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子敬劝说孙仲谋联刘抗曹,三分天下格局就此形成

鲁子敬劝说孙仲谋联刘抗曹,三分天下格局就此形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898 更新时间:2024/1/21 6:41:03

鲁子敬(鲁肃)出身名门,为避灾祸迁家到江左,当时江左地区已经被孙策平定,中箭身亡之后把江左大权交给了弟弟孙仲谋(孙权),而当时大将周公瑾(周瑜)和鲁子敬向来交好,素知鲁子敬的才能,于是就把他举荐给了孙仲谋。后者见到鲁子敬之后。就与他进行交谈,之后孙仲谋他非常敬重,就趁机询问他如何看待当前的形势,江左的未来该何去何从?鲁子敬就向孙仲谋说,当前汉室江山倾覆已成定局,只有立稳江左才能考虑之后的事情。

如今曹孟德已经占据天下六分,江左之地早晚都会被他所觊觎,主公必须在他根基未稳之前,就把江左彻底掌握在手中,才能与他一较长短,如今荆州城还在刘景升(刘表)手中,只要将此城占据下来,就可以以它为门户,长江天险为屏障,把曹孟德挡在长江以南,之后就可以自称为帝,把战线不断往北方推进,如此一来称霸天下指日可待。孙仲谋听了鲁子敬的话后,非常高兴,就准备派人将荆州城攻占下来,为江左增添一份保障。

建安五年,孙仲谋派周公瑾攻打江夏,城破之后准备进一步夺取荆州,但是这时候曹孟德已经反应过来,担心孙仲谋夺取荆州之后会对自己产生威胁,于是就派重兵南下,准备抢先一步攻占荆州。当时双方互相角力,鲁子敬被孙仲谋派到荆州城,准备说服刘玄德(刘备)夺取荆州,但是事与愿违,刘景升的的错误决定直接导致荆州城落入曹孟德之手,鲁子敬不想无功而返,只能和刘玄德商量联合抗曹的事情,在回到江左后,鲁子敬就被孙仲谋叫过去。

这时候曹孟德已经派人送信给孙仲谋,信中大意如此,如果不联合刘玄德,以后我们就可以划江而治,平分天下,否则江左六郡的繁荣景象将一去不复返。孙仲谋就询问身边的大臣们该如何做,张子布就说应该言和,否则江左不保,其他人也都随声附和。孙仲谋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就让他们离开了,然后又把鲁子敬单独叫来询问他当前自己因该如何做?鲁子敬就为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现今曹孟德虽然有水军,但是操作不娴熟,仍是比不上东吴水军,而且荆州城只要一日在曹孟德手中,江左就会时刻受到威胁,所以必须要战。

鲁子敬除了说了以上两点理由之外,另外又对孙仲谋说,假若听从子布的提议,主公你率众投降,像我这样人或许还能得到重用,将来不难得到重用,但是像主公这样的人物,曹孟德他怎么会放过您,为了身家性命,所以这场仗是必须要打的,来之前我已经和刘玄德商讨过联合事宜,他已经同意了,就等主公决定了,孙仲谋一时还是拿不下注意,鲁子敬最后发力,将好友周公瑾给叫来,后者也同意联刘抗曹,孙仲谋终于决定同意和刘玄德结盟。

鲁子敬在最关键的时候,终于帮助孙仲谋下定决心,而这场战役正是有名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破曹军,三分天下的格局就此形成。鲁子敬也因为这场战斗的胜利更加受到孙仲谋的器重,逐渐取代了原本张子布的地位,鲁子敬在辅佐孙仲谋期间,主持军政,周旋荆州,为孙刘两方争取了不少缓和的余地,孙仲谋在他病逝之后,亲自为他举办丧事,表示自己对他的尊重,而他的后代也受到孙仲谋的重用。

假如当初鲁子敬也是像张子布一样赞同言和,事情的结局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首先便是刘玄德势力被彻底消灭,曹孟德少了一个对手,江左少了一个盟友;其次便是江左投降,孙仲谋被曹孟德所杀,江左之地尽归曹孟德,而江左大臣要么归顺曹孟德,要么辞官归隐,最后则是曹孟德统一天下,结束纷战,而江左这边则避免了战火,百姓仍能安居乐业。总的来说,鲁子敬在赤壁之战前夕起的作用着实不小,没有他,赤壁之战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而赤壁之战没有发生,当然也就没有后来三分天下的格局,三国历史就会提前结束,中国的历史进程将会大大加快,对于之后的社会发展会有很大影响。

