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是卖枣还是卖绿豆的,关羽早期经历揭秘

关羽是卖枣还是卖绿豆的,关羽早期经历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47 更新时间:2024/2/5 8:14:11

关羽是三国一代名将,有着“武圣”之称,很多读者好奇关羽在遇见刘备以前是做什么的。有传闻称关羽最早是在路边卖枣,这是真的吗?其实史书并没有很明确的记载关羽早期的经历,只知道他在家乡犯事,此后逃到幽州涿郡。后来遇上黄巾起义,刘备组建了一支义勇军,关羽和张飞正好加入,此后这三人关系变得十分要好。相信关羽和张飞早期的故事大家也十分好奇,但想要弄清真相,恐怕是很困难了。

关羽和张飞最早是做什么的

东汉末年,刘备带领着关羽、张飞,从征讨黄巾军开始,一步步争夺天下。关羽、张飞被誉为“万人敌”,绝对是能征善战的。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两个人在遇到刘备之前,居然是卖枣和卖猪肉的小贩!为什么两个摆地摊的会有这么高强的武艺?

在此之前,有两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厘清。第一,关羽、张飞真的是小贩吗?第二,三国时的武将交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我们仔细回想一下,是谁说的关羽卖枣?

记得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倒是有这样的桥段,张飞在切肉,关羽在卖绿豆(还不是卖枣),然后发生了争执,张飞把关羽的绿豆给捏碎了。在一边卖草鞋的刘备跑去劝架,于是三个“小贩”不打不相识,接下去就有了桃园三结义。

可是,我们翻看《三国演义》的小说,张飞卖肉是有的,却没提过关羽卖枣或者绿豆。

在小说第一回,刘备看到朝廷征兵讨伐黄巾军的告示,叹了口气,身后一个同样看榜的大汉呵斥了他一句,张飞就这样登场了。之后,一个九尺高的大汉推着车出现,这也就是关羽了,也没写他车上是什么。

因为聊着投缘,张飞表示自己“卖酒屠猪”颇有家资,于是三人到张飞家的桃园饮酒,义结金兰,之后就起兵征讨黄巾军去了。

这就是三国演义的说辞,张飞确实卖猪肉,但没说关羽卖枣。关羽推车,按正常逻辑推断是做小买卖,可也不能排除人家就是东西多搬个家不是吗?

要了解历史人物,最权威的自然是正史。但是正史说白了就是“大事记”,无论《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甚至一些野史,最多记录关羽、张飞参加过的战役。至于他们俩在跟随刘备起兵之前是干嘛的,只字没提。这也与蜀汉未设史官有关,没有专人去搜集这些重臣的资料。

当然了,刘备作为皇帝,记载的就相对完备一些,说他早年丧父,与母亲织席贩履为生。不过,这也仅仅是刘备小时候,后来他就出去游学,咱刘皇叔也没真的打算靠卖草鞋为生。

其实,所谓关羽卖枣(或者绿豆),张飞卖猪肉,基本都是民间传说,甚至不排除是卖肉的、卖枣的给自己拉个历史名人“做广告”。你也不能因为关羽“面如重枣”就说他卖枣子吧?

很有可能,关羽、张飞在跟随刘备之前拜过名师学武,或者曾经参军打仗,在行伍中练就一身武力。

关羽和张飞武艺哪来的

然后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我们是不是对三国时候的武艺有什么误解?

看三国演义,尤其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总是醉心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武艺比拼,方天画戟、丈八蛇矛、青龙偃月刀,武将们在马上刀来剑往。

可事实上,这些东西根本不存在啊!

首先,古代交战的模式根本就不是小说那种双方主将单挑。谁敢冒这个险,每次都让主帅先上?要是主将死了,士兵们是不是该分行李回家了?

所以,很多武将的武力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平时让亲自冲锋陷阵的机会微乎其微。史书中提到的某将斩杀了对方将领,不一定是他们亲自动手,很有可能就是对方将领死在我军乱军之中,这个“人头”就算到主将头上了。

有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定军山之战,之前我们都觉得是黄忠斩杀了夏侯渊,《三国志黄忠传》里面也有“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的记载。

你说这个“斩渊”是黄忠干的吗?

不是!那是黄忠率领将士们干的。《夏侯渊传》、《张郃传》都有记载,夏侯渊是死于刘备军中,仅此而已。其他的战争大多数也都是如此,真的被单挑杀掉的武将少之又少。

当然,有一个人确实有过非常精彩的战例,那就是关羽。虽然温酒斩华雄、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都是虚构,但“斩颜良”却是真实存在的,关羽也因此被后世尊崇。

但是,即使是这个凤毛麟角的案例,也与我们想的不一样。

《三国志关羽传》:“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注意,是“刺”,也就是说,关羽是冲上去把颜良刺死之后再砍了颜良的首级,并不是直接拿大刀把脑袋抡下来。

其实,三国时期没有马镫,武将骑马必须用一只手拉住缰绳才能控制住身体。那种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画戟之类的兵器并不存在。武将基本都是单手持短枪一类的兵器,一旦交锋,瞬间分出胜负,也就没有大战多少回合这种事。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区别呢?因为这种“冲锋式”刺杀,讲究的不是你武艺有多高,而是一个字“勇”!

