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勾践复国后越国怎么样了?为何在历史上默默无闻?

勾践复国后越国怎么样了?为何在历史上默默无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68 更新时间:2023/12/22 11:48:56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的故事,很多人都是非常了解的吧,不过这个故事也不能只看一半,很多人看到越国复国之后也就结束了,但其实在这之后,还有很多故事。越国虽然复国,当时的时间是处于春秋末期,越王也因此成为最后一位春秋霸主,但是在此之后的战国时期,为何似乎就没有越国什么事了呢?越国在复国之后又经历了什么,为何在后来的历史上却又是默默无闻的状态?越国后来又是怎么被灭掉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鼎盛与扩张

勾践于公元前465年去世,他的太子鹿郢继位。鹿郢,又名与夷,越语名字是鼫与(或者读作者旨於睗,即鼫与的缓读音),颇有其父之风,在他担任越王的六年中励精图治,带领越国成为了一个大国,并列于春秋群雄之间,于公元前458年去世。

继承王位的是太子不寿。不寿的越语名是盲姑(或者读作亓北古,即盲姑的缓读音),他从公元前457年到公元前448年,在位共十年。不寿似乎比较甘于平淡,他治理下越国并没有像勾践时代那样富于侵略,而是在列国默默无闻起来。但越人那种好战性格,如果不形成向外侵略力量,就会在国内造成不安定的因素。

在不寿担任越国国王的第十个年头,野心勃勃的太子发动政变推翻了他,并且在政变残忍地将其杀害。

太子翁得愿所偿做了新越王,这个叫翁或者朱勾(或作州勾,皆是越语发音)的新越王,确实是不同凡响,他成为继勾践之后最强势和武功最为显赫的君王。翁率领越国军队四处征伐,将越国的领土扩张到空前的地步,连中原大贤墨子也称翁领导下越国是“好战之国”,足以与齐、晋、楚这样的大国四分天下。

越王翁的时代,越国开始了与楚国的争霸,越楚从过去的同盟者,成了互相争霸的生死冤家。越国展开了与楚国争夺泗水流域的战争,双方使用舟舰进行了激烈的水战。开始时,越国占上风,越国处于下游,楚国处于上游,越军袭击完楚军便可借助水流迅速逃走。后来楚国邀请了工匠的祖师爷鲁班,为楚国的水军发明了“钩”和“拒”,当敌军处于劣势时,“钩”能把敌军的船钩住,不让它逃跑;当敌军处于优势时,“拒”能抵挡住敌军的船只,不让它追击。

楚军有了钩、拒后,无往不胜。

越国屡战屡败,而鲁班又为楚国设计了攻城的云梯,准备继续征伐四方。这时,墨子来到楚国说服楚王放弃了战争,越王翁听说后十分仰慕墨子,打算以吴国故地五百里封给墨子,让其来辅佐越国称霸,墨子婉言谢绝。之后,越王翁见向西打不过楚国,遂向北征伐,将领土扩张到了山东地区。先后灭亡了两个中原国家,滕国(山东滕州)和郯国(山东郯城),并俘虏了郯国国君鸪,威震中原。

越王翁于公元前411年去世,在位37年,太子翳继位。

王翳,又名不光或者授,他凭借强盛的军事实力,继续称霸中原,此时他对齐国虎视眈眈。此时的齐国的执政者田和谋求篡位,翳就趁机将兵锋指向了齐国的附庸国缯国。缯国仗着齐国的保护傲慢无礼,翳大怒发兵一举将其攻灭,并发兵进逼齐国边境。

齐国大将向田和请求反攻越军。田和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认为田氏齐国立足未稳,回答说:“先君有遗令曰:无攻越!越,猛虎也!”不敢与越国正面交战。

前386年,周安王正式承认田氏齐国为诸侯,不稳定因素解除,田齐便开始虎视越都琅琊。越国面对日益强盛的齐、楚两个大国的夹击,觉得在中原维持霸权有些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吴国旧贵族复国之心不死,屡次图谋复仇,必须加以防备。再加上,琅琊远离江南,军队和物资运输都很困难。越王翳权衡再三,于前378年被迫迁都吴(今江苏苏州),加强对吴越地区的控制。同时,北方的越人开始大批返回江南,并迁居到岭南。但是,越国并未放弃琅琊,依然视作北方都城。

2、内斗与衰落

越王翳晚年,大权旁落于弟弟豫之手。豫有心继承王位,连续谋害三个王子。前375年,豫又挑唆越王,企图除掉太子诸咎,遭到越王翳拒绝。这年七月,诸咎担心自身被害,决心先发制人,率领军队赶走了豫,又包围王宫,发动宫廷政动,将父亲越王翳杀害,自立为王。

