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青和霍去病在汉匈战争做出了哪些贡献?汉武帝手中的两张王牌

卫青和霍去病在汉匈战争做出了哪些贡献?汉武帝手中的两张王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26 更新时间:2024/2/5 10:43:22

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役持续了130多年,直到汉武帝时期汉军迎来了全面反击,最后成功开疆扩土,重挫匈奴。在这场战役中,有两位将领的名字大家肯定听说过,他们就是卫青和霍去病。卫青和霍去病可以说是汉武帝手上最厉害的两张王牌,因为正是在他们的指挥下,汉军才能频频告捷,对于这段历史也是让人感到热血沸腾。下面就来简单讲讲,卫青和霍去病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一、汉武帝对匈奴主动出击

话说大汉王朝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国力日渐强大起来,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定对匈奴出手。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大幕徐徐拉开,六月,汉武帝听取了王恢的建议,命雁门商人聂壹以走私犯的身份“亡入”匈奴(间谍呀)。

此时的匈奴首领是军臣单于,聂壹对军臣单于说:“吾能斩马邑令丞,以城降,财物可尽得。”

同时派出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护军将军韩安国等将领率三十万大军事先埋伏在附近山谷之中,想给军臣单于来个“包饺子”。

军臣单于听了聂壹的鼓动,亲率十万铁骑进入武州塞,但军臣单于放眼一望,看到满山遍野的牲畜,任其自由啃食,却没有见到放牧的人,不由心生疑惑,这怎么可能呢?

军臣单于很精明,命令军队停止前进,派出游骑抓回了一个汉朝雁门尉史,得知这是汉朝的诱敌之计,大军早就埋伏好了,静等匈奴入瓮。

军臣单于惊出一身冷汗,立刻命令军队撒退,这汉朝策划的一次伏击落空。

军臣单于认为这是有天神相助,于是,封这个尉史为“天王”,很慷慨大方呀。

汉武帝看到诱敌不成,决定主动出击。

公元前129年,以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兵分四路出塞,合击匈奴,但计划又一次落空,公孙敖等人的两路兵马根本没有找到敌人,李广部却遭到匈奴伏击,损失惨重,李广本人也成了俘虏(匈奴把李广置于两马之间,李广诈死,半途趁其不备,突然跃起,抢了一匹快马与弓箭,驰骋逃了回来。李广,我心目中的英雄!)。

四路人马,只有卫青(卫青,汉武帝的小舅子,战神一般存在的人)直捣匈奴老巢龙城,斩杀无数,俘获七百余人凯旋归来,也让汉武帝第一次出击匈奴挽回一点面子。

二、收复“河南地”

军臣单于没想到被卫青率领的汉军掏了老巢,损失颇大,不由大怒,集结兵马报复,兵分三路入冦,从雁门到辽西一线展开攻势,一路占领了造阳等地,深入汉境九百余里,这块土地本来就是匈奴的,是战国时期被燕国占领,如今又回到匈奴手里;一路杀入辽西,斩杀辽西太守,掠走两千余人;一路杀奔渔阳,击伤汉大将韩安国,迫使汉军坚壁不出。

汉武帝面对匈奴入侵作出回应,派卫青、李息率军北出榆林、云中,沿外长城一路向西北行进,直扑匈奴右贤王的驻地高阙,切断右贤王与河套地区的联系,随后突然向南挥师,沿黄河、贺兰山南下,直袭没有任何准备的匈奴楼烦王与白羊王驻牧的河套平原,一击致胜,俘虏五千余众、牲畜百万,也抓获了一些匈奴的探子,“全甲兵而还”,也就是没有损失兵马。

河套地区被称为“河南地”,是匈奴发祥地之一,也是匈奴距离汉朝统治核心,关中地区最近的地区,战略位置重要。

汉朝占领河套地区后,不惜代价在此地设置朔方郡,修筑朔方城,又从内地迁民十万徙居朔方郡,充实边境。

此次胜利,是汉军避实就虚的成场战术,也是汉王朝第一次大胜匈奴,扬了威,也让汉武帝有了信心。

朔方郡的建立,也第一次把触角伸到长城以外,把战火引到匈奴境内。

匈奴军臣单于看到自己的“河南地”被汉朝占领,又气又急,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军臣单于去世,他的弟弟伊稚斜成了单于,厉兵秣马,志在收复河套失地。

就在这时,汉武帝又出手了。

三、战神卫青与霍去病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派卫青统十余万大军,出朔方、高阙、右北平,主动向匈奴右贤王发起攻击。

