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高篡改遗诏这么机密的事,后人是怎么知道的?

赵高篡改遗诏这么机密的事,后人是怎么知道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60 更新时间:2024/1/17 5:58:49

很多人都知道,在秦始皇死后,赵高联合李斯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秦二世,杀掉了扶苏,一个帝国就这样毁在小人的手中,说起来还是很可惜的。只不过,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就应该是属于机密事件,李斯和赵高当然不会主动告诉别人,遗诏是被篡改过的,知情的人也就只有他们两人,既然如此,这样机密的事情,为什么后人会知道,还写进了史书当中呢?这件事情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沙丘之变是否真实存在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路上病逝于沙丘,秦始皇作为大秦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直到去世也没有定下他的继承者,太子乃国之根本,现在秦始皇都去世了,帝国还没有太子,就一定会产生祸乱,这个祸乱首先从赵高开始。

因为赵高是秦始皇的近臣,官职是中车府令,掌管秦始皇的车驾行驶和所有的印信玉玺,通俗地说就是管理秦始皇每天的行程,车驾走到哪里,在哪里休息,赵高是需要在秦始身边服伺的,另外还有秦始皇所有对外发布的部分诏书由赵高代写,经秦始皇过目后,再从赵高那里拿来玉玺盖上印章,成为具备法律效力的诏书,可以这么说,秦始皇的一举一动,赵高都是了如指掌的。

所以当秦始皇病逝时,赵高肯定是一个知道的,而不像胡亥和李斯,胡亥是是秦始皇的儿子,有事情或受诏的时候,才能见到秦始皇,李斯是丞相,同样是受诏时才能见过秦始皇,所以沙丘政变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赵高,对于赵高到底是主动谋害秦始皇,还是在秦始皇去世后才开始阴谋的,个人更倾向于后一种。

但是,秦始皇身边肯定不止一个赵高,还有服伺秦始皇生活起居的太监和宫女,这些人肯定也是知道秦始皇的情况,但身份低微,也不敢擅自外传信息,估计也只能被赵高协迫,赵高在想到计划之后,首先说动了胡亥,以皇帝位置引诱胡亥参与,胡亥无法拒绝这个诱惑,然后赵高又找到李斯,以丞相之位和荣华富贵说动了李斯,李斯同样无法拒绝。

于是沙丘政变就这样开始了,虽然根据出土的《赵正书》说秦始皇是在李斯和冯去疾的支持下,主动传位于胡亥的,根本不存在沙丘政变,当然也有这种可能,但主流观点还是认为沙丘政变是真实存在的,因为秦始皇有贤能的长子,为何要传一个懦弱无能的幼子呢?

2、秘密是谁说出去的

沙丘政变的核心参与者就是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其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那些身份低微的太监和宫女就算知道秦始皇去世的消息,但是对于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密谋的细节是不可能知道的,如果沙丘政变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同时司马迁知道的话,那一定是赵高、胡亥、李斯三人之中的其中一人泄漏出去的,这是一定的。

沙丘政变谁得到的利益最大?当然是胡亥,其次是赵高,最后是李斯,原因很简单,胡亥从公子到皇帝,一步登顶,皇帝是整个天下最有权势的人,当然就是胡亥利益高大,其次是赵高,因为赵高之前的官职是中车府令,现在拥立了胡亥,肯定会升官发财,但实际上赵高的野心远不止这些,赵高的野心是要做皇帝。

利益最小的其实是李斯,因为他本来就是丞相了,只是想保住丞相位置,所以三人按所得到的利益最大最不会泄露秘密的原则来看,李斯是泄露秘密最大的怀疑人。

再来看当时的情况,陈胜吴广起义时,就明确地把扶苏作为他们起义的旗号之一,陈胜还说了扶苏本来是秦始皇的继承人,但由于劝谏被秦始皇发配到边疆,陈胜还说胡亥本来不应该继位,是胡亥杀了扶苏才继位的。

陈胜说的这些话都被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陈胜不是一个农民吗?他怎么知道扶苏的情况和胡亥的情况,看上去陈胜对沙丘政变了如指掌,细思极恐,沙丘政变一年前才发动,一年后陈胜全知道了,作为一个农民,陈胜凭什么知道朝廷中发生政变的细节?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人泄露出来的。

再回过头看赵高、胡亥、李斯三人的情况,胡亥即位后,在赵高的教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屠杀,不仅所自己的兄弟姐妹给杀了,而且把朝中不听话的大臣也杀了一批,最终赵高开始把争夺权力的矛头对准李斯,发动沙丘政变三人中的两人赵高与李斯开始权力斗争。

赵高凭借掌控皇帝的优势,因为赵高是胡亥的老师,对胡亥很了解,再加上赵高是内官,掌控了朝臣面见皇帝的权力,赵高利用这个让李斯得罪胡亥,最终在权力斗争中,李斯处于下风,还因此被捕入狱,权力斗争对李斯非常不利,李斯当然不肯坐以待毙,他想出一个惊天的办法:这就是陈胜的起义。

3、大泽乡起义和李斯有什么关系

陈胜和李斯是同郡不同县的老乡,李斯是河南上蔡人,陈胜是河南商水人,两个县是相邻的,口音都是一样的,李斯的儿子是秦朝三川郡的郡守,李斯与赵高在朝廷进行政治权力斗争时,肯定会对敌方进行全方位监控,于是赵高捕捉到一条信息:李斯的儿子李由与陈胜有书信来往。赵高将这条信息上报给胡亥,胡亥还派了人去调查李由,结果李由在与刘邦的战争中,被曹参所杀,李由战死。

