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武王死后,身为质子的嬴稷为什么能成为秦王?

秦武王死后,身为质子的嬴稷为什么能成为秦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4/2/3 17:39:14

秦武王在秦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有点可惜的秦王了,酷爱举重,却被一口鼎砸死,而在秦武王之后,继承王位的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秦昭襄王嬴稷。但是秦武王在死的时候,其实嬴稷还远在燕国做质子,相比之下秦国宫中就有很多秦武王的弟弟,比嬴稷更合适,但为什么最后还是远在燕国身为质子的嬴稷最终成为了秦王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秦昭襄王为什么成为质子

秦昭王,嬴稷,秦惠王的宠儿。是秦惠王两个理想继承人之一,另外一个是秦武王赢荡。当时,秦惠王要在两个儿子当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当时,因为秦惠王重用外国臣子,如张仪,魏章,公孙衍等人,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秦国本土大臣,因此,在选定继承人的时候,受到了严重的干涉。

当时,以秦惠王异母弟弟赢疾(樗里疾)为首的秦国本土大臣建议立秦武王作为继承人,理由也很简单,赢荡是长子,假如嬴稷即位便是废长立幼,赢荡势必会起来反对,而赢荡是本土大臣所支持的(因为嬴稷的母亲是楚国人,代表着外国势力),因此,假如因为立嬴稷而使得赢荡反叛的话,赢荡胜,则秦国安然;赢荡败,则秦国王室的成员势必受到牵连,如此,则将根据秦法而被诛杀殆尽,从此,赢氏必然削弱,最终难免重蹈晋国王室的覆辙。

因此,赢疾的意思是立赢荡为继承人,这样对秦国有好处。从这一点上看,赢疾不愧为智囊,看待问题很全面,而且是一心为公,并不夹带个人私愿,也正是赢疾的分析透彻至理,秦惠王最终下定了决心,立赢荡为继承人,即后来的秦武王。但是,继承人虽然定下来了,嬴稷怎么处理却是一个问题。

按着秦国公室对嬴稷的态度,则嬴稷的安危相当危险。因为,嬴稷作为赢荡王位最为直接的威胁人,又不为秦国公室所支持,不管是否有不臣之心,嬴稷必死无疑,这一点,秦惠王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完全都在掌握之中。因此,在秦惠王自知命不久远之时便将嬴稷送到燕国作为人质,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秦惠王作为一名父亲对子女的无比眷念。

燕国,一个离秦国最遥远的战国,与秦国中间隔着韩赵魏,即,秦惠王认为,即便秦武王能够秉承自己的遗志将秦国发扬光大,则在赢荡毕生之年,也无法征服韩赵魏而到达燕国。也就是说,秦惠王给嬴稷找了一个对他来说,最为安全的地方,那就是离着他的哥哥越远越好。嬴稷在燕国虽然是作为人质,但是,嬴稷的姐姐,秦惠王的长女便是燕国的易王后,有这么一位姐姐照顾着,也许对嬴稷是最为安全的。

由此可见,秦惠王,作为一名有为之君,著名的政治家,不仅将整个国政治理得条理清晰,在继承人上的选择也是很慎重与明理的。于是,嬴稷便在自己还只是一个少年的时候便被远远的送到了燕国去了,假如不是秦武王突然暴毙,也许嬴稷永远也回不到自己的生身祖国了。这点可以从秦武王时期的一些行为得到证实,在秦武王即位之后便大肆清理外臣,连同为秦国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张仪魏章都被他驱逐出境,更是在秦国上下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大量的外臣被清理出秦国。由此可见,作为一名父亲,秦惠王是多么的熟悉自己儿子的秉性,并且及时将自己最喜欢的儿子远送他乡,离开这个充满是非的地方。

2、嬴稷为何能继承王位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父亲是秦惠文王,母亲是宣太后。不过,秦惠文王的王后并不是宣太后,而是一位来自魏国的女子,秦武王正是这位王后所生。秦武王出生于公元329年,比昭襄王大四岁。在秦武王死的时候,秦国确实发生了“诸弟争立”的事情,而嬴稷能够继承王位与三个人有直接的关系。