这右贤王根本就没有想到汉军来袭,正搂着爱妾狂欢。

卫青亲率三万精骑,昼伏夜出,神不知鬼不觉杀到右贤王王庭附近,然后趁夜色突然发起进攻,右贤王大惊失色,丢下部众只顾自己逃跑,手下部队无人指挥,让卫青好一番收拾,右贤王手下裨小王十余人,连同部众一万五千余人成了俘虏,牲畜损失近百万头。

汉军几次得手,但匈奴的主力并没有遭受多大的打击。

汉武帝任卫青为大将军再次出击,然而匈奴有了准备,双方互有得失,打了个旗鼔相当。汉军斩首一万九千余人,十八岁的骠骑校尉霍去病首战告捷,生擒匈奴相国、当户以下两千余人,被封为冠军侯(荣耀呀)。但西汉方面有两位将军被匈奴击败而全军覆没,一个是右将军苏建,一个是前将军翕侯赵信。苏建逃回,而赵信被俘投降。

这次会战,与其说是汉军的胜利,倒不如说是匈奴的胜利,歼灭了汉写有生力量,并且赵信的投降,让汉朝兵马的情况让匈奴尽知。

这赵信本来就是投降汉朝的匈奴人,伊稚斜单于十分重用赵信,封他为自次王(何为自次王,似乎就是地位仅次于单于的王),还把他的姐姐嫁给赵信。

赵信深知汉军虚实,一下成了单于的姐夫,也是投桃报李,建议伊稚斜单于把王庭北撤,远离汉军的打击范围。

如若汉军来攻,必须深入大漠,如此,匈奴兵马可以以逸待劳,各个击破。

伊稚斜单于采纳了这一建议,从此以后,汉王朝与匈奴之间在蒙古高原的竞争进入相持状态。

然而,令匈奴想不到的是,大汉王朝出了一个战神霍去病,统率精兵万骑,轻装上阵,直捣匈奴孱弱的西部,深入匈奴腹地,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余里,阵斩折兰王、卢侯王,生擒浑邪王子,大败休屠王,缴获匈奴祭天金人,斩首八千余。

霍去病所统万骑,仅剩三千人返回。

随后,霍去病又一次出击,转战两千余里,俘虏五王,斩首与俘获三万余。这两次出击,彻底削弱了匈奴右地,也激发了匈奴内部的矛盾,浑邪王与休屠王火迸,浑邪王杀了休屠王,并其所部,投降了汉朝。

汉武帝在浑邪王旧地设置了武威、酒泉两郡,为大汉王朝踏上西域开了大门。

祁连山地区是匈奴的天然牧场,其支脉焉支山紧扼丝绸之路要冲,据说这里盛产一种植物“红蓝”(一种菊科植物),是匈奴人制作胭脂的原料。

于是,民歌唱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四、决战匈奴

汉武帝看到汉军屡屡得手,决定寻找匈奴主力。

公元前119年,以卫青与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分别出定襄、代郡。

此次出击,汉王朝做了充分准备,光战马与运输补给的马匹就达二十四匹,另有几十万步兵紧随其后。

汉武帝希望一举征服匈奴。

匈奴伊稚斜单于按照赵信的谋略,把精兵布置在漠北,等待汉军深入。

卫青部渡过大漠,北上千余里,刚好碰到严阵以待的匈奴主力。

久经战阵的卫青,下令以车环营,然后选五千铁骑挑战,伊稚斜单于以万骑迎战,接近黄昏,两军正杀的难分难解之时,突然刮起狂风,飞沙走石,迎面看不清对方。

卫青抓住时机,果断令两翼出击,迂回包围单于的营地。在狂风飞沙中,匈奴伊稚斜单于惊魂失措,不知道来了多少汉朝兵马,慌乱中骑上一匹骡子(一匹千里骡呀),在亲信侍卫的保护下,向西北突围而走,而他的军队还在与汉军战斗,撕杀到半夜,双方才知道伊稚斜这个重要人物跑了。

卫青急忙令轻骑,轻装上阵,火速追击。而匈奴人闻知头跑了,军心溃败,四下奔跑,卫青纵兵追击二百余里,这一阵斩杀,杀俘接近两万,一直追到赵信城(就是那个先降汉又降匈奴的赵信,仿照汉城所建的城堡),缴获大量粮食与物资,得到补充后,余下的一把火烧光,凯旋而归。

而霍去病这一路,在匈奴降将的引路下,北上两千余里,越过沙漠,痛击匈奴左贤王,斩俘七千余人,左贤王弃军而逃。

霍去病挥军追到狼居胥山,在主峰上建坛祭告天地,随后班师。

此番漠北大战,汉军共歼敌九万余人,夺取了阴山以南的所有地区。

阴山以南草原,水草丰美,是匈奴赖以生存的地方,而阴山以北则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与戈壁,根本无法放牧,这就逼迫匈奴背井离乡开始远迁,“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让大汉王朝基本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卫青七次出击匈奴,霍去病六次出击匈奴,给予匈奴沉重的打击,也造就了这两个抗击匈奴的将星。

