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科技水平发达,为什么国防却不堪一击?

宋朝科技水平发达,为什么国防却不堪一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582 更新时间:2024/2/5 7:09:02

宋朝给人的感觉是,有着良好的文化、经济水平,也有大量的科技诞生于宋朝,例如最被大家熟知的四大发明都集中在这段时期。不过宋朝的军事,以及国防力量总让人感到不放心,有人做过统计,宋朝对外的胜率有70%以上,但为什么印象中宋朝总是吃大亏的一方呢?原因还是在于宋军赢的多的都是小规模战役,到了大型战役宋军往往就支撑不住了。如果没有其他领域的强势发展,可能宋朝的生命周期会进一步缩短。

(一)经济科技文化发达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这样评价宋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这么高的评价,的确是有事实根据的。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多年,宋朝在经济上的发展可称第一,包括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等,都有重大发展,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促进了对外交流,和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经济贸易往来。

科技创新和发展在宋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四大发明在宋朝得到改进并应用,沈括的《梦溪笔谈》被史学家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文化事业的发达就更不用说了。我在写的拙文中曾说到:有学者统计,两宋三百年间,通过科举录取进士人数超过10万人,傲居各代榜首:是唐至五代时期的近10倍,元代的近100倍,明代的近4倍,清代的3.8倍。

最著名的是嘉佑二年(1057年)考试。有人称其为千年科举第一榜。其中有以后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曾巩三人;史称“二程”的道学、理学大师,洛学创始人程颢和其兄弟程颐;大思想家、关学创始人张载

宋朝的诗人词家非常多,如苏轼、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其作品大多是流传百世的经典之作。

(二)国防实在差劲

宋朝的国防确实差劲。以三个著名的和议为例。

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侵。本想逃之夭夭的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被“御驾亲征”到澶州督战。

本来战争形势有利于宋。但舍得花钱买平安的宋真宗,却与辽订立和约,就是史称的澶(chá;n)渊之盟。主要内容有:辽宋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和约签订后,双方罢战百余年。

金国崛起后,与北宋联合攻辽。双方最终商定,北宋攻取辽国燕京析津府(今北京),金攻取辽国的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灭辽之后,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将原来每年进供给辽国的银、绢如数转送给金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海上之盟”。

结果呢?金军很快就取得战略性胜利,宋军久久不能攻取燕京。靠金军把燕京攻下来后,北宋除了要把给辽的岁币全数送给金外,还得每年给金100万贯钱作为燕京的“代租金”。哎!真是钱多好办事?

签订澶渊之盟和“海上之盟”,对一段时间的社会发展可算是好事,但从长远看,越来越搞得“有国而无防”了。一个国家不管经济科技文化如何发展,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保卫行吗?

经过岳飞等名将率军浴血奋战,在抗金形势越来越好的情况下,偏安于东南半壁江山的南宋,考虑的头等大事还是和议。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于绍兴十一年(1141)与金达成史称的”绍兴和议“:宋向金称臣,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以换来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三)宋朝为啥“有国而无防”呢

根本原因是统治集团”重文轻武“!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本是通过“陈桥兵变”上台的,正因为如此,在北宋建立之初,赵匡胤最担心的就是武将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知那天要脱掉他的“黄袍”。

他用了一招“杯酒释兵权”良策,把那些手握重兵的开国将军驾空,然后实行大换血,次一级的军官则用一些资望较浅唯命是从的人充任。心眼多的赵匡胤还不放心,大刀阔斧地改革军事制度,推行“更戍法”。

按照“更戍法”的规定,将士需常加以易置和调换,这样虽然彻底消除了唐末五代军事将领以武力威胁朝廷的隐患,但由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造成领兵主将不熟悉所率部队的特性与战斗力,亦无威严让部属可信。

与此同时,明确实行“兴文教,抑武事”的方针,广开科举海选,重用文人,科举成为踏上仕途的最重要途径。“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史籍上的这句话成为当时的社会写照。

文武官员所受到的待遇也有巨大差别。北宋名将狄青和与其共事的韩琦尽管级别一样,韩琦却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无奈的狄青发出了“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的感慨。在这种社会风气下,越来越多的人弃武从文,古代汉人身上的尚武精神日渐衰弱。

限于文章篇幅,军队防守安排重内部轻边境,当官的把当兵的当佣人使唤,当兵的可交钱免训练,军事训练玩花架子,军纪涣散等,这些问题就不一一例举了。对于劳苦功高的军事将领,如岳飞、韩世忠、辛弃疾等,不是杀害就是不予重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受自然条件限制

从东北到西南的北宋边境,由辽(金)、西夏、吐蕃、大理等环绕,它们大都是骑兵作战很厉害的游牧民族。宋朝基本上是步兵,没有强大的骑兵兵团。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对步兵具有天然的优势。宋朝不是不想大量发展骑兵,主要问题是没有大规模适合养马的场地。笔者认为宋朝国防力量薄弱,也有受自然条件限制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饲养战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饲养场地要辽阔,需要大片的牧场供马生长繁衍。二是必须饲养体力好的成年公马。三是饲养战马要比较寒冷的气候。

