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最欣赏的5大名将是谁?第一不是关羽

曹操最欣赏的5大名将是谁?第一不是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06 更新时间:2024/2/5 7:50:03

三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了,三国时期出现了非常多的名将,尤其是很多人看过《三国演义》,其中的名将更是数不胜数。而在三国时期,有五位名将,他们是曹操最为欣赏的五大名将,你知道他们分别都是谁吗?曹操最欣赏的名将,很多人认为其中必然会有关羽,只不过关羽并没有排在第一位,那么第一位究竟是谁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曹仁

曹仁其实是曹操的堂弟,他一直追随曹操,曹操也很欣赏曹仁。当年曹操收服叛变诸县,并且打的刘备丢盔弃甲的主将就是曹仁,还有一次烧毁袁绍千辆运粮车的大战,那是的主将也是曹仁,可以说曹仁是曹操最信任的部下。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祖弟,陈穆侯曹炽之子。

曹仁少时喜好弓马弋猎,不修行检。领军之后,奉法守令。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赤壁之战后,镇守江陵,抵御周瑜的进攻,最终弃城而走。败马超于渭南,破苏伯、田银于河间,灭侯音于宛城。在襄樊之战中,誓死镇守樊城,挡住关羽的围攻。曹丕嗣位后,曹仁拜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晋封陈侯。黄初二年,拜大将军、大司马,执掌军事大权。

黄初四年,曹仁率兵进攻濡须口,不听蒋济所劝,惨败于吴将朱桓,郁郁而终,时年五十六,谥号为忠,配享曹操庙庭。

2、关羽

曹操最想得到的名将就是关羽,当年曹操俘获关羽时,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但是当关羽选择忠心与刘备的时候曹操又十分佩服。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桥段是关羽死后。曹操像朋友一样去看他,这也在侧面体现出曹操对于关羽的欣赏之情。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雅号“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军事摩擦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

但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麋芳、士仁都背弃关羽。同时,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兵败被杀。谥曰壮缪侯。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3、夏侯惇

夏侯惇在曹操帐下的地位一直就很高,虽然《三国演义》里的夏侯惇是一个屡战屡败之人,但是他却为曹操立下过无数汗马功劳。曹操一直把夏侯惇当做自己的亲兄弟,也有人把夏侯惇比作刘邦麾下的萧何,是他伴随曹操一起打江山的。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青龙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夏侯惇一生多在军旅,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按《史记·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所以,“忠”实为大誉之谥,仅次于司马师的“忠武”。

4、张辽

张辽最开始一直追随吕布,后来来到了曹操帐下,张辽追随吕布征战时被曹操俘获,但是张辽拒不投降,反而大骂曹操,没想到曹操却很喜欢张辽的这种性格,他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张辽披上,还封他为中郎将,后来慢慢成为曹操手下一员重要的大将。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

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军中谋反。进军江淮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 冲击东吴十万大军 ,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 ,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 ,差点活捉孙权 。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 。

黄初元年(220年),张辽进封晋阳侯。染病之后,依旧令孙权非常忌惮。黄初三年(222年),张辽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病逝于江都,谥曰刚侯。张辽为历代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5、许褚

许褚是魏国大将,他一直追随曹操,对他忠心耿耿,他就是曹操的随身保镖。许褚表面看起来有些呆滞,但是他的武功十分了得,曾和马超在对决中不输阵势。作为曹操的贴身侍卫,许褚自然深得曹操的喜爱,他也是曹操最欣赏的名将之一。

许褚(chǔ,见《辞海》)字仲康,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市古城镇)。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后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之后,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官渡之战时发现欲谋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杀掉。

渭南之战时在身披重甲的情况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浆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发现早已身中数箭,在与马超、韩遂会面时只让许褚相随,期间马超欲袭曹操,但听闻许褚之名兼怀疑从骑就是许褚,便问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着许褚,许褚怒视马超以令他放弃。

当曹操去世时许褚哭至吐血,曹丕其迁作武卫将军,负责宫中安全。曹叡继位时封其为牟乡侯,不久去世,谥曰壮侯。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魏征死后不久,唐太宗为何就砸了他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魏征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因为敢于向唐太宗谏言而出名的,是很有名的谏臣,唐太宗对魏征的建议也是虚心接受的,虽然有的时候也实在是受不了魏征,但最终还是会忍耐下来,毕竟魏征所说的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既然如此,为什么在魏征死后没多久,唐太宗就将魏征的墓碑给砸了呢?唐太宗这样做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情,后来又怎么样了?下

