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膑如何为自己报得大仇

孙膑如何为自己报得大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573 更新时间:2024/1/31 12:48:03

孙膑庞涓原本是同窗,按理来说两人应该关系不错。但庞涓却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故意陷害他,还对孙膑展开酷刑,导致孙膑今后都不能站立行走。此后孙膑隐藏于世,无人问津,后来齐国觉得孙膑依然有潜力,于是将他接回齐国。孙膑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的意志并没有削弱,他时刻都在寻找复仇的机会,此后孙膑在两次对阵庞涓的关键战役中都得到了胜利,终是为自己报得大仇。

缘起

《史记》一书中说过:“孙武既死,后百余年有孙膑。”《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死掉了,但几百年以后又出了一个同样的天才孙膑。孙膑自小勤学好问,拜在鬼谷子的座下学习。同样的故事中,另一个男主角庞涓也是鬼谷子的徒弟,他称呼孙膑为师兄,两人勤学好问,每天辛苦钻研,兄弟之情甚是浓厚。

这样的和谐氛围在庞涓学成下山之后被打破了。孙膑因为天赋甚高常常比庞涓懂得更多,而且他学习时间更长,水平比庞涓高许多。庞涓难免对孙膑这种别人家的孩子产生嫉妒之情,而后扯出一大段问题。

庞涓下山后来到魏国,成为魏国大王重用之人,然后过了几年孙膑也下山了,来投靠自己的师弟。在魏国大王对他们两人的考验中,孙膑占了上风,庞涓深知如果把这个有才能的师兄留下来,自己便不再会被重用,他便诬陷师兄与其它外贼勾结,想要谋取大王的江山。而孙膑也因此锒铛入狱,脸上留下了刺青,膝盖也被生生剜去。

庞涓还试图偷偷夺取孙膑祖先给他留下的《孙子兵法》,并趁机要了自己师兄的命,让世上再无威胁自己的人。

庞涓对曾经亲如手足的师兄如此残忍,足以见得他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幸亏孙膑忍辱负重,最后逃过了死亡这一劫,本来应该抱着残缺度过一生的他也燃起了复仇之火,庞涓的报应终于来了。

君子杀人

孙膑最后逃跑了,他认清了自己的师弟是何等残忍之人,靠着自己的装疯卖傻,一路逃跑。其中不知经历了多少的艰酸苦辣,最后逃到了齐国。

有名言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简直就是为孙膑量身定做的,孙膑虽然说是已经残废了身体,但他的心灵依旧明朗,他的头脑也依旧灵活。他在齐国得到赏识,成为了齐国军师。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孙膑看清了当时的局势,魏国是那几个国家里实力最强劲的,它不断地攻打韩国和赵国,孙膑也因此想了一计。

公元前342年,魏国大肆进攻韩国,想要将韩国一举灭亡,为自己统一天下做更进一步的准备。而韩国支撑不住了,便向齐国求救,巧合的是,当时的魏国大将军就是庞涓,齐国军师就是孙膑。

孙膑立场在齐国,当然不想让魏国在统一大业上更进一步,但如果直接硬碰硬去韩国救援,他们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所以他首先放任韩国和魏国两军交锋,然后两个国家便打得精疲力尽,这时他再带着齐国的大将们去攻打已经十分疲惫的魏国。

这就是围魏救韩,也叫围魏救赵。这次的事件就体现了孙膑的确比他的师弟庞涓要强上许多。

而在后来,孙膑又出了一个“减灶之计”,他深知自己师弟的秉性是十分狂妄自大,肯定看不起齐军,于是他偷偷观察,果然发现师弟的军队正在暗中观察齐军。在这之后,他首先将军中的炉灶由十万减到五万,又由五万减到两万,试图让庞涓以为齐国军队太过胆小,士兵们都逃跑了。

而庞涓在知道这件事不久后,就疯狂赶往齐军的驻扎地马陵,谁知马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恨极了庞涓的孙膑也诸多布置,要置他于死地。

孙膑在一棵大树之上刻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在天色朦胧时,庞涓带着火把发现了这个字样,顿时万箭齐发,魏国大军被一举歼灭,而庞涓也深知在劫难逃,大呼一声“遂成竖子之名”,然后自刎而死。

很明显,这是孙膑赤裸裸的报复,但是我们却不能说他卑鄙无耻。他这是忍辱负重,是用兵家之术将庞涓此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哪怕他的身体不再完整,他也凭借自己的才华报了仇。这是君子杀人,这么干脆利落,这么明明白白。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孙膑报复成功的原因在于他的忍辱负重,也在于他的才智过人。而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许许多多不称心如意的事情,并且很多都是旁人所为,在这个时候我们绝对不能一声不吭,那样只会让悲剧愈演愈烈。

