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杀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杀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24 更新时间:2024/2/5 7:43:15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最重要的皇帝之一,他虽然是通过篡位称帝,不过朱棣此后对内对外都做出了不少贡献,例如编修《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五征漠北等。朱棣自然有功,那他有没有过呢?实际上朱棣也有暴戾的一面,据说他曾弑杀三千名宫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当时朱棣听闻后宫吕氏以及鱼氏和他人通奸,就因为这件事很多人都被牵连,使得后宫一度陷入混乱。想了解这段历史,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宠妃之死

永乐大帝朱棣的生母,是一位朝鲜女人,因此,他对于朝鲜美人来多有偏爱。

一次,朝鲜向明朝朝廷进献了三千匹马,明成祖派遣使者回礼。但同时,他也藏着自己的小心思,他悄悄对去朝鲜的使者说道:“你去朝鲜和国说,有生得好的女子,选拣几名回来。”

当使者将这些话告知朝鲜国王,国王便很积极地开始张罗。他下令全国各地未婚女子暂停婚配,广泛从民间挑选女子,以供进献。

而后,有五名女子被选中,其中便包括在后来很受朱棣宠爱的权氏。

他们的初见,大概正如一般的帝王与美人的初见,也没有太多别致之处。可就是这样普通的相见,当朱棣看见权氏闭月羞花,明艳动人的美貌,并且问及权氏可有所长,而权氏拿出玉箫,吹奏一曲之后,这个能奏缥缈仙音的美丽女子就这样走入了朱棣的心中。

不出意外地,权氏正式被封为贤妃,成为朱棣当时最受宠爱的女子。甚至在朱棣率大军出征时,都要将她带上随侍。

然而,令朱棣痛心疾首的是,权妃在出征回程的路上暴毙了。

在权妃刚刚死亡的时间,还并没有人对她的死亡产生怀疑。直到此后一次,权妃的宫女与宫中另一位吕美人的宫女发生口角,而这口角之中引出了吕美人曾对权妃说过的一些挖苦的话。

后来,又有人传说,这吕美人因为看不惯朱棣对权妃的宠爱,在送给权妃的茶中下了从银匠手中得来的砒霜,因此,权妃才香消玉殒。

朱棣听了这话,自然就淡定不了了,他那样宠爱的妃子死去,他定要为她报仇。于是,朱棣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将吕美人,相关的内官,银匠,吕美人的仆从全部杀死。这被杀的人,粗略统计便有近百人。

可是朱棣错了,在永乐晚年,此事真相大白,杀权妃者,非吕美人。

妃宦私通

朱棣的宠妃去世,本已经让他暴虐屠杀多人,可接着发生的事,更是让他诛杀千人之多。

吕氏,是朱棣另一个位份不详的姓吕的女人。鱼氏,是宫中的一个宫人。两者都受到了朱棣的宠爱。然而,这两人却行为不检点,背着朱棣私通。

俗话说,纸包不住火,即便他们隐藏得再好,两人这不检点的行为还是被朱棣察觉。可是未等朱棣想到要怎么去处理这事,两人便因惊慌失措而自缢。

这便让朱棣十分恼火。

本来,朱棣对宫人鱼氏是十分重用且喜欢的,是那种即便知道他私通还是愿意将他葬在自己寿陵旁边的喜欢,可现在因为吕氏,他死了!所以,朱棣便将气全部撒在了吕氏身上,他拘来吕氏的侍婢,严刑拷打。

其中一位宫女经不住这严苛的重刑,也或许是被打昏了头,她不仅认罪,还说吕氏要谋杀朱棣。

谋杀皇帝,这是等大罪,在古时候,即便是微微诋毁一下皇帝都是有掉脑袋的可能的。朱棣自然是大怒,即刻下令死刑连坐。

而这连坐,不是我们说的诛九族这些。宫中与吕氏有关的宫婢,一些与吕氏有过关系的妃子,朝鲜来的诸位妃子……无论是无辜的还是真的有罪的,所有人都被列入了死亡名单。而这些人,加起来达到了两千八百人。

朱棣的嗜杀

两次后宫事乱,带来两次血腥屠杀,让多达三千人魂归西天,朱棣的嗜杀因子,着实是很强烈的。这嗜杀因子甚至让他在遇见天象惩戒时,虽然有对自己进行检讨,但都依旧不愿放过这些过错并不致死的宫女们。

作为帝王,这或许便是他嗜杀因子成长的第一个条件。帝王是一个国家最至高无上的存在,有决定别人生死的权力,在他们眼中,杀死一些普通的宫女,完全不算是什么要遭天谴的大事。

朱棣本身的脾气也并不好,据说,他在晚年时候常常生病,身边有一位贤能的贵妃王氏在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也会在他发脾气时安抚他的情绪,委婉保护他身边的宫人。只是后来,王氏去世,这朱棣的脾气也变得更加地暴戾。

何况在这两件事情当中,宠妃被谋害,有谋杀皇帝的危险因子存在,也确实是惹怒了朱棣。而朱棣他并没有上帝视角,也并不知道这两件事情都是假的。所以,一个有着坏脾气的帝王在遇见了让自己恼怒的事时,大开杀戒,就显得很是寻常了。

