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李世民只杀李祐不杀李承乾

为什么李世民只杀李祐不杀李承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126 更新时间:2024/1/19 4:59:52

李世民恐怕怎么也没想到,当年的玄武门之变差点在自己身上重演。李世民有14个儿子,其中有两位在他在位期间有谋反的打算,一位是长子李承乾,另一位是第五子李祐。而李祐和李世民失信跟他喜好结交奸邪之人有关,最后李祐也是在万般恐惧之中决定谋反,但并没有成功。李祐被抓,导致太子李承乾的计划也跟着暴露,但李世民对李承乾更加偏爱,所以只是将他贬为庶民,并没有杀他。

齐王李祐

626年的玄武门之变中,秦王李世民杀掉了自己的政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并且斩草除根,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杀害。当时,李世民大概认为自此之后,谁也不能给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因为所有的政敌都他除掉了。然而十七年后,有个人却举兵造反,让李世民吃惊的是这个人居然是他的儿子!

李世民的这个儿子名叫李祐,排行第五。李祐的生母是阴氏,而阴家与李唐皇室有着国仇家恨。原来李渊在晋阳起兵后,当时留守长安的隋将阴世师不仅率领抵抗,还杀死了李渊的第五子李智云。李渊在攻破长安,不仅将阴世师处死,还把阴世师的女儿配给了李世民,也就是李祐的生母阴氏。

李祐的墓志虽然已经发现,但在年龄上留下了空白,通过他的兄弟们来推算,大致出生于620年至624年之间。625年,年幼的李祐被祖父李渊封为宜阳郡王,一年后,李世民即位,加封其为楚王,之后又改封燕王。虽然李祐被授予了很多官职,但由于年纪尚幼,并没上任。636年,李祐被改封为齐王,都督齐、青、莱、密等五州诸军事、齐州刺史。

这次的官职是实封,但是由于李祐生病,所以他一直滞留在长安。在此期间,李祐与舅舅阴弘智过往甚密,阴世师认为“王兄弟既多,陛下千秋万岁后,宜得壮士以自卫”,并推荐自己的妻兄燕弘信。李祐对燕弘信非常信任,“多赐金帛,令潜募剑士”。641年,李祐离开长安,带着他的死党们前往齐州。

谋反失败

当时,李世民为教导诸位皇子,为他们配备为人正直、品德较高的长史、司马,来约束诸王。李祐在齐州期间,“溺情群小,尤好弋猎”,根本不听长史薛大鼎的劝谏。李世民认为是薛大鼎无能,于是派权万纪前去齐州。权万纪为人刚直,行为粗暴,“专以严急维持之,城门外不许祐出,所有鹰犬并令解放,又斥出君谟、猛彪,不许与祐相见”。

最终齐王李祐被彻底激怒,他在党羽们的支持下,杀死了权万纪,并将其乱刃分尸。之后,在党羽们的鼓动下,李祐决定起兵造反,他“驱百姓入城,缮甲兵。署官司,其官有拓东王、拓西王之号”。李祐的谋反完全是一场闹剧,他根本就是个纨绔子弟,虽然集结军队,但根本就没有出兵,每天与燕弘亮等人喝酒为乐。

李世民听说齐王李祐举兵谋反的消息后,非常震惊,他一方面派兵部尚书李勣领兵讨伐,一方面亲自给李祐写了一封诏书。在这份诏书里面,李世民痛斥李祐,说他“背礼违义,天地所不容;弃父逃君,人神所共怒。往是吾子,今为国雠”。李世民还骂道:“汝生为贼臣,死为逆鬼”。写完这封信后,李世民百感交集,泪如雨下。

李祐召集各州的军队,但他们完全不听命,“青、淄等数州兵并不从祐之命”。李祐又传檄诸县,结果没有一人响应。李勣的大军还没有进入齐州,齐州兵曹杜行敏就平定了这场叛乱,活捉了齐王李祐。643年,李祐被押到了长安,李世民下旨,“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几个月后,李世民又下诏,“以国公礼葬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鸿章与盛宣怀的关系如何?有什么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在李鸿章去世之前,张爱玲的祖母曾经怒斥盛宣怀、袁世凯乃小人。其实,盛宣怀、袁世凯二人与李鸿章的关系,盛宣怀更近。袁世凯更多的是依靠吴长庆的关系,和李鸿章的关系更隔着袁氏长辈。盛宣怀从1870年正式协助李鸿章开始,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基本都是“利益一致”的,但为何李菊藕会说盛