随后,汉武帝又几次派兵出击匈奴,互有胜负,但汉王朝掌握了主动权,也让汉武帝成了历史最著名的帝王。

公元前87年,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去世。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王平在蜀汉地位如何?王平为什么没有魏延姜维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五虎将,再是姜维、魏延等人。那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他虽然没有这些人出名,但对于当时的蜀国来说同样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才,他就是王平。提到王平,他原本是徐晃副将,后来赵云将他推荐给刘备,此后王平帮助刘备拿下汉中,又在征讨南蛮的战役中立下功劳,升任将军。王平一生

  • 周武王临终前为何不让姜子牙辅政?为何选择周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姜子牙不管是在神话传说中,还是真实的历史上,都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了,姜子牙本身也的确是非常的厉害了,不过在周武王临终之前,安排的辅政大臣却不是姜子牙,而是周公旦,这是为何?周公旦的能力的确是非常厉害,古代也一直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说法,但是为什么姜子牙当时没有被安排辅政呢?殷商末年,商纣王

  • 许褚敢硬抗张飞、吕布,为何却不敢面对颜良、文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张飞和吕布这样的人物,相比起颜良和文丑,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肯定是张飞吕布的武力值要更高一些了,颜良文丑自然相比起他们来说就弱很多了。但是,为什么在三国时,许褚面对张飞和吕布都不怕什么,但是却不敢面对颜良和文丑呢?许褚面对张飞和吕布的时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说,颜良文丑还要更厉害吗?1.许褚是如何面对

  • 溥仪的保镖霍殿阁后来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小编有看到一位叫霍殿阁的人,小编对姓霍的人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霍元甲的影响太大了,那么有人问了,这个霍殿阁又是谁呢?其实这个霍殿阁和溥仪有关系,他是溥仪的保镖,那么这个霍殿阁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对这个感兴趣的可以看看!都说清末姓霍人出了两个杰出的武师:霍元甲与霍殿阁。那么,二位有什么关系呢

  • 偷袭荆州对吴国没什么好处,孙权是不是没有战略眼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后奠定了三国的格局,可以说当时的局面还是比较稳定的,三方如果都不轻易出手的话,这个局面还是会维持一段时间的。然而从当时的意义来说,孙权偷袭荆州,对东吴可以说弊端是非常大的,这是否能说明孙权而非常缺乏战略眼光?偷袭荆州到底对东吴有没有好处,这一点到底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孙权为何要这样做?1.

  • 隆中对的三分天下和鲁肃的三分天下,有哪些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三分天下”最早的提出者,其实并不是诸葛亮,而是鲁肃,很多人知道诸葛亮在《隆中对》里面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但其实在诸葛亮之前,东吴的鲁肃早已经提出来了类似的说法。既然同样都是三分天下,那肯定要放在一起说一说了,鲁肃和诸葛亮关于三分天下的策略,究竟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是哪

  • 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灭掉薛丁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说薛讷,很多人不清楚的话,说薛丁山可能就有很多人知道了,薛丁山虽然是个虚构的人物,但是他却是以薛讷为历史原型的,也就是薛仁贵的儿子。而在武则天时期,我们知道她当时是杀了不少朝中大臣的,这其中就有薛丁山一族,只是为何武则天是一定要杀掉薛丁山的,是当时薛丁山对她构成了什么威胁,因此要斩草除根吗?1.

  • 历史上齐国综合国力如何?齐国什么时候开始走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时期,齐桓公是第一位称霸的霸主,齐国也被认为是春秋四大强国之一。其实齐国建邦以来,就依靠地理位置富甲一方,军事也十分强大,到了齐桓公这一代,依靠丰富的海上资源成功制霸,因此被称为“海王之国”。齐国的综合实力在整个东周都是名列前茅,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都不输秦国,那齐国究

  • 乾隆为何实行闭关锁国?其实并不是因为愚昧无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起清朝时期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很多人都会感到非常痛心,也会认为,这都是因为清政府的愚昧无知所导致的,但是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清朝更加愚昧无知,完全没有一点的进步,因此与整个世界都脱离了,才导致了落后。但是,事实当真是如此吗?乾隆皇帝时期为何要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他这样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竟然

  • 冯玉祥为何对郭松龄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冯玉祥其实和郭松龄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看起来不错的关系背后也有很多故事的,话说这个郭松龄落难的时候这个冯玉祥是没有救这个郭松龄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选择不帮呢?下面就这个问题可以一起看看!在民国时期的众多的军阀中,冯玉祥是真正在出尔反尔、反戈这一条道路上走到了极端的人,冯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