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和徐兴祖什么关系

朱元璋和徐兴祖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63 更新时间:2023/12/29 15:41:59

很多人对于朱元璋的印象,可能都会觉得他是一位铁血无情的皇帝,登基称帝后便开始大力铲除那些开国功臣,数万人因此丧命。难道朱元璋真的就是毫无人性吗?恐怕也不全是这样,朱元璋对待徐兴祖就是另一种态度。徐兴祖是谁?其实徐兴祖并没有多么高的地位,他只是朱元璋的御厨,为什么朱元璋在面对徐兴祖时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呢?其实这里面的原因也不简单,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徐兴祖是谁

朱元璋虽然在很多历史文献中,被描述得十分狂妄,甚至被史官记载其一生杀人如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政治上偏向于狂妄形态的政权者,却往往被后人忽略了也有一丝柔情的时候。

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县。在前半时期的朱元璋日子过得并不是很顺坦,什么职业都做过,包括乞丐、和尚甚至是牧童。但是这么艰苦的成长环境并不妨碍朱元璋举兵推翻元朝统治。1353年,当时25岁的朱元璋选择加入农民起义军,反抗元朝的统治。

直到1367年,朱元璋在郭子兴领导的红卫军部队里面,掌握了直接指挥权力以后,陆续率领起义军消灭了陈友谅的地方割据势力,彻底推翻元朝统治。并且于1368年登上帝位,改国号为大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关于明朝政治的历史篇章。但是朱元璋的一生可以分为前半部分的打江山,和后半部分的守江山两个部分。

在前段时期,朱元璋身边出现了很多能人志士者,他们可以为祖国的统一、政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在朱元璋后期的守江山过程当中,朱元璋也没有少杀人。甚至发生了胡惟庸血案和蓝玉等命案,所牵扯出来的被害人数多达上万人。然而在朱元璋一生杀人如麻的名单当中,却没有出现他的名字。在明朝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他可是一位不能忽略的人物。

这个人就是徐兴祖。公元1370年,当时朱元璋将自己的10个儿子,分别分封在了不同地方当王爷。1378年,朱元璋将这些孩子们分别送到了早年间就已经给他们安排好的领地中,去进行管理。也就在名义上实行藩王政策,这样的政策其实对于朱家的政权巩固而言,起到了一个加强的作用。这对于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稳固性而言,也是起到了一个优化的作用。

所以朱元璋的孩子们,身上的政治任务本身就很重。但是这时候朱元璋却接到了一个密报说,朱元璋的儿子晋王在前去封地任职的路上,因为一桩小事就让自己多年的好友,也是朱元璋的御厨徐兴祖给揍了一顿。然而因为身份的差异,所以徐兴祖当时也没有还手,就显得很委屈。

听到这个消息的朱元璋当时就十分愤怒,并且很着急,害怕伤害了自己和徐兴祖之间的友谊。如果朱元璋的角色放在蓝玉案或者是胡惟庸案里,下令杀人眼睛都不会眨,但是朱元璋对徐兴祖的态度,又呈现了两种南辕北辙的对比。生平杀人如麻的朱元璋却对自己的御厨这么关心,不得不承认两人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好了。

朱元璋柔情的一面

然而朱元璋当下也命人伺候笔墨,大手一挥,写了几个字作为书信寄给自己的儿子晋王:独膳夫徐兴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尝折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徐兴祖在朱元璋的身边共事了23年,在这23年的时间里面,朱元璋从来不舍得让徐兴祖受一点委屈,但是没想到父亲这边善待了徐兴祖,但是到儿子这边,却因为一些小事就和徐兴祖大动干戈,你小子怎么这么不识抬举呢?

之后为了安抚徐兴祖,朱元璋更是说尽好话,还给对方加官进爵。要知道公元1380年,胡惟庸因为位居高职,坐到了丞相——百官之首的位置上,然后当时朝廷中有一则谣言,说胡惟庸因为很有可能会在坐上高位时危及朱家的江山,于是以朱元璋为首的朝廷中央集权,就联合将胡惟庸拉下了丞相之位。

并且至此之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关于丞相的职责。所以胡惟庸即便是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但是最后也仅仅只是落得一个凄惨被朱元璋处死的下场。蓝玉在1393年,因为危及到了朱家的政治权利,所以当时以蓝玉为首的开国名将被朱元璋联合杀害。

但是关于蓝玉案,直到现在历史学家们也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具体的证据,说蓝玉到底是如史记中记载,真的是谋反罪名坐实,还是仅仅只是因为危及到了朱家的明朝政权而丢了性命。所以说,纵观朱元璋的人生轨迹,会发现朱元璋很有三国时期曹操的那种英雄风范,给人留下一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感觉。

