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什么不轻程昱、荀攸劝谏,导致赤壁之战惨败而归

曹操为什么不轻程昱、荀攸劝谏,导致赤壁之战惨败而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39 更新时间:2023/12/30 6:37:14

赤壁之战,曹操兵力要优于吴蜀联军,但这场战事的结果却是曹操惨被而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操轻视了自己的敌人。曹操身边并不缺有远见的谋士,例如程昱和荀攸都有提醒曹操不可轻敌,但曹操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最后是一意孤行,吃了一场败仗。这也导致曹操错过了改写历史的机会,如果此役胜者是曹操,恐怕我们就看不到三国的历史了。当然对于百姓来说,肯定是希望能够越早统一越好。

程昱劝谏无效的

程昱字仲德,曹操的五大谋士之一,是曹操的心腹谋士,为人智勇双全,深有计谋。在赤壁之战中,黄盖献苦肉计,被打得皮开肉绽,然后阚泽又献诈降书,取得曹操的信任。最后在愚蠢的蒋干带领下,庞统又在曹营大摇大摆地献连环计,把所有大船都用铁钉捆绑到了一起。这一系列的操作可谓天衣无缝,曹操也是志得意满,以为天下必定。

身为曹操所倚重的谋士,程昱却十分紧张,认为看似完美,但却暗藏祸患。在曹军用捆绑的大船训练水军的时候,将士如履平地很是方便。曹操大喜,认为庞统的计谋确实高超。但程昱进言:“大船被铁链链接,看似平稳,但如果敌军用火攻,如何抵挡呢?”曹操却大笑道:“现在正是冬季,我军在北方,敌军在南方,如果要用火攻,必须借用风力,冬天只会刮北风,何惧之有。”所以众将都认为曹操说得对,十分拜服。

可惜好事多磨,事与愿违。突然在这个冬天居然刮起了东南风,老将黄盖也在当日来投降。船头插青龙牙旗,内装硫磺干草。直奔曹军水寨而来。曹操很是高兴,认为黄盖果然如约而至,但此时又是程昱发现了不对劲,马上提醒曹操必须制止来船,曹操大惊问为什么,程昱说道:“信上说是押运粮船而来,如果是粮船,应该重且稳,而今天的来船轻快,如果再用火攻之计,怎么抵挡呢!”曹操大惊失色,马上命人去制止来船。文聘跳上小船去叫停黄盖船队,可惜在慌乱之中,黄盖一箭射倒文聘,大举进攻。

原著中写道:“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曹操轻视敌人

荀攸作为曹操的重要谋士,其谋略胆识与郭嘉不相上下。而且为人忠义,看人很准。在曹操攻下荆州后,蔡瑁张允等人前来投降,极尽阿谀奉承,曹操却任命为高官显位,荀攸就马上提醒曹操此二人都是小人,不可重用。

在赤壁之战中,程昱向曹操进言必须提防东吴用火攻之计,曹操大笑。荀攸进言:“程昱说得很对,丞相为何发笑呢?”可见当周瑜这一顿凶猛操作后,曹操已被蒙蔽,曹操手下的谋士却察觉一切太顺利了,应该提防一切隐患。荀攸和程昱一起看出了其中的弊病,可惜曹操觉得冬天不可能刮东南风,于是没有采纳二人的进谏。

徐庶早期曾投奔刘备,为刘备效命。在徐庶的帮助下,刘备可谓大开眼界,取得了一系列的战果。如挫败大将曹仁,李典,夺取樊城,可谓胜率百分之百。徐庶料敌于先,可谓世之奇才。

在赤壁之战中,徐庶虽然不得已归降了曹操。但暗下决心,不为曹操献一计,设一谋。在庞统献连环计时,徐庶就看出了端倪,但没有在曹营点破。在庞统准备逃走的时候,徐庶在后面大叫:“好大的胆子,黄盖献苦肉计,阚泽诈降计,你又来献连环计,难道怕曹军八十三万人马烧不尽,杀不光吗?”

庞统听到此话后,大惊失色,甚至可以说是魂不附体。回头一看,是朋友徐庶,庞统这才放心。庞统说道:“元直当真要说破我的计谋?”徐庶回答道:“我受刘皇叔厚恩,发誓不会向曹操进一谋先一策,怎么能说破你的计谋呢。但大火一起,玉石俱焚,我怎么才能脱身呢?”

