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转投诸葛亮他的家人下场如何?诸葛亮真有接走姜维母亲吗?

姜维转投诸葛亮他的家人下场如何?诸葛亮真有接走姜维母亲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657 更新时间:2024/3/6 14:23:26

姜维是蜀汉后期一员大将,不过他早年并非蜀汉将领,而是魏国人士。诸葛亮看准姜维是个人才,便设计将他归降,姜维为人忠诚孝顺,诸葛亮为了拿下姜维,还特意事先将他母亲接走,这番做法彻底让姜维折服。不过历史上这一幕并没有发生过,姜维没能及时接走他的母亲,诸葛亮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找到姜维家人的住处。那姜维去到蜀国以后,他的母亲下场究竟如何呢?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发生在冀城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夏侯楙和姜维。故事梗概如下:

姜维击退赵云后,认为诸葛亮必将亲自前来。于是,他向马遵建议,将城内兵马分成四个部分,自己率领一支埋伏在城东,马遵、梁虔和尹赏各率一支队伍在城外埋伏,等诸葛亮发动进攻后一齐杀出。

此时,诸葛亮果然亲自率部赶往天水。当进攻开始后,四路伏兵杀出,令北伐大军猝不及防,陷入一片慌乱。诸葛亮连忙上马,在关兴、张苞的掩护下杀出重围。

此战结束后,诸葛亮问及姜维母亲的住处。有当地人告诉诸葛亮,姜维的母亲居住在冀县。于是,诸葛亮调整战术,命魏延率部佯攻冀县。诸葛亮还吩咐魏延,一旦姜维率部前往冀县增援,不进行截击,让姜维进入冀县城中。

果然,得知北伐大军进攻冀县的消息,姜维急忙率领三千兵马赶往冀县。魏延诈败,放姜维入城。诸葛亮则让被俘的夏侯楙前往冀县劝降姜维。同时,诸葛亮还告诉夏侯楙,姜维已经同意归顺自己。

夏侯楙离开诸葛亮营寨后,来到了天水,将姜维投降诸葛亮的消息告诉了马遵。就在此时,诸葛亮命人假扮姜维,出现在天水城下,并率部攻打天水城。

与此同时,诸葛亮亲自率部攻打冀县。姜维兵力薄弱,无法守住城池,只得离开冀县撤往天水。不明真相的马遵认为姜维是企图骗自己打开城门,一边让北伐大军入城,下令乱箭齐发。姜维百口莫辩,只得逃往长安。诸葛亮在途中拦截姜维,劝说姜维归顺。姜维走投无路,只得投降了诸葛亮。

与小说的描述相比,历史上姜维投降诸葛亮的过程更为复杂。按照《三国志姜维传》的记载,诸葛亮“一出祁山”后,天水局势陷入一片混乱。此时,担任天水郡太守的马遵得知北伐大军入侵,惊慌失措,弃随行的姜维、梁虔、梁绪、尹赏于不顾,独自撤往上邽。

当姜维等人得到马遵逃往上邽后,也立即来到上邽城下,要求入城。然而,马遵却认为姜维等人怀有二心,下令四门紧闭,拒绝姜维等人进城。无奈之下,姜维等人只得赶往冀县。不料,冀县官吏也拒绝姜维等人入城。姜维等人走投无路,只好投降诸葛亮。小说中还提到,街亭之战失利后,诸葛亮下令全军撤回汉中。同时,诸葛亮还专门派人将姜维的母亲带往汉中,以免遭到曹魏的迫害。

不过,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姜维的母亲并未来到汉中,而是继续留在冀县,成了曹魏的俘虏,从此与姜维天各一方。据《三国志姜维传》注引《杂记》记载,曹魏对姜维的母亲还是比较客气的,并没有因为姜维投降蜀汉而株连姜母,只是让姜母写信说服姜维回到曹魏。对此,姜维还专门写了一封回信以表心志。

有趣的是,这母子俩在信中分别提到了一味中草药。姜母信中提到了“当归”,意为让姜维早日回到曹魏。而姜维则认为只有在蜀汉才能让自己的远大志向得到发挥。因此,姜维在信中特别写道:“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当然,像姜维这样骨肉分离的凄惨遭遇不会被小说作者所采用。因此,有很多爱好者并不知道姜维的这段经历。不过,后世的文人墨客们却对此非常感慨。在如今位于剑门关的姜公祠中,就有着这样一幅楹联:“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丹心,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楹联中的“虚怀远志,空寄当归”一句,说的就是姜维母子之间的书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何康熙死前点名要隆科多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今天小编就不搞什么不弄玄虚了,直接进入主题。这个被康熙点名要求一起陪葬的隆科多其实跟康熙本人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却根雍正的关系挺大的,当时康熙帝完全就是为了雍正才要隆科多陪葬。着这件事就不得不从康熙中晚期时期的那场在我国整个封建历史上堪称一出“大戏”的九龙夺嫡讲起了。别的皇帝都

