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仲亨和朱元璋有何矛盾

陆仲亨和朱元璋有何矛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13 更新时间:2024/1/20 23:00:50

陆仲亨早年遇见朱元璋,此后加入义军,是朱元璋身边非常厉害的一员大将。此后在攻克建康、京口、常州等战役中,陆仲亨均立有战功,而且他还率军平定广东、湖南,为朱元璋建立明朝打下基础。等朱元璋登基称帝后,陆仲亨被封吉安侯,在朝中身居贵位。不过胡惟庸案爆发,牵扯到了陆仲亨,一向警惕的朱元璋并没有杀他,而是念在旧情放了他一马。但陆仲亨最后还是难逃一死,因为他的家奴将他告发,称其和胡惟庸通谋,最后朱元璋只能下令将他诛杀。

朱元璋奇遇陆仲亨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暴元无道,义军蜂起,天下大乱。而未来的明太祖朱元璋刚刚从寺庙还俗,在濠州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

这天,朱元璋经过一处草丛,却发现草丛中有动静。直觉告诉他,里面有个人。为了以备不测,朱元璋上前查探,只见一16、7岁的孩子手捧一把麦子正在瑟瑟发抖。于是朱元璋对孩子一边招手一边喊:“到我身边来!”

这孩子怯生生地探出头:“我跟你!”

而这,便是明太祖朱元璋和他帐下大将陆仲亨的第一次邂逅。

陆仲亨,是濠州人,自幼家贫。红巾军起义后,家乡遭到乱兵劫掠,父母兄弟皆遭屠害。为了躲避追杀,他一边哭,一边捧着一升麦子逃进了草丛,并恰好遇到了他生命的贵人——朱元璋。

当时,朱元璋的事业才刚刚起步,而陆仲亨成为其帐下第一批员工。而陆仲亨也抓住了机遇,在战场上非常勇敢。在濠州,他随朱元璋攻取滁州、和阳、大柳树诸寨,赶跑青山群盗。

两年后,陆仲亨跟随朱元璋渡过长江,随军攻取太平府、集庆(今江苏南京),又跟从徐达攻下诸多郡县,被授予左翼统军元帅。

此后,陆仲亨参与了平定陈友谅的战斗,一直到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被杀,因在平定陈友谅的过程立功颇多,升任骠骑卫指挥使。

朱元璋平定陈友谅和张士诚后,同时开始北伐和南征,而陆仲亨主要参与南方的作战。他与廖永忠一起,连克多座城池,并一路杀入广州,捕获多名元朝官员。

1370年,陆仲亨获封吉安侯,被御赐免死铁券。食禄一千五百石,允世袭,赐文绮及帛四十疋。

陆仲亨本是个孤儿,却以他的勇武斩获侯爷的爵位,可谓光宗耀祖,本应非常高兴。然而朱元璋却发现,陆仲亨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很高兴。陆仲亨每天愁容满面的上朝,让朱元璋非常疑惑和警惕。

陆仲亨为何谋反

一次,陆仲亨从陕西出征回京,并擅自强夺了公家的驿车。朱元璋听说后,立即将陆仲亨叫到面前,声色俱厉地责骂道:

“中原刚刚经历战争,百姓刚刚恢复生产,而驿户(负责管理驿站的百姓)要承担买马的责任,是百姓中最苦的。如果都像你们这么做,百姓就算卖尽自己的儿女,也不能满足你的需要。”

朱元璋是承受过苦难的人,平生最恨坑害百姓的贪官污吏。陆仲亨也曾过得很苦,一朝富贵却不知体恤百姓,朱元璋对他非常失望和痛心。

看着朱元璋杀气腾腾的样子,陆仲亨被吓得魂不附体,赶紧下跪向朱元璋请罪。而朱元璋以他是功臣宿将,饶恕了他的罪过,只是让他去代县捕捉土匪,戴罪立功。

经过这次惊吓,本来就满脸愁色的陆仲亨变得更加神不守舍、恍恍惚惚。然而即便是这样,陆仲亨却仍管不住自己,不法之事仍一件接一件地做。洪武十一年(1378年)九月,因为和梅思祖受朱元璋征召却没有按期到达被停没收公田。洪武十二年(1379年),陆仲亨又和周德兴等人一起被捕,但不久又被释放。

陆仲亨的不得志,都被有志于结党营私的胡惟庸看在眼里。于是,胡惟庸将陆仲亨请到家里喝酒,并对他说:

“你做了很多不法的事,如果被陛下发觉,会有什么下场,你应该知道吧!”

什么下场?跟随朱元璋多年的陆仲亨怎么会不了解。朱元璋眼里容不得沙子,一旦杀人就六亲不认,不杀到人头滚滚必不罢休。因此,陆仲亨赶紧问胡惟庸:“我该如何自保?”

