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太监汪直是怎么死的?

明朝太监汪直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04 更新时间:2024/1/19 11:09:45

大概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面,明朝时期的太监都是反派,有很多武侠影视剧里面,武功高强又心狠手辣的都是太监,尤其是魏忠贤这种任务,所以很多人也就以为明朝时期的太监都是像魏忠贤这一类的人。事实究竟如何,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另外一位明朝时期很有名的太监,汪直,我们一起来看看,汪直又是怎么死的呢?

1.汪直是谁

汪直(1501年4月3日-1559年),南直隶(今安徽歙县)人,本名锃,号五峰船主。在火枪传入日本的事件中为关键人物而有较大历史知名度。明政府的海禁政策使得海上贸易中断,汪直召集帮众及日本浪人组成走私团队,自称徽王,后时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和其幕僚徐渭主张对其招安,但却被时任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所擒,随后被处死。

2.大太监汪直是怎么死的

汪直,明朝成化年间的宦官,广西桂平西北大藤峡人,瑶族。成化三年(1467年),以幼童身份被俘进宫,襄城伯李瑾、尚书程信督师招讨南蛮,汪直被俘获,带至京师,经阉割后分赠王候。汪直初为宪宗宠妃万贵妃身边的小内侍,后被委派伺察刺事而受到信任。

成化十二年,京城出“妖狐夜出”案,人心惶惶,宪宗命汪直便衣出宫查探。汪直为御马监掌印太监,“年幼最得宠”。汪直外出“布衣小帽,时乘驴或骡,往来京城内外,人皆不之重”,“大政小事,方言巷语,悉探以闻”,宪宗大悦。

成化十三年,汪直得到明宪宗的宠信领新设特务机构西厂,权势远在锦衣卫和东厂之上,商辂弹劾西厂奏章中说“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止凭韦瑛等主使”,在外监军时期怀恩评价“直年少喜功”,按古代标准符合这个条件的,再以入宫时间推算,应该是提督西厂时候只有十五六岁,被贬南京时候二十出头。

成化十四年,三月,建州女真犯边,汪直欲前去招抚,为司礼监掌印怀恩、大学士万安等人所阻。五月,汪直奏请开设武举,设科乡试、会试、殿试,欲悉如进士恩例,诏命试行数年,俟有成效。六月,宪宗令汪直领通事百户王英往辽东处置边务,并赐汪直敕曰遇事可便宜行事。

成化十五年,宪宗又诏令汪直训边,得以监管指挥九边兵马。而与万贵妃垄断朝纲,时人戏称“天下只识汪太监”。成化十六年,鞑靼派军进入河套,宪宗令汪直监军,兵部尚书王越提督军务,保国公朱永为总兵前去御虏。

成化十八年,宪宗任命汪直为大同镇守太监,而召还京营官兵。成化十九年,五月,汪直上奏,左参将卢钦、右监丞杨雄等人不能御虏,以致敌寇多次入境杀掠人畜,又隐匿不报,论法当究问,并自劾不能节制之罪。

诏命将卢钦、杨雄一起执来京师,汪直误事,暂记其罪。鞑靼大军转瞬即至,恐会败事,于是宪宗调汪直于南京御马监。九月,右都御史李裕等奏,汪直获罪,犹有未满者,希望把被汪直排挤的官员们官复原职并赐召还。宪宗以事已处分,李裕等烦扰,而且有的人不是汪直诬陷的为由,命锦衣卫把领头的御史下狱拘问,并停了都察院右都御史李裕、右副都御史屠滽俸禄半年。

汪直揽政期间,独掌西厂,爪牙遍布全国,任意罗织罪名,屡兴大狱,肆意横行,士大夫“益俯首事直,无敢与抗者”,“先后凡六年,冤死者相属”。内阁首辅商辂陈汪直十一罪,并说服内阁大臣万安、刘珝、刘吉等内阁重臣,加上九卿项忠等亦弹劾汪直,兼之宪宗在太监阿丑做一场《醉酒》戏突显汪直权大,宪宗知其意,当日罢黜西厂。

虽然汪直不再掌管西厂,但仍然受宠,遂诬陷商辂收授指挥杨晔贿赂,而御史戴缙再次歌颂汪直功劳,请恢复西厂,商辂于是力求离去。商辂既去,士大夫更加俯首侍奉汪直,没有再敢与之抗者了。其后,明宪宗对他渐渐疏远,让汪直外出镇守大同、宣府,正史后续无提及汪直结局。

3.汪直墓被毁是真是假

2005年1月,汪直墓被毁。犯罪嫌疑人是两名人民教师。汪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汪直墓是日本人帮他修建的,汪直是英雄还是汉奸?这个问题在网上引起了一番争执和讨论。

汪直墓于05年1月31号晚被人砸毁,作案工具为斧头和榔头。记者采访当事人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当事人一:这位教师知道汪直墓是日本人修建后,就已经有了砸墓的想法。后来为了验证这一个说法,就大量的收集资料,然后研究汪直的所作所为,认为汪直是一个汉奸,此时的爱国心就在心中升起,认为这个墓就算我不砸早晚有人会去砸的。当事人对于自己砸墓的行为并没有感到任何的后悔,认为自己没有错,并且表明愿意承担任何的后果。

