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为何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为何不是儿子?

赵匡胤为何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为何不是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52 更新时间:2024/2/5 7:08:48

了解过宋朝历史的朋友们都会知道,开宝九年赵匡胤驾崩,而继承皇位的是他的弟弟赵光义。按照理论上来讲,先皇去世后,继承皇位的应该是自己的儿子,嫡长子继承制从商末一直流传下来,难道赵匡胤没有儿子?显然不是,他是有儿子的,那么为什么赵匡胤不按照祖制传给儿子,而是把皇位传给了兄弟赵光义呢?

1.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俩感情深厚:

皇帝定立继承人,常规情况下是自己的儿子,一方面要看哪个儿子能力强,另一方面就要看哪个儿子跟自己关系好,从而确立继承人。由于赵匡胤吸取了五代的教训,所以在考虑继承人问题上,他首先考虑不是儿子。

为了国家安危考虑,尤其在立国之初,政局不稳,让弟弟赵光义作为继承人最为合适。弟弟赵光义从始至终都跟随者哥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时,也是赵光义、赵普等人一齐协助策划实施的。

史料记载:

“开封尹光义暴疾,遂如其第视之。”

赵匡胤已经登基为皇帝,仍然对弟弟关怀备至,在赵光义得病的时候,赵匡胤亲自到府中看望。甚至亲自熬汤煎药,在床边照顾弟弟。哪怕已在帝王之家,手足之情也十分真切。

为了培养赵光义各方面的能力和经验,赵光义从殿前都候到大内都部署,之后可以行使宰相职权,任开封府尹加中书令,并封为晋王。

皇室宗亲任职开封府尹,基本就确立了其继承人的地位。感情深厚加着力栽培,这明显是奔着继承人去的,这毋庸置疑。

所以,从谁更适合做皇上的角度,赵匡胤选择的是弟弟,而不是儿子。

2.再有就是金匮之盟的约束: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重,赵匡胤一直在左右细心照料,赵匡胤是个大孝子,所以对母亲的话是言听计从。杜太后临危之际,马上叫来了宰相赵普,为遗命做个见证。

杜太后问儿子:“你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

赵匡胤急忙答道:“我得到天下,全是母亲积德才有的。”

杜太后厉声呵斥:“不对,如果后周世宗柴荣的继承人,不是个幼小的孩童,你还能得到天下吗?你百年之后要立你弟弟为继承人,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赵匡胤泣不成声,对母亲的话没有半字反驳,于是太后令赵普写下盟约,并严密保管起来。父母之命,做儿子的岂敢违背?实际上,当时赵匡胤的确是答应了母亲,但毕竟皇帝是他,权力在他手中。

哪怕他改了主意,他人没有办法阻止,况且赵普那是自己人,不是外人。但母亲的遗命常常萦绕在赵匡胤心中,假若赵匡胤不遵守,可能会于心不安,也无法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在盟约的约束下,赵匡胤最终选择赵光义为继承人。

也就是说,赵匡胤也是一个重承诺之人,更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于情于理都偏向了赵光义。

3.赵光义其实有篡位之嫌:

前面我们分析的是赵匡胤心甘情愿把皇位传给弟弟,那么有没有可能是非情愿的呢?

赵光义被封为开封府尹、中书令,可以位居宰相之上,是毫无疑问的实权派,况且赵光义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他在京城到处结交权贵,培养自己的势力,他的野心也逐渐开始膨胀。

赵匡胤病危之际,急忙令人召见晋王赵光义,来确立后事。当时屋内只有兄弟二人,然而门内有人影晃动,赵匡胤大声对弟弟说:

“将来你要好好干!”

接着赵匡胤突然去世,只有赵光义一人从门内走出。

宋皇后见晋王赵光义一人出来,十分惊愕,很快又转变了态度说:

“我们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您了!”

于是赵光义顺利继位。宋皇后为何惊诧,也许本来赵匡胤的病还不到病危的程度,却突然去世。在烛光斧影中,赵光义也许给哥哥下了毒,也许直接谋害了哥哥。

在赵光义即位后,理应对侄子赵德芳、赵德昭,弟弟赵廷美予以厚待,而这几位却接连死于非命,并且绝对是人为的。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了,就算赵匡胤真的有意传位给弟弟,这个做弟弟的行为也十分不地道。

所以,我们值得怀疑,在当时的情况下,赵匡胤实际上是被迫传给的赵光义。

4.赵光义势力庞大,已无法遏制:

在赵匡胤暮年,想到洛阳转一转,他也在洛阳出生的,也有落叶归根一说。皇帝出门,当然带上文武百官,赵光义也在其中。一生为国事操劳的赵匡胤,此一行也并非游玩,而是有迁都的想法。

开封虽然位置不错,却没有可以依仗的天险,只有黄河一道屏障,当然开封的水运异常发达,全国各地物资,可以以汴渠送到京城。开封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必须囤积大量军队来保证京师安全,这无疑也加重了国家负担。

当赵匡胤询问对建迁的看法时,有大臣说道: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

意思就是开封水渠便利,粮食运输方便,且重兵固守,不能轻易迁移。众大臣皆不同意赵匡胤迁都的计划,而赵光义最后说了一句惊世憾俗的:

“在德不在险!”

