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陌刀有多厉害?在香积寺之战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陌刀有多厉害?在香积寺之战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71 更新时间:2024/1/19 22:24:16

安史之乱标志这唐朝由盛转衰,这是唐朝运势的一个转折点。而安史之乱的转折点便是香积寺之战。在这一战中,当朝动用了所有能够动用的力量,陌刀对战铁骑,杀得个天昏地暗,以一场惨胜重新夺回了由叛军所占领的都城长安,给全国的唐军打下了一剂强心剂,为以后消灭“安史之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背景:玄宗西逃都城被占,肃宗即位倾势反扑

自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爆发以来,玄宗在一开始并没有在意它,只是当成了一个小小的叛乱来处理。可就是由于玄宗的疏忽大意和盲目指挥,在战争初期就损失了高仙芝、封常青、哥舒翰等名将。又犹豫优柔寡断,让本来可以在两年内结束的战斗,最终拖了八年之久。不但自己皇位丢失,也动摇了唐朝的国本,使得唐朝在以后的150年内,陷入了动荡不安之中。

当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破潼关,玄宗就知道自己在长安待不住了。于是赶忙收拾行囊避祸蜀中。与玄宗避祸蜀中同时进行的,还有肃宗李亨的崛起。

李亨比起父亲李隆基,多了几分果敢和坚强。他认为,要快速消灭对手,一定要马上夺回都城长安,让全国唐军看到胜利的希望。但是当时的他,还面临着两个巨大的考验。

1、名不正、言不顺

玄宗出逃蜀中,但是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太子李亨。他现在就算想调动全国兵马,没有皇帝的虎符和命令,没人听他的。于是乎在公元756年,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登基后,改年号为至德,并且将当年改为至德元载,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当天,肃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报告这一消息。

与此同时,他还以新任皇帝的命令,向四方节度使发出了勤王的诏书,其中以安西节度使最为犹豫。

安西节度使为梁宰,他是玄宗一手提拔的。当接到肃宗的勤王令后,他发现了不妥之处。诏书之中没有对玄宗让位和肃宗即位做明确的解释。虽然肃宗在即位大赦文中也说了,“圣皇久厌天位,思传眇身,军兴之初,已有成命。”但是,没用,这话必须要玄宗自己说才算数。

梁宰思来想去没有结果,就叫来了副将李嗣业商量。商量了半天觉得应该慎重行事,还是观望为好。这时候李嗣业的手下段秀实说道:“天子告急,作为臣子的怎能坦然安坐不去救援!特进(李嗣业的散官)怎么能因流言而违背了君臣之道!”

听完段秀实的话,李嗣业羞愧难当:只要调兵的命令是真的,依令行事就是了,其他的不是臣子所应当考虑的。在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首鼠两端。于是乎李嗣业马上找到梁宰,并自告奋勇作为先锋前去。梁宰当然求之不得,当即批准,李嗣业遂率步骑五千,以段秀实为副手,东向入援。

2、叛军战斗力超强,唐军新败士气低落

叛军大部分由胡人组成,尤善野战。而且叛军已经攻下两京,气势正盛。反观唐军,在香积寺之战以前,肃宗已经打了几个小规模的战斗,胜少负多。尤其是彭原之战,由于宰相房琯主动请缨讨伐叛军,在陈涛战败,唐军损失大半,致使唐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虽然此次参战的部队除了已经同叛军交过手的朔方军和关内道部队外,还有万里入援的安西、北庭部队,以及漠北的回纥,西域的大食、拔汗那、于阗,西南的南诏等诸国援军,总兵力达到了25万之众,但是同样的面临磨合时间短,指挥不便等问题。

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唐肃宗首先命人火速到成都,抓紧取得玄宗的认可,在礼法上确定自己的合法地位。在军事上,拜长子李俶为元帅,郭子仪为副帅,利用李俶的礼法地位和郭子仪的威望,来协调各个方面军队的关系。

九月十二日己亥,这场压上唐朝全部基业的香积寺之战,正式开

二、过程:陌刀对铁骑李嗣业发威,奇兵对奇兵唐军险胜

叛军为了截断唐朝中央的粮食供给,一直希望以东都洛阳为基地,顺着江淮流域东进。但在睢阳被张巡率领的留守部队挡住去路。由于唐朝的主要军事力量都集中在西部与北部,所以叛军原本认为这路战事会非常顺利。结果,却在睢阳被拖住了9个多月。唐朝的漕运队伍也就直接改道长江的荆州,去往玄宗南逃的巴蜀。