  • 刘备身边最大的卧底是谁?为何一直都没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卧底这类人,在历史上也并不在少数,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卧底来对人的行动和想法进行监控,必要的时候还会出手。不过在三国时期,似乎就很少听闻有卧底的存在了,但是有些人的行为却还是无法忽视,比如在刘备的身边,就存在一个非常像是卧底一般存在的人,这个人究竟是谁呢,他对于刘备所做的事情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个卧底

  • 赤兔马巅峰期助关羽立奇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赤兔马被认为是三国第一坐骑。据说赤兔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走八百,乃马中王者。赤兔马原先为吕布所有,等吕布死后,曹操是将此马赠与关羽。当时正处赤兔马的巅峰期,关羽和赤兔并肩作战,立有不少功劳。可能一般不会把注意力放在马身上,不过赤兔的名声,不比某些三国

  •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功臣,朱升为何能够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朱升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谋臣,最为出名的就是他向朱元璋提出来的九个字的非常重要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虽然只有九个字,非常简单,但对于朱元璋来说却非常的重要,直接影响到了朱元璋后来当皇帝的过程。而作为开国功臣之一的朱升,却和其他很多功臣的结局大不一样。朱升不仅

  • 汉武帝四子刘胥为什么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刘胥是汉武帝第四子,刘旦同母弟。据记载,刘胥身体壮硕,力大无穷,能和猛兽搏斗。不过刘据死后,汉武帝并没有立刘胥为太子,等汉昭帝继位后,刘胥逐渐觊觎皇位,曾请女巫李女须诅咒汉昭帝。到了汉宣帝时期,刘胥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皇帝梦,但诅咒一事已被察觉,刘胥赶忙将巫师以及知晓此事的二十多人全部毒死。不过汉宣帝

  • 齐泰和黄子澄结局如何,他们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建文帝登基后,决定实行削藩,他命齐泰和黄子澄共同制定削藩策略。结果削藩非但没成功,还让建文帝丢了皇位,最后是他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反抗,直接攻入京城取代了建文帝的位置。有人问齐泰和黄子澄是奸臣还是忠臣,其实他们削藩本无错,但错就错在,没有把握好分寸,所以藩王才会动了异心。而且朝廷明明是兵力占优的一方,

  • 靖康之耻宋徽宗真的很惨吗?其实可能没那么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一直都认为,靖康之耻作为宋朝历史上一件非常屈辱的事情,当时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人俘虏,那么他们被掳走之后,自然是过的非常悲惨,金人对宋朝皇室还有当时的文武大臣自然是百般羞辱,也因此这件事情才被称为是“耻”。不过徽钦二帝在金国真的就过的是非常糟糕的阶下囚的生活吗?宋徽宗真的

  • 李广的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却推崇李广贬低卫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李广、卫青还有霍去病,都是西汉时期的大将,他们三人也都与匈奴对抗过。而且李广号称飞将军,还留下了射石搏虎的美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最开始也是因为李广而诞生的。不过要说到功绩的话,李广还是比卫青霍去病要逊色了一些,但是为什么在后世的很多人眼中,卫霍二人却比不上李广,他们推崇李广却贬低卫青霍去病呢?他们

  •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有多少?刘备真有七十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而言,很多人都会将夷陵之战看作是又一次三国时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案例,而且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也有不少人认为,刘备发动了七十万大军,最终却全军覆没,这可实在是损失惨重。只不过,《三国演义》中的兵力,并不足以作为实际参考,毕竟在书中,动辄就是几十万甚至百万人参与战争,这种规模很显然并不符合当

  • 曹操雄才大略兵力强盛,为何汉中之战却打不过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之战作为刘备和曹操之间的一次战役,意义还是非常大的。汉中之战刘备的胜利,使得他最终赢得了汉中的所有权,也促进了他后来称王。不过刘备和曹操两个人,其实如果要从能力上来看,还是曹操更具有雄才大略,而且当时的兵力也是曹操更加强盛,曹操又有那么多的优势,为什么最终却还是败给了刘备呢?曹操在汉中之战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