但是就这么狂妄,甚至怀疑心又非常敏感的一位明朝执政者,却对身边的一个御厨格外怜惜,这又是为什么呢?后来有历史学家猜测,朱元璋并不是不敢动徐兴祖,而是不敢动自己身边的人。这个身边的人就是指,服务于自己最隐私生活的那些人。其中厨师也好、剃头匠也好,都是那种最接近自己生活的人。

如果将这些人得罪了,很有可能会千防万防,最后被自己身边的人给捅了一刀。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去推算的话,那么朱元璋其实也并不是说多么畏惧徐兴祖,反而是有一种防范意识。所以朱元璋作为父亲,痛骂爱子去保住徐兴祖的安危,是为了教会晋王:别把自己人得罪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高俅真的是奸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水浒传》中的高俅,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奸臣,他因为蹴鞠踢得好,被端王赏识,此后一路高升成为太尉。而梁山好汉几乎都被高俅陷害,因此在民间,高俅成了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但这毕竟是演义,真正的高俅真的就是一个奸臣吗?实际上,正史对于高俅的记载并不多,这也是很奇怪的一点,高俅官至太尉,却没有将他列传,导致根

  • 司马迁怎么知道戚夫人被做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吕后一气之下,将戚夫人做成人彘,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可以说是泯灭人性。但司马迁是如何得知人彘事件,并且把它记录到《史记》中的呢?人彘事件记录于《史记·吕太后本纪》,而这部传记中其实能发现不少矛盾之处,所以有关戚夫人究竟是不是真的被做成人彘还有怀疑的声音。有一种传闻称,司马迁是在民间听闻这起事件,

  • 三国隐忍的典例,“忍”到最后的往往才是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小不忍则乱大谋”,相信这句话大家都有听过。人们在处理各种事物时,往往需要通过小忍来换取更大的收益,如果不能忍受小的委屈,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其实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就能看到各种和“忍”有关的典例,而且可以发现,往往最后的赢家都是善于隐忍的人。

  • 嘉定伯周奎有多吝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末年,崇祯年间,农民起义揭竿而起,其中要属闯王李自成的势力是最为强大的。李自成已经是打到了宁武关城下,没多少日就能杀到北京城了。面对李自成的咄咄逼人,心慌意乱的崇祯立刻召见了刚刚调至京城的吴襄求助。吴襄来后,还没跪下行礼,崇祯马上迫不及待问道:“吴将军,李自成率百万流寇进击,你可有良

  • 东魏为何灭不了西魏,最终还被北周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人都知道,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分裂的时期,这一时期有很多的国家,朝代更迭很快,各个势力相互之间也都有较量。而东魏和西魏这两个政权中,东魏的实力要比西魏更强,但是最终东魏却没能灭掉西魏这是为什么?而东魏最终还被北周给灭掉了,这中间又有什么原因呢?东魏灭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下面就让小编来给

  • 李世民儿子的结局都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后人对于李世民往往都会给出很高的评价,不过这些都是从他当皇帝这个角度来评估的。当然,每个人一生都不止一个身份,李世民也是如此,如果从其他角度来看李世民的话,也能找到一些他不那么完美的地方。例如玄武门之变就是李世民一生最大争议事件之一,讽刺的是李世民长子李承乾也曾企图谋反,最后还是李世民爱子心切所以饶

  • 魏延不死蜀国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和诸葛亮似乎是八字不合。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但诸葛亮因谨慎所以并没有采取。后来诸葛亮在帐内向天祈祷希望可以延长寿命,结果魏延此时进帐,正好打翻了主灯,导致诸葛亮的祈祷失效。诸葛亮临终前告诉杨仪,魏延恐有反骨,要谨慎对待,还把兵权交给了他。但魏延其实并没有反心,为

  • 司马昭和贾充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看到一则问题,那就是司马昭和贾充的故事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司马昭和贾充关系到底怎么样呢?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了,如果对这个关系有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司马昭和贾充其实就是一对好友的关系呗,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关系了,一起穿半条裤子的人,为什么不说一

  • 李严武艺如何,和黄忠交战不落下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历史上,蜀国大臣李严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位,而且因为他和诸葛亮交恶,导致很多人并不喜欢李严。不过就能力来说,李严算是文武双全,他曾和黄忠大战并且不落下风,说明李严在军事方面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刘备临终托孤,将军事大权交给李严,这在外人看来耐人寻味,刘备应该也不想自己死后诸葛亮一人独大。不过诸葛亮为人值

  • 孙权迟迟不称帝,他到底在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三国时期的划分,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很多人认为,孙权称帝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三国时期的开端,因为这时候魏蜀吴才正式成为了三个独立的国家。但是,孙权称帝相对刘备和曹丕来说都很晚,他是最晚一个称帝的,前面两人既然已经相继称帝了,为何孙权迟迟没有动静?孙权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他究竟是在等什么呢?下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