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蜀联盟是如何走向破裂的?盟友终究抵不过利益

吴蜀联盟是如何走向破裂的?盟友终究抵不过利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64 更新时间:2024/2/5 7:08:31

曹操大军南下,誓要夺取荆州,后来孙权和刘备结盟,在赤壁之战上战胜曹操,这才有了后面的三足鼎立之势。东吴和蜀汉一直都保持联盟的关系,这样才能合力对抗曹魏,但此后吴蜀联盟却不攻自破,刘备丢了荆州,还是去了关羽,损失惨重。双方结盟的事态是如何走向破裂的呢?实际上还是利益驱使,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已经来到了反目的边缘,而战火一触即发。

东吴和蜀汉之间是盟友,但这个关系上却扎着一根刺,就是荆州问题。当孙策占领长江以南的扬州地区(所谓江东六郡)后,东吴势力实际上就进入了瓶颈期,孙策试图夺占徐州,但屡次败于广陵太守陈登之手,说明北上徐州是行不通的。北边打不过,东边和南边是大海,交州这时候还是蛮荒之地,怎么办?只能打西边了。

鲁肃为东吴确定了荆州攻略:“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孙策死前就曾经打过荆州,孙权继位以后就更是频繁西进。刘表则以黄祖守江夏,刘磐守长沙,在长江南北抵挡东吴。虽然史料记载,荆州对抗东吴的战事上屡战屡败,但领土从未落入过孙家之手,而仅有军民被虏走的记载,此外还有射杀凌操、徐琨的小胜。自建安四年(199年)、建安八年(203年)、建安九年(204年)、建安十一年(206年)、建安十二年(207年),与孙氏军队有过交战5次的纪录。

即使建安十三年(208年),东吴第六次西征终于杀掉江夏太守黄祖,但也是强弩之末,刘表又派自己儿子刘琦来镇守江夏,东吴依然寸土未得。

而就在这一年,刘表病故,曹操南下,刘琮投降,除了江夏郡在刘琦、刘备手里,其他六郡都归曹操了,于是孙刘第一次在共同强敌压力下结盟。

赤壁之战后,曹军退守襄阳、樊城,依然握有南阳郡;经过周瑜一年多与曹仁的争夺战,最终将南郡划归东吴所有,此时孙权占据了南郡、江夏郡、武陵郡大部,分别任命周瑜、程普黄盖为太守;刘备则占有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并在与江陵隔江相望的武陵郡地盘筑公安城驻军。随后以公安地盘太小容不下驻军为由,向孙权借得整个南郡。

孙权为啥要借地理位置重要的南郡给刘备?这是因为借出南郡,就等于把曹操集团的军事压力全都甩给了刘备:“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孙权本来打算甩锅后继续西进,吞并益州,却遭到刘备强烈反对,未能成功。但是孙权此后试图向淮南扩张,却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和建安十九年(214年)两败于合肥,这时刘备取得益州,孙权索要荆州不成,派吕蒙攻下长沙、零陵、桂阳,而曹操又夺取汉中,为避免两线作战,刘备与孙权讲和,以湘水为界瓜分荆州,也就是说孙权已经有了荆州的大部分,而刘备只剩下南郡、武陵和零陵的一部分。

后来,孙权欲用周瑜攻伐益州,却被刘备所阻,无疑令孙权极为不快。“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仍伪报曰:‘备与璋讬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原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于山林。’后备西图璋,留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

双方这个同盟此时已经名存实亡,之前虽然孙夫人已经回到东吴,但刘备至少在名义上还承认孙夫人是他正室。这次刘备直接以吴氏为正室,对孙权来说就是把他妹妹给扫地出门了,自然又是一种羞辱。

正因为刘备觉得自己不欠孙权了,双方又撕破脸了,所以坐镇荆州的关羽对东吴相当不客气。先有拒婚,后有夺湘关之米,再加上关羽的成功和吕蒙的撺掇,孙权才终于做出彻底撕毁孙刘同盟,从背后捅刀子的决定。

吕蒙这段话成了孙权决心背盟的最后一根稻草:“令孙皎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蒙则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况关羽君臣,诈术万端,不可以腹心待之。今羽所以未发难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

