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说王翦一出,李牧必死,赵国必亡?

为何说王翦一出,李牧必死,赵国必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78 更新时间:2024/1/21 5:38:28

说起王翦和李牧,相信了解战国历史的朋友都不会陌生,这是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两位人物,是战国四大名将中的人物。王翦是秦始皇一统霸业的最大功臣,而李牧则是战国后期赵国的顶梁柱,二者都是战功赫赫。秦统一六国,王翦受封武安侯,李牧肥之战大败秦军而被封武安君。那么为什么最后王翦能玩死李牧呢?

王翦此人是个遇事考虑周全的人,既把握战场形势,又把握自己安稳。在战场上只有自己既能把握战场全权指挥,又能获得身后国君权臣的全力支持,自己才能善始善终,才能立功而不废。王翦作为秦国大将,就很注重搞好与君主权臣的关系,在秦灭楚国之战中,秦始皇不得已再次起用王翦,按他的要求统率六十万大军灭楚,当时几乎已是秦国全部的兵力了。为了消除秦始皇对自己的疑忌,确保全力支持自己攻打楚国,在前去攻打楚国的路上,几次派人向秦始皇要求封赏田宅园林,以致让秦始皇只感到王翦只是个贪享富贵的人,就放心地全力支持他攻打楚国。

王翦还很注重讨好当朝的权臣,想当年名将白起在长平之战后,正是得罪了当朝相国范雎,才致自尽而亡的。王翦就吸取了这一教训,得知范雎很想杀掉自己的仇人魏齐,就献计秦王通过在边境相会平原君的方法,扣留赵国平原君到秦,逼着赵国交出已是平原君门客的魏齐,最终魏齐逃到魏国信陵君处,信陵君不敢接纳,魏齐自刎,魏国将人头交给赵国,赵国向秦献上魏齐人头,方才救出平原君。正因为王翦考虑事情周详,才在每次战役中,不受朝廷掣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打败敌人。因他深通主将前方作战,最忌后方国君奸佞干涉这一情况,在两军对垒不相上下之时,也就灵活地对敌方将领施以反间,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好处。

而李牧就不一样了,李牧做事很板正,很执拗,不懂得圆通。在北疆防备匈奴时,他守在边疆,权力很大,很独立,在他管辖的边城,征收的赋税都归他守边使用。他严各要求将士,每天搞骑射训练,并每天杀头牛犒赏骑射成绩突出者。匈奴人每次来犯边,他就让军队躲进城堡,严令擅自出战斩杀匈奴人,否则军法处置。匈奴人虽抢不到东西,却笑话李牧胆怯,久而久之,李牧的部下士兵也都认为李牧胆小。消息传到赵孝成王那里,赵王命他出击匈奴,他不听,赵王就撤换了他,换上了别的将领。结果别人带军主动出击,连遭失败,没办法,赵王只好又让李牧前去守边。李牧不答应,赵王强制他去,他就与赵王约法三章,赵王只好打应。

李牧到边地后,依然如此,后来终于等到机会,一战歼灭匈奴骑兵十万多人,匈奴人大败,此后十多年再不敢犯边。长平之战后,名将廉颇被奸臣郭开逼出赵国后,公元前245年,赵悼襄王继位,李牧受到重用,相继于公元前233年的肥之战、公元前232年的番吾之战,两次大败秦军,被封武安君。公元前235年悼襄王死,赵王迁继位。公元前229年,秦国派王翦和杨端和率两路大军攻打赵国,赵王迁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力抵抗入侵秦军。名将对名将,自然难分胜负,一下子打了差不多一年。

老谋深算的王翦深知,李牧不除,这场仗很难取胜,于是他就使用反间计,派人入赵都巨贿赵王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翡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欲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庸的赵王迁,不问青红皂白,不作调查,就要撤换李牧和司马尚,但李牧秉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信条,坚持不听从。后来赵王迁就设下圈套,捕杀了李牧,废去了司马尚,改换成了无能的赵葱等为将。公元前228年四月份,王翦找准时机,大败赵军,杀死赵葱,随后又攻下邯郸,俘获了赵王迁。从这里可以看出,李牧只专注做事,性格执拗,不懂得圆通,以致敌人得间,奸佞成毁,赵王信谗,最终功败垂成,遗恨人间。

