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为何没有继承元朝的领土?

明朝为何没有继承元朝的领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5 更新时间:2024/2/5 7:56:06

要说历史上各个朝代中,哪个朝代的版图最大,那答案一定就是元朝。元朝时期,中国的版图被扩张到了历史最高,是一个巅峰时期,最大的时候几乎整个亚欧大陆都是元朝的地盘。不过到了推翻元朝的明朝时期,却有很大一部分丢失了,也再没能回到元朝的巅峰状态。那么为什么明朝剑元朝推翻,却没能继承元朝庞大的领土呢?丢掉的领土又是哪些,是现在的什么地方?为何会丢失这么多地盘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蒙古国部委损失:400万平方公里

明朝建立后,元朝在北方的残余势力主要分为三部分。大漠是元代舜帝的主力军,东部为那霸楚,西北部为延帖木儿。此时,蒙古并没有放弃皇帝的头衔,于是朱元璋继续攻打蒙古。在最初的几次战斗中,明军取得了胜利,使明朝控制了蒙南河套地区。1372年,朱元璋派徐达、李文忠、冯胜等5万骑兵进攻北苑。探险队遭受了重大挫折。这时,朱元璋认为蒙古一时难以战胜,于是放弃了攻打蒙古的主动权,命令军队驻扎在长城沿线,并不断修建长城,把长城变成了防御工事。朱元璋的这一政策使得蒙古国的司令部没有被攻占。明朝和蒙古的战争和杀戮持续了200年。明朝嘉靖年间,蒙古国势力强大,占领了长城以北地区。从那时起,明朝和蒙古被长城包围。

大兴安岭地区的两侧是蒙古高原的东部。蒙古族有三个部落,即五粮哈部落、翁牛特部落和乌旗叶特部落。元朝末年,那霸在这里驻扎了20万蒙古军,是北元三大残余势力之一。1387,朱元璋派冯胜、傅有德和蓝雨率领200000支军队进攻Naha出口,纳哈所有部门都投降了。第二年,兰屿还出兵蒙古汗北伐,迁去了洱海(今呼伦贝尔湖)的古驿站捕鱼。1389年,明朝在这里授予了三位大王子,即都阳、泰宁和扶余三威,历史上称之为“五粮哈三威”或“都阳三威”。然而,第三部分五粮哈在第二年背叛。从那时起,五粮哈处于明朝和蒙古之间,所以它总是在两股势力之间摇摆。最后,瓦拉和鞑靼崛起后,五粮哈三地完全加入蒙古。

嘉峪关以西有七位蒙古族察合台皇族王子和贵族。打败了扩展的帖木儿后,朱元璋派使者来安抚蒙古皇帝,最终授予了安丁、阿丹、渠县、汉东、Shazhou、赤津蒙古和哈密七个卫兵,历史上被称为“关西七卫”。但是,明朝没有一个士兵驻扎在这里,也没有一个军官负责管理。明朝还试图将关西七段分割开来,让他们互相残杀,根本不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人。因此关西七区并没有真正服从明朝的命令,他们不听明朝的命令,经常杀害明朝的使节。华拉崛起后,关西七省向华拉投降。瓦拉衰落后,吐鲁番势力强大,不断攻击哈密等部委。明朝只派了一支军队来帮助这场战争。最后,在1513年,哈米倒下了。明朝势力范围退至嘉峪关。

2、吐蕃损失:250万平方公里

1239年,沃端率蒙古军进入吐蕃地区,吐蕃支离破碎的军队溃败投降蒙古。1247年,吐蕃宗教领袖萨迦班治在《萨迦班治达致吐蕃人民书》上签字,规定吐蕃属于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宣布继承中国皇帝的身份,建立元朝。藏区还隶属于元朝宣政院管辖,在这里检查民宅,设立驿站,收税,驻军,任命官员,统一历法和刑法。元朝时,西藏成立了乌斯藏宣传慰问部,共有13万户、几千户。这些措施正式标志着西藏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纳入中国领土。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使节到吐蕃地区安抚他,希望继承元朝对吐蕃地区的管辖权。起初,它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乌藏宗教领袖冉加巴赞在洪武六年来到南京。明朝时,他被授予“国家级佛宝大师”称号。从那时起,明朝还授予乌藏和多干卫统帅权。1372年,朱元璋还被授予“官鼎国师”称号。由于这些宗教领袖在明代收到了很多“礼物”,他们会有更多的“高僧”来明代要求封圣。永乐年间,这些高僧被封为法王、大乘王、慈悲王、释明王、助教王、赞美王、护耳王、八大法王。

