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给项羽家属赐刘姓的目的是什么?他不怕遭报复吗?

刘邦给项羽家属赐刘姓的目的是什么?他不怕遭报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77 更新时间:2024/2/23 1:31:07

古代两方争权,获胜的一方往往会将自己的对手赶尽杀绝,以免后患无穷。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曹爽已经缴械投降,但司马懿还是将其诛灭三族,就是怕他的后人报仇。但刘邦战胜项羽后,却没有将项羽的亲属全部除掉,反而还赐予他们刘姓,难道刘邦就不怕项羽后人找他报仇吗?或许刘邦当时十分自信,他已经完成一统,项氏的威胁也就荡然无存,刘邦此举也是因为他有绝对的把握和信心。

古代统治者,对于和自己竞争最终失败的人,都会有意贬损他,污化他。对其子孙后代,都会着意打击。比如李世民打败他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后,不但杀掉他们的儿子,而且对他们进行了着意地贬损。在史书上,李建成变成了一个庸碌无能,贪图享受,迫害兄弟的人。李元吉则是一个心狠手辣,自私凶狠、谋朝篡位的人。这就是李世民对作为失败者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污化。再比如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以后,对陈友谅的后代也极力打击。虽然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已经投降朱元璋了,但是朱元璋却把陈理送到高丽去,让他在那里自生自灭。

明明竞争对手已经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实力了,为什么这些古代统治者,还要对其进行污化,同时对其亲属进行严厉打击呢?这是因为竞争者虽然已经失败了,但是,他们的党羽也许还在,他们的影响力还在。如果不严厉打击,失败者也许就会死灰复燃。别人就会利用失败者大做文章。比如明朝虽然失败了,但是民间却不断有人假托明皇室的后代起义。因而,清朝要对明朝进行污化,降低明朝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可是,为什么刘邦夺得天下以后,却并没有污化他的竞争对手项羽呢?不但没有污化他,而且对项羽的亲属还非常好。

项羽的亲属中,项伯被刘邦封为射阳侯。

如果说项伯是因为对刘邦有恩,才被封侯的话。项羽的其他亲属,刘邦对他们也是很好的。比如项襄,他是主动投降刘邦的,刘邦封他为桃侯。项他,他是与刘邦作战,被灌婴擒获的,刘邦后来依然封他为平皋侯。其他姓项的,虽然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他们去哪里了,但是,也没有刘邦折磨他们的记录。

而且,刘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赐项羽的那些亲属姓“刘”,包括项伯、项襄、项他,都被刘邦赐姓“刘”。这也就是说,刘邦是把项羽的后人,当成自己一家人了。这在古代统治者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那么,刘邦为什么不但不污化项羽,反而还对项羽那么好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刘邦宽宏大量,胸怀天下的缘故。

这个话有一定的道理。比如雍齿,他曾经多次背叛刘邦,对刘邦进行釜底抽薪,刘邦恨得他牙痒。连刘邦自己也对张良说,雍齿是他最痛恨的人。但是,当张良建议刘邦,先把雍齿封侯,以便安定功臣的心的时候。刘邦毫不犹豫地就把雍齿封为侯了。而且此后,刘邦杀掉了那么多功臣,都没有动过雍齿。

不过,如果说是因为刘邦宽宏大量,才没有污化项羽,打击项羽的亲属,其实也说不过去。刘邦绝对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封雍齿为侯,也不是因为宽宏大量,而是因为他要利用雍齿为他做事情。

也就是说,刘邦作为一个政治家,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让江山长治久安。

当刘邦夺得天下以后,他发现那些异姓诸侯王们对他有很大的威胁,因此,他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打击。韩信为他建国立下的功劳是最大的,但他反而最提防韩信,用阴谋手段把韩信给拿下来,后来还默认了吕后杀韩信。卢绾是他最好的朋友,可以随便出入他的皇宫。

但他发现卢绾对他不利的时候,他因此率军讨伐卢绾。樊哙是他从小的哥们,但为了避免自己去世后,樊哙作乱,因此不管樊哙有没有罪,都派周勃陈平去杀他。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刘邦之所以没有污化项羽,并善待项羽的亲属,原因就在于,项羽及其亲属,对刘邦不会构成威胁。

实际上,项羽虽然曾经站在权力的最高峰,但他最终是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失败的。垓下一战,就是一个证明。不但他曾经的部下彭越英布对他倒戈,与刘邦的军队一起围攻他。而且他的士兵们,也纷纷离开了他。以至于他本来有10万军队,最终却一无所有,到乌江边上的时候,只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

