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亥真的很昏庸吗

胡亥真的很昏庸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74 更新时间:2024/3/16 9:45:26

最近很多人都说这个秦国的秦二世胡亥是真的不行啊,要不秦朝也不会灭亡了,那么很多人想问了,这个胡亥是不是真的很昏庸呢?这个问题毕竟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胡亥名字的来历应为祸害。是襄戎人对调皮小孩的一种土语戏称。胡亥的母亲戏叫自己的孩子为祸害,而秦始皇也忘记了自己是否为这个小孩子取名,听小孩母亲叫祸害,赵国长大的秦始皇没有听懂祸害的土语意思,还以为这是自己给起的名字,而山东士子在记录时写成了胡孩,意思为胡人的孩子,但又觉得不像名字,便改写成了胡亥。

边上的朝臣有的附和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而说是鹿的后来都被赵高以不同的方式治罪,所以,朝臣就没有人敢反对他了,这就是遗臭千年的“指鹿为马”,通过此举,权臣赵高就把朝中正直大臣差不多都诛杀殆尽了。因为私怨或为私利诛杀的人太多,赵高怕有人和二世胡亥告状,于是又忽悠二世胡亥道:“天子之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遣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也。”

是赵高要杀蒙恬兄弟,子婴曾经劝谏胡亥,说的话也是很重的,但是胡亥尽管没有采纳子婴的建议,但是,他也没有立即杀了蒙毅,而是将蒙毅关在了代地,胡亥在知道哥哥扶苏死了以后,还想放了蒙恬的,众所周知,蒙恬兄弟的死都是赵高一人所为,胡亥左右不了赵高,但是赵高确实可以左右胡亥的,“指鹿为马”就能证明这点,他当时一切都依赖赵高。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野心极度膨胀的丞相赵高试图自立为帝,通过指鹿为马清洗朝堂后,派女婿咸阳令阎乐逼杀了屠尽兄弟姊妹成为孤家寡人的秦二世。秦二世死后,赵高召集大臣告知诛杀秦二世的情况,然而发现群臣和将领们都不支持他,不得不立子婴。

短短三年的执政时间,秦二世不知逼死了多少贤臣良将,他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也有被逼的这一天,并且这一天到来的是这么早。赵高为了和起义大军讲和,先拿秦二世开刀,命令自己的弟弟赵成以及干女婿阎乐先发制人,直逼躲在望夷宫的秦二世内室,秦二世眼见大势已去,也是威风丧尽,央求面见赵高一面,表示甘愿退位,退而求其次可否做个郡王?再不然可否做个万户侯?实在不行甘愿和妻子做个普通的黎民百姓,这些颜面尽扫的苦苦哀求,赵高的女婿直接给回绝了,秦二世万念俱灰,面对手握利器虎视眈眈的众士兵,自杀身亡。最终秦二世的尸首也仅是以普通百姓的礼节埋在了杜南(今西安西南方)的宜春苑中。

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皇帝非常多,因为懦弱无能被世人看不起的皇帝也是数不胜数,毕竟中国的封建统治时期是真的长啊!一般都认为胡亥是个正儿八经的贪生怕死的傀儡皇帝,觉得他就是赵高的统治工具,其实不然,要是胡亥果真是一个没用的家伙,那么对于赵高来说是不存在什么威胁可言的,可是历史的最终结果是什么,还不是当了三年的皇帝就死翘翘了,都是赵高害的,是赵高将他送到了帝位,但同时也是赵高将他送上了断头台啊!话说胡亥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那就今天就让小编我给大家讲讲,不过我也是将我所知道的讲给大家听,有什么不对的呢,还请各位读者大咖海涵。

胡亥看起来傻乎乎的,其实他心里面一点也不傻,毕竟自己又没有病,打小也是受过皇家教育的人,又怎么会如此昏庸无能,所以历史上之所以有这样的评价,其实很明白,都是大家在你传我,我传你的过程中人为增添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表达效果嘛。不过真是历史上可不是这样的哦,不禁如此,作为有名的宦官赵高也是打心眼里十分忌惮这个学生胡亥的。

在成功夺取政权后,赵高联合秦二世逼死了自己的兄长扶苏不说,还将堂堂一国宰相李斯给逼死,目的就不用多说,在坐的都是个明白人,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可是在李斯住监狱的那段日子,胡亥竟然偷偷去探监了,按道理这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只不过这不符合常理啊,那么就会有人问常理是什么了?常理就是胡亥做事都会给自己的老师赵高请示请示的,可是他这次惊人没有请示说明就擅自行动了,这不禁让人捏一把汗啊。赵高肯定害怕自己的事情败露,所以从那个时候起,他对这个自己亲自扶植起来的皇帝有了怕意。

