帝一起殉国?实际上崇祯帝死后,的确是有大臣跟着赴死,但人数并不多。下面就来讲讲

  • 假如刘封救出关羽,蜀汉能否改变最终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把关羽的死推到刘封头上,认为他没有及时出兵救援,才导致关羽孤立无援,最后战死。那假如刘封顺利救出关羽,这件事究竟能否改变蜀国的命运呢?此处我们可以开一个小脑洞,关羽没死,蜀国和东吴也将结仇,刘备还是有可能出兵伐吴。但刘备的心态会完全不一样,加上有关羽的指挥,就算这场战役没有获胜,也不可能出现

  • 元朝文人的地位在乞丐前面?为何地位这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古代的文人一般地位都不会很低,文人留下的各种作品,还有他们中间也有不少人都会成为官员,因此在各个朝代,文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然而在元朝时期,文人的地位竟然只比乞丐高一点,也就是说元朝的文人地位非常的低,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为什么元朝对文人会是这样的一个态度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

  • 宋朝公主为什么叫帝姬?称呼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来说,皇帝的女儿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称呼叫公主,不过随着时间的改变,不同朝代的“公主”也有不同的称谓,比如在清朝时期一般就叫格格,而在宋朝时期,从宋徽宗开始,将公主改名为帝姬,这是为什么呢?帝姬这个称呼听起来还是比格格或者公主更有震慑力,那宋徽宗改名的举动又是为什么,他为何

  • 刘昉是杨坚称帝的大功臣,为何最后却遭弃用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杨坚能够称帝,也是因为当时有很多人在他身边出谋划策,这才给了杨坚信心和机会。其中有一位叫刘昉的大臣,他被认为是杨坚能够顺利坐上皇位的大功臣,事成后刘昉自然得到很多嘉奖,但杨坚并没有给他任何实权,这也让刘昉感到心灰意冷。最后刘昉不仅遭到弃用,还被杨坚下令处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准备带大家了解下这

  • 朱元璋为靖难之役埋下伏笔,父子关系矛盾成大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皇子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兄弟反目的情况时常上演,已见怪不怪。但叔父和侄子相争,最后还将正统皇帝赶走,自己继位的情况就比较少见了,而这就是在明朝初期发生的“靖难之役”。建文帝兵力占优,却没办法阻止朱棣的进攻,最后丢了皇位不说,自己还下落不明。实际上靖难之役会爆发并非无征兆,朱

  • 张辽一战成名是哪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三国时期,说起曹魏政权最著名的是什么呢?那肯定就要属“五子良将”了,这其中的张辽相信大家绝对不会陌生,可以说张辽的出镜率算是非常高的了。按实力和贡献,张辽应该是曹魏的头牌将军,但是曹操看人用人,优先考虑曹氏和夏侯氏宗亲,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所以张辽就被夏侯惇抢了风头。还

  • 司马昭为何不夺取司马师权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在这个阵营当中出现了非常多的人才。当年曹操唯才是举,吸引了众多人才。司马懿加入曹魏后,对曹魏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只不过在曹魏后期,司马家族一家独大,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到了之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干脆直接称帝。在曹魏后期,人才凋零,其次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