古代中国适合养马的地区主要在西北和东北,汉对匈奴和唐对突厥的战争,能取得胜利,与在西北地区大规模养马、建立强大的骑兵部队不无关系。

宋朝的主要领地在黄河以南,那里气候湿润温暖,不适合大规模养马。要到西北东北地区养马,宋朝的步兵是赶不走强悍的游牧民族骑兵的,还何况宋内部一直“抑武”耶。

汉唐都城在关中平原。包括关中平原在内的甘肃东部和陕西大部地区是北宋的领土,这片地区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汉代曾在那里养过马。但到了宋代,作为繁华地区,人口不断增加,不断开垦种植粮食,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已经承担不起大规模养马的消耗(据说养一匹马和养6-7个人的消耗差不多)。

文末述评:笔者管见,宋朝“有国而无防”,有内部原因也有自然原因,但内部“重文轻武”是根本的原因,因为外部条件可以通过努力来创造。

此外,宋朝享年长有个重要原因,由于科技比较发达,将火药大规模运用于了军事,加之造船技术、军事工程技术比较先进,在冷兵器时代,如在唐岛之战、合川钓鱼城之战等局部战斗中,能够具有相当的实力,使敌人受到重创,这些延缓了南宋的衰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赵匡胤为何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为何不是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过宋朝历史的朋友们都会知道,开宝九年赵匡胤驾崩,而继承皇位的是他的弟弟赵光义。按照理论上来讲,先皇去世后,继承皇位的应该是自己的儿子,嫡长子继承制从商末一直流传下来,难道赵匡胤没有儿子?显然不是,他是有儿子的,那么为什么赵匡胤不按照祖制传给儿子,而是把皇位传给了兄弟赵光义呢?1.首先不可否认的是

  • 无心法师3玄鹄是岳绮罗吗?玄鹄黑化早有预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无心法师3》中,陈瑶再次挑战男性角色柳玄鹄,不过根据广大网友的反馈,似乎吐槽的占比比较多。玄鹄是青鸾的弟弟,因为知道自己活不长所以打算潇洒走完这一生。但等他得知无心拥有不死之身后,他便想探寻不死的秘密,还因此黑化,成了反派人物。青鸾和玄鹄的身世和岳绮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前传,相信这次会给大家

  • 孤城闭结局是什么?宋仁宗和曹皇后为什么没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孤城闭》小说主要讲述赵徽柔和梁怀吉之间的爱情故事,但剧版的男女主角换成了宋仁宗和曹皇后,这样的设定在剧情方面肯定会更加丰富,因为是以宋仁宗的一生作为主线。其实仁宗的感情生活也没那么如意,他曾废掉第一任皇后郭氏,立曹氏为皇后,但他和曹皇后之间却没有什么爱情可言,两人也没有孩子。想必大家都非常好奇,宋

  • 谁才是宋朝最优秀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宋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当中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发达的一个朝代。而导致这种盛世情况就要跟宋朝的那些优秀的皇帝分不开了。当然了,在宋朝中后期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的昏君。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排一下心目中宋朝皇帝的排名,看看谁才是宋朝最优秀的皇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第九位·宋钦宗赵桓宋钦宗赵

  • 北宋名臣韩琦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韩琦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韩琦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他一生为相十载,辅佐三朝帝王,在军事、民生等方面都有着突出贡献。后人对于韩琦有着很高的评价,称其忠于职守,勤政爱民,可谓社稷之臣。韩琦最后是在相州溘然长逝,享年68岁,韩琦的离世震惊朝野,就连宋神宗也为他恸哭举哀。《孤城闭》这部剧中,韩琦将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次就来简单介绍

  • 最新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赵匡胤黄袍加身,从此将中国带进了历史上最繁华的时代。在我国历史上,南北两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朝代,只不过可惜的是执政方阵一直都重文抑武,导致国家武力滞后,在对外战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宋朝皇帝顺序列表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

  • 宋朝的文化对中华文明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宋朝其实很多人都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一个朝代,虽然这样说但是争议很大,所以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最近很多人都在说那这个宋朝的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文人最喜欢回到哪个朝代?那当然是宋朝!“不杀士大夫”

  • 吴蜀联盟是如何走向破裂的?盟友终究抵不过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大军南下,誓要夺取荆州,后来孙权和刘备结盟,在赤壁之战上战胜曹操,这才有了后面的三足鼎立之势。东吴和蜀汉一直都保持联盟的关系,这样才能合力对抗曹魏,但此后吴蜀联盟却不攻自破,刘备丢了荆州,还是去了关羽,损失惨重。双方结盟的事态是如何走向破裂的呢?实际上还是利益驱使,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已经来到了

  • 五代十国变态多,有多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五代十国时期最精彩的政治大戏,那就不得不说李存勖“中兴唐祚”的策略了。后唐籍此从天命理论的层次上成为了唐朝的组成部分,而且还被后面继位的王朝所认可:后晋取代后唐时行二王三恪之礼,所封的正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幼子李从益。短短十余年,后唐在人们心中便已与曾经的唐朝合而为一,以至

  • 李嗣源怎么当上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李嗣源,庙号明宗,本名叫做邈佶烈,无姓氏。这是我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第二位皇帝,出生于唐懿宗威通八年,也就是公元867年,山西应县人。逝世于后唐长兴四年,也就是公元933年。李嗣源称帝后改名李亶,其先祖为沙陀族,其父李霓为李国昌(李克用之父)爱将,曾镇守雁门(今山西代县)。李嗣源自幼生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