标签: 鲁子敬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人是怎么洗手的?到底有多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洗手,战国,历史解密

    洗手在今天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日常琐事一桩。在古代,洗手是很有仪式感的事情,是不能随随便便的。《礼记》记载:“鸡初鸣,咸盥[guàn] 漱。”意思是,公鸡第一次打鸣的时候,开始起床洗漱。“盥”最初的含义就是洗手,并没有洗脸的意思。《论衡》解释说:“盥去手垢。”“盥”是个象形字,表示以流水洗手,为了不

  • 她才是我国历史上首位女皇帝,武则天仅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如今的历史书中,通常会称武侧天是我国在历史上惟一一名女皇帝,她创建了武周政党,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尽管摆脱了女性变成皇上的疑罪从无,但不为人知是一名十分有所作为的皇上。并且,武侧天在性命的最后时刻还政于李唐,挑选以王后的真实身份与唐高宗合葬于乾陵,并成自个竖起了一块儿无字碑,独善其身以外,还凸显出她

  • 元朝汉化为什么不彻底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汉化,历史解密

    中国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如北魏、金、清都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走上了“汉化之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倾向非常明显,甚至在改汉姓时追溯黄帝为自己的祖先,对汉文明的认同可见一斑。而忽必烈也在开国之初进行改制,但是元朝汉化的程度却远远不及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其原因之一就在于遭到了来自蒙古、色目旧部

  • 杨广的儿子临死前流传了一句千古名言 他到底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朝,隋炀帝,历史解密

    在历史长河中,隋炀帝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儿子临死前这个故事吗?隋朝结束了各个诸侯分割的局面,老百姓们不再饱受战争的灾难。虽然这个朝代存在了很短的时间,仅仅只有三十八年,但是它却创造了,许多大家都知道的历史。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非常有才能,当时带领自己的军队,平复了各地的叛乱,

  • 养母胜似生母,力挺道光帝登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作为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道光皇帝绵宁无疑是幸运的。出身高贵,深受乾隆、嘉庆两代帝王厚爱;虽然生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早逝,但嘉庆皇帝将对爱妻的爱全部倾注到了绵宁身上,嘉庆亲政之初就将他的名字写入了秘密立储的诏书。生母早逝,可是嘉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将其视如己出,倍加

  • 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官职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禁军教头,宋朝,历史解密

    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先看看北宋的禁军是怎么回事。北宋为防止边将权力过大,中央严格控制军队,所以整个北宋没有内乱。北宋的禁军就是中央军,归中央直接指挥,大约一半驻扎在首都附近、一半驻扎在全国各地。北宋初年,禁军规模大约20万,赵匡胤、赵光义用这支军队,搞掂南汉、南唐、后蜀、北汉,可以说战斗力相当强悍。

  • 吴三桂临死之前给高圆圆的一封信使其后代存活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三桂,高圆圆,吴三桂,历史解密

    明清之际的著名人物中,吴三桂是一个怎么也绕不开的人物。吴三桂因“怒发冲冠”迎接清军入关而名噪一时,30年后又举兵反叛。一度饮马长江,在清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吴三桂病死后,心腹将其灵柩秘密运回贵阳,直到当年十月才公布其死讯。此时的清军已经开始了反攻,康熙二十年十月,昆明城终于被攻破。奇怪的是,清

  • 古代人羞于启齿的一件事,现代人却觉得无碍,反而还是一门行业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人,历史解密

    关于惩罚的轻到重,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做出了很好的说明:“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我们来分析下司马迁列出的这个惩罚体系,首先,是道德方面的惩罚,也就是“礼

  • 古代人夏日如何避暑?有三种方法可降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寒有三九,热有三伏。夏至到,三伏始。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便浩浩荡荡的开始了。热辣辣,宛如行走在蒸笼,这是伏天最真实的感受。气温高,宜伏,不宜动。在古代社会,虽没有空调、冰箱、电风扇这等降温的神助手,但他们的消暑方式还是很别致,有情趣的。下面分别向大家介绍古人的消暑智慧,不可小觑哦。一、器具空调、电动

  •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兀突骨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兀突骨,历史解密

    兀突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乌戈国,国主兀突骨,身长丈二(汉尺约合现在2.77米),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兀突骨乘骑巨象,头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目中微有光芒。手下有等军蛮兵皆使利刀钢叉,谓之“藤甲军”。其军至矮者九尺,面目丑恶,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