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北伐为什么失败

孙权北伐为什么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710 更新时间:2024/1/19 4:43:35

三国时期,孙权也曾多次下令北伐。226年,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孙权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趁魏国大丧起兵攻魏,他自己率军进攻江夏,然后让诸葛瑾攻占襄阳,但结果却是久攻不克,最后此役宣告失败。其实三国时期的北伐战争,我们一般更加了解诸葛亮的北伐之战,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孙权,他们的北伐实际上都失败了。当然,这跟魏军的强大有关,但也跟他们内部的不协调有关。

孙权北伐

说起三国时期的北伐,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诸葛亮,他先后五次北伐曹魏,最终死于五丈原军中。第二个想到的大概是姜维,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他先后“九伐中原”。其实还有一位人物,也执着于北伐,他就是孙权!据本人的统计,孙权先后是组织十次北伐,次数、规模远超诸葛亮,但为何却没有什么成果呢?

咱们先简单介绍下孙权十次北伐的情况。第一次,209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的第二年),孙权趁曹操兵败之机,派周瑜攻打将江陵,同时亲自领兵攻打合肥。周瑜打下了江陵,但孙权却没能攻取合肥。第二次是215年,孙权率领大军攻打皖城,取得了胜利。第三次是215年,孙权亲率十万大军,打算夺取合肥,结果在逍遥津之战惨败。

第四次,219年,在关羽发起襄樊之战的时候,“孙权攻合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北伐是虚晃一招,声东击西。第五次是227年,孙权听说曹丕病死,派诸葛瑾攻打襄阳,自己率军攻打江夏。结果,司马懿大破诸葛瑾,孙权也吃了败仗。第六次,228年鄱阳太守周鲂诈降,引发了石亭之战,陆逊大破曹休,“斩获万余”。

第七次,230年孙权听说曹魏大军伐蜀,于是“扬声欲至合肥”,之后又下诏撤兵。孙权以为能骗过满宠,十几天后再度攻打合肥,结果“不克而还”。第八次,232年陆逊奉命率军攻打庐江,结果被满宠击退。第九次,234年,为与诸葛亮相配合,孙权亲率十万大军攻打合肥,同时让诸葛瑾、陆逊、孙韶、张承从各地出兵。

为何效果不佳

魏明帝也不示弱,御驾亲征,亲率大军来战孙权。孙权闻讯后,立即下令撤兵,“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第十次,241年,孙权兵分四路,“全琮寇芍陂,朱然、孙伦围樊城,诸葛瑾、步骘掠柤中”。司马懿亲率大军支援,“吴军夜遁走,追至三州口,斩获万余人”。孙权前后十次北伐,只有宛城之战、石亭之战取得胜利,其他八次几乎没有成效。

孙权的北伐为何没什么成效呢?我想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其一、北伐的战略规划不明确,带有投机性。相比于诸葛亮的北伐,孙权的北伐似乎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会儿打襄阳,一会儿打合肥。孙权只是看到北方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想趁这机会,捞取一些利益,要么占些地盘,要么抢点老百姓。一旦受挫,或者遭到曹魏主力,就直接撤退了。

其二、东吴军队存在问题。东吴虽然有二十多万军队,但却存在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它的水军非常精锐,但却缺少骑兵,同时步兵也不算精锐。比如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率领八百骑兵就冲破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在北伐的过程中,需要攻城略地,自然要以步兵为主,而东吴的步兵根本打不过曹魏的骑兵。

其三、曹魏防守严密。曹魏在边境地区设立了四大“军区”,分别由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将军管理,其中有两个“军区”是用来对付东吴,即位于襄阳的征南将军和位于淮南的征东将军,兵力十分雄厚。同时,曹魏还控制了东吴北上的战略要地,比如合肥,孙权多次北伐,都没能攻下合肥城。综上所述,孙权北伐是不可能取得很大成果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宇文家是如何消失的?杨坚是如何对待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宇文家族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一个大家族了,也是隋朝建立之前,北周的皇族。而宇文家族有众多很有名的人物,比如宇文泰、宇文护、宇文邕等等,而北周最终也是在杨坚手上走到了尽头,杨坚接受禅让成为新皇,建立了隋朝,北周就此灭亡。那北周灭亡之后,宇文家族的人又是什么结局呢?杨坚又是怎样对待宇文家族的人呢?

