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为何关羽对此很不满?

黄忠被封为后将军,为何关羽对此很不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14 更新时间:2024/1/21 19:42:52

黄忠作为人们非常熟悉的五虎上将之一,在三国时期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了。黄忠和关羽都在蜀汉的阵营,黄忠原本是刘表的手下,后来归顺了刘备,曹操阵营的夏侯渊就是黄忠斩杀的。而如果要说到黄忠的形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一个年纪很老但是老当益壮的人物形象了。不过在历史上,黄忠被刘备封为后将军的时候,为什么关羽对这件事情却表现的非常不满呢?关羽到底在不满什么?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关羽真的是对黄忠不满吗

刘备称汉中王后,任命黄忠为后将军,关羽知道后,破口大骂道,“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句话其实另有深意。

关羽和黄忠在长沙大战,他们交手三次,不分胜负,彼此对双方的武艺、人品都非常钦佩,可谓惺惺相惜。而自从黄忠跟随刘备入川以来,他每战必身先士卒,勇冠三军。尤其在定军山挫败曹军精锐,亲手阵斩夏侯渊,从而一战成名。所以刘备论功行赏封黄忠为后将军也在合理范围之内。当关羽听说黄忠与自己并列,对黄忠的态度却与先前截然相反,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关羽说这番话并不是针对黄忠,而是给刘备听的。

关羽是忠义之士,当初桃园结义时,三兄弟曾对天发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因此关羽对于汉室是最忠诚的追随者,汉献帝封他为汉寿亭侯,这个封号也是关羽一直挂在嘴边的,可见他始终不忘初心,立志恢复汉室从未改变过。而刘备在汉中打败曹操以后,就自立为“汉中王”,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僭越。所以才会引得关羽的不满。

3、关羽是如何接受的

关羽和曹操的谋士荀彧一样,他们都是忠于汉室的,荀彧反对曹操称魏公,是因为他看到曹操一旦做了魏公,意味着下一步就要篡汉了。关羽通晓春秋,深明大义。他见刘备在汉献帝还健在的情况下就自称汉中王,很明显下一步就是要做皇帝,所以关羽以骂黄忠的口气,来发泄对刘备的不满。事实呢?刘备后来果然在曹丕废汉献帝以后,马上自立为蜀汉皇帝。

费诗奉命来到荆州给关羽送官诰时,关羽看后勃然大怒,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为何张飞、马超没意见,只有关羽愤愤不平呢?别看张飞是个大老粗,但很讲道理。毕竟拿下汉中,黄忠立了头一功,自己如果不同意,那不是胡搅蛮缠吗!至于马超,是个降将,根基浅,在刘备阵营说话没分量。张飞、赵云都不反对,自己何必去自讨没趣呢!

费诗是个非常有远见的文臣,他以西汉初年刘邦封侯拜相的例子劝说关羽:萧何曹参起兵时就追随刘邦,韩信比他俩来晚了许多。最后,韩信被封为齐王,地位远在萧何、曹参之上,但俩人并没有提什么意见。黄忠虽被封为五虎上将,但论和刘备的关系,他岂能和你相提并论,你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远远高于黄忠。君侯应当以大局为重,团结为重,别再这上面耿耿于怀。

关羽听后毛塞顿开,不在斤斤计较,欣然接受了将军印信。

3、历史上黄忠是怎么死的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驻阳平关(今陕西阳平关),在汉中与曹操军队对峙。黄忠随同刘备出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率军与夏侯渊交战。当时,夏侯渊派张郃去守护东围鹿角,自己率兵守护南围鹿角。张郃的军队在东围鹿角遭遇刘备的进攻而作战不利,夏侯渊便派兵去救张郃,以至于跟随夏侯渊在南围鹿角的曹军将士仅剩四百人,但这四百人都是曹军精锐。黄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将夏侯渊斩杀于南围鹿角。曹军失去主帅,军中扰扰,三军皆失色。黄忠趁机进攻曹军大营,大败曹军。同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