  • 76岁李善长回家养老种田,为何朱元璋要将其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李善长最初是有机会走的,但是等到他要走的时候,就已经没有机会了,已经晚了,朱元璋就直接将其给了拎了回来。朱元璋曾经和私下里臣子们进行一次谈话,这次谈话主要讲的是祭祀以及自己父亲的坟墓需要往哪里迁徙?一次诡异的谈话请注意古代的时候如果探讨到祭祀的话,是有单独的臣子和朱元璋对接的,并不是说朝中大臣也

  • 秦王子婴结局怎么死的?子婴诛杀赵高却难以挽救秦朝败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秦王子婴是秦朝最后一位国君,在位仅有46天。当朝秦朝政权已经难以维持,就算子婴诛杀了权臣赵高,也挽救不了大秦败局。历史上对于子婴的记载并不算多,秦二世死后,赵高拥立子婴继位,不过他只给子婴“王”的称号,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篡位做准备。不过赵高如意算盘却落空了,而且就算子婴没有杀他

  • 乾隆真的是和珅最大的靠山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和珅,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在很多清宫剧当中,都会出现和珅这个形象。在历史上,和珅也是个非常有名的人物,而他之所以能够出名,就在于他的贪。听说嘉庆要查他家的时候,从他的家里面足足查出了千万的黄金和数以千计的珠宝,可以抵得上一个国库了。而这也不禁让人好奇和珅是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多的财宝呢?人们都说

  • 张仪和苏秦谁更厉害?后人如何评价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张仪和苏秦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他们两位都是师承鬼谷子,很多人都喜欢把张仪和苏秦放在一起比较,包括不少古籍都把张仪和苏秦列为合纵连横的对手。不过《战国纵横家书》却记载,苏秦活跃于各国的时间要比张仪晚很多,张仪出任秦国相国一职时,苏秦根本就还没踏入政坛,所以这二位的对决也随之破灭。苏秦和张仪在纵横之

  • 朱见深为何两度被立为太子?朱见深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第八位皇帝,在位一共23年时间。朱见深的继位之路并不顺利,曾被朱祁钰废为沂王,后来夺门之变爆发,英宗复辟后才重立朱见深为太子。也就是说没有夺门之变的话,可能朱见深就同皇位无缘了。朱见深为人宽厚,在位期间替于谦等大臣平反冤案,还推出了各项利民政策,但朱见深也有缺点,并非完人。朱见深一

  • 张飞身亡对刘备伐吴造成了哪些影响?张飞之死暴露蜀汉内部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肯定会有很多朋友认为张飞死的太冤,身为蜀国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最后竟然是被自己的属下所杀。而张飞的死同时也暴露了当时蜀汉内部的矛盾,对于刘备伐吴更是造成严重打击,如果有张飞参与夷陵之战可能整个战局将会变的不一样。所以说张飞意外身亡,对于刘备来说影响还是挺严重的,这个连锁反应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那后人能

  • 唐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唐雎不辱使命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唐雎是战国时期魏国策士,历史上关于唐雎的典故有很多,例如唐雎不辱使命、说信陵君、说秦昭王等。其中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最被后人熟知,不过唐雎胁迫秦王被认为是虚构出来的情节,正史上并没有发生过。实际上关于唐雎这个人还存在很多谜题,例如他的年龄之谜。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唐雎这个人物,看看他的一生究竟有着怎样的经

  • 天可汗是唐朝的哪个皇帝?天可汗尊号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天可汗是唐朝时期,少数民族对李世民的尊称。当时李世明出征,灭东突厥、吐谷浑、重创高句丽,成为天下共主,受人敬仰,因此被称为“天可汗”。不过除了唐太宗李世民以外,还有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也都有被称为“天可汗”,当然这跟唐朝持续保持的强盛离不开关

  • 刘邦为何没有去丑化项羽?而且还将亲属封为候,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统治者们,在他们取得了天下之后往往是会将自己的对手用最残忍的方式来折磨他们,更别说会好好对待其亲属了。好一点的情况就是永世为奴,差一点的就是赶尽杀绝。不过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外,那就是汉高祖刘邦。楚汉传奇一直都是评书中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人们怎么诉说,刘邦作为最后的胜利者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