第一个就是嬴稷的生母宣太后。宣太后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因曾被封为八子(后宫女性的一种低级封号),所以人称“芈八子”。别看宣太后出身不高,但她很有心计,也颇有政治才能,再加上亲族比较多,因此在秦国朝中形成了一股楚系外戚的政治力量。秦武王死后,宣太后肯定想要拥立自己的儿子为王。

第二关键人物是魏冉。魏冉是宣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也算是秦昭襄王的舅舅。宣太后毕竟是女人,有些事情无法直接出面,而魏冉是秦国重臣,且很有才能,在秦惠文王、秦武王时期一直是比较重要的大臣。秦武王死后,“诸弟争立”,满朝大臣之中,“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成为秦国的君主,就要看双方背后的实力了。宣太后、魏冉来自楚国,背后有着楚国的背景,而秦惠文王的王后、秦武王的王后则非常无助,因为她们两人来自魏国,当时魏国的力量,根本无法与楚国相提并论。不过,宣太后、魏冉要迎立秦昭襄王,还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怎么才能回到咸阳。

燕国位于北部地区,都城就是今天的北京,距离咸阳路途遥远,而且要经过赵国、魏国,特别是赵国,根本绕不开这个国家。此时,第三个关键人物出现了,他就是赵国的国君赵武灵王。在嬴稷通过赵国时,赵武灵王派代相赵固迎接,一路护送,将其安全送到咸阳。就这样,秦昭襄王继承了秦国的王位。

不过,秦昭襄王的异母兄弟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力量并不甘心失败。秦昭襄王即位的第二年,秦国就爆发了一场内乱,领导者就是担任庶长的公子壮,他也是秦惠文王的儿子。参加这场内乱的人很多,而且地位很高,“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甚至连秦惠文王的王后都卷入其中。

当时,秦昭襄王年纪还不大,朝政由宣太后、魏冉把持,他们血腥地镇压了这场内乱,“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秦武王的王后被驱逐,秦惠文王的王后死于非命。至此,秦昭襄王的王位才算稳固,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母亲、舅父也是他的敌人,最终他击败了这两个人才真正实现亲政。

3、秦昭襄王是怎么死的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国的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的国都邯郸,不能攻克。于是派遣王龁代替王陵,仍不能攻克,于是围攻邯郸,赵国震恐,向各国乞求援助。楚国派大将黄歇营救赵国,魏国派大将晋鄙营救赵国。秦昭襄王嬴稷派遣使臣对魏安釐王魏圉说:“敢有参战的人,我会把兵力移过来一起打。”魏圉害怕了,命令晋鄙将兵力屯积在邺城(河北邯郸临漳),不敢再前进。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用计谋夺取了晋鄙的军力,带兵前进。

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国任命武安君白起代替王龁为元帅,白起因为赵尚没有打败,并且身体又有疾病,拒绝不肯前行。秦昭襄王嬴稷觉得白起心中有恨意,于是杀了白起。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在邯郸城下打败了秦军。秦太子嬴柱的儿子嬴异人在赵国作为人质,赵国商人吕不韦用钱财资助他,一起逃回秦国,嬴异人改名为嬴子楚。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的大将赵掺攻打韩国,攻占了阳城(河南郑州登封市),斩首了4万人。攻打赵国,攻占了二十几个县,斩杀及俘虏了九万人。周赧王姬延非常恐慌,和燕国、楚国密谋联合各国,再订立合纵盟约攻秦。秦国立即起兵攻打周国,掳获姬延到秦国,然后又释放他回到周国。姬延死了,东周国亡,立国879年。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秦昭襄王答应范雎辞了丞相。蔡泽继任为相国,几个月后被免职了。秦国将西周文公姬咎流放到悉狐聚(河南平顶山汝州市西北),东周亡国。

