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迁都成功会怎么样,或许能避免靖康之变

赵匡胤迁都成功会怎么样,或许能避免靖康之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26 更新时间:2024/1/16 15:35:46

据说赵匡胤称帝后曾想迁都洛阳,但最后没有成功。有人不明白,迁都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如果赵匡胤迁都成功会怎么样呢?或许会彻底改变北宋的命运。当时赵匡胤可能已经察觉到了开封在地理位置上的缺陷,如果被敌人攻入,开封则是无险可守,到时候想跑都跑不了。那迁都计划为什么会失败?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其中的原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有不同看法的话欢迎留言讨论。

1、迁都洛阳

别看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但他也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对于北宋面临的各种问题还是非常清楚的。宋太祖在位期间,一方面推行内部改革,另一方面进行对外战争,来实现天下的统一。太祖赵匡胤在死前的几个月,曾打算实现一项战略规划,如果他能够实现这项计划,那么北宋绝对不会出现靖康之变。

事情发生在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率领百官来到了洛阳,这里是他的出生地,还是北宋的西京。看到洛阳的宫殿依然壮丽,赵匡胤很高兴,于是他向文武群臣说出一个在心中酝酿已久的计划,也可以说是一项影响北宋国运的战略规划,那就是迁都洛阳,“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

可是赵匡胤没想到,他提出迁都洛阳的计划后,居然遭到了许多官员的反对!担任起居郎的李符向皇帝上书,提出迁都有八项困难,“京邑凋弊,一难也。宫阙不完,二难也。郊庙未修,三难也。百官不备,四难也。畿内民困,五难也。军食不充,六难也。壁垒未设,七难也。千乘万骑,盛暑从行,八难也。”

但是赵匡胤没有理睬,在完成祭祀活动后,依然留在洛阳,根本没有回开封的计划。就在这个时候,担任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也站了出来,他是禁军的高级将领,他对宋太祖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2、计划破灭

赵匡胤一心想要迁都洛阳,来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计划。在群臣劝谏无效的情况下,晋王赵光义出面了,他认为“迁都未便”。赵匡胤当即回答道:“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可见,在赵匡胤心中,洛阳还不是最终的都城,他最终的目的是迁都长安!

赵光义叩头切谏,赵匡胤这才说出自己的迁都的原因,“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原来,开封地处平原地区,四面无险可守,只能依靠庞大的军队来维持都城的安宁。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冗兵”的问题。虽然,赵匡胤在位时期,冗兵问题还不是那么明显,但他已经预料到了。

关中地区有山河之险,长安更是十三朝古都,赵匡胤想通过迁都,依靠着山河之险,来消除“冗兵”问题。然而赵光义却说:“在德不在险!”听完弟弟的话,赵匡胤没再说什么,他的迁都计划至此破灭。当赵光义离开后,宋太祖赵匡胤对侍从们说道:“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没想到赵匡胤一语成谶,由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奉行受内虚外的政策,军队数量急剧增长,宋太祖时有19万人,宋太宗时有35万人,宋真宗时增长到43万人,宋仁宗时达到82万人,全国军队的总数居然有百万之众。别看军队多,战斗力却很低,他们极大的消耗了北宋的国力。而开封地区无险可守,最终酿成了“靖康之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六国明知秦国要灭他们,为何始终不能联手对抗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六国面对秦国的进攻,并不是完全没有动作,合纵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其实即便秦国再强大,就算是七雄第一强大,但怎么也不可能大的过其他六国联手,如果说六国真的联起手来,秦国可能真的没戏,但六国的联盟却始终都是貌合神离,始终会因为各自的利益而背叛联盟,为什么会如此,难道六国国君真的不懂这背后的道理吗?

  • 秦军的战斗力为什么这么强,秦始皇死后又为什么衰败那么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秦军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秦军也一直被六国认为是虎狼之师,而这其实都得益于商鞅变法改变了军功制度,让更多的秦人能够有机会获得爵位,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因此他们都会比之前更加拼命。但是,秦军的实力都是有目共睹的,灭六国的时候那么强,为什么在秦始皇死后,似乎就没那么厉害了,最后秦朝也被推翻了?

  • 魏国那么多人才,为什么都去秦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历史上是有非常多的人才的,而这些人才可能来自各个国家,但最终他们效力的国家,未必就是自己的母国,比如魏国出了很多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最后却都跑到秦国去了。魏国有吴起、商鞅、范雎、张仪等等很多的人才,都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人物,他们可能原本也在魏国效力,但是最后却还是跑到其他国家去了,其中很大一

  • 秦灭赵国用了几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秦灭六国可以说也是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但这个时间并不能很准确的有一个规定,因为这并不是一件能够说得很明确的事情,事情的起始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判断方法。那如果从秦国和赵国交战这一点来看,秦国灭赵国用了几年的时间呢?六国之中最难打的一个是赵国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秦灭赵国花了多久值得注

  • 秦始皇为什么恨樊於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秦始皇好像非常的恨这个樊於期,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恨呢?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其中的核心原因吧,感兴趣的你也别错过了,一起来分析下!秦始皇恨这个樊於期的核心原因就是,樊於期不仅仅是打了败仗,而且还畏罪潜逃,这还没完,还跑

  • 书同文很好理解,为什么秦始皇还要车同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之后,实行了书同文和车同轨的政策,书同文的原因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原本六国的文字都不一样,相互之间想要交流自然困难,但现如今已经是同一个国家了,自然应该使用统一的标准,但另一个车同轨,就是要求车子的轮子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这一点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呢?下面

  • 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外患的朝代时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拥有着非常多的朝代,每一个朝代都因为自己的特殊性还楼下了历史的印记。跟许多朝代相比,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尽管我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处于一种相对强势的状态,但即便如此,几乎每个国家都将面临外敌入侵。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东汉就是例外。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

  • 战国七雄最惨的国家是哪个,为什么是最惨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作为战国时期实力最强大的七个国家,各自都有各自的发展轨迹,虽然六国最终都被秦国所灭,但六国之中也有最强的,也有最弱的,还有最惨的。那你知道这个战国七雄当中最惨的国家是哪个国家吗?为什么这个国家会是最惨的一个呢?此国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最后又是为什么灭亡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

  • 为何秦国六代明君,其他国家却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可以说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连续几代秦王都是明君,也正是因此,秦国才得以逐渐崛起,到最后有实力完成一统天下,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开创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除了秦国之外,其他六国的国君却似乎都没有秦国这样厉害,即便有明君,但也有昏君,那为何秦国可以世代明君,其他国家却不行呢?今天就让小编

  • 李治为什么独爱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能从李世民的才人,一步步晋升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这大部分的功劳都要算在李治身上。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原本是要当一辈子的出家人,但李治看上了武则天,将她重新接回宫中,并且纳入后宫。可能当时谁也没想到,李治竟然如此宠爱武则天,几乎是把自己的权利分了一半给她。当然,李治喜欢武则天很明显,那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