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修建长城的历史意义,长城真实作用揭秘

秦始皇修建长城的历史意义,长城真实作用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08 更新时间:2024/1/2 19:12:15

在距今两千多年前,长城绝对是一项堪称奇迹的工程,很难想象以当时的设备是如将长城修建起来的。长城虽然壮观,但据说当时动工死了不少人,而且修建长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有人看到长城后,觉得长城的高度并不是很高,感觉能起到的防御作用十分有限。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想要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长城是一种非有效的方式,那下面就来跟大家讲讲长城的真正作用意义。

1、秦始皇修长城的意义

其实,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防御匈奴,但长城的建成有着更加重大的意义。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为了维护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安全,秦始皇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国防建设和边防守备的重大战略措施,其一就是大规模修建万里长城。

据说,秦始皇在北击匈奴已取得大胜的情况下没有乘胜追击,是因为担心后方。一旦北伐失败,会给六国残一个反扑的机会。在匈奴处于下风的时候,他没有鼓励将士一鼓作气,踏破贺兰山阙,而是退而守之,修建万里长城 。把中国牢牢“圈起来”,虽然没有彻底打败匈奴,但也绝对不给匈奴能入侵的机会。

修建长城,也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为后世统治奠定了很大的基础。游牧民族机动性强,想一次性消灭是不大可能的,通常情况下就是调动大军把他们赶得远远地,隔几年打一次,再隔几年再打一次……如此循环,劳民伤财。最好的办法,就是修建长城,把他们隔挡在外边,于是万里长城这个庞然大物就出现了。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全长一万两千多里,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它是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象征,直到今天它的那种气势磅礴宏伟广阔的外表形象,震撼着每个来自世界各地去参观它的游览者。

世人很难想象这么艰难的长城工程,那时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它的最终建成,无疑凝聚着太多中华儿女的汗血和智慧。

2、长城真实作用

如果用农耕明中围绕城池展开的攻防战经验去看待长城,华夏民族修建长城的目的是抵御南下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相比较而言,农耕文明要领先于游牧文明。

简而言之,农耕文明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完全满足了华夏民族的自给自足,相反,游牧文明中的居民由于天灾等原因,无法实现完全自给自足,为了生存他们就要南下掠夺农耕文明。在这个过程中,两者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自然而然产生了记录的碰撞,并努力放大自己的优势,让自身在斗争生尽量生存下来。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劫掠是维持其生存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和礼仪道德无关,而仅仅是让自身存活的自然选择之一。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游牧文明也在努力寻找着战胜农耕文明的方法,最终,她们成功发现其可以凭借战马的教程优势,通过快速的奔袭战,打后者一个措手不及,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劫掠需求。而长城的建造,就是用来克制这种优势。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马是其生活中的必需品,其族人自幼便会骑射,同时族内拥有海量的战马资源。而对于中原百姓来说,马吃得多,干得少,出肉率低,除了战争一无是处,所以他们更愿意饲养牛驴羊猪等牲畜,这也造成了战马资源极其匮乏。在这种情况下,游牧民族代价最小且最成功的劫掠方式就是利用马的脚力优势,趁农耕文明尚未做出反应时,大肆劫掠,然后在对方组织起防守和追击前逃之夭夭。

在这种情况下,长城应运而生了。长城不算高的土墙虽然挡不住人,但是能挡住马,当游牧民族奔袭到墙外,总不能背着马爬过去。如果他们放弃马匹,就等于放弃了脚力优势,在装备不占优的情况下,游牧民族并不是华夏民族的对手。

如果游牧民族想通过破坏城墙,为马制造一个可以通过的通道,那么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不用太长),在这段时间内,城墙上的巡防部队足以点燃烽火示警,为更远处的军民留出布防的时间。让其从容的坚壁清野,并调人来堵截你,如果退路被堵死,那么入侵的敌人便会被彻底全歼。

