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六小国”是如何灭亡的?宋国、中山国被谁所灭?

战国“六小国”是如何灭亡的?宋国、中山国被谁所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693 更新时间:2024/2/5 10:44:11

从春秋过渡到战国,周朝境内各个诸侯国经过长年征战,数目大量减少,除了大家熟悉的七雄以外,其他小国基本只能在夹缝中生存,祈求不被吞并。关于战国七雄的故事,相信大家应该已经听过很多了,那今天就来讲讲战国时期的“六小国”,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看看他们的结局到底如何。其中越国、宋国的鼎盛期也很强大,但维持的时间不够,遗憾没能成为七雄。

越国

作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越国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其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除了战国七雄之外,越国的存在感还是比较大的,且存在时间也比较长。

勾践之后,越国发生了“越人三弑其君”事件,之后又发生了“诸咎之乱”,此后宫廷中不断上演弑君弑父的悲剧,越国贵族间的互相残杀,造成越国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经济倒退,越王勾践开创的霸业至此走向衰落。

周慎靓王九年(前306年),越王无疆也效仿列国征发中原,率领北上伐齐,被齐威王派使者一番劝说后掉头跑去攻打楚国,结果中了埋伏,兵败身亡,而越国也因此分崩离析,各族子弟们竞争权位,纷纷建国。越国至此灭亡,东越、闽越则为其后人所建。

巴国

巴国在春秋末、战国初从汉水流域进入长江上游地区,开始与蜀国为邻,此后在长江和嘉陵江一线建立了五座都城,后由此引发“巴蜀世战争”。巴国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

战国中期以后,楚国开始向巴国大举进攻,巴国不敌之下从长江一线退守鱼复。此后,蜀国也向巴国发动进攻,夺取巴国部分土地。之后,在楚国的连续进攻之下,巴国三大盐泉全部丢失,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国力就此一蹶不振。

周慎靓王二年(前319年)冬,巴国和苴国联合,巴国欲灭充国。而蜀国和充国结盟,两国抵御巴国。巴国在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灭掉充国,但随即便被蜀国击败。苴国向秦国求救,秦国派司马错率领大军入川救助苴国,却就此趁机灭掉苴、蜀两国,巴国亦于同年被灭。

蜀国

战国时期的蜀国,正处在开明王朝时期,开明王朝从周惠王十一年(前666年)开始,统治蜀国长达300余年,使得蜀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国势一度也极为强大。

中原战国时期,开明王传至第十代开明尚,迫于秦、巴、楚的压力,去掉了帝号,改称王。开明尚趁巴国攻打其他小国之时,派军攻灭了四川盆地北缘山区的平周等小国,并在此建立了“自治区”——苴国,作为蜀国的藩属国,专门负责统治这一片区。

后来,末代蜀王逐渐腐化衰落。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趁着四川盆地内乱之际,秦国应苴国所请,入蜀地灭掉了巴、蜀等国。

宋国

宋国在进入战国之后,发生了戴氏(旁支)取宋事件,宋桓公被宋剔成君(宋戴公后裔)推翻,宋剔成君成为国君。

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戴偃称王,即宋康王。史称宋康王“行王政”,即实行政治改革,宋国遂强盛起来。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掉滕国,取其地。”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受到齐、楚、魏大国的忌恨,乃与齐、魏为敌国。

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便联合楚国、魏国攻打宋国。宋国百姓四处逃散,城池没能守住,宋康王于是逃到倪侯的住所。齐军抓获并杀死宋康王,灭亡宋国,三国共同瓜分宋国的土地。

中山国

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部落离开山区,开始向东部平原迁徙,在顾建立了新都,同时开始效仿其他各个诸侯,建立新的政治军事制度。然而武公之后的桓公由于年幼无知,导致国政荒废,最终被晋国攻陷,中山国退入太行山。

中山被灭后,桓公历经20余年的励精图治,最终于周安王二十二年(前380年)重新复兴,定都灵寿。复兴后的中山由于将赵国分为南北两部分,因而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曾于周安王二十五年(前377年)和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两次进攻中山国,但因中山国的抵抗并未成功。

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赵灭中山国,将王尚迁徙到肤施,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经过350余年时间,宣告灭亡。

鲁国

鲁国从春秋末期开始陷入公卿争权的乱局之中,直到鲁穆公时期推行改革,任命博士公仪休为鲁相,这才逐渐从三桓手中收回政权,重新确立了公室的权威。而三桓之一的季氏则据其封邑费、卞,独立成为了费国。