但是国人不服,这一年的十月,刚做了三个月越王的诸咎又被人杀害,越国陷入空前内乱。在越国国都吴国旧贵族们趁机而动,欲拥立诸咎之子错枝为越王,控制越国。目睹多次宫廷政变和杀戮的错枝不愿意继位,就逃亡到丹地的洞穴中。追随而来的大臣,久劝不出,就以烟薰的方法迫使他出来。错枝被推举为越王,戴上王冠,小心翼翼地登上车,对着上天大声呼喊说:“君位啊!君位啊!还是不可以交给我啊!”之后他似乎也在力求逃离此王位。

越人不甘让吴人操纵越国政治,前373年,留在越国故地的卿大夫寺区率兵平叛,杀死祸首豫,又进入吴地,打击了吴国旧贵族并废黜错枝,拥立了越王翳之子之侯(又名初无余)为越王,号称莽安。十年后,公元前363年,寺区的弟弟思又弑杀了之侯,拥立其弟无颛为越王。从“诸咎之乱”后,宫廷中不断上演弑君弑父的悲剧,越国贵族间的互相残杀,造成越国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经济倒退,越王句践开创的霸业也走向衰落。以致越人不能控制自己,让吴人出面,此时吴国人逐渐掌握越国的政治。

3、灭亡与流散

新越王无颛(越语名菼蠋卯)为了摆脱颓势,重新将国都迁回故都会稽,依然不能阻挡越国衰落的命运。无颛在位18年去世,其弟无强继位。

无强继位后颇思振作,想重振雄威,整军与中原各国争霸,他把目标放在了齐国,决心兴兵征伐。齐威王(田忌赛马中那位君王)派使者去劝阻无强。使者说:“越国如果不讨伐楚国,不能称王称侯。大概越国不敢不讨伐楚国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三晋(指当时的韩、赵、魏三国)的帮助。韩、魏两国如果追随越国进攻楚国,不但损兵折将,而且自己的领土也会受到威胁。那么,越国如此看重同三晋的盟约有什么意义呢?”

越王无强说:“我与三晋结盟,并非让他们为我打仗。只是希望魏国把军队驻扎在大梁城下,威慑楚国,使楚军被牵制而无法威胁越国和中原各国,那么大家就可以合力打败楚国,韩、魏两国就可不战而分得土地,不耕种而获得粮食。现在韩、魏两国不这样做,却在黄河、华山之间互相攻伐,被齐国利用。我所期待的韩、魏两国如此失算,我怎么能依靠它们称王呢?”

使者说:“越国没有灭亡真是万幸呀!我不认为那种像转动眼珠一样运用智慧,能看得见毫毛却看不见睫毛是值得看重的。现在大王知道三晋的失策所在,对越国的失误却自己没有察觉。这就是刚才我用眼睛所作的比喻。大王所期待三晋的,既不是让他们效汗马之劳,又不是与越国军队结成同盟,只是希望他们来分散牵制楚国的兵力。现在楚国的兵力已经分散了,还有什么期待于三晋的呢?”

越王无强问道:“为什么这样说?”

使者回答说:“楚国布置军队的战线长达三千七百里,兵力分散还有比这更大的吗?这样好的时机不进攻楚国,我由此知道越国是大不足以称王,小不足以称伯的。再说,雠、庞、长沙等地是楚国的粮食产地,竟陵泽地区是楚国的木材产地,越国如果寻找机会用兵打通无假关,那么这四个城邑就不能向楚国郢都进贡粮草物资了。我听说图谋称王而没达到,至少也可以称伯。然而不能称伯的原因,是由于策略上的失误。因此希望大王调转兵锋,进攻楚国。”

在齐国使者花言巧语下落入了圈套,放弃了原先的既定计划,莽撞地进攻楚国。楚国国君楚威王大怒,兴兵伐越,

越王无强率军亲征,迎战楚军,双方展开激战,结果越军大败,连越王无强也在阵前被杀。楚国趁机攻取越国的吴地,并一直推进到钱塘江,设立江东郡。

越王无强突然被杀,越国彻底崩溃,王族们开始互相残杀,各自称王,无强之子玉逃回都城会稽称王,但只能控制都城周围,无法再统一越国。楚国趁机坐收渔翁之利,将越族势力击退到沿海岛屿,逼越国贵族臣服,无强之子蹄率先投降,被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后来发展成了欧阳这个姓氏),此后楚国逐步控制越国故地。

