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廉颇投奔楚国为何不被重用?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廉颇投奔楚国为何不被重用?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41 更新时间:2024/1/20 9:41:41

说起廉颇,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赵国的一员大将。之后廉颇与乐乘在多内打架,逃到了魏国,之后被楚挖到了楚国。其实当时楚王还是非常器重廉颇的,那么为何廉颇没能在楚国建功立业呢?下面小编就说说廉颇为什么出走赵国,为什么到了楚国后没有建立功业。

第一,廉颇出走的原因,是跟乐乘有矛盾

廉颇与乐乘都是赵国重要的军事将领,两人曾联手击败燕国的60万大军。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新上台的赵悼襄王认为廉颇老矣,遂以乐乘取代廉颇的位置。这件事对高傲的廉颇来说,简直就是耻辱。这名老将军居然做出不可思议的举动,他一怒之下,发兵攻打乐乘。乐乘被打得丢盔卸甲,落荒而逃。这样做虽然解气,却犯下大错了。廉颇自忖在赵国是呆不下去了,遂逃往大梁城,投奔魏国去了。

第二,楚王从魏国挖走廉颇

此时廉颇的年龄挺大了,呆在魏国的那几年里,没有受到魏王的重用。他经常打听赵国的消息,每当听到赵国遭秦国入侵,总是坐卧难安。同时,赵悼襄王觉得廉颇一怒离去,对赵国是一大损失,便派了一个使者到魏国,看看廉颇的身体状况如何。

不料,廉颇的政敌郭开暗里塞给使者很多钱财,让他在赵王面前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者到了大梁城后,见到廉颇,其实廉颇的身体还很健壮。然而,使者回国后却对赵王说:“廉颇将军老了,饭量还不错,只是跟臣坐一会儿,就跑了三趟茅厕。”这样,赵王便断了重新起用廉颇的打算。

这时,楚王秘密派人前往魏国,挖走了廉颇。这样,廉颇从魏国将军变成了楚国将军。

第三,廉颇未能在楚国建立功业的原因

其实楚王从魏国挖走廉颇,说明很器重他。但实际上,廉颇到了楚国后,并没有为楚国开疆拓土,建立战功,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廉颇比较爱国,不愿意为楚国效力。

廉颇是赵国一名伟大的爱国将领,尽管晚年犯了错误,被迫离开赵国。可是对他来说,祖国只有一个,那就是赵国。他到了楚国后,经常对人说:“我还是想指挥赵国的子弟兵啊。”言下之意,他是不愿意指挥楚国士兵的。

其次,当时的楚国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没有重大战事。

战国后期的战争,主要集中在秦与三晋(韩魏韩),以及赵与燕的战争,楚国实际上是比较和平的。在白起伐楚,攻破郢都后,楚国大约有五十年的时间,与邻国没有发生过重大战事。包括秦国,似乎把楚国给遗忘了,有半个世纪的时间,秦与楚没有大的战争。对于楚国来说,这是一段和平时期,廉颇的到来,也没有改变楚国对外政策。没有战争,廉颇自然就没有用武之地。

其三,廉颇年龄老迈。

尽管廉颇是战国后期四大名将,到他流亡楚国时,已经很老了。所以,他更可能担任类似“顾问”的角色,已经不适合冲锋陷阵了。到了楚国不久,廉颇去世,客死他乡,死于楚国的寿春。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何说王翦一出,李牧必死,赵国必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王翦和李牧,相信了解战国历史的朋友都不会陌生,这是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两位人物,是战国四大名将中的人物。王翦是秦始皇一统霸业的最大功臣,而李牧则是战国后期赵国的顶梁柱,二者都是战功赫赫。秦统一六国,王翦受封武安侯,李牧肥之战大败秦军而被封武安君。那么为什么最后王翦能玩死李牧呢?王翦此人是个遇事考虑

  • 李牧怎么死的?被谁陷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李牧,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了,这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与白起、廉颇、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可以说他是当时支撑赵国局面的重要名将,因为李牧的军事能力和地位是相当了得的。所以亦有“李牧死,赵国亡”的说法。而李牧的最终结局是被赵王迁无辜杀害,郭开则是赵王迁的宠臣。那李牧

  • 郭开是不是秦国的卧底?最后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大秦赋》这部剧还在热播当中,相信剧中郭开这个任务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按照整个剧情的发展,秦国将要向赵国派遣一位关键性的卧底任务,而必定有能力左右赵国命运的人物,而此人便是郭开了。战国有四大名将,分别是秦国的白起和王翦,赵国的廉颇和李牧,世人少有能击败他们的,但是郭开却凭一己之力为秦国铲除了

  • 历史上郭开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近期热映的《大秦赋》相信很多角色都留给大家很深的印象了,其中郭开这个觉得可以说就是其中之一了。在历史上,郭开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话说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文有老子、孔子、孟子、韩非等人,武有孙膑、廉颇、白起等人,还有诸如苏秦、张仪等谋略家

  • 赵偃之后的赵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大秦赋》这部剧可以说是非常的火热了,一度将赵偃上位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赵偃,这是战国末期赵国最后一位君主,史称赵悼襄王。赵偃是赵孝成王赵丹的儿子,其上位时赵国国势处于关键时期,命悬一线!赵偃年轻的时候即不学无术,认识了郭开,这郭开整天陪着赵偃吃喝玩乐,在协助赵偃上位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毛遂受到

  • 历史上的成蟜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成蟜,这是战国末期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任务,同一个时期颇为争议的任务还有嫪毐,不过今天小编在这里只跟大家讲一讲成蟜。成蟜是秦庄襄王的儿子,是秦始皇的弟弟,这一点没什么可争议的。但是除了这之外,其他方面就有太多争议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成蟜生母关于成蟜的生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即秦始皇生母赵

  • 扶苏为什么没成为太子,是因为扶苏仁慈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扶苏其实可以说是秦始皇嬴政一直以来选定的继承人,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但从他的种种行为来看,已经认定了扶苏的地位,但既然如此,为何秦始皇却始终没有明确说明将扶苏立为太子,以至于秦国最后出了大乱,从此走向了败亡呢?扶苏没能最终成为太子,是因为他的仁慈导致的吗?这其中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

  • 秦始皇修建长城的历史意义,长城真实作用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在距今两千多年前,长城绝对是一项堪称奇迹的工程,很难想象以当时的设备是如何将长城修建起来的。长城虽然壮观,但据说当时动工死了不少人,而且修建长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有人看到长城后,觉得长城的高度并不是很高,感觉能起到的防御作用十分有限。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想要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长城是

  • 秦国为何被六国痛恨,实力最强为何还被看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的实力到了战国后期,基本上可以说已经是最强的了,而且最终也成为了唯一的胜利者,但秦国也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发展起来的,而且秦国相比其他六国来说,还是一个一直都被看不起的存在,但如果秦国弱的时候被看不起也很正常,为何后来秦国强大了,却还是被看不起呢?秦国为什么一直都遭到了六国的痛恨呢?下面就让

  • 刘禅真的那么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高,后人对于刘禅的评价基本也都是贬多于褒。喜欢看三国影视剧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刘禅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看上去就没有王者风范,也没有他父亲刘备匡扶汉室的决心。但刘禅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他是一位无能皇帝也不可能在位那么长时间。或许是刘禅在诸葛亮时期压抑的太久,等诸葛亮死后他便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