于是胡惟庸让陆仲亨在外收集兵马,与胡惟庸里应外合,以备不测。

然而,胡惟庸的不法行为,早就被朱元璋看在眼里。因此,朱元璋兴起胡惟庸之狱,杀死了包括开国功臣李善长在内的数万名钦犯,无数功臣受到牵连,其中也包括了陆仲亨。

法官原本准备给陆仲亨判死刑,而朱元璋念及过去的交情,仍给了他一个机会,赦免了他的罪过。之后,陆仲亨屡次随军征伐,多次立下战功。

然而该来的还是会来,死神早就在陆仲亨身上刻下了印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四月,陆仲亨的蒙古裔家奴封贴木自首,他向官府告发陆仲亨与胡惟庸通谋的详细情况。朱元璋压根没想到,陆仲亨与胡惟庸的关系已经到了联合谋反的地步。

而这一次,朱元璋再也无法原谅他。于是,陆仲亨被再次逮捕下狱,不久后被夺爵并诛杀,吉安侯府也被抄没。

笔者认为,从才干上来说,陆仲亨并无过人之才。陆仲亨确实有些蛮勇,但他的飞黄腾达,很大程度是因为幸运地跟随了朱元璋。他被封为吉安侯后,理应坚定勤政、务实、为民的原则。而陆仲亨呢?一面为自己前途担忧,却一面管不住自己犯罪的手,最终爬得越高,摔得越惨。正如那句老话说得:“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杨嗣昌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杨嗣昌是明朝末期官员,曾深受崇祯皇帝的信任。当时明朝面临非常严重的内忧外患,国内忙着镇压农民起义,对外又要防止清军入关,场面十分被动。后来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办法,主张对外议和,先解决内部矛盾,可惜最后是以失败告终。关于杨嗣昌的死因是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恐惧而死

  • 张飞早期是干什么的,竟有钱招募三百勇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时,三人将自己早期的经历都全盘托出,其中张飞提到自己之前是做卖酒屠猪工作,平时喜欢结交天下豪杰,手上有一笔不小的钱财。张飞甚至愿意自己掏钱帮刘备招募士兵,刘备早期能聚集300勇士,张飞可以说是最大功臣。由此可见,张飞家底还是不错的,难道当时卖酒、卖猪肉这么赚钱的吗?张飞早期

  • 马大脚马皇后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有一个外号叫“马大脚”,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夫妻,两人感情十分要好。可以说在朱元璋最难熬的那段日子里,一直是马皇后陪在他身边共患难,所以等朱元璋登基称帝后,马氏自然被封为皇后,而且朱元璋一生只有这么一位皇后。很多网友好奇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好到什么程度,朱元璋

  • 明朝十六个皇帝,为什么有十九个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来说,一个皇帝就有一座皇陵,那么一个朝代有多少个皇帝,就有多少个皇陵,但其实事实往往让人难以理解,比如在明朝,明朝的皇帝总共有十六个,但是明朝时期的皇陵却总共有十九个,除了明十三陵之外,还有六个,相比明朝皇帝,多出来的还有三个。这就真的是很奇怪了,为何明朝十九个皇陵,数量会比明朝皇帝的数量还要多

  • 战国七国服饰鞋特点以及颜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战国时期的七个国家的服饰鞋子都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这个问题也还是非常趣的,值得探究,还有这个战国时期的七国服饰鞋都有什么样的颜色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秦国是以玄黑色为主,全国上至秦王下至百姓全穿黑色,秦国的士兵或将军上战场时候大

  • 乌孙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乌孙其实真的有太多的故事了,但是比较让人熟悉的就是和汉朝的几位公主和亲的故事,那段故事也算是比较悲伤的,如果自己有实力的话,怎么会让自己的公主去和亲呢?所以汉朝也非常无奈啊,最近有人也对乌孙这个国家非常的感兴趣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乌孙到底是怎么灭亡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乌孙的兴与

  • 孙膑如何为自己报得大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孙膑和庞涓原本是同窗,按理来说两人应该关系不错。但庞涓却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故意陷害他,还对孙膑展开酷刑,导致孙膑今后都不能站立行走。此后孙膑隐藏于世,无人问津,后来齐国觉得孙膑依然有潜力,于是将他接回齐国。孙膑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的意志并没有削弱,他时刻都在寻找复仇的机会,此后孙膑在两次对阵庞涓的关键

  • 董公为什么让刘邦大军着丧服出击,哀兵必胜有道理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一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最后各方面条件都更优的项羽是被刘邦逆袭,完成反杀。在双方最后一次大战时,刘邦还有反楚联盟共集结了56万大军,刘邦准备一举击败项羽,不过此时有位叫董公的长着出现,他让刘邦大军着丧服出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打仗前最重要的就是士气,如果士兵都穿丧服,那士气何来?

  • 宛城之战曹昂和典韦战死,为何曹丕却没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宛城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损失,他最中意也是最好的继承人曹昂战死,也是因此他的夫人,也就是将曹昂抚养长大的丁夫人与曹操断绝关系,再也不愿回来,除了曹昂之外,还有典韦,为了保护曹操,最终,寡不敌众被杀,曹操一夜之间损失了继承人和一员大将,真的是损失巨大。但是在当时,还有一个经常被忽

  • 黄忠打得过许褚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黄忠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一员名将,也是“五虎上将”之一,其能力自然是很强的了,曾斩杀曹操部将夏侯渊,尤其还是后世人心目当中最能体现老当益壮这个词的人物。不过在对于三国时期名将的排名的时候,黄忠还排在许褚的前面,很多人对此感到有些并不能理解或者说接受,因为在很多人眼中,黄忠或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