相比之下,安史集团的叛军本身也是良莠不齐的大杂烩。在安禄山不断扩充地盘的阶段,他们也以原来的契丹、同罗部队为核心,四处招兵买马。由于需要不断分兵到三条战线上进行消耗,仅靠原有的范阳基地早就已经独木难支。但大量的官军因战败或恐惧选择投靠,又让发动内部政变的安庆绪感觉可以缓一口气。在确定唐朝的反攻方向以关中为主后,他们也将相对精锐的力量都集中到长安-洛阳沿线。

九月十三日庚子,唐军各部全部出发,向战场开进。部队沿渭水北岸东行,由兴平西南龙光渡渡过渭水后继续东行。过涝水时,前锋部队与叛军袭扰部队相遇,元帅先锋讨击使论惟贞率队驱散叛军,掩护主力安全渡河。

九月十五日壬寅,唐军开进到沣水以东、香积寺西北的预设战场。这片战场位于长安城西南、终南山以北,阵地前方地形平坦、视野开阔,西侧是南北流向的贺兰渠和沣水,足以为部队左翼提供屏护,东侧有一道不太高的由终南山方向延伸过来的土塬——神禾原,原下人工水道纵横,林木茂密,地形比较复杂。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天空万里无云,秋天的上午空气干爽,幅员数十里的旷野上,烟尘腾起,唐军阵地旗幡飘舞、战鼓隆隆、战马嘶鸣,大队的步兵和骑兵穿着闪亮的盔甲、举着明晃晃刀枪,列着纵队往北推进。正前方,十万叛军已列好队形,严阵以待。

距离叛军数里,唐军排出三梯队长阵。李嗣业率安西、北庭等部队为前军,郭子仪率朔方军等部队为中军,王思礼率关内节度等部队为后军,朔方军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带本部骑兵与回纥骑兵作为机动部队。

战争一开始,叛将李归仁率军挑战。李嗣业作为前军应战。唐军多次冲击叛军前阵,叛军阵型整齐,并不散乱。待唐军士气衰竭,叛军突然前插,箭如雨下、刀枪如林,李嗣业前军抵挡不住,队伍散乱,往后退却,叛军乘机抢夺唐军丢下的辎重。李嗣业见状大惊,大吼:

“今日不以身饵贼,军无孑遗矣!”

然后脱掉甲胄,裸着上身,手持陌刀,立于阵前,大呼奋击,被砍中者,人马俱碎,杀了数十叛军,才稳住阵脚。前军迅速整队,恢复阵线,李嗣业一马当先,率领将士各持陌刀,如墙而进,势不可挡,突前的战锋队生生将叛军阵形正面撕开一个缺口,后续的唐军一下从缺口拥入。叛军拼死想把缺口堵住,但面对如潮的唐军,一时很难达到目的。战斗中,都知兵马使王难得去救自己的部将,被箭射中眼眉,肉皮垂下,将眼遮住。王难得将箭拔出,撕掉肉皮,满脸是血仍死战不退。

这里陌刀阵,显示出了对骑兵独有的作用。陌刀阵,是唐朝发明的步兵专门对付骑兵的阵法。陌刀长1.5米,三人成阵。一人主攻,一人主守,一人协作。三三成九,九九成队。步兵对骑兵想胜利,就要靠过硬的素质和严明的纪律。陌刀阵便应此而生。

叛军眼看抵挡不住,便动用了隐藏在东部的轻骑部队,妄想给唐军出其不意一击,从而取得胜利。然而仆固怀恩率领的4000回纥骑兵早就等在了路上。回纥的骑兵战斗力果然强悍,在经过一番厮杀后,战胜了这支叛军的奇兵。

李嗣业前军不断扩大叛军防线上的突破口,将叛军阵形突贯到底,从叛军后侧杀出一条血路。回纥骑兵消灭完伏兵,也绕到了叛军阵形侧后,与李嗣业前军合为一处,两军反身从侧后方攻击叛军。二线朔方军组成的中军也压了上来,与前军对叛军形成夹击,叛军阵型大乱,随即崩溃。

三、结束:四时辰斩敌六万,收复长安肃宗落泪

这场战役史称“香积寺之战”,战役持续一共4个时辰,在这4个时辰里,六万叛军被消灭,两万多人被俘,整个战场血流成河,用人间地狱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当“香积寺之战”大捷的消息传到唐肃宗耳朵里的时候,他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喜极而泣,连连称好。

