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死后,李显为何力排众议将她与李治合葬?

武则天死后,李显为何力排众议将她与李治合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63 更新时间:2024/1/16 3:25:01

现如今我们知道,武则天和李治是合葬在乾陵的,而且武则天也是以李治的皇后的身份安葬的,尽管在此之前,武则天成功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但她还是愿意舍弃掉这些身份。但尽管如此,按照规定,武则天死后是不能与李治合葬的,最后力排众议的是李显,他完成了武则天的这个愿望,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武则天是如何对李显的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但她也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正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要了解武则天死后的那点事儿,恐怕还得从这对冤家母子的遭逢说起。

唐朝武德七年(624年),武则天出生,她的父亲是唐朝开国功臣、应国公、工部尚书武士彟,正是新王朝的贵族。

唐朝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但武则天和唐太宗没有生育一儿半女,却在唐太宗病重期间,和比她小两岁的皇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

唐朝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武则天则依例进入长安感业寺为尼。

唐朝永徽二年(651年),对武则天一直念念不忘的唐高宗李治,将武则天接入宫中,不久拜为二品昭仪。

唐朝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和武则天经过一番斗争,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已经生育了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和长女安定思公主李氏的武则天被立为皇后。

唐朝显庆元年(656年),武则天生下第三个儿子李显。李显先被封为周王,后又改封英王。

唐朝调露二年(680年),在两位哥哥孝敬皇帝李弘、章怀太子李贤一死一废后,英王李显被册封为皇太子。

唐朝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驾崩,皇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母后武则天为皇太后,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

唐中宗李显登基后,不满皇太后武则天大权独揽,想通过越级提拔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等人,来组建自己的班底,宰相裴炎力谏无效,把情况汇报给了武则天。

唐朝光宅元年(684年),坐上皇位才55天的唐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随后,武则天改立庐陵王的四弟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改年号为文明,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唐睿宗李旦行同傀儡。唐朝载初元年(690年),唐睿宗主动上表退位,武则天称帝,宣布改唐为周,改元天授,以唐睿宗为皇嗣,赐姓武。

2、武则天选择继承人

武周建立后,英国公徐敬业等人,李唐宗室琅玡王李冲、越王李贞等人相继起兵,而且都打出了“反对武则天、匡复庐陵王”的旗号,但都被武则天派兵镇压。这种消息让囚禁中的庐陵王心惊胆战,惶惶不安,只能与妻子韦氏相依为命。

武则天成了一代女皇,但到底是由侄子魏王武承嗣、梁王武三思等人接班,还是儿子庐陵王、皇嗣唐睿宗等人继位,她一直在犹豫。后来,在宰相狄仁杰等人的劝谏下,武则天决定立儿子。

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以庐陵王需要到洛阳治病为由,派人秘密召回庐陵王及家人。不久,武则天重新立庐陵王为皇太子。

经过这一番风波后,皇太子李显决定与母后武姓家族搞好关系,女儿永泰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幼女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另一位侄孙武崇训,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儿媳。

武周长安元年(701年),皇太子的嫡长子邵王李重润和永泰公主夫妇,对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宗昌兄弟不满,张易之趁机挑拨,武则天最终逼令李重润、永泰公主和丈夫武延基自杀。皇太子及时撇清了关系,有惊无险。

武周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杀了张易之、张昌宗,逼迫武则天退位,皇太子复位,复国号为唐。武则天退位后,徙居上阳宫,唐中宗为她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

3、李显为何让武则天与李治合葬

唐朝神龙元年十一月,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病逝,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

唐朝神龙二年(706年),唐中宗将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乾陵。

唐中宗李显对母后武则天死后的平静安排,悦史君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的孝文化

武则天虽然废黜了唐中宗,而且废唐建周,成为一代女皇,但说到底,她是唐中宗的母亲。“百善孝为先”,在我国古代更是重视这个问题,因此,唐中宗要考虑母亲的分量。

第二,武则天遗诏去帝号

武则天的女皇地位是正史所承认的,唐中宗复辟后,也给她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但武则天在去世前,留下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这也意味着武则天回归了李唐王朝,还是作为唐高宗的皇后。在这种情况下,唐中宗自然要安排好李唐皇后的葬礼。