  • 刘病已靠什么清除了霍光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刘病已能成为皇帝有部分运气因素存在,当时霍光将刘贺废黜,希望立刘病已为帝。而霍光已是汉朝最大权臣,谁能当皇帝,霍光拥有直接发言权。刘病已在位期间也是励精图治,恢复了农业发展,减轻百姓负担,可以说做了不少好事。而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刘病已竟然能清除掉霍氏家族,其实刘病已在朝中并没有很深的根基,他为

  • 刘恒登基后,为何一连杀了自己四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虎毒不食子这句话,如果放在帝王之家,似乎并不适合,帝王之家为了权力的争夺,大多数时候是不会顾及骨肉亲情的。在汉文帝登基之后,他与先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都离奇的死掉了,而有人猜测这或许就是出自汉文帝之手,如果真的是汉文帝所杀,那么究竟是为了什么,要杀掉自己的亲儿子,而且还是四个儿子呢?如果不是汉文帝所杀

  • 李辅国赌唐代宗赌对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李辅国是唐朝著名太监,也是唐朝第一位封王拜相的宦官。据记载,李辅国外貌奇丑无比,进宫后负责侍奉李亨,等李亨即位称帝,李辅国便开始了他的晋升之路,手中还握有兵权。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李辅国究竟有何本领,竟能逼压玄宗,独揽大权,连唐代宗李豫也是在他的拥立下继位。有关李辅国的生平事迹和为人性格,这次就准备

  • 刘邦为什么定都洛阳?为什么又迁都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洛阳和长安经常会被定为都城,在历史上也是很多朝代的都城,而汉朝刘邦建立汉朝,一开始就是将都城定在洛阳,但是后来为什么却迁都到了长安呢?刘邦迁都长安的原因是什么,是谁劝说了刘邦,还是发生了什么事让刘邦下决定迁都呢?迁都在任何时代都不是小事,那么刘邦迁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

  • 汉献帝刘协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如何要说这个汉献帝刘协到底有多么的厉害,小编觉得还是需要仔细的研究看看的,但是今天我们不研究汉献帝刘协,我们来研究这个汉献帝刘协的皇后,那么这个汉献帝的皇后到底是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汉献帝刘协皇后的有二位,分别是:伏寿和曹节。同时一起入宫的还有曹宪、曹华。献帝的第一位皇后叫伏寿,她因不满

  • 耶律阿没里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在谈论宋朝这段历史时,总是会把主视角放在宋国身上,这很正常,因为我们认为宋国是汉、唐等王朝的延续。不过宋国的历史离不开辽国以及金国,特别是在北宋时期,辽国是一个怎样也绕不开的国家,但我们对辽国的认识显然没有宋国那么多。那下面就准备跟大家介绍一位辽国的将领,名叫耶律阿没里。史记对于他的记载很少,但

  • 元朝领土最大的时候,包含现在的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元朝时期的领土是整个封建王朝所有朝代中最大的一个朝代,之前的唐宋和之后的明清,任何一个时期都比不上元朝的领土大。但是很显然,虽然领土最大的时候一度能扩展到欧洲,但是后来还是有很大一部分都丢失了。那么,元朝领土鼎盛时期,如果放到现代来看,究竟有哪些地方都是元朝的地盘呢

  • 曹操死后,五岁幼子为何喊曹丕喊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的儿子有很多,而在他死的时候,除了曹丕曹植这样已经成年,而且颇有名气的儿子,还有一个年纪很小的幼子,名为曹干。当时曹干只有五岁,但曹丕的儿子曹叡都已经十几岁了,可见这兄弟俩之间的年龄差距究竟是有多大。而曹干竟然对曹丕喊了一声爹,这可真的是乱了辈分了,但为什么曹干要这样喊曹丕呢?曹丕对此又有什么反

  • 既然三国是一群亲戚在打仗,那谁和谁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1、为什么说三国是一堆亲戚打架三国时期是后人非常熟悉的一段乱世,在这段时期,人们是非常熟悉的。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出现,让人们对魏蜀吴三国争霸的事迹变得尽人皆知,无论是男女老少,都能够说出一些三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三国普及的程度。众所周知的是,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就大乱了,这时候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