尽管由于李俶判断失误,让叛军首领逃跑,未能扩大战果。但是此战过后,给了全国唐军打了一针强心剂。让唐军不再害怕叛军,提高了唐军的士气。这一战,也让叛军内部出现了裂痕,未安史之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有专家称,这一战,让唐朝延续了一百五十呢的寿命,此言不虚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承乾李泰李恪李治就能力而言,谁最适合做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李承乾、李泰、李恪、李治,都是李世民的儿子,在历史上这几位也都算是很优秀的人才了。而且如果论长幼,李承乾本身就是最合适的太子人选,他本来也已经被册封为了太子,但是谁也没想到,李承乾竟然暗杀李泰,即便是李世民,最终也只能保他被贬为庶民。但是不得不说,李承乾应该是李世民最中意的继承人了。那么抛开其他的因

  • 张正常和朱元璋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帝王,特别是开国皇帝,一般继位后都需要借助各方力量来为自己造势,稳固地位。其中宗教的力量尤为关键,如果能利用宗教提升形象,一般在民间能获得不少拥簇者。朱元璋登基后,他便给一位叫张正常的道教大师授予“永掌天下道教事”的权利。这位张正常是江西人,是正一派第四十二代天师,很多人

  • 苏秦那么厉害,为什么坚决效忠很弱的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要说秦国与六国之间的对抗,最有看头的就是合纵和连横了。合纵是苏秦提出来的,要山东六国联合起来一起对抗秦国,而为了瓦解合纵,张仪用了连横,破解了苏秦的合纵策略,使得六国没有办法真正的联合起来,让秦国有了东进的余地。而挂六国相印的苏秦,却是当时很弱的燕国的忠臣,苏秦既然要对抗秦国,那为何要誓死效

  • 秦始皇为什么放弃进攻匈奴,而是修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万里长城我们都知道,而与此有关的人物,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秦始皇了。虽然长城并不只是秦始皇的功劳,而且现存的大部分还是明长城,但秦始皇依然是这中间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秦始皇当年是将曾经多个国家修建的防御工事连在了一起,联合成了一个长城,用来抵御匈奴。但是,为什么秦始皇不选择继续进攻匈奴,却要选择用这种方式

  • 夏侯惇如果不瞎眼,他和黄忠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夏侯惇乃魏国开国元勋,西汉名将夏侯婴的后代。作为三国最出名的武将之一,有关夏侯惇的故事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夏侯惇早年跟随曹操起兵,后来在与吕布交战时,被流矢射中左眼。但他却将弓箭拔出,吞下眼球,士气丝毫不减。当然这个故事肯定是虚构出来的,如果真将箭拔出夏侯惇恐怕早就死了。假如夏侯惇不瞎眼,他

  • 蜀汉后期除了廖化,就真的没有别人能做先锋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原本应该是一句调侃,蜀汉后期没有什么大将,只有把廖化推出来做先锋,一来是说明蜀汉后期人才凋零,二来是说廖化能力很差。只不过却也总有人能够从很多史书资料当中,找到能够用来反驳这句话的踪迹。历史毕竟已经过去了很久,那么究竟廖化在蜀汉后期能力如何,除了

  • 张良和萧何为人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中,下场最惨的是韩信,而最自由的是张良。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后,张良不仅保住一命,而且功成身退,最后带着自己的徒弟游历天下,得以善终。张良不仅谋略出色,情商也非常的高,早就看出刘邦称帝以后,会疑心大增,于是选择主动隐退。张良和萧何都是“三杰”之一,但这两人为人

  • 张绣谋反真的是因为曹操霸占他嫂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认为,张绣之所以投降了曹操之后又反,是因为曹操霸占了张绣的嫂嫂,这才一怒之下大败曹操,还斩杀了典韦和曹昂、曹安民,让曹操可以说是损失惨重,直接影响到了曹操的继承人的人选。但是这样看来,张绣似乎为他的嫂嫂做的有点太多了,他的目的显得没有那么单纯了。那么究竟张绣反了曹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真的是因

  • 许褚和三国顶级武将相比,能否挤进前十之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三国武将的实力排名,是一个永远不会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因为在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认为最厉害的武将,就连吕布的地位都不是那么的稳固。但今天我们不讲吕布,也不讲关羽、张飞,而是谈谈许褚。许褚作为三国猛将之一,他的武力似乎总被掩盖,如果将他和三国顶级武将相比,他能否晋升前十席位呢?下面就为大家做一番分析

  • 汉武帝和光武帝是什么关系?刘秀是刘彻的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西汉汉武帝刘彻,东汉光武帝刘秀,虽然是不同时期的两个皇帝,但是毕竟都是汉朝皇帝,都是刘氏后人,而且一个谥号孝武皇帝,一个是光武皇帝,谥号也只有一个字的差别,所以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可能还并不太容易区分这两人的差别。那么究竟他们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汉武帝和光武帝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刘秀是不是刘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