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吕蒙偷袭关羽是缺乏战略眼光,而姜维北伐却不是?

为什么说吕蒙偷袭关羽是缺乏战略眼光,而姜维北伐却不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11 更新时间:2024/2/14 17:07:40

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偷袭关羽,直接导致了关羽丢失荆州,还被杀掉了,这件事情看上去似乎是东吴大获全胜,可是后来孙权处理起来却很苦恼,因为他明明是胜利者,然而却比失败者更加失败,因为很多人认为这件事情从战略上来说,是非常缺乏眼光的。但是为什么在后来姜维北伐这件事情上,却没有人这样认为呢?

1.白衣渡江

白衣渡江是三国时期,东吴吕蒙袭击荆州的一场战役。因为在渡江过程中,吕蒙让部下都扮作成商人的样子,所以这次战役被叫作“白衣渡江”。

当时关羽正率军北伐,不在荆州。吕蒙成功渡江后,南郡守将傅士仁、糜芳先后投降。吕蒙进驻南郡,安抚关羽手下的士卒家属,并与陆逊配合,切断关羽归路,并将其擒获。

此战东吴成功占领了荆州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孙权和刘备之间的联盟关系也因此被打破,并引发了之后的夷陵之战。

从外交意义上看:

刘备作为江东的盟友,在江东外患严重的情况下,做了一连串不仅足够激怒孙权,而且也令孙权失去安全感的事:1.在赤壁大战以后,刘备以闪电般的速度攻取了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和桂阳郡,一举把荆州南部收为己有。2.和孙权的妹妹相处得很不和谐。3.孙权建议共同进兵取益都,而刘备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加以拒绝。后来,刘备竟然自己单独行动夺了刘璋的地盘。4.刘备又进军汉中,做了汉中王,却没在事前和孙权这位盟友有所商谈。5.关羽拒绝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孙权的一个儿子,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自比为虎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称孙权为犬就未免太过分了。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关羽攻打襄阳、樊城,进展颇为顺利,若置之不顾,刘备实力大增,和曹操抗衡,而东吴沦为最弱势的一方,怎么看都是被吞并的命运了。

从战略意义上看:

吴国在荆州之战前的势力范围小的可怜,当时浙闽沿海为山越蛮夷之地,只有长江中下游弹丸之地可称王化。所谓魏>吴>蜀的版图,是在荆州夺还,孙权称帝之后的形势。而在刘备控制荆州益州时,曹>>刘>>孙(三人当时都未称帝)。

长江从四川东出到湖北,江流出于崇山峻岭之间,江面若不是狭窄,就是弯曲,一般有险可守。可从湖北开始,江流变得宽阔。若是占据上游,则长江天险与下游共有,顺流而下,势如破竹,很快就可以威胁到下游的核心地带。

于蜀而言,没有荆州尚能在地形相对封闭的四川盆地中割据,只是失去了与魏抗衡的基地;于魏而言,拿下荆州则可俯视长江,占领东吴,挺进西川,统一中国;而对于东吴而言,东吴立国,所凭仗的是长江天险。而荆州正在长江的上游,没有荆州将无以立国。

“敌在淮南,而长江之险,吾与敌共;敌在上游,而长江之险,乃制之于敌矣。”(《读史方舆纪要南直方舆纪要序》)荆州正处在东吴的咽喉,南阳和襄阳在攻防上的唇齿相依之势,长江天险本身固守的本钱,怎可反受他人钳制。

2.为什么说吕蒙战略失败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东吴最有战略眼光,力主联合的鲁肃去世后,吕蒙接替鲁肃。219年,吕蒙趁关羽在前线大战曹魏的时候,白衣渡江,偷掉三郡,并擒杀关羽。

吕蒙一手白衣渡江在中国战争史上都可以留名,打的非常漂亮。但是战术上的胜利却带来了战略上的大溃败。其后引发的夷陵之战,蜀国精锐全灭,而吴国也只是据江自守。两国貌合神离再也不能精诚合作,东吴虽然几乎占领荆州全郡,但并没有对曹魏做出丝毫威胁。可以说这一战可能改写了历史的走向。