秦昭襄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54年),秦国攻打魏国,攻占了吴城(山西运城平陆)。魏国屈服投降,降为秦国的属国。韩桓惠王到秦朝觐见。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嬴稷去世,时年七十五岁。子孝文王嬴柱嗣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胡亥真的很昏庸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说这个秦国的秦二世胡亥是真的不行啊,要不秦朝也不会灭亡了,那么很多人想问了,这个胡亥是不是真的很昏庸呢?这个问题毕竟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胡亥名字的来历应为祸害。是襄戎人对调皮小孩的一种土语戏称。胡亥的母亲戏叫自己的孩子为祸害,而秦始皇也忘记了自己是否为这个小孩子取名,

  • 成吉思汗征服的土地有多大?涵盖了如今的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成吉思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只要一提起这个人,蒙古人无不满腔热血和自豪感,曾经的蒙古敌人无不闻风丧胆。成吉思汗一生都驰骋于沙场,四处征战扩张,他与他的子孙们缔造了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超强帝国,涵盖了当今十几个国家的国土。成吉思汗征服的一生要从1206年说起,那一年他整合了蒙古各个部落,建立了

  • 大刀王五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中国无数有着很多神秘之处,但是再如今现代的无数以及其他国家的一些搏击术相比,就显得很可笑了。尤其是马保国,把中国传统武术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但是传统武术其实有其强大光辉的时刻,比如近代的侠客——大刀王五。都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且民风彪悍,这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河北沧州人的性格豪爽,是闻

  • 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其他各国什么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以纳粹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三个国家结盟成为了轴心国的法西斯联盟;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并且双方之间还展开了一次空前绝后的战争,这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在二战期间占领中国东北

  • 德龄公主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清朝的德龄公主,可谓是一名奇女子了,她天生丽质,秀丽端庄,是慈溪太后身边的红人了。德龄公主机智到能够再慈溪的眼皮子底下与老外谈恋爱还能修成正果的。只不过可惜的是,她在不远千里远嫁给那个外国人后却被背叛了,最后还出了车祸,死在了异乡。德龄公主,原名裕德龄 ,1866年在武昌出生,满汉军正白旗人。裕

  • 孝庄和慈禧有裹脚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孝庄太后和慈溪太后,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两位都是我国清朝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都在利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来治理着国家。但同时她们又都是女人,是个身处封建社会的女人,那么裹足这件事情跟她们有关系吗?谈起这个话题,那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裹脚,裹脚也叫缠足,是中国古代时期的陋习,缠足在历史上没

  • 秦始皇的七大工程,有三项算是世界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在位37年,其中独揽大权的时间只有28年。但就在这28年间,秦始皇不仅完成了一统六国的伟大事业,还开展了七大工程,有三项都被认为是世界奇迹。此后再也没有哪位皇帝能像秦始皇这样,留下这么多令人称奇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我们最熟悉的肯定是长城,阿房宫没有全部建成,但依然是被称为世界奇迹。那下面就来和

  • 赵匡胤迁都成功会怎么样,或许能避免靖康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据说赵匡胤称帝后曾想迁都洛阳,但最后没有成功。有人不明白,迁都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如果赵匡胤迁都成功会怎么样呢?或许会彻底改变北宋的命运。当时赵匡胤可能已经察觉到了开封在地理位置上的缺陷,如果被敌人攻入,开封则是无险可守,到时候想跑都跑不了。那迁都计划为什么会失败?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其中的原因,以及对后

  • 六国明知秦国要灭他们,为何始终不能联手对抗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六国面对秦国的进攻,并不是完全没有动作,合纵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其实即便秦国再强大,就算是七雄第一强大,但怎么也不可能大的过其他六国联手,如果说六国真的联起手来,秦国可能真的没戏,但六国的联盟却始终都是貌合神离,始终会因为各自的利益而背叛联盟,为什么会如此,难道六国国君真的不懂这背后的道理吗?

  • 秦军的战斗力为什么这么强,秦始皇死后又为什么衰败那么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秦军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秦军也一直被六国认为是虎狼之师,而这其实都得益于商鞅变法改变了军功制度,让更多的秦人能够有机会获得爵位,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因此他们都会比之前更加拼命。但是,秦军的实力都是有目共睹的,灭六国的时候那么强,为什么在秦始皇死后,似乎就没那么厉害了,最后秦朝也被推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