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死后,五岁幼子为何喊曹丕喊爹?

曹操死后,五岁幼子为何喊曹丕喊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57 更新时间:2024/2/5 7:42:21

曹操的儿子有很多,而在他死的时候,除了曹丕曹植这样已经成年,而且颇有名气的儿子,还有一个年纪很小的幼子,名为曹干。当时曹干只有五岁,但曹丕的儿子曹叡都已经十几岁了,可见这兄弟俩之间的年龄差距究竟是有多大。而曹干竟然对曹丕喊了一声爹,这可真的是乱了辈分了,但为什么曹干要这样喊曹丕呢?曹丕对此又有什么反应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曹操有几个儿子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四起,天下纷争之势已成。说起这个乱世,就不能不提曹操,毕竟他是横扫北方各路诸侯的枭雄人物,在刘备和孙策割据一方之前,曹操已经做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过由于《三国演义》的缘故,不少人总会带着有色眼镜审视曹操,认为他窃取了汉室江山的“贼”。可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风水轮流转,江山也得轮流坐,曹操只不过做了一位枭雄应该做的事情,至于他究竟该不该背负骂名,飞鱼认为完全是不应该的。

曹操背负着汉贼的骂名,但穷其一生也没有称帝,反观刘备和孙权,两人高呼着忠义却都称了帝。对于三国的纷争,不少人都很了解,但是对于曹操的个人生活,可能知晓的人则相对少些,而我们本篇要讲的重点,便是曹操的儿子们。

那么曹操有几个儿子呢?相信这个问题,会让不少三国迷为之一震,觉得曹操的儿子不就那几个,曹丕、曹彰、曹植,还有那个会称象的曹冲。其实这只是曹操儿子中比较出名的几个罢了,细细数来曹操的儿子一共有25个。

公元220年,已经65岁的曹操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而他年纪最小的儿子曹干仅仅只有5岁,而此时曹操的长子曹昂已经去世了20多年,后世有名的曹丕也已经33岁了,更要命的是当时曹丕的儿子曹叡也已经16岁了。

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继承了父业,而在曹干和曹丕父子之间还发生了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那就是5岁的曹干拉着曹丕的手喊起了爹,对此,曹丕又是如何回应的呢?我们一起来看。

2、曹操:吾儿命苦,三岁亡母,五岁失父

曹操爱江山但也更爱美人,想当年,因为看上了张绣的婶娘,就将其纳为了小妾,张绣看不过,觉得本来和曹操是平辈,这样一来,就成了曹操的晚辈,于是起兵讨伐曹操,随后爆发了宛城大战。

在这场战争中,曹操差点被杀,而自己的长子曹昂、爱将典韦却去阎王爷那报了道,曹操虽然悲痛,但爱美人的心思却丝毫没有减退,后来曹操击败了袁绍,还建了铜雀台助兴,并且网络天下美女放置在其中,当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曹操妻妾成群,这也导致了他的儿子众多,前前后后,一共生了25个儿子,如果把他的女儿也全部算上,这将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如果在帝王中找一个人与之比较,或许只有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能相比了。

人固有一死,曹操也不例外,而他在临终前,放不下的就是自己5岁的儿子曹干,于是便对即将继位的曹丕说:此儿三岁亡母,五岁失父,以累汝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的小弟弟曹干,三岁便没了母亲,而我也命不久矣,他5岁便又没了父亲,要麻烦你照顾你弟弟了。

3、曹干:长兄如父,曹丕大哥,你不仅是我亲哥还是爹

曹丕是一位绝对心狠手辣的主,曾数次想要把自己同父同母弟弟曹植给解决掉,要不是生母为曹植求情,或许早已经一命呜呼了,只要威胁到他的地位,连亲弟弟都不放过,其他异母的弟弟,曹丕更是看不到眼里了。

不过只有5岁的曹干,很显然并不能威胁到曹丕的地位,对于曹操临终前的嘱托,曹丕也并不为难,对这个弟弟也格外照顾,可是这一照顾不打紧,却惹上了一件麻烦事: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

这里的“良”指的就是曹干,文帝是指曹丕,阿翁在古时候指的是爹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曹干小的时候,总是会拉着曹丕的手喊他为爹爹。

4、曹丕:使不得使不得,我只是你长兄,可不是你爹

对于曹干时常称呼自己为阿翁,曹丕其实是很无奈的,因为这是自己的小弟弟,而他爹也是自己的爹,自己要是应允了,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所以对于曹干的这种称呼,曹丕也是多次纠正曹干,说不能称呼自己为阿翁,只能称呼自己为兄长,虽说长兄如父,但在明面上却不能称呼自己为阿翁。

不过曹丕对于曹干还真是极其宠爱,在曹丕的照顾下,曹干也在快乐成长,公元226年,曹丕也油尽灯枯,继位的是魏明帝曹叡,而此时曹干也已经11岁了,但曹丕临终前也想着自己最小的这个弟弟,于是就对曹叡留了遗诏,让他好生对待比他还小十余岁的叔叔。正如《三国志》所记载:文帝临崩,有遗诏,是以明帝常加恩意。

魏明帝当政时期,还把这位叔叔封为王,后来犯了错,魏明帝也没有借机打压他,而仅仅只是“赐干玺书诫诲之”,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口头教育。直到公元261年,曹干才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时年45岁,在古代已经算得上长寿之人了。

