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为何日本不趁乱发动战争?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为何日本不趁乱发动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09 更新时间:2024/1/19 6:55:35

20世纪30年代,在918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全面侵略当时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在七七事变后又进行全面侵华战争,而此时他们的对手是已经几乎统一全国的国民政府。将时间调回10年前,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日本刚取得一战的胜利兵锋正盛,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国民政府并未完全统一,甚至于正统的国民政府还仅仅占据广东这个地盘,北方更是直系、皖系、奉系和西北军轮流坐庄,各个省都是军阀割据的状态。这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绝对是占据关内的好机会,但为日本没有选择对20年代军阀割据的关内出兵呢?

其实在小编来看,其根源还是出现在日本自己身上。

20世纪20年代关内军阀割据图

首先是,日本国内混乱

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国内实际上出现了大混乱。

日本政府对于当时的国内的环境是要维持稳定为主。20年代日本国内的政治势力众多,日本当局也在为清除日本国内的左翼势力忙得焦头烂额,根本就无暇顾及大洋彼岸的中国。

日本军警在抓捕日本左翼

雪上加霜的是在1923年的时候,日本还发生了让他们国力大损的一次大地震——关东大地震,大地震让东京70%左右的房屋受损,地震直接造成14万人伤亡,上百万人无家可归,当时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是这样描绘大地震下的东京。

那种味道和熟透的杏子差不多。他走在火灾烧过的废墟上,微微嗅到这样的气味,于是想着,伏天中的腐尸气味居然也不太难闻……他姐姐和异母兄弟的家都在大火中焚毁了……

大地震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巨大的,地震中的损失高达65亿日元,这相当于20年代日本2年的财政收入,也是当年日本出兵西伯利亚军费的4倍左右。总之这场大地震让日本的经济遭受到重创,甚至于日本在30年代发动九一八的时候,人们还没从当时末世的悲观中走出来(这也是日本国内反对军部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没有多的钱再去支援军部打仗)。

日本关东大地震后场景

而为了弥补日本在关东大地震中的损失,他们在经济上的举措是积极与其他各国展开友好的双边贸易,积极对外开放。因为这个政策是当时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推进和主持的,因此也叫“币原外交”。

币原喜重郎

在币原的政策指导下,他们一方面积极承认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日本与英美等国协调以维护既得利益,主张加强与英美在能源、汽车和制造行业的贸易往来。而作为通商的回报,日本需要放弃在东亚地区称霸政策,唯英美马首是瞻。而日本的这种英美低头的政策也让军部的“招核”男儿们不满,他们纷纷组建小团体对日本亲欧美的政客搞暗杀和破坏活动。不过即使如此,依然没能阻止日本在对外上的弱势问题。

而“币原外交”的另一个重点则是大洋对岸的中国,他积极主张缓和北洋政府的关系(1919年学生运动让两国关系降到了冰点)。在改进两国关系后,20年代“日货”流通到了的关内的市场中,从生活用品到武器弹药,阎锡山张作霖等人纷纷购买日本的武器,组建日货工厂等,上海等地的日本背景工厂也持续增加。

购买清一色日军装备的山西晋绥军

“币原外交”让日本整个20年代处于关东大地震后的复原期,再加上他们在一战的收益,让他们的经济快速发展。当然这虽然将日本从对东亚的武力扩张变成经济扩张,让他们暂时无暇觊觎中国的领土,但通过在20年代积累的财富,也为其后面的侵华奠定了经济基础,所以当时的东亚依然没有摆脱被日本惦记的命运。

其次是,日本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在1918-1923年之间,日本在结束对青岛德军的进攻后,开始武装干预新兴的苏联政权,他们出兵西伯利亚和英美等军队一起援助在边境的白俄和捷克军队,这次作战虽然最高出兵才7万人,但是日本的常备轮番上阵,在付出了阵亡5000人之后他们灰溜溜的撤出西伯利亚。而在这次作战中的耗费的高昂军费,让经历过“关东大地震”的日本政府更加雪上加霜,内阁的大臣们纷纷要求军部没有维持这么大常备军的必要,于是在当时陆相宇垣一成的主持下进行了裁军,因为是大正年间的裁军,因此也被称之为“大正裁军”。

漫画中的日军在西伯利亚的阅兵式

规定了将仙台十三、名古屋十五、姬路十七和久留米十八师团裁掉,日本只保留17个常备师团(侵华日军甲等师团原型)。这次裁军让日本的常备陆军变成了25万人,这也大大减轻了日军的财政压力。当然裁军之后日本陆军的任务也从对外作战变成了和平时期的常规驻军。而仅靠着25万的常备陆军,是无法对当时的中国军阀们进行作战的,在20年代光占据东北和山东的张作霖所部军队就达到了33万人,而且武器精良,在南方的孙传芳吴佩孚唐生智和北方冯玉祥和阎锡山率领的军队也是10-30万不等。故而当时的日本仅靠着裁军过后的25万军队根本就无法对当时的北洋军阀们形成威胁。

