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的死谁的收益最大?幕后真凶真的是秦桧吗?

岳飞的死谁的收益最大?幕后真凶真的是秦桧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084 更新时间:2024/2/5 7:26:41

我们都知道,岳飞是我国宋朝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他的大义凛然,为了民族的利益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成为了后世们所学习的榜样,成为了人们心目当中的民族英雄。然而,岳飞的死至今也是一个遗憾,他没有死在战场上,反而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人们敬重岳飞,视他为民族英雄,可人们也痛恨奸臣秦桧,认为是他害死了岳飞。于是乎,在岳飞的寺庙前有了以秦桧为首的“五人组”的跪像。那么,看似岳飞死于秦桧之手,背后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

不可否认,岳飞确实是死于秦桧之手,可在小诗文看来,不是秦桧真的想要害死岳飞,这件事情的真正受益者还是宋高宗

提起岳飞的死就不得不提起一件事—“靖康之耻”,在这次事件中,包括徽钦二帝在内的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嫔妃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被金人虏去,而随之而来的则是北宋王朝的覆灭、南宋王朝的建立。那时的岳飞尚还年轻,血气方刚,一心想要抗金,为表心智,还写下了千古名篇《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从这首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岳飞从“靖康之耻”一事中对匈奴的仇恨已经到了想要喝匈奴血的程度了。

岳飞在朝为官之时,曾多次向皇帝上书请求北上收复中原,可是对此高宗却总是吞吞吐吐含糊其词地找各种理由搪塞岳飞,譬如“金人刚刚取得胜利士气正旺,我军气势低迷不适合现在应战”、甚至连“金人的武器装备过于先进,打不过他们”这种理由都搬出来了。

可偏偏这个时候,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还偏偏站出来迎合高宗反对岳飞的观点,这也是很多人以为这些朝堂之中的“主和派”贪生怕死,只想求得自己的“平安富贵”,而岳飞的所作所为无疑是触犯了这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才有了“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这一观点,可小诗文则认为是“宋高宗指示秦桧等人陷害岳飞,宋徽宗才是这件事情的幕后真凶!”

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也和“靖康之变”有关。

在古代,尤其是皇室,内部斗争是很严重的,大多数皇子为了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的事例数不胜数,至于像宋徽宗、南唐后主李煜这样不想当皇帝的皇帝那是十分少见的。本来正愁于无法当上皇帝的宋高宗此时却遇上了这等“好事”,直接黄袍加身为皇帝,成为了南宋的第一个皇帝。

其实宋高宗对于抗金一事本就不是很积极,他只想好好的享受他在杭州的“舒适生活”,还记得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足以看出当年的杭州城有多“安逸”了,而岳飞抗金无疑是破坏了宋高宗的安逸生活。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另一个更为致命原因就是岳飞不懂政治,岳飞曾在朝堂上提出要“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帝”重点就在“迎回徽、钦二帝”这句话上。

本来宋高宗皇帝当得好好的岳飞却说要迎回徽、钦二帝,试想一下,如果他们回来了那么高宗岂不是只能退位让贤,可在朝堂之上高宗又不能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说出来,这便让高宗更加地恼羞成怒了。

看着失地的一天天收复,高宗也一天比一天担忧,他害怕徽、钦二帝还活着,他害怕他的皇位不保。终于,在岳飞打到黄河边上,眼看就能收复失地时,突然十三道金牌把岳飞召回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处斩。

以上两点便是小编认为幕后真凶是“宋高宗”的原因,那么,岳飞临死前为何下令众将士不反抗呢?

