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领土最大的时候,包含现在的哪些国家?

元朝领土最大的时候,包含现在的哪些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869 更新时间:2024/1/15 12:01:26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元朝时期的领土是整个封建王朝所有朝代中最大的一个朝代,之前的唐宋和之后的明清,任何一个时期都比不上元朝的领土大。但是很显然,虽然领土最大的时候一度能扩展到欧洲,但是后来还是有很大一部分都丢失了。那么,元朝领土鼎盛时期,如果放到现代来看,究竟有哪些地方都是元朝的地盘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说起历史上历代开国皇帝中,秦始皇被世人称为千古一帝。纵观历史几千年来,说到骁勇善战的帝王,想必大家都会说,成吉思汗,一生基本上天天以打仗为生,四处征战沙场,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

成吉思汗本名叫铁木真,父亲是一个小部落首领,后来被杀,父亲所领导的小部队也分散了。当时草原部落都比较分散,各自为营,形同一盘散沙。加上外敌侵入,当时蒙古部首领俺巴孩汗被金熙宗以“惩治叛部法”的名义钉死在木驴上。各部落也组织联盟抗击,几代人为此而付出鲜血与生命,而铁木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在铁木真心里,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保护家人,保护自己的草原,自然打败金国作为他一生的奋斗目标。

18岁的铁木真,又被仇敌抢走了妻子。铁木真向蔑儿乞部开战,打败了蔑儿乞人,随后被推荐为可汗。当时就引起了其它部落的不满,于是发动了“十三翼之战”。这是铁木真一生所经历60余场战争中唯一一次战败。

失败后的铁木真不但没被打跨,反而更加厉害。随着自己力量的不断强大,铁木真开始向杀害父祖的敌人寻仇。击败主儿乞部,杀其首领,部将木华黎父子投诚。后来此父子成为铁木真的得力干将,立下不少功劳。

1206年,铁木真统一所有部落,建立蒙古帝国,号称成吉恩汗。

2、元朝的领土有多大

成吉思汗成了蒙古国后,不满足于现状,大举扩张。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在1227年,征讨西夏时去世,那时候成吉思汗已经67岁了。

后来他的儿子又继续他的路线,虽然铁木真倒下了,但丝毫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所到之处无不血流成河,无不让敌军闻风丧胆。1231年,高丽国被迫投降。1233年,东真国也没抵抗住蒙古铁骑,战败投降。这两个小地方,分别是现在的朝鲜与韩国等地。

到了他孙子忽必烈就更了不起了,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当时大元的国土面积达到3300万平方公里。想想就知道有多大了吧。

元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放到现在来看,其中包含现代哪些国家呢?这么大的面积都包含现在的哪些国家呢?东亚到我们本土就不用说,还有就是外蒙古和朝鲜(包括韩国)。南亚到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一带。西亚有现在比较战乱的国家伊朗、伊拉克、沙特这些国家,亚洲中部还有一些国家像土耳其吖,阿富汗等,不得不说,元朝的国土面积是最大的。

3、那么蒙古帝国全盛时期的版图都包括当今哪些国家

蒙古帝国是一个超级大帝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与国家之一,其地域之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几乎无法进行有效地统治,绕帝国东西边境骑马跑一圈,需要一年多时间。另外,蒙古帝国统治区域涵盖了基督教、阿拉伯及华夏汉族等当世世界主要政治文化聚集地,不同文化、语言及风俗等也造成统治困难。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继承王位之后,不得不采取分制的制度,把他们庞大的帝国分为几个汗国,分别为元帝国、吐蕃宗教国、察合台汗国、窉察阔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尔汗国等。

成吉思汗在位时开始征伐西夏、西辽、金国,占据了中国北方和蒙古,随后进行了第一次西征,灭掉了残存的西辽,花剌子模和钦察各部。成吉思汗的继位者窝阔台组织了第二次大规模西征,彻底灭亡花剌子模,又大举征服俄罗斯,后分兵三路挺进欧洲腹地,相继击溃波兰、德意志、匈牙利、意大利、罗马等欧洲诸强,兵锋直达多瑙河一带。公元1251蒙哥即位后,组织第三次西征,占领了西南亚阿拉伯、叙利亚等广阔地域,后相续攻克巴格达、麦加、大马士革等重要城邦,灭亡黑衣大食,将战火一直燃烧到埃及。至此,包括我国北方(华北、东北、西北)及西藏、蒙古、俄罗斯南部、中亚东欧各国、中东部分以及黑海和里海周围区域的欧洲国家等全部纳入蒙古帝国版图。整个亚欧大陆为之震惊,特别是欧洲国家称之为“黄祸”。

西方战事告一段落后,蒙古帝国开始把眼光投向南方。在蒙古与南宋联合灭金之时,便发现南宋军队的孱弱不堪,很快便发动对宋作战,尽管南宋以一国之力对抗蒙古百年,但最终还是挡不住蒙古铁骑南下的步伐。蒙古占领我国南方后,大军马不停蹄,持续向越南、缅甸、爪哇等东南亚国家推进,由于蒙古人难以适应南方炎热气候,最终未能如愿以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因日本镰仓幕府拒绝臣服,忽必烈曾两次派大军进攻日本。第二次登陆成功后,便遇到台风,主帅带着部分高级将领逃离,遗弃十余万人的部属,导致蒙古东征彻底失败。其实失败原因很多,既有元军主帅能力问题,也有士兵素质、战船质量及补给不济等诸多因素,但日本人却认为台风是天神对日本的保佑,于是有“神风”一说。