不愿意臣服的越国人只好颠沛流离,向更南的台州、温州和福建地区迁徙,有的人甚至乘船出海向日本、越南迁徙。其中越王玉的后裔摇后来在汉初在台温地区建立了东瓯国,越国贵族的另一支无诸则在福建建立闽越国。汉初两国互相争正统,战争不断,被汉朝朝廷废灭。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白马之祸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自从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开始,一直到唐朝的灭亡,藩镇割据一直是唐朝永远的噩梦。虽说经历了两次短暂的中兴,但是对于这个已病入膏肓的帝国来说,于事无补。尤其是在内部,堂堂天子竟然可以随时会被太监废立,简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最为奇葩的存在。唐王朝历史上最为昏庸的一代君王,唐僖宗时期,爆发了浩浩荡荡的黄巢

  • 朱祁钰听闻有人造反的时候,为何怀疑是于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夺门之变作为明朝历史上的发生的一次重大事件,背后也是牵连了很多年的恩怨。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最终成功夺回了自己的皇位,其实对于他来说,如果不这样做,自己的将来或许就完全没有任何希望了。而当朱祁钰听闻有人造反要夺位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却是在怀疑于谦。虽然后世人都知道,于谦绝对是忠臣,但是为何朱祁钰当

  • 明朝灭亡和东林党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晚年,东林党崛起,了解明朝历史的朋友肯定不会对东林党陌生。可以说明朝的灭亡,东林党是需要附上一定责任的。东林党由顾宪成创立,主要成员有李三才、左光斗、邹元标等人,他们主张开放言路,反对宦官专权。我们都知道,明朝是一个宦官干政很严重的朝代,东林党的诉求似乎没有太大问题,为什么会导致明朝直接走向灭亡

  • 朱祁钰和崇祯同样面临明朝存亡危机,为何结果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钰和崇祯,其实都可以说是面临着明朝的危难存亡关头,朱祁钰时,朱祁镇被俘,皇帝都成了别人的俘虏,如果没能控制得住,明朝灭亡也是迟早的事情了,而崇祯时期,就更不用说了,是明朝存亡的生死关头,尽管崇祯十分努力,但最终却失败,明朝也灭亡了。这两个皇帝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危急时刻,明朝生死存亡的关头,但是为什

  • 曹魏将领王双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演义中,王双算是曹真手上的一张王牌。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期间,率领30万大军将陈仓包围,结果遭遇郝昭的顽强抵抗。此后王双前来支援,连斩蜀国将领谢雄、龚起,尽显悍将本色,足以说明王双的实力。不过王双虽然勇猛,但谋略欠佳,中了诸葛亮的诱敌之计,最后被魏延斩落马下。如果王双不死,想必会给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带来更

  • 马皇后和朱元璋感情有多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马皇后去世,朱元璋悲伤不已,此后再也没有立过第二位皇后。很多小伙伴好奇,马皇后和朱元璋感情究竟有多好,朱元璋毕竟是皇帝,后妃数十位,还能如此深情也是少见。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早在朱元璋还是红巾军将领的时候便嫁给了他。此后两人经历了各种磨难,始终不离不弃,等朱元璋登基称帝后,马氏成为皇后,他们的

  • 夏朝真的是被地震震没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夏朝究竟是如何灭亡的呢?很多人对于夏朝的事情都还是非常好奇的因为夏朝年代久远,文字记载相对来说更少,因此很多人对于夏朝并不会很了解。而说到夏朝的灭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有被称为是四大妖姬之一的妺喜,认为夏朝的灭亡和,妺喜有很大的关系,但事实当真是这样的吗?为什么也有人认为,夏朝其实是因为被一场

  • 溥仪登记时为何不让穿龙袍?为什么只让溥仪穿日本大元帅服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溥仪在第一次当上皇帝的时候年仅3岁,首次退位的时候是6岁,在这3年的皇帝生涯中,对于年幼的溥仪来说仅仅只是一个穿上龙袍的傀儡。国家的政治事物还是把我在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手中,溥仪这个小皇帝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宣统三年的时候,爆发了辛亥革命,全国人民的人心都趋向于共和国,溥仪在大臣和隆裕太后的决定下

  • 清朝第一位皇帝是谁?努尔哈赤、皇太极还是顺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要问,清朝的第一个皇帝究竟是谁,想必很多人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答案吧,而答案也就集中在这样三个人身上,那就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原因就在于他们每个人所处的时代的不同,以及每个人的庙号、谥号上面的差别,因此在很多人眼中,就造成了不同的答案。清朝第一位皇帝究竟是谁,这一点和其

  • 魏延能否达到五子良将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魏延虽然不是蜀汉五虎将,但论功绩和成就,魏延也不输五虎。如果是把魏延放在魏国,他和曹魏五子良将相比,能否达到这五位将领的水平呢?其实这对于魏延来说,并非难事,今天就准备拿魏延和五子良将做个实力对比,看看魏延到底能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位置。五子良将也并非全部都是强一流将领,其中徐晃算是比较厉害的一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