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佩服岳飞的胸襟和气魄了,岳飞这么做无非也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岳家军和皇室以及以秦桧为首的“利益集团”起冲突,民族存亡之际,他不想因为自己让金人有了趁虚而入的机会,最终,他选择了妥协,哪怕这种妥协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记住,而秦桧等人包括宋徽宗等皇室成员在内的陷害忠良、为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的无耻之徒自然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国国王有多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前秦帝国的王浮生,相信大家对这个人不会很陌生了,是个出了名的暴君。浮生自幼便瞎了一只眼,所以对那些带有伤、残、少之类的话是极其敏感的。有一次一个宫廷御医谈事情,御医回答他人参的功能,御医说 :少少的一点人参,它的作用就很大了。结果符生马上翻脸,竞残忍下令将御医双眼挖掉,随后斩首。符生不止如此,朝

  • 窦宪大破北匈奴,为什么后人对他评价却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窦宪虽然曾大破北匈奴,立有战功,但后人对他的评价主要还是负面为主。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窦宪留下的劣迹太多,他被很多文人认为是东汉外戚专权的罪魁祸首,光是这一条就足以把他的功绩给掩埋。历史上,窦宪的确做了不少荒唐事,他曾派人刺杀皇室成员,如果窦宪没有一个当皇后的妹妹,可能他早被处死了。但窦宪的功绩也不

  • 庞德为什么要离开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众多的将领当中,庞德算是一位令人非常敬佩的人物了,关羽水淹七军,庞德和于禁被抓,然而庞德宁死不降,最终被关羽斩杀。庞德成就了忠义的名声,然而他原本效忠于马超,如果庞德忠义,但为何后来却不再跟随马超一起投靠刘备,而是依然跟着张鲁?庞德离开马超的原因究竟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杨坚做几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杨坚的故事了,或许大家也都听说过,这个隋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短的一个王朝了,那么有人问了,到底短到什么地步呢?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杨坚又到底是做了几年皇帝了?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是在(公元581年——公元604年)期间做的皇帝的,所以前前

  • 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和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为什么都杀了自己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因为领导者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因此史称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唐朝从最巅峰时期跌落的重要的历史事件,然而安史之乱这两个首领,最终的死法却都一样,都是被自己的亲儿子所杀,也就是安庆绪和史朝义。这的确是非常奇怪的,为什么这两个儿子都要杀掉自己的父亲,他们之间到底是有什么矛盾呢?下面就

  • 回纥可汗当众羞辱李适,为什么李适还要同回纥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唐德宗李适在位期间,对内对外都有着一番成就,特别是在和吐蕃的对抗中,成功扭转了劣势,慢慢占据上风,这才为此后的“元和中兴”开创了有利条件。安史之乱后,各地动荡不断,李适只能辗转多地依次平乱,使国内整体局势逐渐稳定下来。那今天,准备跟大家讲一件发生在李适登基之前的故事,说起这件

  • 康熙南巡真正目的是什么,六下江南都做了同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六次南巡。或是出于好奇,民间特别热衷知晓康熙皇帝在南巡时所发生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传闻也是越来越多,让人分不清真假。不过其中大部分事例都是杜撰出来的,康熙多为私访,外人想要知晓皇帝做了什么事,基本不太可能。那康熙南巡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有一项是明确的,那就是和当地的水利工

  • 三国第一草包将军是谁?最后下场有多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公园219年,刘备刷领军驻扎在定军山,与曹魏阵营的大将夏侯渊对峙着。之后对其率攻不下,最终便采用了发证的计谋,在走马谷采用烧围角之策,引夏侯渊前去救火,并趁机派黄忠居高临下突袭,猝不及防的夏侯渊就这么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按理说,夏侯渊是当时曹魏因战而死的最高级别将领,也是领袖曹操的连襟兄弟,他的阵亡

  • 吃火锅有哪些花样?看看清朝妃子们都吃出了什么花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年年秋去冬来、春暖乍寒的时候,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会弥漫着一种非常让人迷醉的香味,这就是让很多人都爱不释手的火锅味儿。是的,在寒冷的冬天,还真找不到比吃火锅更好更方便的美食了。现在问题来了:大概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开始吃火锅了呢?或许有人以为,最近几十年人们生活条件好了,才开始对火锅情有独钟,但事实上

  • 为何西方人对慈禧评价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慈禧,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绝对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之一。在辛酉政变中击败了咸丰之后便留下了顾命八大臣之后,慈禧统治中国长达47年。在这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清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最后,慈禧死后仅仅3年,大清就在辛亥革命的炮火里灭亡了。与国内对慈禧评价的丧权辱国、屈辱历史不同,西方史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