在这一战之前,刘备在汉中大败曹操,关羽也在襄阳压制住了曹军。而如果东吴能在东线打出好的配合,曹操还有一年就死了,吴蜀联军未必没有翻盘的希望。

东吴当然有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吕蒙说的很明白:初,鲁肃等以为曹公尚存,祸难始构,宜相辅协,与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陈计策曰:“今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日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东吴不需要靠刘备也能守得住荆州(言下之意之前确实是依靠刘备在南阳抵御曹操),关羽在荆州未来对东吴很有威胁,徐州战略环境不如荆州,死磕徐州不如偷袭荆州。

可见荆州在东吴的战略规划中本来就是用来防御的地盘。但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而言,荆州是战略要冲,是能否逆袭中原的重要据点。东吴当然不需要为蜀汉考虑。他只需为自己考虑,据江自守才是东吴除鲁肃周瑜之外所有人的算盘。为此,东吴不惜做戏一场,然后做出偷袭盟友的举动。所谓借荆州一说,都是出自吴书孙权,鲁肃,吕蒙传。更大的可能是东吴人也自觉偷袭盟友并不光彩,而给了自己一个可以下台的说法。

其实战争中的偷袭并没有那么不光彩,战争本就是利益的对决,本就是尔虞我诈的斗争。但是为了小利益,损伤了大的利益,那就是不光彩且愚蠢了。短视的吕蒙和孙权并不能够理解鲁肃的眼光和格局。偷袭荆州带来了两家永远的裂痕,放弃了荆州作为战略牵制的作用,直接导致了孙刘两家的火并和坐以待毙。孙权更是冲动的杀掉关羽,让自己和刘备之间再没有一丝回旋余地,并被曹操利用。

刘备的倾巢而出,一为情如兄弟的关羽,二为荆州的战略位置,三也为了自己戎马一生,翻盘有望的时候却被猪队友一锅端的愤怒。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耻地偷袭了盟友,造成了对方巨大的损失,摒弃重要的战略要地,直接导致了双方的战略上被压制,并将这种背叛行为粉饰以莫须有的借口。这样的行为,哪怕在漫长而利益倾轧的历史长河中,也绝不是一件值得鼓吹和自我安慰的功业。败

吕蒙做为东吴的四位大都督之一,战略眼光真的无法和周瑜、鲁肃相比。白衣渡江这一战术上的胜利最终带来了战略上的大溃败。

3.为何姜维不是战略失败

姜维也是个经常被讨论到的人,争议也很大。他这边的形势倒没有之前三分的荆州那么复杂,出三峡打东吴肯定行不通,战斗就只能是对付北方。姜维的思路和诸葛亮差不多,打击的是魏国国土最狭窄的部分。诸葛亮三次大规模的北伐都有断绝陇道的意思,如果成功就可以封闭渭河平原与陇西的联络,从而全取陇西并与羌胡建立联系,获得战马来源,进而蚕食关中以求发展。姜维的出兵方向都比较偏西,看起来思路与诸葛亮差不多,如果能发挥好这个思路是没问题的。

关键是他朝上政治和治理地方都没诸葛亮那两下子,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出国力,这事就不好办,为了达到相同的效果,需要进行更广泛的动员,人民负担会加重。费祎在世时候对姜维进行了节制,理由是汉晋春秋曰: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这里费祎还是比较清醒的。

另一方面姜维比诸葛亮毛躁,战争既有大胜又有大败,有那么一些汉末前三国时期英雄的风范。但他的国家经不起败仗,同样规模的失败和胜利,失败带来的损失远比胜利带来的收获要大,恐怕这也是姜维曾经的主簿不太待见他的原因,给个粗有文武的评价。姜维个人的忠诚、勤奋还有能力稍微掩盖了他的这一点缺陷——其实换个环境比如像魏国那样国力强盛的地方,这些都算不得什么缺陷——但是在蜀汉执政就必须十分小心,要熟悉国内环境和国际形势,一个不慎国家就灭亡了。最后补充点,不用把这些军人想得那么龌龊,能成为职业军人对战争有爱好很正常,打仗可以有兵权不代表不打仗就会失去权力或者失去信任,蒋琬费祎很少打仗,他们失去权力了么?鲁肃也很少打仗,他失去孙权的信任了么?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康熙为什么说崇祯无能?崇祯是生不逢时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虽然亡于崇祯之手,但当时明朝败局已经难以挽回,灭亡的原因体现在方方面面,也不是崇祯帝一个人的过错。其实崇祯继位初期是打算挽回大明颓势的,只不过朝廷贪腐严重,朝纲败坏,已无力回天。康熙帝觉得崇祯无能,那崇祯究竟是个怎样的皇帝呢?这次就来为大家介绍下历史上的崇祯帝,看看他究竟做了些什么,康熙对他的评