蒙古帝国由元朝和四大汗国组成,在蒙古帝国全盛时期,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也有说超过了4400万平方公里,与现在亚洲面积相当。疆域最大时东起朝鲜半岛,西达波兰,北到北冰洋,南至太平洋和波斯湾,包括几乎整个亚洲和大部分欧洲,包括今天的俄罗斯南部,朝鲜韩国,中国全部,东南亚北部,中亚、中东及东欧众多国家。为此,十三世纪也被中外史学界称之为“蒙古人时代”或“蒙古人世纪”。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操死后,五岁幼子为何喊曹丕喊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的儿子有很多,而在他死的时候,除了曹丕曹植这样已经成年,而且颇有名气的儿子,还有一个年纪很小的幼子,名为曹干。当时曹干只有五岁,但曹丕的儿子曹叡都已经十几岁了,可见这兄弟俩之间的年龄差距究竟是有多大。而曹干竟然对曹丕喊了一声爹,这可真的是乱了辈分了,但为什么曹干要这样喊曹丕呢?曹丕对此又有什么反

  • 既然三国是一群亲戚在打仗,那谁和谁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1、为什么说三国是一堆亲戚打架三国时期是后人非常熟悉的一段乱世,在这段时期,人们是非常熟悉的。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出现,让人们对魏蜀吴三国争霸的事迹变得尽人皆知,无论是男女老少,都能够说出一些三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三国普及的程度。众所周知的是,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就大乱了,这时候逐

  • 太史慈为何会被孙策看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太史慈陌生。太史慈是东吴名将,他曾在北海救出孔融,并帮助孙氏扫荡江东,把自己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太史慈原本是刘繇部下,后来孙策看上太史慈,将他招致麾下。不得不说孙策很有眼光,找来了一位既有实力,又值得信任的将领,在乱世之中能寻得此人可不容易。那太史慈究竟有多厉害,下

  • 朱元璋开始就打压宦官,为何还是有宦官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最终的灭亡,其实和宦官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都出现过宦官干政的情况,明朝也不例外,但其实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吸取前朝的教训,对于宦官可以说是有诸多的打压,但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后来还是出现了宦官干政呢?究竟宦官势力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宦官干政为何没有办法杜绝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

  • 同样都是降将,为何于禁和姜维的评价差那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名将有很多,但是名将也不一定一直都效忠于一个人,也有不少归顺其他人的,比如于禁和姜维,都是蜀汉的降将,但是很显然他们各自在后世的名气和评价都是不一样的,对于姜维的评价都是很好的,认为他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但是对于于禁却没有那么好了,这又是为什么?为何同样都是降将,姜维和于禁的评价却差了那么多呢

  • 李世民屠夏县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有关李世民有没有屠过城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屠城毕竟是一件惨无人道的事情,会被后人诟病,所以这段历史就算存在恐怕也很难记录下来。不过传闻李世民曾屠过夏县,但这件事并没有在正史上出现过,所以其真伪大家可以自行判断,可以信也可以不信。那下面就来简单讲讲这段历史,看看李世民当时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竟然下

  • 魏忠贤死后不到一年,崇祯为何再次重用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一上位,就杀了魏忠贤,初期看来,似乎不是什么坏事,毕竟魏忠贤身为宦官却对朝堂之事过多的干预,崇祯一直都想要杀了他,但是只有在自己当了皇帝之后才能做这样的事情。之事在魏忠贤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崇祯却再一次重用了太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崇祯既然杀了魏忠贤,对阉党非常不满,为何又要如此重用太监们呢?

  • 胡人在唐朝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在古代唐朝时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比较开放的,也有很多的胡人在大唐生活,他们也做着各种工作,甚至还能够入朝为官。虽然看起来胡人似乎在唐朝可以像普通的百姓一样,唐朝对于胡人的接受程度比较高,但史书所记载的也只是统治阶层的一部分,那么普通百姓对胡人又是什么态度呢?胡人在当时的地位究竟是怎样的

  • 为何李治不敢废掉武则天?是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身为李治的皇后,却和历史上其他的皇后并不一样,武则天手里也是握有大权的,两人共同治理国家,史称二圣临朝,可见武则天在当时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但李治身为皇帝,如此明显的后宫干政的行为,为什么不加以阻止,甚至还算是默许了呢?李治为什么没有废掉武则天,是不敢还是不愿?李治究竟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没有废

  • 明英宗明知于谦死得冤,为何到死都不替他翻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于谦可以说是明朝的大功臣,但是最终却被明英宗处死,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这件事情感到不平。但其实明英宗自己,是知道于谦是被冤死的,但他还是要杀了于谦,而且和岳飞不一样,明英宗至死都没有为于谦平反翻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于谦死的那么冤,明英宗却不为他翻案,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