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久经沙场,为何会败给经验不如自己的陆逊

刘备久经沙场,为何会败给经验不如自己的陆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814 更新时间:2024/2/5 7:31:43

刘备和陆逊年龄差了22岁,孙逊算是晚辈,在作战方面的经验陆逊肯定是不如刘备的。但从夷陵之战的结果来看,刘备惨败,反倒是陆逊展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和高超的谋略。实际上双方战力并没有太大差距,但结果却是一面倒,令人难以置信,为什么刘备会输的这么惨呢?下面就准备简单分析下其中原因,对此有不同看法的朋友也可以留言讨论,把你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

败给陆逊

夷陵之战,刘备来势汹汹,而东吴方却任命一个名不经传的书生为大将,年纪轻轻的陆逊不但击败了蜀汉大军,还在日后保卫江东数十年,难道陆逊是刘备命中注定的克星?

刘备作为当世枭雄,能力是很强的。如黄巾起义时,斩将立功,如不是朝廷腐败,必然成为一方诸大员。甚至连统治中央的曹操都不禁称赞刘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在得到诸葛亮后,更是如虎添翼,不但联合东吴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还鲸吞荆州南方四郡,连江东孙权都因忌惮刘备的实力而“进妹固好”。公元211年,又在西川谋士张松法正的带领下进军成都。虽然取川之战十分波折,但终成大功坐领成都,而且还在汉中之战中击败了曹操,称汉中王。

单看刘备的战绩,在赤壁之战后简直就是峰回路转,一路凯歌,蜀汉实力大增。就这样一位老兵出身的霸主,居然败给了一个乳臭未干的江东小子,简直让人难以相信。不过综合分析后,也不禁为刘备倒吸一口凉气,真应了诸葛亮的那句话“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强行伐吴

可能好多朋友会问,刘备东征,可是动用了全国的兵力,除了少数防守曹魏外,几乎都加入了战斗,而且大将吴班,冯习,廖化,关兴,张苞等都在,为何说是强弩之末,无将才可用呢?

都知道蜀汉最强的战力是五虎大将,即关羽,张飞,赵云,黄忠与马超。而公元219年,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杀害;张飞还没等出征,就被属下范疆、张达所杀害;老将黄忠也死于征战的路上。此时能用的只有马超、赵云、魏延了。

而此时的马超与魏延要在北面防守曹魏,赵云也因反对东征而被刘备抛之脑后,不让随行。所以刘备在东征的时候,已经没有大将可用,只得率领第二梯队的将领强行进攻。这些人虽然也可以一用,但勇猛谋略根本无法与陆逊抗衡,所以在用将上就是一个短板。

谋士方面呢,刘备所倚重的庞统在落凤坡被张任杀害,法正也病逝在东征之前,三个重要谋士只剩下卧龙先生诸葛亮一人了。诸葛亮主张联合东吴,也同样反对东征孙权。刘备气急败坏,根本不听诸葛亮,秦宓等人的建议,所以留诸葛亮镇守成都,也同样没有随行。

而反观东吴方面,在这生死关头,可以说已经动用了一切可以战斗的力量。韩当、周泰、凌统潘璋徐盛丁奉等都是江东十二虎臣,各个能征惯战。陆逊本人又是一个坚韧不拔,足智多谋的帅才,这等组合不是轻易可以击溃的。

陆逊才能出乎意料

刘备在东征前期还是很顺利的,击败了孙桓朱然,潘璋等人,威震江东。孙权为了缓和与刘备的关系,甚至把张飞的首级,与范强张达等人都亲自送到了蜀军大营,任刘备发泄仇恨。但刘备灭吴之心过于坚决,没有见好就收,而是继续攻打江东。韩当周泰等人被击败后,陆逊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新任大都督。陆逊与江东的其他将领不同,面对来势汹汹的蜀军,闭门不战,等待时机。

刘备命军士挑战吴军,甚至赤身酣睡勾引,但陆逊只是不出,任凭蜀军叫骂。刘备只得退去埋伏,让军士回军休整。吴军将领都笑陆逊惧战,可是陆逊还是不准出战。直到蜀军露出破绽,才让大军出动。可以说在这场战争中,陆逊超人的意志已经战胜刘备了。

刘备自认为自己久经战阵,而陆逊又是个黄口孺子,自己走过的桥比陆逊走过的路都多,怎么可能战败呢。刘备的轻敌与陆逊的坚韧形成了对比,蜀军不败都难。

然后,由于刘备在七月份出战,此时正是江南的炎炎烈日,蜀军虽然复仇心切,但也不敌天气炎热。眼看东吴避战不出,刘备只得把命军士依山傍水驻扎,以避酷暑。谋士中只有马良看出了端倪,但此时的刘备不听任何人的建议,马良只得画了图本回成都让诸葛亮审查。