纵观古今,大凡功高盖主的名将,能得善终的了了无几,王翦能上得君心,下得臣意,各方面都做得滴水不漏,安安心心地在前方立功打仗,善始善终,可谓智谋勇略周全之人,实为名将中的名将。李牧虽智谋战术杰出,却不懂得圆通,一心直肠,不懂得处理好自己与国君权臣的关系,致遭功毁身灭,也只能令后人扼腕了。然太史公司马迁却讥叹王翦没有在秦统一六国后劝秦始皇以德政,致使秦二世而亡,难道是真的人无完人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牧怎么死的?被谁陷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李牧,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了,这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与白起、廉颇、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可以说他是当时支撑赵国局面的重要名将,因为李牧的军事能力和地位是相当了得的。所以亦有“李牧死,赵国亡”的说法。而李牧的最终结局是被赵王迁无辜杀害,郭开则是赵王迁的宠臣。那李牧

  • 郭开是不是秦国的卧底?最后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大秦赋》这部剧还在热播当中,相信剧中郭开这个任务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按照整个剧情的发展,秦国将要向赵国派遣一位关键性的卧底任务,而必定有能力左右赵国命运的人物,而此人便是郭开了。战国有四大名将,分别是秦国的白起和王翦,赵国的廉颇和李牧,世人少有能击败他们的,但是郭开却凭一己之力为秦国铲除了

  • 历史上郭开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近期热映的《大秦赋》相信很多角色都留给大家很深的印象了,其中郭开这个觉得可以说就是其中之一了。在历史上,郭开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话说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文有老子、孔子、孟子、韩非等人,武有孙膑、廉颇、白起等人,还有诸如苏秦、张仪等谋略家

  • 赵偃之后的赵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大秦赋》这部剧可以说是非常的火热了,一度将赵偃上位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赵偃,这是战国末期赵国最后一位君主,史称赵悼襄王。赵偃是赵孝成王赵丹的儿子,其上位时赵国国势处于关键时期,命悬一线!赵偃年轻的时候即不学无术,认识了郭开,这郭开整天陪着赵偃吃喝玩乐,在协助赵偃上位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毛遂受到

  • 历史上的成蟜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成蟜,这是战国末期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任务,同一个时期颇为争议的任务还有嫪毐,不过今天小编在这里只跟大家讲一讲成蟜。成蟜是秦庄襄王的儿子,是秦始皇的弟弟,这一点没什么可争议的。但是除了这之外,其他方面就有太多争议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成蟜生母关于成蟜的生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即秦始皇生母赵

  • 扶苏为什么没成为太子,是因为扶苏仁慈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扶苏其实可以说是秦始皇嬴政一直以来选定的继承人,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但从他的种种行为来看,已经认定了扶苏的地位,但既然如此,为何秦始皇却始终没有明确说明将扶苏立为太子,以至于秦国最后出了大乱,从此走向了败亡呢?扶苏没能最终成为太子,是因为他的仁慈导致的吗?这其中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

  • 秦始皇修建长城的历史意义,长城真实作用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在距今两千多年前,长城绝对是一项堪称奇迹的工程,很难想象以当时的设备是如何将长城修建起来的。长城虽然壮观,但据说当时动工死了不少人,而且修建长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有人看到长城后,觉得长城的高度并不是很高,感觉能起到的防御作用十分有限。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想要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长城是

  • 秦国为何被六国痛恨,实力最强为何还被看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的实力到了战国后期,基本上可以说已经是最强的了,而且最终也成为了唯一的胜利者,但秦国也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发展起来的,而且秦国相比其他六国来说,还是一个一直都被看不起的存在,但如果秦国弱的时候被看不起也很正常,为何后来秦国强大了,却还是被看不起呢?秦国为什么一直都遭到了六国的痛恨呢?下面就让

  • 刘禅真的那么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高,后人对于刘禅的评价基本也都是贬多于褒。喜欢看三国影视剧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刘禅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看上去就没有王者风范,也没有他父亲刘备匡扶汉室的决心。但刘禅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他是一位无能皇帝也不可能在位那么长时间。或许是刘禅在诸葛亮时期压抑的太久,等诸葛亮死后他便想办法

  • 嘉靖有多变态,历史上首位差点死在宫女手上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有一种说法称明朝衰落的转折点是从嘉靖帝开始的。虽然嘉靖帝即位初期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开创“嘉靖新政”,但等他迷上道教后,一切就都变了。嘉靖帝对于道教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甚至妄想能够提炼出仙丹让自己长生,也正是因为有这样荒唐的想法才让嘉靖做出了一些令正常人难以接受之事,导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