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义隆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为何被自己儿子杀了?

刘义隆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为何被自己儿子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652 更新时间:2023/12/18 13:32:42

刘义隆作为南北朝时期刘宋的第三位皇帝,在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刘义隆当上皇帝的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的传奇,而且据史书的记载,刘义隆四岁的时候居然就已经有军功了,这的确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后来一路升迁,最终18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简直是开了挂一般。然而这样令人惊叹的前半生,却得到了一个更令人惊叹的结局,刘义隆最终竟然被自己的儿子杀掉,而且手法还很残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刘裕之死与刘义隆的出生

公元424年,刘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被几位辅政重臣废黜并杀害,随之被杀的还有刘裕的次子刘义真。

能够成为位极人臣的辅政大臣,这是先皇对臣属认可与信任的一种表现。

然而,几位重臣却联合起来废黜了后世之君,从古代的礼制上说,这是一种要留下千古骂名的悖逆行为,免不了要遭受世人的诟病。当然,有时候为了顾全大局不得已而为之,则另当别论。

可是,刘裕选任的几位托孤重臣,做得似乎有些过火。

刘义符被废后,在拥立新君上,几位重臣经过了一番慎重考虑,决定拥立人品贵重的皇三子刘义隆为帝。这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又命人杀害已经被罢为庶人的刘义真,这样的举动实在令人费解,颇有一些“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味道。

公元407年,刘义隆出生于今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生母是章太后胡氏,在刘裕众子中排行第三,是前废帝刘义符的异母弟。

根据史料中的记载,刘义隆自幼兴趣广泛、人品贵重,酷爱读书,对经、史情有独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书法上也很有造诣,一手隶书写得非常精妙。

2、刘义隆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最令人惊奇的是,刘义隆在四岁时就已经在军中屡立战功,此后便一路飙升,升迁速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公元410年,叛贼卢循纠结人马进犯京口。刘裕命久经沙场的东晋名将刘粹,辅佐只有四岁的刘义隆在京口抵御贼兵,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立下了一件大功。从此之后,刘义隆在仕途上的飙升速度如同坐了火箭一般。先是被册封为彭城县公,刘裕率部北伐时,又被东晋朝廷授予为徐州刺史、冠军将军、督徐、兖、青、冀四州军事等职衔。

而此时的刘义隆,才不过九岁而已。

刘裕建立政权后,册封十四岁的刘义隆为宜都王、荆州刺史,加镇西将军。

公元424年,以司空徐羡之为首的几位托孤重臣,将刘义符废黜并赶出宫廷,共同拥立十八岁的刘义隆为帝。自此,刘义隆成了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史称“宋文帝”。

根据《宋书》中的记载,对徐羡之等人在拥立刘义隆为帝时,诛杀刘义真的举动进行了一番解读。

根据古代的礼制而言,在前废帝刘义符没有子嗣的情况下,当拥立刘裕的次子刘义真为帝。而徐羡之等人经过一番商议后,认为刘义真在任何方面都不如刘裕的第三子刘义隆。所以,为了能够让刘义隆名正言顺的继位,众人在实施计划之前,就已经借助刘义符之手将刘义真罢为庶人,随后又在同一时间将二人诛杀,为新帝刘义隆断除了后顾之忧。

刘宋几位辅政大臣神秘莫测的心思,真的是深思极恐。不过,他们也为自己的举动付出了代价。

3、刘义隆为何被儿子杀掉

刘义隆继位之后,明面上事事处处都依仗几位辅政大臣,暗地里搜集证据,蓄积力量,谨慎提防。最终于公元426年,一举铲除了徐羡之等几位权臣,真正掌握了朝政大权。

刘义隆在位三十余年,其政绩上的出色表现不言而喻。他在很多方面都延续了父亲刘裕时期的优良作风,使刘宋政权内部发展井然有序,欣欣向荣。

然而,他在继承父亲的北征策略上,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他在位期间实施的三次北伐,不仅每次都无功而返,而且在整个过程消耗了大量的人、才、物,致使境内的江北地区,一度萧条荒废,六州之地惨败不堪。