政治本来就是如此,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直到刘备东征失败后,蜀汉自知已经没有夺回荆州的希望,孙权又因为曹丕三路南征撕破脸了,双方又有了共同的敌人,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才终于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盟约。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变态多,有多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五代十国时期最精彩的政治大戏,那就不得不说李存勖“中兴唐祚”的策略了。后唐籍此从天命理论的层次上成为了唐朝的组成部分,而且还被后面继位的王朝所认可:后晋取代后唐时行二王三恪之礼,所封的正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幼子李从益。短短十余年,后唐在人们心中便已与曾经的唐朝合而为一,以至

  • 李嗣源怎么当上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李嗣源,庙号明宗,本名叫做邈佶烈,无姓氏。这是我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第二位皇帝,出生于唐懿宗威通八年,也就是公元867年,山西应县人。逝世于后唐长兴四年,也就是公元933年。李嗣源称帝后改名李亶,其先祖为沙陀族,其父李霓为李国昌(李克用之父)爱将,曾镇守雁门(今山西代县)。李嗣源自幼生长于

  • 韩安国贪嗜钱财,为何汉武帝还认为他是治国之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韩安国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从小饱读诗书,口才了得,此后成为小有名气的辨士。入仕后,韩安国多次帮助梁孝王化解危机,还深的汉景帝信任。等到汉武帝时期,韩安国也迎来了他的人生巅峰,成为朝廷核心人物,对外主张与匈奴和亲,来避免战事。不过韩安国本人贪财成瘾,品行不算端正,但汉武帝依然觉得韩安国是治国之

  • 顺治真的是被鱼吃掉的吗?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顺治帝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作为清朝历史上第三个皇帝,顺治可以说是给清朝做出过很大的贡献的。顺治帝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之一,但是关于他的死因,却一直都是众说纷纭的。而除了一些比较常见的说法之外,居然还有人认为,顺治是被鱼吃掉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鱼怎么吃掉顺治的,他身为皇帝怎会被鱼吃掉呢?1

  • 赵匡胤最爱的皇后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赵光义和赵匡胤其实也真的是很纠结的两个人,如果要说他们的故事也得说几天几夜,所以今天我们不说这个赵光义和赵匡胤的故事,我们来说说他们的爱情故事,看看这个赵光义到底喜欢哪一位皇后,这个赵匡胤又最爱谁,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赵光义的皇后是谁?赵光义的一生,共有4个皇后,分别是尹皇后、符皇后、李

  • 赵匡胤为什么不传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赵匡胤那真的是有太多的话说了,大家也知道的,这个赵匡胤别看厉害,建立了宋朝,但是传言他好像没有传子,也就是没有下一代,所以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赵匡胤一脉绝了?这个问题其实问得不过份,野史也经常性说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具体的原因吧!赵匡胤为什么不传子?第一、赵匡义那时候已经拥有十

  • 斧声烛影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斧声烛影小编记得以前还是挺著名的一个成语的,但是小编一直不知道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背后也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含义,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斧声烛影的真相到底是为什么呢?话说和这个赵光义是有非常非常大的联系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1、戛然而止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八月,宋太祖赵匡胤

  • 巫蛊之祸究竟是一起怎样的事件?导致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巫蛊之祸是发生在汉武帝时期的一重大事件,最后牵扯人数高达数十万,而且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被逼死,更有数万人因此事丧命。汉武帝英明一生,为什么会听信巫蛊,致其名声毁于一旦呢?或许缺乏科学的支撑,生活在封建时期的人多多少少会听信一些巫术之说,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悲剧。皇帝听信的下场应该是最惨烈的,等汉武帝

  • 历史上许褚儿子许仪怎么死的?许仪死因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许仪可能略显陌生,但他的父亲大家肯定都知道,他就是三国著名武将许褚。许褚一生战功累累,是曹操最为信任的手下之一。但他的儿子许仪却死的蹊跷,因为钟会的马踏入泥坑,导致钟会一怒之下将许仪斩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般来说,这样的错不至于杀人,而且杀的还是功臣之子,钟会此举到底有何目的?下面就来简单

  • 南宋前三位皇帝为什么全都禅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皇帝来说,谁都想自己在皇位上多待几年,毕竟手握大权,皇位也是被众人争得头破血流,皇子中想要当皇帝的绝不在少数。但是在南宋时期,南宋的前三位皇帝却是一些“另类”,每一个都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把皇帝之位禅让给了太子,自己当起了太上皇,这是为什么?他们就这么喜欢当太上皇吗?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