大正裁军后的精锐日军

结语

当然了日本在20年代没有对当时的中国没有开展实际性的侵略活动,固然有它主力发展经济,以及裁军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有关。但这并非是他们良心发现,而是他们在酝酿下一次的战争准备。

在经济实力慢慢恢复的时候,日本在20年代趁着经济危机经过田中奏折过渡到了“总体战”的体制中,他们一方面开始实行展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通过裁军余留下来的军费转移到飞机、坦克等新式的研制和装备上,宇垣一成甚至提出了全民皆兵的概念,对全国大中学生和城乡青年实行军训,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他们10年之后爆发的大战铺路。

20世纪20年代这短暂的十年,虽然因为日本原因一定程度上延缓他们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进程。但蓄力之后的他们却在“养精蓄锐”之后,带头挑起了人类史上最大浩劫的二次世界大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最后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战国时期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战国末年,秦国的实力是最强大的,已经有着吞并其他6国的实力,而燕国太子丹就出生在这么一个时代。战国七雄中的每一个国家都是经理了几百年历史的,人们对于故国有着无以伦比的情感,更何况燕丹还是燕国的太子,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质子太子丹燕丹一生非常坎坷,年少时曾经在赵国邯郸

  • 杜月笙为何杀张啸林?杀了后为何还要痛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杜月笙,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可以说是杀人如麻,曾经还把上海工会头目王寿华直接给活埋了,从此以后青帮的地位就跃居第一了。汪寿华他都敢杀,下面这个人他竟然需要忍两次才决定杀,而且这个人死了之后还嚎啕大哭,这个能让杜月笙都哭起来的人会是谁呢?杜月笙早年加入青帮只是个黄金荣手下的马仔,因为帮黄金荣找到偷

  • 李斯被腰斩写了七个惨,为何无人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后竟然会被腰斩。李斯在秦国的奋斗史颇为励志,而他的最终下场也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所以李斯一生所为无论好坏都值得我们了解。李斯为嬴政拿回大权立有功劳,同时他也是秦朝很多政策的制定者,这些制度影响了后续千年。但李斯却在关键的选择题上站错了边,导致他名誉扫地,最后还落得一个夷

  • 陈胜吴广起义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一般都被看作是秦朝灭亡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而这件事情的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就是秦法的严苛,正是因为秦朝延续了战国时期所使用的那些规章制度,但战时的制度明显已经不适用于统一之后的时代,因此导致了人们对此的反抗,从而导致了秦朝的灭亡。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究竟陈胜吴广起义的真实原因到

  • 秦晋之好真的有那么好吗,之间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有“秦晋之好”这个成语,就是从秦国和晋国两国之间通婚这件事情上来的,而现如今也用秦晋之好来祝贺结婚的新人,希望他们婚姻美满。但秦晋之好虽然包含着很好的寓意,但历史上的两国之间,从来都不可能存在永恒的友谊,那即便是世代通婚,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他们之间真的很

  • 秦国统一后,为什么不改战时律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嬴政完成了秦国统一的大业,建立起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但秦朝却短命而亡,仅仅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被推翻,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秦朝的统治制度,延续了秦国时期战时的律法,但秦始皇作为一个能够完成统一大业的皇帝,难道真的不明白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制度的道理吗?为何秦朝没有

  • 海鲜在清朝为何不受待见?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即是饮食文化,也是华夏文明的符号。古代将山野珍馐与海洋美味合称“山珍海味”,但漫长历史进程中“海鲜”只是“山珍”陪衬,至清朝中期仍是底层民众果腹之物,为何现代餐桌高档食

  • 秦淮八艳陈圆圆长相有多好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吴三桂,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了,对于吴三桂的崛起,有那么一点颇为无奈的感觉。不过相比于他的功绩,更多人则是更加关心他的情人陈圆圆,毕竟这个陈圆圆可是秦淮八艳之一,是古代历史上出了名的美女。虽说古代的审美观和现在的有些差别,但是既然能被称得上是倾国倾城,自然也应该不差才对。明朝末期的吴三桂

  • 柳如是一生有几个男人?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柳如是,相信大家多少都有些耳闻,历史上明朝末年秦淮八艳之一,原名叫做杨爱,人送雅号“柳儒士”,也可称之为“河东君”。柳如是一代奇才女子,生于烟花之地,却又脱尽风尘之色。正式因为柳如是美艳绝伦,再加上才华横溢,成为了很多男子爱慕的对象。那么柳如是的一

  • 秦始皇为何不重用嬴氏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古代的朝代,宗亲都是势力庞大的,皇帝的家人,都是一些兄弟、叔伯等等这些人,他们因为和皇家的关系,手握重权的大有人在,而且尤其是对于想要收回大权的君主来说,他们都是很棘手的存在。而秦始皇嬴政也是如此,他放着大批的嬴氏宗亲不用,却找了很多外来的人才,虽然说两方都有风险,但为何嬴政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