  • 洋务运动的价值在于什么?左宗棠和李鸿章的观点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清末时期的洋务运动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半世纪了,那么洋务运动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历史价值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国家去学习,把别人的能耐学到自己身上。改变自己的错误思想,以自己的国家实际情况进行改革,才能使我们获得成功。然而,洋务运动中最核心的人物李鸿章、左宗棠,他们二人的不同

  • 蜀将王平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之战,王平跟随魏军与刘备展开交战,结果曹操战败,王平得以投蜀。此后王平深受刘备重用,他的军事才能也是得以发挥,北伐期间多次跟随诸葛亮出战,还曾顺利抵御曹爽的进攻,镇守汉中立下功劳。有很多网友不理解王平为何要投蜀,因为就国力来看明显还是魏国更加强大一些。实际上促使王平做出这样的选择有多方面因素,那

  • 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传承了千年的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随历史比较感兴趣的朋友们都知道,300年的时间是封建王朝很嫩跨越的障碍。西汉享国210年,唐朝享国289年,明朝享国276年,至于清朝,即使从1616年算起,它的统治时间依然没能超过三百年!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国境内有一个非常小的政权,却存在了一千二百多年,统治时期甚至超过先秦时期的夏、商、周,这

  • 曹操选拔人才真的只看才能,不看品德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曹操用人唯才是举,只注重个人才能而忽略品德,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恐怕这里面是有一些误解存在,曹操并非不注重品德,而是对人才的评判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和当时多数人所遵循的传统不太一样。如果只是看演义的话,可能会对曹操的认识有很大的偏差,所以想要了解真正的曹操,正史上的描述更加重要。下面就来分析下曹操

  • 李自成为何能兵不血刃进入北京城?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17年3月17日,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北京城下,不过李自成并没有发动总攻。到了第二天,守城的太监打开了彰义门,至此北京城陷落。19日清晨,崇祯帝自缢在了煤山。北京城是明朝最城防最坚固的城市,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崇祯帝手中还有十几万京军。可是,李自成为何兵不血刃,仅用两天就进入城中?许多朋友都认为,明

  • 吴起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是一个无线循环的圈,能让不同的国家兴盛和灭亡。当历史的指针指向了战国时期,天下的局势就有很大的不一样了。诸侯们已经将礼仪道德抛弃一旁,有的是血淋淋的战争,胜者为王,败者寇。而战争的胜负要依托强大的国家实力,提升实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变革。此时,正是楚悼王时期的楚国,在经历过多年的动荡,国势已大不如前

  • 周昭王溺死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在公元钱656年春,春秋五霸齐桓公于国相管仲率领着躲过的部队荡平了小小蔡国之后继续南下问罪楚国。楚国成王急忙派使节到齐军大营,责问为何进犯楚境?管相说:你们楚国不缴贡物,我们来一是催缴贡物。二来要问昭王南巡未回的原因。楚使说“哦,贡物我们会尽快补缴,放心。楚国哪敢不缴贡品呢。至于昭王为何

  • 庞德武艺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樊城之战,庞德曾射中关羽前额,但后来关羽利用天气水淹七军,将庞统连同于禁一起击败。最后庞德誓死不降,被关羽斩杀。如果当时没有下暴雨,关羽和庞统正面交战到底谁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呢?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庞统的真实实力究竟如何,不过当时关羽已经不再年轻,如果换做鼎盛期的关羽,庞统多半是没有机会的,哪怕他有很强

  • 李自成是如何快速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李自成起义后,朝廷曾多次出兵围剿民军。当时李自成的处境非常困难,身边的手下是越来越少,不过李自成陷入谷底却依然能够东山再起,他究竟怎么做到的呢?当然,这里面有部分运气因素,但也说明李自成的韧性够强,不然难以支撑到最后。下面就来说明下当时李自成的处境到底是怎样的,还有他是如何重振旗鼓,愈剿愈盛的。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