然而实际上,明朝册封的都是一些高僧,也就是所谓的“僧官”,明朝的册封还基本没有到达世俗层面。明朝对吐蕃地区的政治格局几乎不了解,也从未派遣过一官一职、一兵一卒到达西藏。为了获得吐蕃地区的马,明朝允许内部和吐蕃进行“茶马贸易”,为了茶马贸易能够通常,明朝还在川西修建驿站。除了茶马贸易之外,明朝和吐蕃的民间经济交流基本是被限制和禁止的,这个和明朝对外关西七区、五粮哈三段和女真族地区的政策是一样的。因而,吐蕃从未对明朝有过归属感。因此,吐蕃可以说从来没有纳入明朝版图。到了明朝后期,蒙古人在吐蕃建立了和硕特汗国,其大汗和宗教首领都直接臣服远在东北的皇太极,对明朝直接无视。

3、黑龙江盆地废弃:200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盆地,元代曾隶属于辽阳,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元朝还在黑龙江省入口处的特殊森林里设立了军事办事处。元朝灭亡后,这里出现了一段权力真空期。明朝建立后,辽阳省长刘毅向明朝投降,朱元璋建立辽东都城。为了控制黑龙江流域,朱元璋派使节到女真地区安抚。然而,朱元璋只是安抚,而朝鲜则直接出兵沿鸭绿江图们江北移,建立“西北四县”、“东北六镇”。朱元璋和朱棣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永乐时期,女真族的绥靖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些部落纷纷向明朝表示臣服。因此,朱棣于1411年在元朝东部元帅府的故乡特林建立了努尔甘杜西。这显然是元朝政策的继承。然而,明朝对女真地区的控制非常有限。到1434年,明宣宗采取全面收缩的策略,努尔干道石撤辽东。这标志着明代黑龙江流域被遗弃。

在女真人表示投降的时候,明朝把这些女真人封为魏。后来,明代封魏越来越多,后期封魏达384位。但事实上,自明朝撤出努尔甘杜西以来,并没有派一名官兵到黑龙江流域驻扎。明朝军队基本上在辽东撤退。明朝还修建了1900多里的辽东边墙,以抵御女真人的进攻。明朝也禁止女真与汉之间的贸易,只有女真的首领才可以来朝廷“进贡”贸易。明朝英宗年间,这些女真族开始进攻辽东。明朝与女真族的关系演变为敌对关系,持续了一百多年。

4、缅甸攻占印度支那半岛酋长:100万平方公里

元朝时期,忽必烈对缅甸发动了两场战争。战争期间,缅甸的异教王朝分裂后,元朝在缅甸设立了许多团长,如班加、Yunyuan、孟光、木邦、孟连、孟来、Tongxi、Menghe、孟光等,隶属于云南省。这是第一次在东南亚设立酋长国。除缅甸外,元朝设立的土司也分布在老挝和泰国北部,包括切里(Cheri)的军事和人民总办事处、蒙古宣传和慰安部、800宣传和慰安部、老挝的老挝苏军和人民总办事处。元朝设立的这些酋长主要是泰国(中国的傣族和缅甸的掸族)社区。他们有相同的语言、文化和地区。时至今日,缅甸这些地区仍被称为“掸邦”。

明朝建立后,1382年云南平定,派使节到中南半岛安抚并宣布元朝土司政策的继承。因此,这些首领接受了明代的头衔。永乐初期,共有孟阳、穆邦、缅甸、达古拉、迪乌拉、迪玛萨、陆川、车里、老挝、八百等十个宣传慰问部门。但是,明朝仍然没有派遣一名士兵或军官到这些地区。这些土司虽然名义上属于云南,却被称为“外夷”。明朝与这些土司之间是以贡品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但基本上没有民间联系。因此,明朝对这些土司的控制远不及云贵高原土司,甚至根本没有控制权。

中南半岛土司分布永乐年间,缅甸进入南北朝,南有博古王朝,北有阿婆王朝。这两个朝代互相争斗了40年。当时,除了这两个朝代,缅甸还有东旭、穆邦、孟阳、孟米、阿拉甘等国。他们中的一些人名义上被授予明朝的头衔,但实际上他们是缅甸的王子之一。博古王朝的兴起,也使三大宣传慰问部门达古拉、提古拉、德玛萨与明朝直接断绝联系,成为博古王朝的一部分。

明末,东禹王朝在缅甸中部崛起。1551年,东旭王朝再次摧毁了阿瓦德王朝,使缅甸再次宣布统一。1556年至1557年,东王朝先后征服了翁板、蒙米、蒙公、蒙阳、蒙奈、良瑞、绍、蒙比等地,当地的掸族人民重新归顺。到1581年,东虞王朝共有51条支流。此后,东虞王朝继续向明朝“外域”宣示慰问,明朝也派兵参战。双方战争一直持续到1606年,最后缅甸占领了穆邦,标志着云南所有的“外域”土司都被占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曹操的亲戚都那么有实力?刚起兵仁洪惇渊就带着人马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曹操本姓夏侯,只是因为父亲认了一个太监当爹,于是曹操也就跟着太监改姓了曹,因此曹家和夏侯家应该是一家人。而曹操能够发展起来,和夏侯家也有很大的关系,而当曹操刚刚起兵的时候,就有曹仁、曹洪、夏侯惇和夏侯渊来投靠,不仅如此,还都带着人马,要知道这在当时并不是什么小事,如果说一两个

