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为什么要杀戴铎

雍正为什么要杀戴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257 更新时间:2024/1/24 15:39:36

雍正朝》中,胤禛能从九子夺嫡中胜出,离不开邬思道的帮助,可以说邬思道是胤禛身边最大功臣,而邬思道的原型就被认为是戴铎。历史上,戴铎是雍正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他曾告知胤禛详细的夺嫡方针以及策略,占有一定功劳。不过雍正即位后,并没有把戴铎当成是多大的功臣对待,反而将他处死。雍正虽然从戴铎身上获益,但他早已洞察出戴铎的心思,这也导致戴铎遭受如此不如意的下场。

九子夺嫡

康熙共有35个皇子,活到成年的只有20个,这些人当中,能力出众又功勋卓著者不乏其人。他们个个觊觎皇位,为能有朝一日登上大位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上演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好戏。

最先胜出的是皇次子胤礽,他在刚满周岁时就被确立为皇太子,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明立的皇太子。不过,这位深得康熙宠信的皇太子,长大成人后却乖戾暴躁、骄横无礼、不可一世,越来越让康熙失望。即便在此情况下,康熙也没有放弃他,除了剪除他身边的小人,频繁调换东宫官员外,没有对他采取更进一步的惩戒措施。

直到康熙47年,康熙对胤礽彻底绝望,痛下决心废除了他,致使国之储君一直空悬。让诸皇子似乎看到了成为储君的可能,从而引发血腥的太子争夺战。

康熙48年,皇子们争夺太子之战已愈演愈烈,其势已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年老的康熙心力交瘁,为了避免手足相残的局面出现,他又复立胤礽为太子,希望暂时填补储位的空缺,平息诸子争位之战。

但复位之后的胤礽不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害怕再次失去储位更加疯狂。他为了能早日登上皇位,竟然纠集旧部,勾结其党羽对康熙不利。康熙大失所望,于康熙51年第二次废除了他的太子之位。

康熙52年,戴铎认为雍正的机会来了,便给他上了一封千余字的长信,对如何正确处理他和父皇的关系、如何平衡他和皇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网罗收买大臣人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叮嘱雍正道:“当此紧要之时,诚不容一刻放松也!否则稍为懈怠,倘高才捷足者先主子而得之。”

戴铎确实不愧是一个才高八斗的谋士,他叮嘱雍正,处理和父皇及皇子关系时,要“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孝以事之,诚以格之,和以结之,忍以容之”。处理和大臣们之间的关系时,要“破格优礼也”,要广结善缘,争取众大臣的支持。

雍正洞察戴铎人心

这些建议可谓金玉良言,字字珠玑,确实是雍正争储的金点子。雍正也深为赞许,甚至和雍正的计划不谋而合。

不过,雍正虽然深为赞许,但他也异常反感,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雍正比戴铎聪明,比戴铎的眼光更为长远,他早就在实施争储的计划了。

首先,他竭力掩藏自己的争储之心,将自己伪装成与世无争的人。在胤礽第二次被废后,雍正就将自己包装起来,自称是“天下第一闲人”,终日和僧侣们厮混在一起,号称“破尘居士”“圆明居士”,表现出一副与世无争的面孔。其实,雍正无时无刻不在为储君之位而努力。

其次,他竭尽所能地取得康熙的信任。雍正对康熙的脾气十分熟悉,深谙取得康熙宠爱之道。他从胤礽的废立中吸取了教训,知道康熙特别讨厌对权力贪婪的人,处处在康熙面前表现得谨慎小心,丝毫没有流露出争储夺权之心。

即便康熙在封赐他为雍亲王时,他仍然百般推辞,并站在其它被封为贝子的皇子立场着想,希望康熙能收回成命,将自己的爵位和赏赐分给其它皇子,以免“引来兄弟不睦”。

其三,雍正极为谨慎地对待其它皇子们。对威胁最大的胤禩、胤禔、胤禵、胤礽等人,雍正处处隐忍,处处表现得亲切和善。康熙55年,雍正陪同康熙外出巡视,恰逢胤禩生病,雍正听到消息后,多次奏请康熙回京探望。对于两度废立的胤礽,雍正对他的态度也一如既往地尊敬。甚至在胤礽二度被废时,他还心急火燎地上奏康熙,希望尽快恢复他的太子之位,以固国本。

当然了,对于大臣们,雍正也是极尽笼络,希望他们为其所用,为自己暗中蓄力。礼部侍郎蔡珽是一个小心谨慎之人,从不轻易卷入皇子们的储位之争中,雍正为了拉拢他,派手下去请他赴宴,蔡珽深知康熙厌恶官员和皇子们结党营私,婉拒了雍正的请求。

戴铎被杀

雍正见蔡珽不肯前来,又派年羹出面,但蔡珽依然不买年大将军的账,雍正只好暂时作罢。直到最后,雍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见到了蔡珽,双方在一番推心置腹的深入交谈后,蔡珽马上成为了他的心腹。

那么,既然雍正的夺储方略几乎,和戴铎的计划如出一辙,他又为何会对戴铎如此反感呢?

这是因为雍正害怕戴铎泄露天机,害怕他的心思被别人窥破,而戴铎不但窥破了雍正的计划,还将这些想法写成了文字,当然会引发雍正的反感了。

于是,雍正在读了戴铎的来信后,马上回复他道:“语言虽则金石,与我分中无用。我若有此心,断不如此行履也。况亦大苦之事,避之不能,尚有希图之举乎?”意思是说,你说得很好,但对我没用,我根本就没有争储之心。

最后,雍正不忘反复叮咛戴铎“凡此等居心语言,切不可动,慎之,慎之”。话说白了就是,你闭嘴吧,别再泄露天机了!