李由战死,监狱中的李斯再无外援,不久也被赵高所杀,但李斯所引发的政治动荡还没有结束,种种迹象表明李斯将沙丘政变的内容泄漏给了陈胜,陈胜知道了扶苏的事情和沙丘政变的内幕,所以打着扶苏的旗号起兵,与李斯联合逼迫赵高,但陈胜又怕没人支持,所以还打出了项燕的旗号。

原本是陈胜与李斯联合进行一场与赵高争权的政治斗争,利用兵变压迫赵高屈服,救援李斯,没想到的是却因为秦朝的高压统治下,各地贵族与农民纷纷不满压迫,结果陈胜一起头,天下全部震动,这出乎了李斯与陈胜的意料之外,李斯的儿子三川郡守李由在陈胜大军到来时就没事,刘邦和项羽大军到来就战死,这也太巧了。

陈胜绝对不是个普通人,能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怎么也不是普通人,况且连朝廷中沙丘政变这样极高机密都知道,说明陈胜绝对不是普通人,再加上陈胜与李斯儿子李由有联系,便不难想像李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唯有李斯才是那个泄露沙丘政变的唯一人选。

所谓陈胜吴广的农民大起义,很可能缘由是一场朝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引发的,却一不小心引发了整个天下的反秦战争,最终葬送了整个大秦王朝,却是李斯和赵高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正因为李斯的泄露,才让天下人都知道了沙丘政变的阴谋,包括司马迁也知道了,才能写进《史记》。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军入关真的让中华民族倒退三百年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清军入关中原,这便意味着一个蛮化的种族统治着中国这篇大地。而此时的英国已经在西方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改造,整个中原大地已经开始远远落后于世界了。清朝统治开始之后,整个中国文化、经济、科技开了300年的倒车,逐渐地与世界拉开差距,直接导致了近代以来,中国上百年的屈辱史。虽然清政府一直被说的腐败、堕落,

  • 为什么叫冯玉祥为倒戈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物让人看起来非常的反感,就比如说今天小编要提到的倒戈将军冯玉祥。冯玉祥是有名的墙头草,哪边强大向哪边倒。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左右摇摆的性格,也让很多人受到了伤害。其实个人认为无论是在哪一个组织或者是军队中任职,忠诚是最重要的,当然了,历史上像他这种人也真是少见。别人都是以忠

  • 郑和下西洋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歌德曾经在很早以前说过一句话:“辩证法是一种辩驳的精神文化,人类有了辩证法就能学会觉察出事物之间的差别。”人类的历史从来就不缺评判,与其并存的,不论是赞美好事批评,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性的看待历史的的。但如果有人否认一段历史呢?旨意一段历史的真假呢?那么我们该如

  • 为何郑和郑成功被赐国姓后,不姓朱却姓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赐国姓”一般都是古代皇帝给立了大功的臣子的一种规格非常高的封赏,古代以姓氏划分家族,同一个姓的人天生就多了几分亲近,然而臣子被皇帝赐国姓,和皇帝是同一个姓,这本身就已经是非常大的荣耀了,因此在古代被赐国姓的话,那就是相当厉害的。而在明朝时期,有两个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

  • 曹操为何没有霸占刘备的甘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会觉得,曹操有一个“嗜好”,就是霸占别人的妻子,曹操的妻妾当中,有不少人原本都是人妻,但是后来都被曹操霸占。曹操收的人妻虽然有不少,但是有两个人却似乎他并没有动过,那就是刘备的两位夫人,甘夫人和糜夫人。甘夫人曾经差一点被曹操抓到,多亏赵云保护她和刘备幼子刘禅,而糜夫人

  • 曹皇后为何想废黜宋英宗?为何会有这样大的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最近都在看《清平乐》,而这部剧剧情只到宋仁宗过世就结束了,但是其他人在之后的故事还在继续。历史上宋仁宗死后,宋英宗继位,曹皇后自然就成了曹太后了。不过,虽然历史上的曹太后从来不干政,不管自己是身为皇后还是太后,都绝不允许外戚干政的事情发生,但她和宋英宗之间却曾经发生过很大的矛盾,甚至一度想要废

  • 乾隆子嗣众多,为什么没有出现九龙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清朝的历史上,为何争夺皇位而产生的皇子之间的夺嫡事件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了,比如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在历史上一直都是非常有名的,皇子们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可以说是争的头破血流,只不过现如今的人们可能是很难感受到当时的那种惨烈的,然而最终成为皇帝的,却是一个可能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人,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

  • 范仲淹提高米价反倒救助灾民,一生都在为百姓立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每当提起范仲淹,可能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他所做的散文、诗歌。其实对于范仲淹来说,他肯定更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天下百姓,让他们的生活过的更好,可以说范仲淹一生都在为百姓立命。今天就跟大家讲一件和范仲淹有关的事情,其中也展现出了范仲淹的智慧,看看他是如何帮助灾民解决粮食问题的。当然,这也只是范仲淹

  • 张巡吃人的争议,张巡是英雄还是魔鬼?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唐朝时期,皇帝发明了一种管理地方的制度,就是设立节度使。皇帝会给这些分布在各个地区的节度使很高大权力,可以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而且还允许发展自己的实力。这样虽然能够保住一方土地的安宁,但同时也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和弊端。随着节度使势力的渐渐扩张,他们已经拥有了与唐朝中央对抗的实力,这就对唐朝的管

  • 诸葛亮死后,马岱为什么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马岱作为马超的弟弟,两人在汉末三国时期,可以说一直都还是关系比较好的,马岱一直都跟随马超,不管是追随张鲁还是效命刘备,两人始终都还是在一块的。而马岱后来也是奉杨仪的命令斩杀了魏延,不过在后来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事迹了,算算时间,正好是在诸葛亮死了之后,马岱似乎就销声匿迹了,也没有什么大的功绩或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