除了这一件事吗,非然,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权力使得胡亥渐渐感受到了什么是至高无上,什么帝不可欺,这一切都使得曾经的胡亥慢慢发生着变化,这一切是潜移默化的,但是又是不可避免的!在修筑阿房宫的时候,这个秦二世可是谁的话都不听,这就是好比脱缰的马,好不容易费了这么大功夫,结果到头来是给自己找麻烦可不行啊。于是乎,胡亥成了赵高决心要弄死的人了。

一个宦官当朝怎么也说不过去不是,人家胡亥又不说,怎么会心甘情愿将父皇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给双手奉献给其他人呢,他心里也定有除掉赵高的想法,不过大秦所面临的局势迫使他还不能这样做,毕竟自己手下实在是没有像样的心腹可言,这也不能全部怪他,谁让这个赵高实在是太狡猾聪明了,满朝文武都畏惧他的权威。最后,觉得秦二世留着实在是个祸害,便提前下手,将他给弄死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征服的土地有多大?涵盖了如今的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成吉思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只要一提起这个人,蒙古人无不满腔热血和自豪感,曾经的蒙古敌人无不闻风丧胆。成吉思汗一生都驰骋于沙场,四处征战扩张,他与他的子孙们缔造了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超强帝国,涵盖了当今十几个国家的国土。成吉思汗征服的一生要从1206年说起,那一年他整合了蒙古各个部落,建立了

  • 大刀王五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中国无数有着很多神秘之处,但是再如今现代的无数以及其他国家的一些搏击术相比,就显得很可笑了。尤其是马保国,把中国传统武术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但是传统武术其实有其强大光辉的时刻,比如近代的侠客——大刀王五。都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且民风彪悍,这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河北沧州人的性格豪爽,是闻

  • 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其他各国什么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以纳粹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三个国家结盟成为了轴心国的法西斯联盟;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并且双方之间还展开了一次空前绝后的战争,这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在二战期间占领中国东北

  • 德龄公主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清朝的德龄公主,可谓是一名奇女子了,她天生丽质,秀丽端庄,是慈溪太后身边的红人了。德龄公主机智到能够再慈溪的眼皮子底下与老外谈恋爱还能修成正果的。只不过可惜的是,她在不远千里远嫁给那个外国人后却被背叛了,最后还出了车祸,死在了异乡。德龄公主,原名裕德龄 ,1866年在武昌出生,满汉军正白旗人。裕

  • 孝庄和慈禧有裹脚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孝庄太后和慈溪太后,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两位都是我国清朝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都在利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来治理着国家。但同时她们又都是女人,是个身处封建社会的女人,那么裹足这件事情跟她们有关系吗?谈起这个话题,那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裹脚,裹脚也叫缠足,是中国古代时期的陋习,缠足在历史上没

  • 秦始皇的七大工程,有三项算是世界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在位37年,其中独揽大权的时间只有28年。但就在这28年间,秦始皇不仅完成了一统六国的伟大事业,还开展了七大工程,有三项都被认为是世界奇迹。此后再也没有哪位皇帝能像秦始皇这样,留下这么多令人称奇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我们最熟悉的肯定是长城,阿房宫没有全部建成,但依然是被称为世界奇迹。那下面就来和

  • 赵匡胤迁都成功会怎么样,或许能避免靖康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据说赵匡胤称帝后曾想迁都洛阳,但最后没有成功。有人不明白,迁都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如果赵匡胤迁都成功会怎么样呢?或许会彻底改变北宋的命运。当时赵匡胤可能已经察觉到了开封在地理位置上的缺陷,如果被敌人攻入,开封则是无险可守,到时候想跑都跑不了。那迁都计划为什么会失败?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其中的原因,以及对后

  • 六国明知秦国要灭他们,为何始终不能联手对抗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六国面对秦国的进攻,并不是完全没有动作,合纵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其实即便秦国再强大,就算是七雄第一强大,但怎么也不可能大的过其他六国联手,如果说六国真的联起手来,秦国可能真的没戏,但六国的联盟却始终都是貌合神离,始终会因为各自的利益而背叛联盟,为什么会如此,难道六国国君真的不懂这背后的道理吗?

  • 秦军的战斗力为什么这么强,秦始皇死后又为什么衰败那么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秦军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秦军也一直被六国认为是虎狼之师,而这其实都得益于商鞅变法改变了军功制度,让更多的秦人能够有机会获得爵位,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因此他们都会比之前更加拼命。但是,秦军的实力都是有目共睹的,灭六国的时候那么强,为什么在秦始皇死后,似乎就没那么厉害了,最后秦朝也被推翻了?

  • 魏国那么多人才,为什么都去秦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历史上是有非常多的人才的,而这些人才可能来自各个国家,但最终他们效力的国家,未必就是自己的母国,比如魏国出了很多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最后却都跑到秦国去了。魏国有吴起、商鞅、范雎、张仪等等很多的人才,都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人物,他们可能原本也在魏国效力,但是最后却还是跑到其他国家去了,其中很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