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鲁景公卒,鲁平公即位,此时正是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之年。鲁顷公二年(前278年),秦国破楚国首都郢,楚顷王东迁至陈。顷公十九年(前261年),楚伐鲁取徐州。顷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迁顷公于下邑,封鲁君于莒。后七年(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鲁国绝祀。

至于剩下的郑国、滕国、邹国、费国等国,虽然进入战国之后他们还在苟延残喘,但实在是已经无力回天,最终均被邻国所灭。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元顺帝真的是宋恭帝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元朝皇帝是汉人?这一看很多人一定都是不相信的,元朝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汉人统治的朝代,皇帝自然都不可能是汉人,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说法,也一定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元顺帝身上本来就有很多疑团,有人认为,元顺帝其实就是宋恭帝的儿子,那么他自然就是汉人了,这是真的吗?历史上真实的元顺帝,到底是什么身份呢

  • 为什么说宋仁宗时期是古代最好的四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出现过数百位皇帝,在这些皇帝治理下的百姓生活得如何,相信每位皇帝治下的百姓都是不一样的,而在古代的皇帝中,很多人都认为,在宋仁宗治下的四十年,是古代最好的四十年,这句话自然是说,宋仁宗是古代皇帝中,对待百姓最好的一位皇帝了。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宋仁宗究竟是怎样的,那四十年又是怎样的呢?中国历史上的

  • 陈桥兵变的历史真相为何被掩盖?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陈桥兵变其实在很多人看来是有点虚假的,赵匡胤究竟是怎么黄袍加身的,这一点恐怕真实情况已经无法知道了,但是要说是他的手下“逼”他穿上龙袍,很多人一定都是不太相信的,赵匡胤甚至多次拒绝,这真的可能吗?陈桥兵变究竟有多少被掩盖的历史真相,真实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公

  •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活剐三千宫女?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剐刑在古代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刑罚了,就是俗话说的千刀万剐,凌迟处死,受刑的人自然是万分痛苦的。历史上因此而死的人并不少,但是在明朝明成祖朱棣时期,竟然有三千宫女因此而死,这是为什么?这件事情是不是真实发生过的,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将这些宫女剐刑而死,她们做了些什么事,引得这样的结果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 韩王安主动献南阳给秦国,最后却加速韩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韩王安是韩国最后一位国君,等秦国准备实行灭六国计划后,韩国成了首位目标,为什么第一个倒霉的会是韩国呢?面对强大的秦军,韩王安自知没有反抗的能力,因此将南阳主动献给秦国,想要以此换来平安。但他小看了秦始皇的决心,仅一年不到时间,秦国大军便一路势如破竹,踏平韩国,而韩王安被俘。只能说韩王安还是太天真了,

  • 司马光为什么给西夏割地?他和王安石真实关系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小时候应该都有听过。如此聪明的孩子,此后也成了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一生政绩卓越。不过有一件事,让他饱受非议,因为他曾把安疆、葭芦等地割让给西夏,引起了朝中上下的不满。有人把司马光这样做的原因和王安石联系了起来,因为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这其中到底

  • 汉代为何要搞这个分封和郡县并存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有看到这个汉代的一些制度,这其中就有一项是把这个分封制度和郡县制度是并存的,那么这样做就很麻烦了,为什么会有这样蹩脚的制度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刘邦之所以要分封和郡县并存关键在于,刘邦认为东周亡于分封,而秦代亡于郡县。为了避免相同的历史重现,刘邦采取了分

  • 如果张作霖不死,东北还会丢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东三省地处我国的东北边境,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当年张作霖占据东三省,与日本人合作,只是合作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当张作霖所做的事情不能满足日本人的利益的时候,就出现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当日身亡。这自然是很遗憾的,但是如果说张作霖没有被炸死,或者没有皇姑屯事件的话,后来东三省还会丢

  • 卫青和霍去病在汉匈战争做出了哪些贡献?汉武帝手中的两张王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役持续了130多年,直到汉武帝时期汉军迎来了全面反击,最后成功开疆扩土,重挫匈奴。在这场战役中,有两位将领的名字大家肯定听说过,他们就是卫青和霍去病。卫青和霍去病可以说是汉武帝手上最厉害的两张王牌,因为正是在他们的指挥下,汉军才能频频告捷,对于这段历史也是让人感到热血沸腾。下面就来

  • 王平在蜀汉地位如何?王平为什么没有魏延姜维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五虎将,再是姜维、魏延等人。那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他虽然没有这些人出名,但对于当时的蜀国来说同样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才,他就是王平。提到王平,他原本是徐晃副将,后来赵云将他推荐给刘备,此后王平帮助刘备拿下汉中,又在征讨南蛮的战役中立下功劳,升任将军。王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