帝王的统治重要在德行,而并非险要的地理位置,这无疑在强词夺理,首都是全国的核心,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幽云十六州早已丢失,建都开封并是不个很好的选择。赵光义在大庭广众之上大放厥词,这是在宣示主权。

晋王赵光义多年积累的势力都在京城,这一迁都,不都白折腾了吗,反对迁都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赵匡胤着力栽培的弟弟成了参天大树,甚至都掩盖了他的锋芒。

弟弟的无礼赵匡胤已经看到眼中,但他并没有反驳什么,因为他已经老了,他现在最重要的是顺利交接权力,保证国家安定。所以赵匡胤妥协了,如果他让赵德昭继位,这无疑会引起一场宫廷政变,于国于己都没有好处。

赵匡胤以武立国,结束了五代军阀割据的局面,为大宋盛世垫定了牢固的基础。如此英明神武的帝王,却在继承人上犹豫不决,不论顺利继位也好篡位也罢,好在赵光义也是个不错的皇帝。

赵光义一生都在执着追求统一大业,力求汉唐盛世,他收复北汉,完成了哥哥未未完成的使命,两次北伐虽然失败,但宋军并没有落得下风。他也许对哥哥有所亏欠,但他一直在努力,在拼搏,哪怕无法实现理想,此生也足矣!

那么各位,你认为赵匡胤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传位给弟弟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无心法师3玄鹄是岳绮罗吗?玄鹄黑化早有预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无心法师3》中,陈瑶再次挑战男性角色柳玄鹄,不过根据广大网友的反馈,似乎吐槽的占比比较多。玄鹄是青鸾的弟弟,因为知道自己活不长所以打算潇洒走完这一生。但等他得知无心拥有不死之身后,他便想探寻不死的秘密,还因此黑化,成了反派人物。青鸾和玄鹄的身世和岳绮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前传,相信这次会给大家

  • 孤城闭结局是什么?宋仁宗和曹皇后为什么没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孤城闭》小说主要讲述赵徽柔和梁怀吉之间的爱情故事,但剧版的男女主角换成了宋仁宗和曹皇后,这样的设定在剧情方面肯定会更加丰富,因为是以宋仁宗的一生作为主线。其实仁宗的感情生活也没那么如意,他曾废掉第一任皇后郭氏,立曹氏为皇后,但他和曹皇后之间却没有什么爱情可言,两人也没有孩子。想必大家都非常好奇,宋

  • 谁才是宋朝最优秀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宋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当中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发达的一个朝代。而导致这种盛世情况就要跟宋朝的那些优秀的皇帝分不开了。当然了,在宋朝中后期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的昏君。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排一下心目中宋朝皇帝的排名,看看谁才是宋朝最优秀的皇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第九位·宋钦宗赵桓宋钦宗赵

  • 北宋名臣韩琦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韩琦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韩琦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他一生为相十载,辅佐三朝帝王,在军事、民生等方面都有着突出贡献。后人对于韩琦有着很高的评价,称其忠于职守,勤政爱民,可谓社稷之臣。韩琦最后是在相州溘然长逝,享年68岁,韩琦的离世震惊朝野,就连宋神宗也为他恸哭举哀。《孤城闭》这部剧中,韩琦将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次就来简单介绍

  • 最新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赵匡胤黄袍加身,从此将中国带进了历史上最繁华的时代。在我国历史上,南北两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朝代,只不过可惜的是执政方阵一直都重文抑武,导致国家武力滞后,在对外战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宋朝皇帝顺序列表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

  • 宋朝的文化对中华文明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宋朝其实很多人都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一个朝代,虽然这样说但是争议很大,所以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最近很多人都在说那这个宋朝的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文人最喜欢回到哪个朝代?那当然是宋朝!“不杀士大夫”

  • 吴蜀联盟是如何走向破裂的?盟友终究抵不过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大军南下,誓要夺取荆州,后来孙权和刘备结盟,在赤壁之战上战胜曹操,这才有了后面的三足鼎立之势。东吴和蜀汉一直都保持联盟的关系,这样才能合力对抗曹魏,但此后吴蜀联盟却不攻自破,刘备丢了荆州,还是去了关羽,损失惨重。双方结盟的事态是如何走向破裂的呢?实际上还是利益驱使,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已经来到了

  • 五代十国变态多,有多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五代十国时期最精彩的政治大戏,那就不得不说李存勖“中兴唐祚”的策略了。后唐籍此从天命理论的层次上成为了唐朝的组成部分,而且还被后面继位的王朝所认可:后晋取代后唐时行二王三恪之礼,所封的正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幼子李从益。短短十余年,后唐在人们心中便已与曾经的唐朝合而为一,以至

  • 李嗣源怎么当上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李嗣源,庙号明宗,本名叫做邈佶烈,无姓氏。这是我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第二位皇帝,出生于唐懿宗威通八年,也就是公元867年,山西应县人。逝世于后唐长兴四年,也就是公元933年。李嗣源称帝后改名李亶,其先祖为沙陀族,其父李霓为李国昌(李克用之父)爱将,曾镇守雁门(今山西代县)。李嗣源自幼生长于

  • 韩安国贪嗜钱财,为何汉武帝还认为他是治国之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韩安国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从小饱读诗书,口才了得,此后成为小有名气的辨士。入仕后,韩安国多次帮助梁孝王化解危机,还深的汉景帝信任。等到汉武帝时期,韩安国也迎来了他的人生巅峰,成为朝廷核心人物,对外主张与匈奴和亲,来避免战事。不过韩安国本人贪财成瘾,品行不算端正,但汉武帝依然觉得韩安国是治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