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王安主动献南阳给秦国,最后却加速韩国灭亡

韩王安主动献南阳给秦国,最后却加速韩国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95 更新时间:2024/2/1 10:03:24

韩王安是韩国最后一位国君,等秦国准备实行灭六国计划后,韩国成了首位目标,为什么第一个倒霉的会是韩国呢?面对强大的秦军,韩王安自知没有反抗的能力,因此将南阳主动献给秦国,想要以此换来平安。但他小看了秦始皇的决心,仅一年不到时间,秦国大军便一路势如破竹,踏平韩国,而韩王安被俘。只能说韩王安还是太天真了,不过当时无论他做出怎样的选择,恐怕都没办法改变最后的结局。

战国末期韩国实力最弱

自从晋国一分为三后,韩国的表现比较平淡。相比之下,魏国、赵国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魏国在魏文侯魏武侯时代雄霸一时,赵国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时也堪与秦国分庭抗礼。在整个战国时代,韩国除了早期吞并郑国算得上是一大武功之外,其他时间并没有十分突出的表现,特别是与秦国的战争,几乎是百战百败,领土不断缩小,已经从大国沦为小国了。

韩对秦政策出现严重失误

到了战国末期,韩国由于实力最弱,担心被秦国吞并,遂派水利学家郑国入秦充当间谍,郑国的任务,是游说秦国开挖水利大工程,以此消耗秦之财力民力,以推迟秦国灭韩的时间。然而,后来间谍案被侦破,韩国的阴谋就暴露了。

后来,韩国的公子韩非入秦当人质。韩非是著名的法家人物,但是他只是理论家,而不是政治家。韩非抱着“存韩”的目的,攻击拆散东方合纵运动的秦国上卿姚贾,却被姚贾与李斯反戈一击,最后被毒死于狱中。

郑国的间谍案与韩非卷入秦之政治漩涡,都是韩国为了自救的体现。这两件事显然令秦王嬴政十分不痛快,这也是后来秦国首先灭韩的原因之一。

韩王安献南阳之地,加速韩国的灭亡

韩非未能完成存韩的使命,反而丢了性命,这令韩王安大为惊恐。为了讨好秦国,韩王安于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把南阳之地献给秦国。可是这种做法与肉包子打狗有何差别?难道一块土地就能喂饱贪得无厌的秦国么?秦王嬴政毫不客气地接受了韩王的厚礼,派内史滕接管新的土地。

事实证明,韩王安完全打错了算盘。他想用割地来换取秦国的同情,然而,获得韩国的献地后,秦王嬴政马上指示地方军政长官内史滕,为伐韩做好最后的准备。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国将领内史滕对韩国发动最后一击。奄奄一息的韩国再也无法抵挡秦军的攻势,韩国首都新郑被攻破,韩王安成为秦军的俘虏,韩国的土地悉数被秦国吞并。韩国因此成为七雄中的第一个出局者。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光为什么给西夏割地?他和王安石真实关系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小时候应该都有听过。如此聪明的孩子,此后也成了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一生政绩卓越。不过有一件事,让他饱受非议,因为他曾把安疆、葭芦等地割让给西夏,引起了朝中上下的不满。有人把司马光这样做的原因和王安石联系了起来,因为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这其中到底

  • 汉代为何要搞这个分封和郡县并存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有看到这个汉代的一些制度,这其中就有一项是把这个分封制度和郡县制度是并存的,那么这样做就很麻烦了,为什么会有这样蹩脚的制度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刘邦之所以要分封和郡县并存关键在于,刘邦认为东周亡于分封,而秦代亡于郡县。为了避免相同的历史重现,刘邦采取了分

  • 如果张作霖不死,东北还会丢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东三省地处我国的东北边境,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当年张作霖占据东三省,与日本人合作,只是合作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当张作霖所做的事情不能满足日本人的利益的时候,就出现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当日身亡。这自然是很遗憾的,但是如果说张作霖没有被炸死,或者没有皇姑屯事件的话,后来东三省还会丢

  • 卫青和霍去病在汉匈战争做出了哪些贡献?汉武帝手中的两张王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役持续了130多年,直到汉武帝时期汉军迎来了全面反击,最后成功开疆扩土,重挫匈奴。在这场战役中,有两位将领的名字大家肯定听说过,他们就是卫青和霍去病。卫青和霍去病可以说是汉武帝手上最厉害的两张王牌,因为正是在他们的指挥下,汉军才能频频告捷,对于这段历史也是让人感到热血沸腾。下面就来

  • 王平在蜀汉地位如何?王平为什么没有魏延姜维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五虎将,再是姜维、魏延等人。那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他虽然没有这些人出名,但对于当时的蜀国来说同样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才,他就是王平。提到王平,他原本是徐晃副将,后来赵云将他推荐给刘备,此后王平帮助刘备拿下汉中,又在征讨南蛮的战役中立下功劳,升任将军。王平一生

  • 周武王临终前为何不让姜子牙辅政?为何选择周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姜子牙不管是在神话传说中,还是真实的历史上,都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了,姜子牙本身也的确是非常的厉害了,不过在周武王临终之前,安排的辅政大臣却不是姜子牙,而是周公旦,这是为何?周公旦的能力的确是非常厉害,古代也一直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说法,但是为什么姜子牙当时没有被安排辅政呢?殷商末年,商纣王

  • 许褚敢硬抗张飞、吕布,为何却不敢面对颜良、文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张飞和吕布这样的人物,相比起颜良和文丑,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肯定是张飞吕布的武力值要更高一些了,颜良文丑自然相比起他们来说就弱很多了。但是,为什么在三国时,许褚面对张飞和吕布都不怕什么,但是却不敢面对颜良和文丑呢?许褚面对张飞和吕布的时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说,颜良文丑还要更厉害吗?1.许褚是如何面对

  • 溥仪的保镖霍殿阁后来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小编有看到一位叫霍殿阁的人,小编对姓霍的人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霍元甲的影响太大了,那么有人问了,这个霍殿阁又是谁呢?其实这个霍殿阁和溥仪有关系,他是溥仪的保镖,那么这个霍殿阁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对这个感兴趣的可以看看!都说清末姓霍人出了两个杰出的武师:霍元甲与霍殿阁。那么,二位有什么关系呢

  • 偷袭荆州对吴国没什么好处,孙权是不是没有战略眼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后奠定了三国的格局,可以说当时的局面还是比较稳定的,三方如果都不轻易出手的话,这个局面还是会维持一段时间的。然而从当时的意义来说,孙权偷袭荆州,对东吴可以说弊端是非常大的,这是否能说明孙权而非常缺乏战略眼光?偷袭荆州到底对东吴有没有好处,这一点到底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孙权为何要这样做?1.

  • 隆中对的三分天下和鲁肃的三分天下,有哪些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三分天下”最早的提出者,其实并不是诸葛亮,而是鲁肃,很多人知道诸葛亮在《隆中对》里面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但其实在诸葛亮之前,东吴的鲁肃早已经提出来了类似的说法。既然同样都是三分天下,那肯定要放在一起说一说了,鲁肃和诸葛亮关于三分天下的策略,究竟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