这说明,已经没有人拥戴项羽了。因而项羽也不再是刘邦的一个威胁。既然如此,刘邦也就没有必要污化项羽,打击其亲属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丕伐吴最终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可以说是让蜀国元气大伤的一次战役了,在此之后,刘备身亡,大权交给了一个“扶不起”的刘禅,蜀国国力兵力也是大伤,理论上来说,如果这时候魏国攻打蜀国的话,说不定是可以取胜的。然而曹丕却并没有选择这样做,他反而去攻打吴国,这是为什么?曹丕伐吴最终有没有成功呢,连曹操都打不下

  • 崔琰为什么要帮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崔琰是东汉末期的一位名士,而对于名士的定义一般就是,品德优秀,外表端正,学识渊博,进退有度,是一种很让人欣赏和赞美的人。而崔琰,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当时也是非常有能力的,出身名门又官居高位,然而在曹操的继承人里面,为什么崔琰要选择帮助曹丕?后来曹操又为什么要杀掉崔琰呢?曹老板手下的能人不少吧?但是

  • 三国留赞一生有哪些成就?73岁还上战场杀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留赞是三国时期东吴将领,身为武将留赞一共活了73岁,最后还是在战场上力战而死。很难想象年过70的人,依然选择征战沙场,当时东吴处境也还没到生死存亡之际,留赞干嘛要这么拼呢?只因他性格从来如此。留赞性格刚烈,年轻时就喜欢读史书和兵书,对于天下被分割的局面常常叹息自己没有用武之地。后来留赞被将军凌统引用

  • 陈庆之和陈霸先什么关系?白袍将军陈庆之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陈庆之和陈霸先两个人,同样都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人物i,而且一个是将军,一个是陈朝的开国皇帝,两人也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所以很多人可能都会想要知道,这两个人之间是不是有什么样的联系呢?那么究竟,陈霸先和陈庆之两人有没有一种联系,他们俩是不是同一家人?两人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其实这两人之间并没有

  • 郦食其为什么选择跟随刘邦?第一次见面就教刘邦做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郦食其是刘邦手下著名说客,历史上郦食其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辅佐刘邦灭秦抗楚,为刘邦此后建立汉朝打下基础。当年郦食其是主动找上刘邦,希望能够追随他,不过他担心刘邦生性傲慢,会看不起人,所以就想了一个办法,既能教刘邦做人也能为自己提供一个机会。不得不佩服郦食其还是挺有计谋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这段历史

  • 吴国为何会在鼎盛期亡在夫差手里?夫差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夫差是吴国最后一位君王,当时吴国国力强盛,在夫椒之战中大败越国,使其臣服。后来夫差又在艾陵之战击败齐国,歼灭数十万齐军,成为南方一霸。但吴国此后却逐渐走衰,因为夫差在位期间极其好战,导致国力空虚,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慢慢恢复国力,终于是在公元前473年出兵击败吴国,将其灭亡。而夫差得知大势已去,最后

  • 乾隆喜欢和珅什么?竟多次饶恕和珅重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和珅能把贪官做到这个份上,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乾隆皇帝明明知道和珅贪污,但依然重用他,甚至还想办法洗刷他的罪名,让一众忠臣难以理解,乾隆到底喜欢和珅什么呢?其实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一次皇帝去找纪晓岚,希望他能放过和珅,纪晓岚也不理解和珅为什么对他如此重要,最后乾隆透露心声,他一直把和珅当做自己

  • 窦太后为什么如此宠爱梁王?甚至要把皇位传给刘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窦太后喜爱梁王的程度已经超越常人的想象,她竟然向汉景帝提出,让他把皇位传给弟弟刘武。很多人不理解窦太后为什么如此宠爱梁王,有人推测窦太后可能是为了自己的权位才这样做,恐怕这只是原因之一。因为窦太后除此之外还对梁王十分放纵,就向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一样,把所有的宠爱都集于一身。不知道他们之间到底经历过什么

  • 靖康之耻与王安石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得到,靖康之耻会与王安石有什么关系。靖康之耻可以说是北宋王朝,甚至是汉人历史上极其耻辱的一件事情,其他朝代再也没有像这样的情况,居然连皇室全都成了俘虏,如果这样一件事情要与王安石有什么关系的话,那恐怕也就是因为他的王安石变法了吧。究竟王安石变法是怎样引发靖康之耻的呢?纵观整个宋朝历史

  • 南宋如何对待武将?南宋军事更加疲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南宋初期,国家已经被逼入绝路,所以当时朝廷只能把武将的地位放在首位,重文轻武的局面得到了一些改善。但还是有一些皇帝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所以在一件事上效仿了北宋的做法,导致南宋军事变的更加疲软,最后走上亡国之路。其实南宋是有机会改变现状的,可惜在关键时刻没能出现一位洞察局势的明君,结果也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