文/钧儒说史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国为何被六国痛恨,实力最强为何还被看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的实力到了战国后期,基本上可以说已经是最强的了,而且最终也成为了唯一的胜利者,但秦国也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发展起来的,而且秦国相比其他六国来说,还是一个一直都被看不起的存在,但如果秦国弱的时候被看不起也很正常,为何后来秦国强大了,却还是被看不起呢?秦国为什么一直都遭到了六国的痛恨呢?下面就让

  • 刘禅真的那么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高,后人对于刘禅的评价基本也都是贬多于褒。喜欢看三国影视剧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刘禅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看上去就没有王者风范,也没有他父亲刘备匡扶汉室的决心。但刘禅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他是一位无能皇帝也不可能在位那么长时间。或许是刘禅在诸葛亮时期压抑的太久,等诸葛亮死后他便想办法

  • 嘉靖有多变态,历史上首位差点死在宫女手上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有一种说法称明朝衰落的转折点是从嘉靖帝开始的。虽然嘉靖帝即位初期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开创“嘉靖新政”,但等他迷上道教后,一切就都变了。嘉靖帝对于道教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甚至妄想能够提炼出仙丹让自己长生,也正是因为有这样荒唐的想法才让嘉靖做出了一些令正常人难以接受之事,导致他

  • 黄歇出生时芈月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芈月传》中,芈月和黄歇是青梅竹马,两人互相喜欢,只是最后被迫分离。不少网友好奇,历史上黄歇和芈月真有这段感情经历吗?实际上这是剧中杜撰出来的情节。黄歇和芈月也就是宣太后本无太多交集,两人年龄差距也很大,就更别说是青梅竹马了。虽然宣太后和黄歇都是楚国人,但宣太后的儿子秦昭襄王要比黄歇大11岁,黄歇

  •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为何日本不趁乱发动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20世纪30年代,在918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全面侵略当时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在七七事变后又进行全面侵华战争,而此时他们的对手是已经几乎统一全国的国民政府。将时间调回10年前,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日本刚取得一战的胜利兵锋正盛,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国民政府并未完全统一,甚至于正统的国民政府还仅仅占

  • 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最后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战国时期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战国末年,秦国的实力是最强大的,已经有着吞并其他6国的实力,而燕国太子丹就出生在这么一个时代。战国七雄中的每一个国家都是经理了几百年历史的,人们对于故国有着无以伦比的情感,更何况燕丹还是燕国的太子,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质子太子丹燕丹一生非常坎坷,年少时曾经在赵国邯郸

  • 杜月笙为何杀张啸林?杀了后为何还要痛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杜月笙,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可以说是杀人如麻,曾经还把上海工会头目王寿华直接给活埋了,从此以后青帮的地位就跃居第一了。汪寿华他都敢杀,下面这个人他竟然需要忍两次才决定杀,而且这个人死了之后还嚎啕大哭,这个能让杜月笙都哭起来的人会是谁呢?杜月笙早年加入青帮只是个黄金荣手下的马仔,因为帮黄金荣找到偷

  • 李斯被腰斩写了七个惨,为何无人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后竟然会被腰斩。李斯在秦国的奋斗史颇为励志,而他的最终下场也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所以李斯一生所为无论好坏都值得我们了解。李斯为嬴政拿回大权立有功劳,同时他也是秦朝很多政策的制定者,这些制度影响了后续千年。但李斯却在关键的选择题上站错了边,导致他名誉扫地,最后还落得一个夷

  • 陈胜吴广起义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一般都被看作是秦朝灭亡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而这件事情的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就是秦法的严苛,正是因为秦朝延续了战国时期所使用的那些规章制度,但战时的制度明显已经不适用于统一之后的时代,因此导致了人们对此的反抗,从而导致了秦朝的灭亡。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究竟陈胜吴广起义的真实原因到

  • 秦晋之好真的有那么好吗,之间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有“秦晋之好”这个成语,就是从秦国和晋国两国之间通婚这件事情上来的,而现如今也用秦晋之好来祝贺结婚的新人,希望他们婚姻美满。但秦晋之好虽然包含着很好的寓意,但历史上的两国之间,从来都不可能存在永恒的友谊,那即便是世代通婚,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他们之间真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