然而,镇守荆州的关羽一直是刚而自矜,在得知黄忠被拜为后将军时,关羽愤怒的骂道:“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经过费诗的劝解,关羽才消解了怒火。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八月,黄忠去世。有一子黄叙,英年早逝,无后。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后主刘禅追谥黄忠为刚侯。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末年百姓在做什么?为何百姓并不维护清朝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清朝末期受到了来自列强的侵略,那么身为被侵略的一方,自然应该起来反抗才对,但是从历史书中看到的反抗的人,最开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清政府本身,换句话说百姓对此的反应似乎并不强烈,而真实的情况是,百姓不仅不反对,反而还很希望看到列强的入侵,这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清朝

  • 战国七雄首都是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前后的跨度大约有着200多年的时间,然而这200多年的战国时期却在历史上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因为首先战国的地理划分成为了后世王朝命定国号的依据。在元朝之前,我国的大多数汉人王朝的国号依据都是语七雄的国名息息相关。再者,在风水领域中,战国时期的格局语天上的星宿是相互对应的,成

  • 刘邦是不愿动吕后还是不能动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要说古代谁的权力是最大的,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皇帝,的确,皇帝作为天下的统领人物,权力的确是很大的,而且这种权力,一般来说皇后肯定是没办法比的,甚至皇后的权力仅限于在后宫,对于前朝的事情,皇后是没有办法过问的。但历史上却还是有一些皇后,她们手中的权力非常大,刘邦的皇后吕雉就是如此。刘邦死后,吕

  • 尉迟敬德居功自傲,李世民一句话让他从此收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尉迟敬德曾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和实施,可以说李世民能够当上皇帝,有尉迟敬德一份功劳。所以此后李世民待尉迟敬德很好,他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不过尉迟敬德有个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居功自傲,行事不看场合,不懂分寸。在一次宴会上,尉迟敬德当众动手打人,这让李世民感到非常不悦。面对这样的尉迟敬德,李世民拿

  • 两江总督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两江总督是清朝官职,九位封疆大臣之一。清朝初期,两江总督主要负责江南和江西政务,所以称为“两江”。当时江南包括江苏、安徽和上海,属于经济重地,所以看的出来两江总督职位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等名臣都曾担任过两江总督。从整个清朝历史来看,两江总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 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朝代?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一直到1912年晚清政府灭亡。在这200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诞生了9大封建王朝以及50多个小封建王朝。而若问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那一时期,那一王朝的政治制度是最好的?那答案一定是唐朝初期,贞观年间的三省六部制。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三

  • 李世民战功显赫,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储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李渊之后,第二任皇帝就是李世民,但是李世民的皇位得来毕竟并不光彩,不过这也并不会特别影响李世民在后世人心目当中的名声。不过,相比起李建成,李世民可以说是战功卓著,李唐江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这样的李世民,为什么却没有被李渊立为太子呢?李渊立太子的时候考虑的是什么因素,为何李世民无法得

  • 司马徽和司马懿什么关系,两人是亲戚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商朝有一官职叫夏官,到了周朝改为司马,后来周宣王赐程伯休父司马族姓,这便是“司马”姓氏的来历之一。司马卬曾跟随项羽灭秦,此后被封殷王,封地在河内,司马氏族一直生活在此地。司马懿就出生于河内温县孝敬里,很多网友好奇,司马懿和司马徽到底是什么关系,两人会是亲戚吗?其实到了东汉末年

  • 朱元璋为何要将蓝玉剥皮实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蓝玉案是明朝初年牵扯人数最多的案件之一,最后死者共有一万五千余名。蓝玉不仅是被处死,还夷灭三族,朱元璋更是将他剥皮实草。剥皮实草是明朝酷刑之一,意思是人死后把皮剥下来,然后往里面填充稻草,做成袋状悬挂示众。可见朱元璋是对蓝玉恨之入骨了,人死了都不放过。不过朱元璋此举不仅仅是针对蓝玉,还有一些他想顺手

  • 公孙瓒和刘备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公孙瓒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他和刘备关系十分要好,根据演义中的介绍,公孙瓒和刘备有学友之谊,因此才会启用他。后来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刘备跟随公孙瓒会盟,此后公孙瓒把刘备介绍给袁绍。所以从刘备早期的经历来看,公孙瓒算是他的贵人。不过刘备在徐州时,和公孙瓒逐渐脱离了联系,最后还是从满宠口中得知公孙瓒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