第三,唐中宗的昏招

唐中宗复辟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让她参预朝政。武则天生前重用的女官上官婉儿,则被唐中宗封为昭容,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掌握生杀大权。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先前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上官婉儿和韦后都跟武三思关系暧昧,他们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政。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自然就有为她造势的基础,唐中宗也不能不顾虑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中王有什么寓意,刘备为何不称蜀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之战,刘备战胜曹操士气大涨,进而称王。很多网友好奇刘备为何要自称“汉中王”,都说汉中这个地方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刘备占据蜀地,他为何不封“蜀王”呢?实际上汉中王背后还有更加深层的寓意,和蜀王相比其实前者才表明了刘备的决心。蜀地并非刘备集团的

  • 唐朝十五道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古代历史当中,该如何进行区域划分,这个问题成为了很多大一统王朝的难题。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在建立秦朝的时候,选择在天下全面推行郡县制,在此之后,郡县制变成为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区划。汉朝时期,在郡县之上设立了州刺史。不过,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州的数量逐渐增多,乃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

  • 张绣在谁的劝说下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张绣曾给曹操一击重创,差点是将曹操给拿下。原本张绣联合刘表,后来在贾诩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但张绣从来没有真正服过曹操,此后他心生不满,决定发动突袭,曹昂、典韦等人拼死户主,这才换来曹操一线生机。后来张绣的经历也是极具戏剧性,谁能想到他再次投降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曹操的儿子。难道张绣就不怕被报复

  • 晚清四大名臣里,为何只有张之洞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说清朝在很多人眼里,都是落后腐朽的代名词,但清朝也是经历过发展、没落、中兴等等过程的,而清朝历史上就有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虽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但最为人所认可的还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四个人了。而这四个人当中,最后也只有张之洞最后得到了善终,这又是为什么呢?其他三人的结局又是什么呢?下面

  • 东陵大盗为何逍遥法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清东陵,这里曾经是一块与世隔绝,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在这里埋葬着清朝历代帝后,陵墓被打造的固若金汤,布满机关,堆积了无数价值不菲的珍宝。1928年7月,一伙神秘的盗陵大军兵分两路,一支奔向埋葬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另一支则进入了埋葬乾隆帝的裕陵。在关于谁是真正的盗墓者这一问题上,特别是法庭并没有

  • 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赵边骑,哪个才是战国最强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争霸的历史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了,而在战国时期想要生存下去,军队实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而在当时,有四个非常有名的军队,分别是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赵边骑。他们分属于四个不同的国家,从名字上也能看得出来了,那么究竟这四个军队,谁才是战国时期最强悍的军队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赵国赵

  • 刘备称王后上表汉献帝,为什么把马超排在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在刘备身边,谁的功劳算是最大的,可能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个人对于这种排名也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然而在刘备心中,他的答案可能让很多人都是意想不到的。刘备在称王之后,上表汉献帝,给自己身边的人也进行了一个排名,而排在第一名的竟然是马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明朝出海的船队之间,是怎么交流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已经有很多次的海上活动了,其中以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最为有名,不过郑和每次出海也不仅仅只是驾驶着一艘大船,而是带着一个船队,船的数量也是很多的,但他们在大海上,不同的船只相互之间又是如何进行交流的呢?他们之间的信息是怎样传达过去的?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郑和下西洋的

  • 汉寿亭侯是多大的官?为何关羽如此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关羽,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忠义两全,不仅仅是老百姓尊重他,在民间称其为“关公”,同时历朝历代的君王也是非常推崇关羽的,将其视为忠君爱国的典范,数千年来,所受到的褒封可不少。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给了关羽八十八个字奇长无比的头衔,“齐天护国大将军检校尚书守

  • 身居高位的李鸿章为何一定要死在贤良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贤良寺与李鸿章的故事,李鸿章最早进入京城的时候就居住在这里,之后的几十年沉沉浮浮,只要是来到京城,李鸿章就一定会住在贤良寺,而且最终也是在贤良寺走完人生的最后一路。那么贤良寺究竟是个什么寺庙,为什么李鸿章身居高位,不在京城置办房产,偏偏住在贤良寺里面呢?一、其实不仅仅李鸿章,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