在古代,帝王杀人,不用走任何程序,也不用负任何责任,甚至都不用他亲自动手。当时不会有人因为永乐大帝朱棣杀了上千宫女便对他追责,现代的我们即便知道了朱棣的暴行,也只会说朱棣的嗜杀无法掩盖他作为统治者的功绩,他有过亦有功,一切尚需辩证看待。

只是那些曾经鲜活着的生命在当时消逝,有一些可惜。不过好在,现在不会再发生这样视人命如草芥的情况,无论是谁违背了法律,舆论和法律,都会让他受到相应的惩罚。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雍正为什么要杀戴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王朝》中,胤禛能从九子夺嫡中胜出,离不开邬思道的帮助,可以说邬思道是胤禛身边最大功臣,而邬思道的原型就被认为是戴铎。历史上,戴铎是雍正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他曾告知胤禛详细的夺嫡方针以及策略,占有一定功劳。不过雍正即位后,并没有把戴铎当成是多大的功臣对待,反而将他处死。雍正虽然从戴铎身上获益,但他

  • 周朝什么时候丧失实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起中国历史上开始有详细文字记载的时候,那就是从周朝开始的。而三皇五帝和夏商,多半都充满着神话色彩,没有什么太多的考古资料和依据来支撑。传说当年周文王,想请姜子牙出山相助。在见到其本人后,惊为天人,一定要请其出山。但是,姜子牙这个人,别看年纪大,还是挺要面子的。当场就耍大牌,要周文王给他拉车才肯走

  • 管仲是如何打败楚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众多,相互之间也会进行很多战争,最后就演变为秦国与六国对抗的过程了。而在春秋时期,灭国的战争还很少,但想要攻打一个实力强劲的国家,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齐国就在管仲的带领之下,对楚国这样一个当时的大国进行了很大的打击,而且可以说是不费一兵一卒,那么管仲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件事

  •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一定要求和?收回北方不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宋高宗赵构作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也是杀了岳飞的皇帝,一直以来在历史上的名声都不是很好。而之所以杀岳飞,首要的前提就是宋高宗坚持要和金国求和,岳飞的理念与他不同,因此要想办法除掉他。但是,如果能够收回北方的话,对南宋来说可以说是有很多好处的,为什么赵构却坚持要求和?他为什么不愿意收回北方,只是因为皇位

  • 孙权北伐为什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孙权也曾多次下令北伐。226年,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孙权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趁魏国大丧起兵攻魏,他自己率军进攻江夏,然后让诸葛瑾攻占襄阳,但结果却是久攻不克,最后此役宣告失败。其实三国时期的北伐战争,我们一般更加了解诸葛亮的北伐之战,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孙权,他们的北伐实际上都失败了。当然,

  • 宇文家是如何消失的?杨坚是如何对待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宇文家族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一个大家族了,也是隋朝建立之前,北周的皇族。而宇文家族有众多很有名的人物,比如宇文泰、宇文护、宇文邕等等,而北周最终也是在杨坚手上走到了尽头,杨坚接受禅让成为新皇,建立了隋朝,北周就此灭亡。那北周灭亡之后,宇文家族的人又是什么结局呢?杨坚又是怎样对待宇文家族的人呢?

  • 刘病已靠什么清除了霍光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刘病已能成为皇帝有部分运气因素存在,当时霍光将刘贺废黜,希望立刘病已为帝。而霍光已是汉朝最大权臣,谁能当皇帝,霍光拥有直接发言权。刘病已在位期间也是励精图治,恢复了农业发展,减轻百姓负担,可以说做了不少好事。而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刘病已竟然能清除掉霍氏家族,其实刘病已在朝中并没有很深的根基,他为

  • 刘恒登基后,为何一连杀了自己四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虎毒不食子这句话,如果放在帝王之家,似乎并不适合,帝王之家为了权力的争夺,大多数时候是不会顾及骨肉亲情的。在汉文帝登基之后,他与先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都离奇的死掉了,而有人猜测这或许就是出自汉文帝之手,如果真的是汉文帝所杀,那么究竟是为了什么,要杀掉自己的亲儿子,而且还是四个儿子呢?如果不是汉文帝所杀

  • 李辅国赌唐代宗赌对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李辅国是唐朝著名太监,也是唐朝第一位封王拜相的宦官。据记载,李辅国外貌奇丑无比,进宫后负责侍奉李亨,等李亨即位称帝,李辅国便开始了他的晋升之路,手中还握有兵权。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李辅国究竟有何本领,竟能逼压玄宗,独揽大权,连唐代宗李豫也是在他的拥立下继位。有关李辅国的生平事迹和为人性格,这次就准备

  • 刘邦为什么定都洛阳?为什么又迁都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洛阳和长安经常会被定为都城,在历史上也是很多朝代的都城,而汉朝刘邦建立汉朝,一开始就是将都城定在洛阳,但是后来为什么却迁都到了长安呢?刘邦迁都长安的原因是什么,是谁劝说了刘邦,还是发生了什么事让刘邦下决定迁都呢?迁都在任何时代都不是小事,那么刘邦迁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