庞统笑着回答:“元直这样聪明,怎么想不出呢?”庞统与徐庶附耳相告。徐庶回到曹营后,散步流言,说北方马腾韩遂要袭击后方,夺取许昌。曹操大惊,与众将商议。徐庶自告奋勇去镇守后方,逃之夭夭了。

可见赤壁之战,曹操虽然实力雄厚,但却志得意满。俗话说骄兵必败,此时的曹操已经听不进良言,自以为是。可惜曹操没有听取谋士的进谏,失去了一个统一中华的大好时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正一品大员是什么官职?权利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入关之后,在官员制度方面参考了明朝的官制,然后结合了女真人的一些习俗特点,设立了拥有自己独特的九品十八个级官制体系。除了那几个逆天超品级的公侯伯之外,正一品大员,站在清朝官系的顶端,是无数学子的梦想。那么,清朝的正一品大员都是哪些职位呢?从康熙爷开始,旗权势弱,皇权占主,清朝的官制开始走向完备。

  • 杨廷和为什么不和嘉靖斗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杨廷和是明朝中期大臣,他一生历经四朝,资历深厚。明武宗驾崩后,杨廷和和张太后决定立朱厚熜继位,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嘉靖帝。但此后嘉靖和杨廷和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张,因为“大礼议”事件杨廷和决定辞职回乡,结果还是遭到嘉靖帝的报复,将他定罪贬为庶人,次年病逝于新都。杨廷和只是臣,

  • 朱元璋和徐兴祖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对于朱元璋的印象,可能都会觉得他是一位铁血无情的皇帝,登基称帝后便开始大力铲除那些开国功臣,数万人因此丧命。难道朱元璋真的就是毫无人性吗?恐怕也不全是这样,朱元璋对待徐兴祖就是另一种态度。徐兴祖是谁?其实徐兴祖并没有多么高的地位,他只是朱元璋的御厨,为什么朱元璋在面对徐兴祖时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呢

  • 历史上高俅真的是奸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水浒传》中的高俅,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奸臣,他因为蹴鞠踢得好,被端王赏识,此后一路高升成为太尉。而梁山好汉几乎都被高俅陷害,因此在民间,高俅成了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但这毕竟是演义,真正的高俅真的就是一个奸臣吗?实际上,正史对于高俅的记载并不多,这也是很奇怪的一点,高俅官至太尉,却没有将他列传,导致根

  • 司马迁怎么知道戚夫人被做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吕后一气之下,将戚夫人做成人彘,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可以说是泯灭人性。但司马迁是如何得知人彘事件,并且把它记录到《史记》中的呢?人彘事件记录于《史记·吕太后本纪》,而这部传记中其实能发现不少矛盾之处,所以有关戚夫人究竟是不是真的被做成人彘还有怀疑的声音。有一种传闻称,司马迁是在民间听闻这起事件,

  • 三国隐忍的典例,“忍”到最后的往往才是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小不忍则乱大谋”,相信这句话大家都有听过。人们在处理各种事物时,往往需要通过小忍来换取更大的收益,如果不能忍受小的委屈,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其实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就能看到各种和“忍”有关的典例,而且可以发现,往往最后的赢家都是善于隐忍的人。

  • 嘉定伯周奎有多吝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末年,崇祯年间,农民起义揭竿而起,其中要属闯王李自成的势力是最为强大的。李自成已经是打到了宁武关城下,没多少日就能杀到北京城了。面对李自成的咄咄逼人,心慌意乱的崇祯立刻召见了刚刚调至京城的吴襄求助。吴襄来后,还没跪下行礼,崇祯马上迫不及待问道:“吴将军,李自成率百万流寇进击,你可有良

  • 东魏为何灭不了西魏,最终还被北周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人都知道,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分裂的时期,这一时期有很多的国家,朝代更迭很快,各个势力相互之间也都有较量。而东魏和西魏这两个政权中,东魏的实力要比西魏更强,但是最终东魏却没能灭掉西魏这是为什么?而东魏最终还被北周给灭掉了,这中间又有什么原因呢?东魏灭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下面就让小编来给

  • 李世民儿子的结局都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后人对于李世民往往都会给出很高的评价,不过这些都是从他当皇帝这个角度来评估的。当然,每个人一生都不止一个身份,李世民也是如此,如果从其他角度来看李世民的话,也能找到一些他不那么完美的地方。例如玄武门之变就是李世民一生最大争议事件之一,讽刺的是李世民长子李承乾也曾企图谋反,最后还是李世民爱子心切所以饶

  • 魏延不死蜀国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和诸葛亮似乎是八字不合。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但诸葛亮因谨慎所以并没有采取。后来诸葛亮在帐内向天祈祷希望可以延长寿命,结果魏延此时进帐,正好打翻了主灯,导致诸葛亮的祈祷失效。诸葛亮临终前告诉杨仪,魏延恐有反骨,要谨慎对待,还把兵权交给了他。但魏延其实并没有反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