刘义隆的最终结局非常悲哀,令人心寒。

公元453年,当时的太子刘劭在宫中大行巫术,事情败露后被废黜了太子之位。刘劭对此怀恨在心,经过缜密的筹划后,毅然举兵冲入内殿,亲手砍杀了父亲刘义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黄忠被封为后将军,为何关羽对此很不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黄忠作为人们非常熟悉的五虎上将之一,在三国时期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了。黄忠和关羽都在蜀汉的阵营,黄忠原本是刘表的手下,后来归顺了刘备,曹操阵营的夏侯渊就是黄忠斩杀的。而如果要说到黄忠的形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一个年纪很老但是老当益壮的人物形象了。不过在历史上,黄忠被刘备封为后将军的时候,为什么关

  • 清朝末年百姓在做什么?为何百姓并不维护清朝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清朝末期受到了来自列强的侵略,那么身为被侵略的一方,自然应该起来反抗才对,但是从历史书中看到的反抗的人,最开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清政府本身,换句话说百姓对此的反应似乎并不强烈,而真实的情况是,百姓不仅不反对,反而还很希望看到列强的入侵,这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清朝

  • 战国七雄首都是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前后的跨度大约有着200多年的时间,然而这200多年的战国时期却在历史上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因为首先战国的地理划分成为了后世王朝命定国号的依据。在元朝之前,我国的大多数汉人王朝的国号依据都是语七雄的国名息息相关。再者,在风水领域中,战国时期的格局语天上的星宿是相互对应的,成

  • 刘邦是不愿动吕后还是不能动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要说古代谁的权力是最大的,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皇帝,的确,皇帝作为天下的统领人物,权力的确是很大的,而且这种权力,一般来说皇后肯定是没办法比的,甚至皇后的权力仅限于在后宫,对于前朝的事情,皇后是没有办法过问的。但历史上却还是有一些皇后,她们手中的权力非常大,刘邦的皇后吕雉就是如此。刘邦死后,吕

  • 尉迟敬德居功自傲,李世民一句话让他从此收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尉迟敬德曾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和实施,可以说李世民能够当上皇帝,有尉迟敬德一份功劳。所以此后李世民待尉迟敬德很好,他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不过尉迟敬德有个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居功自傲,行事不看场合,不懂分寸。在一次宴会上,尉迟敬德当众动手打人,这让李世民感到非常不悦。面对这样的尉迟敬德,李世民拿

  • 两江总督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两江总督是清朝官职,九位封疆大臣之一。清朝初期,两江总督主要负责江南和江西政务,所以称为“两江”。当时江南包括江苏、安徽和上海,属于经济重地,所以看的出来两江总督职位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等名臣都曾担任过两江总督。从整个清朝历史来看,两江总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 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朝代?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一直到1912年晚清政府灭亡。在这200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诞生了9大封建王朝以及50多个小封建王朝。而若问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那一时期,那一王朝的政治制度是最好的?那答案一定是唐朝初期,贞观年间的三省六部制。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三

  • 李世民战功显赫,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储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李渊之后,第二任皇帝就是李世民,但是李世民的皇位得来毕竟并不光彩,不过这也并不会特别影响李世民在后世人心目当中的名声。不过,相比起李建成,李世民可以说是战功卓著,李唐江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这样的李世民,为什么却没有被李渊立为太子呢?李渊立太子的时候考虑的是什么因素,为何李世民无法得

  • 司马徽和司马懿什么关系,两人是亲戚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商朝有一官职叫夏官,到了周朝改为司马,后来周宣王赐程伯休父司马族姓,这便是“司马”姓氏的来历之一。司马卬曾跟随项羽灭秦,此后被封殷王,封地在河内,司马氏族一直生活在此地。司马懿就出生于河内温县孝敬里,很多网友好奇,司马懿和司马徽到底是什么关系,两人会是亲戚吗?其实到了东汉末年

  • 朱元璋为何要将蓝玉剥皮实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蓝玉案是明朝初年牵扯人数最多的案件之一,最后死者共有一万五千余名。蓝玉不仅是被处死,还夷灭三族,朱元璋更是将他剥皮实草。剥皮实草是明朝酷刑之一,意思是人死后把皮剥下来,然后往里面填充稻草,做成袋状悬挂示众。可见朱元璋是对蓝玉恨之入骨了,人死了都不放过。不过朱元璋此举不仅仅是针对蓝玉,还有一些他想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