  • 杨广是为了宣华夫人而杀父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宣华夫人是陈后主同父异母的妹妹,而在隋文帝的独孤皇后还在世的时候,就只有宣华夫人能够得到宠爱,独孤皇后死后,更是比之前更加得宠。然而宣华夫人却与隋文帝之子杨广之间,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关系,名义上宣华夫人是杨广的母辈,但是实际上,两人之间却没那么简单,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杨广就是为了能够得到宣华夫人而杀

  • 夏朝为什么不被世界承认?为何中国却坚持认为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有关夏朝,在国内很多人的认知当中,这是一个确切存在过的王朝,但是因为流传下来的资料并不是很多,所以关于夏朝,还是有很多的未解之谜的,有很多事情都还是没有办法解释清楚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夏朝的存在。不过在国际上,夏朝的存在却一直都不被承认,这又是为什么?夏朝既然存在为什么不承认,这种态度与什么有关系呢?

  • 朱祁镇复辟时,于谦做为朱祁钰的心腹为何不出来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祁镇复辟的故事在明朝也是很大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了,但是对于已经是皇帝的朱祁钰来说那是致命的事,毕竟自己皇位好不保了,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这个朱祁钰的一位心腹大臣,他的名字叫于谦,朱祁镇在复辟的时候,话说这个于谦多多少少应该知道吧,但是这个于谦没有出来阻止,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背后的

  • 朱瞻基为何称为蟋蟀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蟋蟀皇帝是谁小编反正不知道,小编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也不知道是谁给起的,这也太黑了吧,那么有的人问了,为什么要叫蟋蟀皇帝呢?是不是因为这个皇帝喜欢玩蟋蟀啊?和木工皇帝一样?其实也没有那么简单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就因为朱詹基喜欢斗蟋蟀,就被后世文

  • 汉武帝最喜欢哪位后妃?汉武帝感情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武帝刘彻,我们都知道他有着“千古一帝”之称,在位期间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不过好像大家对于汉武帝的感情生活也非常感兴趣,而这方面被提及的就比较少了,其实汉武帝的感情世界也很丰富,金屋藏娇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就和汉武帝有关。阿娇是汉武帝第一位皇后陈皇后,她是汉

  • 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其他儿子都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朱棣,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明朝时期的燕王,夺取了皇帝侄子朱允炆的帝位,成为了明朝时期的第三位皇帝。当时朱棣骑兵早饭的时候,朱元璋的儿子中不仅仅只有朱棣这一个儿子还活着。那么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在干什么呢?们中间有没有反对或者支持朱棣起兵的,他们又都是怎么做的呢?朱元璋有26个儿子,

  • 八百诸侯国存亡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八百诸侯国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什么朝代有八百诸侯呢?其实就是周朝了,那么这个周朝的八百诸侯国的存亡时间分布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揭秘看看看,看看八百诸侯都是什么时间灭亡的吧!武王伐纣真的有八百诸侯吗?据史书记载诸侯不期而至者八百人,也就是说当时的天下依附周武王的诸侯

  • 曾秉正为什么被朱元璋罢免?卖女儿筹路费最后被处以宫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曾秉正是明朝初期官员,据说曾秉正为人正直,常替百姓请命,是一位颇受尊敬的清官。正常来讲,这样的官员肯定是越多越好,但曾秉正工作上得罪了不少同事,导致他在朱元璋眼里形象极差,于是下令将他罢免。曾秉正得知后愤愤不平,自己也没多少家当,为了回乡把自己的女儿给卖了。这件事让朱元璋知道后,又惹到他了,最后曾秉

  • 朱高煦起兵造反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高煦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这个人小编赶紧他心思很大,但是能力又不够,所以显得很尴尬,其实朱高煦是有造反的,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是失败了,那么有的人会问了,为什么会失败,这个朱高煦起兵造反的经过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大明风华》中朱高煦,对明成祖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