不久后,雍正就找了一个借口,将戴铎调离京城,发配到福建一带任职道台,以免他祸从口出,坏了雍正的大事。此后,戴铎还三番两次地耐心请求调回京城,雍正都拒绝了。

一直等到雍正继位后,戴铎都没能飞黄腾达,反而被雍正发配到年羹尧的军队里。之所以将他“发放与年羹尧军前效力”,是因为他们二人都是雍正夺位的知情人,要让他们互相监督。

此招果然奏效,不久后,年羹尧就举报了戴铎私藏当年雍正的密折一事,让雍正抓住了把柄,最终以“贪污”为名,将戴铎处死了。

可惜戴铎一世聪明,却最终死在了自己的小聪明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周朝什么时候丧失实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起中国历史上开始有详细文字记载的时候,那就是从周朝开始的。而三皇五帝和夏商,多半都充满着神话色彩,没有什么太多的考古资料和依据来支撑。传说当年周文王,想请姜子牙出山相助。在见到其本人后,惊为天人,一定要请其出山。但是,姜子牙这个人,别看年纪大,还是挺要面子的。当场就耍大牌,要周文王给他拉车才肯走

  • 管仲是如何打败楚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众多,相互之间也会进行很多战争,最后就演变为秦国与六国对抗的过程了。而在春秋时期,灭国的战争还很少,但想要攻打一个实力强劲的国家,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齐国就在管仲的带领之下,对楚国这样一个当时的大国进行了很大的打击,而且可以说是不费一兵一卒,那么管仲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件事

  •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一定要求和?收回北方不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宋高宗赵构作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也是杀了岳飞的皇帝,一直以来在历史上的名声都不是很好。而之所以杀岳飞,首要的前提就是宋高宗坚持要和金国求和,岳飞的理念与他不同,因此要想办法除掉他。但是,如果能够收回北方的话,对南宋来说可以说是有很多好处的,为什么赵构却坚持要求和?他为什么不愿意收回北方,只是因为皇位

  • 孙权北伐为什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孙权也曾多次下令北伐。226年,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孙权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趁魏国大丧起兵攻魏,他自己率军进攻江夏,然后让诸葛瑾攻占襄阳,但结果却是久攻不克,最后此役宣告失败。其实三国时期的北伐战争,我们一般更加了解诸葛亮的北伐之战,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孙权,他们的北伐实际上都失败了。当然,

  • 宇文家是如何消失的?杨坚是如何对待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宇文家族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一个大家族了,也是隋朝建立之前,北周的皇族。而宇文家族有众多很有名的人物,比如宇文泰、宇文护、宇文邕等等,而北周最终也是在杨坚手上走到了尽头,杨坚接受禅让成为新皇,建立了隋朝,北周就此灭亡。那北周灭亡之后,宇文家族的人又是什么结局呢?杨坚又是怎样对待宇文家族的人呢?

  • 刘病已靠什么清除了霍光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刘病已能成为皇帝有部分运气因素存在,当时霍光将刘贺废黜,希望立刘病已为帝。而霍光已是汉朝最大权臣,谁能当皇帝,霍光拥有直接发言权。刘病已在位期间也是励精图治,恢复了农业发展,减轻百姓负担,可以说做了不少好事。而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刘病已竟然能清除掉霍氏家族,其实刘病已在朝中并没有很深的根基,他为

  • 刘恒登基后,为何一连杀了自己四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虎毒不食子这句话,如果放在帝王之家,似乎并不适合,帝王之家为了权力的争夺,大多数时候是不会顾及骨肉亲情的。在汉文帝登基之后,他与先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都离奇的死掉了,而有人猜测这或许就是出自汉文帝之手,如果真的是汉文帝所杀,那么究竟是为了什么,要杀掉自己的亲儿子,而且还是四个儿子呢?如果不是汉文帝所杀

  • 李辅国赌唐代宗赌对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李辅国是唐朝著名太监,也是唐朝第一位封王拜相的宦官。据记载,李辅国外貌奇丑无比,进宫后负责侍奉李亨,等李亨即位称帝,李辅国便开始了他的晋升之路,手中还握有兵权。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李辅国究竟有何本领,竟能逼压玄宗,独揽大权,连唐代宗李豫也是在他的拥立下继位。有关李辅国的生平事迹和为人性格,这次就准备

  • 刘邦为什么定都洛阳?为什么又迁都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洛阳和长安经常会被定为都城,在历史上也是很多朝代的都城,而汉朝刘邦建立汉朝,一开始就是将都城定在洛阳,但是后来为什么却迁都到了长安呢?刘邦迁都长安的原因是什么,是谁劝说了刘邦,还是发生了什么事让刘邦下决定迁都呢?迁都在任何时代都不是小事,那么刘邦迁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

  • 汉献帝刘协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如何要说这个汉献帝刘协到底有多么的厉害,小编觉得还是需要仔细的研究看看的,但是今天我们不研究汉献帝刘协,我们来研究这个汉献帝刘协的皇后,那么这个汉献帝的皇后到底是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汉献帝刘协皇后的有二位,分别是:伏寿和曹节。同时一起入宫的还有曹宪、曹华。献帝的第一位皇后叫伏寿,她因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