试想一下,颜良在士兵的簇拥下耀武扬威,突然有个人直接冲到面前,你是不是吓傻了?是不是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这样,一下子的功夫,就给刺死了。这叫“唯快不破”。

如果说是小说中那种你来我往的刀枪交锋,当然需要有名师指导,但是这种冲到近前一枪刺死,拼的是“不要命”。

你说铜锣湾火拼的古惑仔会什么武功吗?他们不就是敢打敢杀嘛!无论你是小贩、小混混,只要胆子够足都能做得到。所以,我们根本没必要探究关羽张飞的武艺是哪里学的。这才是三国时“武艺”的真相!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李玮真打过徽柔吗,徽柔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徽柔公主被宋仁宗宠了一辈子,无论什么好东西都会留给公主,但后来却因为一桩婚事,搞得徽柔郁闷不已。宋仁宗执意要把徽柔嫁给李玮,虽然徽柔从小就和李玮相识,但她并不喜欢李玮,所以两人中有一方是不情愿的。没想到等徽柔嫁到李家后,李玮竟然敢家暴公主,这让徽柔彻底不能忍了,连夜赶回爹爹面前告状,但曹皇后却让徽柔

  • 建成县为何改名高安县,建成县历史背景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高安县就是现在的高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地区。其实高安县最早是叫建成县,看到“建成”二字,了解历史的朋友可能立即就想到了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实际上建成县当时正是为避太子李建成讳,因此改名高安县,此后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高安县历史悠久,最早是由刘邦设立为县,三国时期高

  • 龙且对于项羽来说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龙且,了解楚汉争雄这段历史的朋友们肯定不会陌生,是如今江苏灌云县一带人,是当时西楚霸王手下的一员大将,从小就与西楚霸王一起长大。项羽苏州起兵以后,龙且跟随项羽南征北战,他骁勇善战,百战不殆,功绩显著。汉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羽攻破荥阳以后,刘邦为了分散项羽的力量,派韩信北伐,韩信一路势如破竹

  • 诸葛亮北伐为何只走祁山这条路?别的路不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的多次北伐,一直都被后人不断的讨论,但是抛开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和原因之外,只单单看他行动的路线,就会发现,诸葛亮每次北伐的路线基本上还算是比较固定的了,他走的最多的就是祁山这条线了。然而诸葛亮为何每次都会选择从祁山走,为什么不换一条路走呢?我们知道打仗如果只走一条路的话,是很容易被敌

  • 元朝将领孛罗帖木儿是个怎样的人,孛罗帖木儿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孛罗帖木儿是元朝末年将领,左丞相答失八都鲁的儿子。孛罗帖木儿原本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但他在立下功劳后开始逐渐放纵自己,最后迷失自我,慢慢将人性恶的一面全部展现出来。可能大多数朋友都不太了解孛罗帖木儿有哪些成就,又做了哪些坏事,所以这次就准备跟大家聊聊孛罗帖木儿这个人物,我们也要以此为戒,始终保持初

  • 朱元璋与朱棣为何都喜欢朝鲜女子?其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为了能够换个与朝鲜之间的关系,朱元璋向朝鲜提出了和亲的方案。永乐年,永乐帝朱棣改变了洪武帝朱元璋“做亲不成”的不利外交策略为有利的贡女制度,即永乐帝以宗主国皇帝的身份向藩属国朝鲜要求贡女补充后宫。“贡女”这个名称始于元代。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

  • 田丰在三国谋士集团能排在第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朋友在读三国时,都会被各国顶级谋士的智慧给深深吸引,感觉比起武将,会更喜欢这种高智商人才。那今天就准备给大家介绍一位,名气虽然不怎么大,但谋略十分出众的人,他就是田丰。要说田丰一生最大的成就,应该就是献计帮助袁绍攻灭公孙瓒,但田丰最后却陷入不得志的窘境,也是令人感到惋惜。那田丰在三国谋士集团中,

  • 李卫当年有多受宠?权利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王朝》这部剧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出生于乞丐的李卫,从11岁的时候就跟随者四皇子胤禛,服侍潜邸。胤禛当上皇帝之后,李卫的仕途生涯开始质的飞跃,从布政使到驯服,再到两江总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雍正皇帝的恩宠之甚。雍正朝晚期的李卫,基本相当于两江地区的土皇帝;返回京城,敢越过上书房大臣,直

  • 裴炎是忠臣吗,裴炎为何会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裴炎是唐朝宰相,他是一位忠臣,唐德宗在评定唐朝开国以来的宰臣等级时,裴炎是被评为上等。但裴炎既然是忠臣,为什么还会被武则天冤杀并且抄家呢?当时裴炎为了李家江山,决定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立唐睿宗为帝,结果此后却是武则天独揽朝中大权,唐睿宗根本毫无实权。就这样,裴炎决定对武则天劝谏,结果惹上了杀身之祸,

  •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后都干了些什么事?亲身经历者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个人名叫王震东,在光绪年间是北平(今北京)的一名普通百姓。王振东当年亲身经历了庚子事变,并且趁着自己晚年的时候,头脑还算清醒的时候,由他口述了当年的所见所闻。后人将其记录了下来,作为历史参考。他说:庚子年(1900)我二十五岁,在京城四牌楼九条胡同大字号当伙计。八国联军进城时,我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