如果别人伤害了你,千万不要忍耐,也不要试图忘记你的屈辱,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不择手段,最后遭到反噬,伤害到自己。你需要做的是忍辱负重,最后凭借干净利落且君子的手段报复回来。

当然,生活给你的也不全是这些不开心,很多人会给予你欢乐幸福,你需要做的只是好好接受它们并且感恩。

所以希望你也做一个赏罚分明,回报有度的宽容善良之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董公为什么让刘邦大军着丧服出击,哀兵必胜有道理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一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最后各方面条件都更优的项羽是被刘邦逆袭,完成反杀。在双方最后一次大战时,刘邦还有反楚联盟共集结了56万大军,刘邦准备一举击败项羽,不过此时有位叫董公的长着出现,他让刘邦大军着丧服出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打仗前最重要的就是士气,如果士兵都穿丧服,那士气何来?

  • 宛城之战曹昂和典韦战死,为何曹丕却没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宛城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损失,他最中意也是最好的继承人曹昂战死,也是因此他的夫人,也就是将曹昂抚养长大的丁夫人与曹操断绝关系,再也不愿回来,除了曹昂之外,还有典韦,为了保护曹操,最终,寡不敌众被杀,曹操一夜之间损失了继承人和一员大将,真的是损失巨大。但是在当时,还有一个经常被忽

  • 黄忠打得过许褚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黄忠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一员名将,也是“五虎上将”之一,其能力自然是很强的了,曾斩杀曹操部将夏侯渊,尤其还是后世人心目当中最能体现老当益壮这个词的人物。不过在对于三国时期名将的排名的时候,黄忠还排在许褚的前面,很多人对此感到有些并不能理解或者说接受,因为在很多人眼中,黄忠或许根

  • 明长城军事防御单位有哪些?有哪些沿线军事重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长城,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了。如今提到长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文化意义和旅行符号。而就长城本身来说,它不仅仅是一道万里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依托的规模巨大的军事工程体系。长城的存在,在古代所起到的是关乎国防民生的大计。我国最早的长城可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列

  • 秦国灭周朝为什么没人管?其他六国为何不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东周时期,周王室或者说周国,原本的天下共主,其实已经不再被诸侯们放在眼里了,周天子这时候也只不过名义上是个天子其实根本就没几个人愿意听他的。而最终周朝也是被秦国所灭,但是这件事情很显然还没有七国之争更吸引人,人们的关注点也都集中在七国身上,也没几个人关注周朝了。不过在当时,秦国灭掉周朝,原本那些热

  • 马超真的畏惧许褚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马超曾有两次机会差点就取得曹操首级,而且曹操最狼狈的一次逃跑就是对上马超,最后是割须弃袍才逃过一劫。马超起兵反曹,誓要替父报仇,不过曹操身边也是猛将如云,许褚曾拼死挡箭,救下曹操性命。期间许褚和马超也是有几次交手,虽然明面上胜负不分,但总有一种声音说马超惧怕许褚,这会是真的吗?下面就

  • 白起为什么不在武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白起作为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首,在历史上也是被称为战神级别的人物,白起的一生征战无数,杀敌无数,更是有长平之战,让白起的形象更令人印象深刻。而在宋朝之前,白起也是位列武庙当中的,但是到了宋朝,赵匡胤却将白起从武庙里面移出去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赵匡胤将白起移出武庙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他认为白起不配在

  • 鲁迅是周瑜后人吗,周瑜后人现状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周瑜英年早逝,实属可惜。据记载,周瑜生有三个孩子,长子周循娶了孙鲁班,但不幸早卒;次子周胤娶了孙家宗室之女,最终病死;女儿周妃嫁给了孙登,不过对她此后事迹记载的并不多,所以很多信息都尚不可知。据说鲁迅是周瑜后人,那周瑜血脉真的能流传千年不断吗,现在周瑜后人现状又如何呢?其实这种问题想要追根溯源是有一

  • 孝庄死后为何没有与皇太极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孝庄皇太后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位女政治家了,有不少影视剧中都有孝庄太后的角色,剧里的孝庄也是非常厉害的。不过关于孝庄也是有很多疑问的,除了民间传说中,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孝庄太后死后,身为皇太极的妃子,却并不愿意与皇太极合葬,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孝庄和皇太极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她不愿

  • 糜芳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看《三国演义》,糜芳的行为能气死人。糜芳原本是陶谦部下,后来转投刘备,还被封为南群太守。但糜芳和关羽不合,因为未能按时给前方部队提供军资,因此遭到关羽责备,后来他背叛刘备投降孙权,其行为令人愤慨。演义中,糜芳和傅士仁在刘备伐吴之战时,决定再次投蜀,不过这次刘备没给他们机会,下令将二人以刀剐杀,祭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