  • 魏惠王不用商鞅,为何不听公叔痤建议除掉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商鞅变法彻底改变了秦国命运,给此后秦国的强盛打下坚实基础。不过商鞅并非是秦国本地人,他生于卫国,为何最后会选择到秦国来帮助秦孝公实现自己的抱负呢?商鞅早年寻找明公也并非一帆风顺,公叔痤曾把商鞅推荐给魏惠王,不过魏惠王并没有重用商鞅。公叔痤算是有先见之名,既然魏惠王不肯重用,那他就建议除掉

  • 庞德一生有哪些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庞德是三国时期名将,他早年为马腾旗下武将,曾立有诸多战功。后来马腾入宫为官,庞德便跟随马超,最后兜兜转转,反倒成了曹操的手下。要说庞德给世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战,应该就是在樊城之战中,庞德曾用弓箭射中关羽,但最后却是被关羽上演了一出水淹七军,还死在了关二爷的刀下。可能庞德缺少他的高光时刻,不过要是细读他

  • 曹操、曹丕、曹睿这三个人,司马懿最害怕的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曹丕、曹叡这三代人,可以说是曹魏时期最为出名的人物了,曹操自然不用多说,曹魏的大业基本上都是曹操打下来的,而曹丕直接当了皇帝,结束了汉献帝的皇帝生涯,曹叡也是毁誉参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三个都是能力很强的人物。而司马懿历经三个时代,这祖孙三人中,司马懿最害怕的人会是谁呢?曹操、曹丕、曹叡,

  • 卫子夫为什么不敢杀陈阿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陈阿娇是汉武帝第一任皇后,而后世也一直都流传着一个美好的“金屋藏娇”的故事,但故事毕竟是故事,人也没有绝对不会改变的汉武帝看上了卫子夫,最终废掉陈阿娇,立卫子夫为皇后,阿娇退居长门宫,在这里度过了自己孤独的后半生。也有很多人感慨,原本美的像故事一样的阿娇和刘彻,最终居然落得这

  • 袁天罡为什么会被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袁天纲是一位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不知为何,袁天纲在民间总是被传颂的神乎其神,好像真的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一样。实际上,袁天纲的名声跟他著写《推背图》有很大关系。《推背图》被称为中国预言第一奇书,当年李世民为了推算大唐国运,便让袁天罡和李淳风共同编写了这部书,但普通人很难看懂。当然,袁天纲并不是神,他的

  • 曹操打败吕布后为何非要杀了高顺,留下张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吕布一直以来都被誉为是三国时期武力值第一的猛将,只不过最终还是被曹操所擒,还给杀掉了。而吕布手下有两员大将,也同样被曹操抓住,这就是张辽和高顺。然而虽然同样都是吕布手下,却得到的是不同的结局,高顺被曹操所杀,张辽却留下来成为曹魏大将,这两种不同的结局也让人意想不到,为什么曹操一定要杀掉高顺,而不能将

  • 汉宣帝时期是西汉巅峰,为何名气却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要问,西汉时期什么时候进入到了巅峰,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文景之治,也会想到汉武帝,但是其实他们的时代还不是最顶峰,西汉最巅峰的时期是汉宣帝统治的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孝宣之治,这才是西汉的巅峰时期。但是很显然,虽然是巅峰,但是知名度却并没有之前所说的几个皇帝更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汉宣帝

  • 康熙除掉鳌拜时的那几名少年,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康熙智斗鳌拜的这段故事,康熙当时年纪也不大,而且只用了几个少年就抓住了鳌拜,这一段可以说看的还是让人大快人心的。不过很多人更关注的是鳌拜后来的结局,以及康熙是怎么做到这件事的,对于故事中的另外几个主角,似乎关注的并不多,那就是那几个帮助康熙抓住了鳌拜的少年。在抓住了鳌拜之后,他们后来又

  • 高力士脱靴是个什么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今天准备跟各位简单讲讲高力士的故事。很多朋友都会好奇“力士脱靴”是个怎样的典故,其实这个故事主要凸显出了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李隆基曾邀请李白入宫为杨玉环作诗,结果李白身穿破衣,还喝得酩酊大醉,李隆基便赐李白衣物。李白无力自行更衣,便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虽然照办,但已经对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