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牧为何打不赢王翦

李牧为何打不赢王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39 更新时间:2024/1/3 13:40:07

说起李牧,可以说他是战国时期重最为优秀的将领了。赵国破匈奴之战,李牧带领着赵国的战车、骑兵、步兵、弓弩总计达到20万人,将匈奴进犯的10万骑兵全部歼灭,可以说是匈奴骑兵的克星了。而秦国王翦白起死后秦军的顶梁柱,秦灭六国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王翦打下来。公元前229年,秦国攻赵,王翦领军,而赵国由李牧为帅,可惜李牧被赵王所杀,王翦成功灭赵。

李牧能够打败匈奴,为何挡不住王翦呢?其实李牧败于王翦,不是因为王剪有多历害,而是因为赵国实力弱,积弱已久,加上天灾和人祸。

1.实力,赵国弱于秦国

当时,秦国占据面积有80万平方公里,而且不断在增加,总人口400余万人;而赵国面积只有20多万平方公里,并在继续缩小,总人口约350万。从面积对比,秦国是赵国的4倍左右,秦国可用耕地明显多于赵国,经济实力强。秦国人口比赵国多40万,兵员也更多。可见秦国硬实力强过赵国。

另外,打仗除了实力,还离不开君主的能力,即两个国家软实力,秦国也是完胜赵国。以长平之战为节点来对比君主状态,赵孝成王才二十来岁,有冲劲,有想法,可惜没有经验,能力上也无法支撑梦想。而秦昭襄王六十来岁,已年过花甲,为君也有四十余年,根基稳定,性格做事稳重,已经真正掌握秦国各种权力为自己服务。

2.积弱,赵国因长平之战,积弱已久

公元前232年,长平之战中,白起率秦军前后共歼灭了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赵国的实力,不但兵员损失严重,而且赵国经济也受到严重破坏,赵国开始积弱。到公元前229年,三年后,赵国积弱已久,军力更加不如秦国。

3.天灾,赵国地震

公元前229年,赵国发生罕见的大地震,秦军趁机攻赵。由于赵国遭遇地震,伤亡惨重,人心浮动,经济损失惨重,赵国军队集结都很难,粮草准备也困难。

4.人祸,李牧中黑枪

正当李牧与秦国浴血奋战的时候,李牧却中了黑枪。

王翦派了细作去赵国邯郸散布谣言,说李牧坚守不战,其实是与秦军勾结,并买通了赵王宠臣郭开向赵王进谗言,赵王果然上当,派赵葱取代李牧,并处死了李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廉颇有什么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廉颇,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战国末期赵国著名的将领,与李牧、白起、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对廉颇印象最深的相信即使廉颇的负荆请罪,但是让廉颇出名的可不是这些,而是他的赫赫战功。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对廉颇的战绩有所记载。大概有以下战绩:一、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将伐齐国,攻下了齐国

  • 廉颇投奔楚国为何不被重用?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廉颇,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赵国的一员大将。之后廉颇与乐乘在多内打架,逃到了魏国,之后被楚王挖到了楚国。其实当时楚王还是非常器重廉颇的,那么为何廉颇没能在楚国建功立业呢?下面小编就说说廉颇为什么出走赵国,为什么到了楚国后没有建立功业。第一,廉颇出走的原因,是跟乐乘有矛盾廉颇与乐乘都是赵国重要的军事

  • 为何说王翦一出,李牧必死,赵国必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王翦和李牧,相信了解战国历史的朋友都不会陌生,这是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两位人物,是战国四大名将中的人物。王翦是秦始皇一统霸业的最大功臣,而李牧则是战国后期赵国的顶梁柱,二者都是战功赫赫。秦统一六国,王翦受封武安侯,李牧肥之战大败秦军而被封武安君。那么为什么最后王翦能玩死李牧呢?王翦此人是个遇事考虑

  • 李牧怎么死的?被谁陷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李牧,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了,这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与白起、廉颇、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可以说他是当时支撑赵国局面的重要名将,因为李牧的军事能力和地位是相当了得的。所以亦有“李牧死,赵国亡”的说法。而李牧的最终结局是被赵王迁无辜杀害,郭开则是赵王迁的宠臣。那李牧

  • 郭开是不是秦国的卧底?最后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大秦赋》这部剧还在热播当中,相信剧中郭开这个任务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按照整个剧情的发展,秦国将要向赵国派遣一位关键性的卧底任务,而必定有能力左右赵国命运的人物,而此人便是郭开了。战国有四大名将,分别是秦国的白起和王翦,赵国的廉颇和李牧,世人少有能击败他们的,但是郭开却凭一己之力为秦国铲除了

  • 历史上郭开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近期热映的《大秦赋》相信很多角色都留给大家很深的印象了,其中郭开这个觉得可以说就是其中之一了。在历史上,郭开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话说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文有老子、孔子、孟子、韩非等人,武有孙膑、廉颇、白起等人,还有诸如苏秦、张仪等谋略家

  • 赵偃之后的赵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大秦赋》这部剧可以说是非常的火热了,一度将赵偃上位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赵偃,这是战国末期赵国最后一位君主,史称赵悼襄王。赵偃是赵孝成王赵丹的儿子,其上位时赵国国势处于关键时期,命悬一线!赵偃年轻的时候即不学无术,认识了郭开,这郭开整天陪着赵偃吃喝玩乐,在协助赵偃上位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毛遂受到

  • 历史上的成蟜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成蟜,这是战国末期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任务,同一个时期颇为争议的任务还有嫪毐,不过今天小编在这里只跟大家讲一讲成蟜。成蟜是秦庄襄王的儿子,是秦始皇的弟弟,这一点没什么可争议的。但是除了这之外,其他方面就有太多争议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成蟜生母关于成蟜的生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即秦始皇生母赵

  • 扶苏为什么没成为太子,是因为扶苏仁慈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扶苏其实可以说是秦始皇嬴政一直以来选定的继承人,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但从他的种种行为来看,已经认定了扶苏的地位,但既然如此,为何秦始皇却始终没有明确说明将扶苏立为太子,以至于秦国最后出了大乱,从此走向了败亡呢?扶苏没能最终成为太子,是因为他的仁慈导致的吗?这其中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

  • 秦始皇修建长城的历史意义,长城真实作用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在距今两千多年前,长城绝对是一项堪称奇迹的工程,很难想象以当时的设备是如何将长城修建起来的。长城虽然壮观,但据说当时动工死了不少人,而且修建长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有人看到长城后,觉得长城的高度并不是很高,感觉能起到的防御作用十分有限。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想要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长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