原著中写道:先主遂命各营,皆移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涧;待过夏到秋,并力进兵。冯习遂奉旨,将诸寨皆移于林木阴密之处。

而此时居然没有一人向刘备进言,可见蜀军之中已经没有谋士可用,全凭刘备一人裁决。最终还没等马良回来,就被陆逊火烧连营,打的大败。

综上,蜀军没有将才、谋士的辅助下,刘备仍然心高气傲,不把江东人物放在眼里,岂有连营数百里而拒敌的。江东陆逊才略过人,又有孙权这样的雄主,刘备纵然一生大战无数战绩斐然,也难以取胜!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建成谋反失败后,为何仍然可以当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李建成作为李渊确立的太子,这个太子之位可以说坐的还是非常稳固的,李建成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次谋反的行动,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一般来说太子谋反,后面的下场都不会好到哪去,但是李渊却依然让李建成当太子,这究竟是为什么?李建成的这次谋反又是一次什么样的行动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李世民对李建

  • 明朝党派之争原因是什么?崇祯为何无法代替魏忠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晚期,被称之为“晚明”,由于除了当时人们的精神开始出现畸形和萎靡的状态外,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在古代中国似乎都是在向上走而不是向下走。然而,合格的现代人都可以理解这种观点无形的东西有时候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更起决定性作用,表面上看着很强大,那是因为没有出现需要决定的情

  • 清朝皇陵为什么分开?为什么不埋在一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皇帝死后,都会有一座皇陵用来埋葬皇帝,而皇陵里面也不只是有皇帝的尸身,更有很多的陪葬品。现如今也有很多的皇家陵园,比如明十三陵,就埋葬着明朝的十三个皇帝,而另外三位皇帝,朱元璋、朱允炆、朱祁钰,都是因故没能埋在十三陵里。而清朝的皇陵也很奇特,也是分布在了很多地方,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为

  • 宋仁宗贵妃周氏活到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昭淑贵妃周氏是宋仁宗妃嫔之一,根据《宋史》中的记载,周氏一生活了93岁,这个数字就算放在现代也算是最长寿者之一了。那为什么在人均寿命并不高的古代,周氏能如此高寿呢?实际上这跟当时的环境,以及周氏自身保持的习惯有关。当然,生活在皇宫里的人,特别是皇亲国戚,他们的寿命肯定会比一般百姓要高些,但皇帝后宫可

  • 诸葛亮为什么敢吊唁周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吊孝是《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在演义里,周瑜算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要知道周瑜可是东吴的二号人物,他的离世对于孙权和整个东吴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那诸葛亮为什么还敢前去吊唁周瑜呢?实际上诸葛亮有这份自信也是经过了仔细的考量,而且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想寻找一些闲士来辅佐刘备。下面就来简单讲讲

  • 顺治为何传位康熙?为什么不传福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顺治皇帝,他当上皇帝也是让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毕竟豪格与多尔衮的明争暗斗,只要清白人都能看出皇位肯定会在二者之间产生。但谁知最后俩人居然让还是孩童的福临坐上这万人之上的位置。但是好景不长,顺治帝不幸染上疾病,在无药可医的疼痛中逝去,年仅二十四岁。让人想不明白的是顺治帝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三皇子玄烨,

  • 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大家一定都有听说过,那你知道这句话的典故是怎样的吗?今天就准备和大家讲讲这背后的故事。其实“说曹操,曹操到”后面还有一句话叫“当面错过,岂不好笑”,实际上这两句话都各自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典故,只是前一句更

  • 历史上方腊是谁抓住的,真是鲁智深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朋友都是通过《水浒传》认识的方腊,在小说中方腊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四大寇”之一。不过后来方腊是被鲁智深所擒,但在民间大家一般认为抓住方腊的是武松,因为“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故事要早于《水浒传》,更加深入人心,在电视剧中方腊也是被武松拿下。不过这些

  • 刘秀称帝后是如何对待西汉宗室的?与汉武帝相比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刘秀建立了东汉,汉朝也得到了延续,但不管怎么说,东汉相对来说也算是一个新的政权了,那么原先的那些西汉的宗室们,他们在这个时候,刘秀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宗室都是一股不可忽视又很不好处理的势力,那么刘秀使用的又是什么办法?汉武帝的推恩令可以说是阳谋中极为厉害的一招,那刘秀又是怎么

  • 唐朝为什么频繁发生政变,和早期的玄武门之变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虽然是一个综合实力非常强盛的朝代,但它并非是一个安定的朝代,因为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就发生过七次政变。如此频繁也是给唐朝政权的稳定性带来破坏,毕竟不是每位皇帝都是李世民,有能力把控全局,那唐朝为什么会经常发生政变呢?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正是因为他开了个不好的头,所以才会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