不管出于任何理由都要按照法律及程序做事,此次汪直墓被毁事件当事人都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明朝太监汪直曾是西厂厂公,他的地位很高,但是弹劾他的声音也出现了,因为流言蜚语导致太监汪直被皇帝疏远,后来汪直带兵打仗时失败了,他的职位也没了,最后他在南京病逝。对于海盗汪直,他的墓被毁是真的,嫌疑犯是两个人民教师,虽然海盗汪直备受争议,但是盗他的墓的人还是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王嗣宗竟靠打架当上状元?都怪赵匡胤出了一损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王嗣宗在北宋开国不久后,便成为全国乙亥科状元。不过一般状元都是靠动笔获得,王嗣宗不仅动了笔,还动了手,但这又不是考武状元,王嗣宗干嘛要动手呢?这都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出了一损招。当时录取状元是看谁先交卷,结果王嗣宗和另一名考生陈识同时交卷,这让赵匡胤一时犯了难,最后没办法就临时决定,既然文分不出胜负,

  • 道光帝勤于政务也挽救不了大清走衰,后人如何评价道光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道光帝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在位一共30年时间。值得一提的是,道光帝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也是很不容易。道光帝在位期间,国家内忧外患不断,虽然他勤于政务,大力禁止鸦片,但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朝政权注定陷入危机,道光帝也是无力回天。后人对于道光帝的评价有褒也有贬,应该如何

  • 窦漪房是一个什么样得人?她是如何从宫女变成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当时汉朝政权由吕后把持,窦漪房最早是以良家子的身份入宫,负责服侍吕后。后来吕后选了一批宫女准备赏给各个诸侯王。窦漪房也在其中,她是准备送到代国刘恒身边。刚开始窦漪房还不愿意,但因为是强制命令,窦漪房只能哭泣着前往代国。不过刘恒见到窦漪房后,对他十分宠爱,两人很快生下一女就是刘嫖。当时窦漪房也不知道刘

  • ​秦武王临终前真有说传位嬴稷吗?嬴稷是如何继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秦武王举鼎意外身亡,后来由他的异母弟嬴稷继位,也就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秦昭襄王。不过秦武王临终前到底有没有说要传位嬴稷呢?实际上不管秦武王说没说过这句话,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嬴稷想要继位都没那么简单,肯定是要从几方势力的角逐中才能脱颖而出。那嬴稷究竟是如何胜出的呢?这次就来简单分析下嬴稷的上位

  • 刘綎怎么读?刘綎阵亡描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刘綎是明朝将领,有着《晚明第一猛将》之称。很多朋友还不清楚綎这个字的读音,綎读作tīng,意思是古代佩玉上的丝绶带。刘綎是大都督刘显的儿子,在万历年间考取武状元,后来先后抗击倭寇,用兵缅甸,援助朝鲜,立下诸多战功。刘綎一生参与的战役,大大小小加起来超过百场,其名声早已威震海内外。不过刘綎在抗击后金军

  • 顾常在去世后为何没能及时下葬?顾常在和雍正皇帝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顾常在是雍正皇帝嫔妃之一,当年顾氏通过选秀入宫,被封常在。“常在”并不是名字,而是清宫内嫔妃制度的称谓之一,常在地位并不算高,仅比“答应”要高一级,不过雍正帝却十分宠爱顾常在,但这也为顾常在带来了不少记恨的眼光。顾常在去世后迟迟不能下葬,直到乾隆登基后

  • 杨素为何最后没有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杨素作为隋朝时期的一位开国功臣,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出名的。而杨素当时手握大权,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杨素基本上已经具备了所有当皇帝的条件,可是他却始终没有夺皇位自己当皇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杨素也不是一个完全没有野心的人,但他为什么不夺了皇位,反而一直都只是一个臣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杨素简介杨素(

  • 岳飞被害死的时候为何十万岳家军袖手旁观?为何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南宋初年,在南宋抗金的千里沙场之上,慢慢的形成了几只实力强大,作战勇猛,战绩卓越的抗金生力军。其中最著名的几个就是张俊、韩世忠、杨沂中、刘光世和岳飞的军队。南宋军民有以将领姓氏为军号的习惯,故称张俊统领的军队为张家军,韩世忠的为韩家军,杨沂中的为杨家军、刘光世的为刘家军、岳飞的为岳家军。岳飞的岳家军

  • 民国时期的名媛生活有多奢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民国时期一直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是一个很多人都非常怀念和向往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当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那些民国时期的名媛。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名媛,这不仅仅只是服饰的精致,妆容的精美,更需要超群的气质,才华横溢。民国时期,那些可以被冠之“名媛”的女子,用自己不凡的

  • 成吉思汗为何会把自己的嫔妃赐给自己的属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封建王朝期间,即便是某位妃子不得宠,那也是不可能再赐给其他男人了。就比如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虽说当时已经是民国时期,但是由于北洋政府允许溥仪保留小朝廷,所以依然是保留了选后的规矩。结果由于他在文绣的照片上画了个圈,尽管后来在太妃的干涉下另娶了婉容为后。不过由于文绣被他挑中了,所以也不能再嫁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