我们在仔细想想曹干称曹丕为爹爹的这件事,不禁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实在想不通曹干为何叫自己的曹丕叫爹爹呢?不少人会觉得,曹干还小嘛,兴许是认错了呢,仔细想想这根本说不通,曹操的另外一个儿子曹冲,六岁便有称象的智慧,五岁的曹干或许没有曹冲聪明,但认清谁是爹,谁是哥应该没问题。

当然有些人就会觉得曹干天生痴傻吧,其实这更加不可能,因为痴傻的人又怎么会得到曹操的宠爱,又怎么会让曹丕也留有遗诏,又怎么会被封王呢?想来想去,这诸多不可思议却指出了一个方向,那就是这件事是曹干故意而为之的,因为他对局势看得很清楚,想要生存就必须讨好曹丕,而称呼曹丕为爹爹则是一种策略。

说到这,有些人就要说了,曹干当时才多大,能有这心思?其实什么时候都不能小看少年,就好比现在,也有不少小孩很会和大人耍心思,为了得到一件新玩具,嘴巴就像吃了蜜一样甜,哄得大人们不买玩具都不行,只不过和现在小孩不一样的是,曹干是为了生存。对此,您怎么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既然三国是一群亲戚在打仗,那谁和谁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1、为什么说三国是一堆亲戚打架三国时期是后人非常熟悉的一段乱世,在这段时期,人们是非常熟悉的。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出现,让人们对魏蜀吴三国争霸的事迹变得尽人皆知,无论是男女老少,都能够说出一些三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三国普及的程度。众所周知的是,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就大乱了,这时候逐

  • 太史慈为何会被孙策看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太史慈陌生。太史慈是东吴名将,他曾在北海救出孔融,并帮助孙氏扫荡江东,把自己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太史慈原本是刘繇部下,后来孙策看上太史慈,将他招致麾下。不得不说孙策很有眼光,找来了一位既有实力,又值得信任的将领,在乱世之中能寻得此人可不容易。那太史慈究竟有多厉害,下

  • 朱元璋开始就打压宦官,为何还是有宦官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最终的灭亡,其实和宦官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都出现过宦官干政的情况,明朝也不例外,但其实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吸取前朝的教训,对于宦官可以说是有诸多的打压,但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后来还是出现了宦官干政呢?究竟宦官势力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宦官干政为何没有办法杜绝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

  • 同样都是降将,为何于禁和姜维的评价差那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名将有很多,但是名将也不一定一直都效忠于一个人,也有不少归顺其他人的,比如于禁和姜维,都是蜀汉的降将,但是很显然他们各自在后世的名气和评价都是不一样的,对于姜维的评价都是很好的,认为他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但是对于于禁却没有那么好了,这又是为什么?为何同样都是降将,姜维和于禁的评价却差了那么多呢

  • 李世民屠夏县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有关李世民有没有屠过城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屠城毕竟是一件惨无人道的事情,会被后人诟病,所以这段历史就算存在恐怕也很难记录下来。不过传闻李世民曾屠过夏县,但这件事并没有在正史上出现过,所以其真伪大家可以自行判断,可以信也可以不信。那下面就来简单讲讲这段历史,看看李世民当时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竟然下

  • 魏忠贤死后不到一年,崇祯为何再次重用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一上位,就杀了魏忠贤,初期看来,似乎不是什么坏事,毕竟魏忠贤身为宦官却对朝堂之事过多的干预,崇祯一直都想要杀了他,但是只有在自己当了皇帝之后才能做这样的事情。之事在魏忠贤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崇祯却再一次重用了太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崇祯既然杀了魏忠贤,对阉党非常不满,为何又要如此重用太监们呢?

  • 胡人在唐朝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在古代唐朝时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比较开放的,也有很多的胡人在大唐生活,他们也做着各种工作,甚至还能够入朝为官。虽然看起来胡人似乎在唐朝可以像普通的百姓一样,唐朝对于胡人的接受程度比较高,但史书所记载的也只是统治阶层的一部分,那么普通百姓对胡人又是什么态度呢?胡人在当时的地位究竟是怎样的

  • 为何李治不敢废掉武则天?是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身为李治的皇后,却和历史上其他的皇后并不一样,武则天手里也是握有大权的,两人共同治理国家,史称二圣临朝,可见武则天在当时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但李治身为皇帝,如此明显的后宫干政的行为,为什么不加以阻止,甚至还算是默许了呢?李治为什么没有废掉武则天,是不敢还是不愿?李治究竟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没有废

  • 明英宗明知于谦死得冤,为何到死都不替他翻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于谦可以说是明朝的大功臣,但是最终却被明英宗处死,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这件事情感到不平。但其实明英宗自己,是知道于谦是被冤死的,但他还是要杀了于谦,而且和岳飞不一样,明英宗至死都没有为于谦平反翻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于谦死的那么冤,明英宗却不为他翻案,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 齐湣王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齐湣王是齐宣王之子,齐国第六位国君。齐湣王即位初期,便联合魏国、韩国重创楚国,使得楚国此后必须依附齐国。然后又发动函谷关之战,大败秦国,此后继续吞并宋国,西侵三晋,甚至想把周皇室一同拿下。看的出来,齐湣王是有一番野心的,而且当时齐国国力强盛。不过此景并没能延续太长时间,齐国就被乐毅率领的大军攻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