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葭萌关之战张飞战马超谁更胜一筹,假如换做黄忠战局会如何

葭萌关之战张飞战马超谁更胜一筹,假如换做黄忠战局会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85 更新时间:2024/1/29 14:58:14

《三国演义》中,马超第一次出场时只有17岁,却能连斩王方、李蒙,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后来马超父亲被曹操诱杀,马超为了报仇和韩遂联合反曹。后来还是曹操部下贾诩用离间计才瓦解马超与韩遂的联盟,这也导致马超败走凉州。演义中,马超和张飞曾在葭萌关有过交手,但两人不分胜负,最后马超决定归降刘备,其实这场战役在正史中并不存在,或许作者是想突出马超与张飞的身手,不然结果肯定不会打平。

葭萌关之战

张飞葭萌关夜战马超是一幅壮丽的篇章,在这场战斗中,张飞与马超大战三局,旗鼓相当,难分高下。那么,其实当时在刘备阵营中的“超级猛将”除了张飞之外,还有赵云和黄忠两位。

马超奉张鲁之命率兵攻打葭萌关,刘备与诸葛亮商议点兵派将,诸葛亮认为“须是张、赵二将,方可与敌”。大家要注意,诸葛亮并没有提到黄忠。而刘备也认可了诸葛亮这个观点,说赵云率兵在外,张飞正好在身边可以迎战。

张飞主动请缨迎战,诸葛亮却说马超英勇“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取关云长来”,拿关羽来刺激张飞。大家知道长沙城一战,黄忠与关羽曾经百余合战至不分胜负,但诸葛亮却没有拿黄忠来说事,很明显,张飞是肯定不会认为黄忠比自己武艺高强的。

张飞和刘备到了葭萌关后,“次日天明”,马超率兵来到关下挑战,“单搦张飞出马”,张飞欲出,刘备劝止,直到“看看午后”,刘备在城上“望见马超阵上人马皆倦”的时候,刘备方与张飞冲下关来厮杀。也就是说,实际上马超已经在太阳下面等了三四个小时,处于疲劳状态。

张飞出阵与马超厮杀,第一局“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在后方观阵的刘备“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稍歇片刻,张飞卸去头盔,再次上马出阵,刘备“恐张飞有失”,亲自披挂随下关来,两将“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加”,又是刘备主动鸣金收兵。

第三局是夜战,两人斗二十余合后马超诈败,张飞很警惕,“心中也提防”。为什么张飞会警觉呢?说明张飞认为马超在厮杀中并没有体现出丝毫的败相,所以就提防着马超使诈了。两将互相诈败,也都躲过了对方的暗器。

从这场战斗中我们不难看出,马超以疲劳之躯连战三局,始终全装贯束,而张飞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还卸掉了头盔。在战斗过程中,刘备两次“恐张飞有失”,而刘备上一次“恐张飞有失”还要追溯到小沛城外张飞酣战吕布百余合不分胜负之时。可见马超在场面上是略有优势的。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马超能够位列张飞之前。其实在葭萌关之战时,张飞年已五旬,进入老年,体力大不如青壮时代,地位也上升为独领一军的重将,悍不畏死的勇气也远不及与吕布厮杀的时候。马超实际上是战平了一个武力值打了折扣的张飞。

黄忠代替张飞结果如何

那么,如果是黄忠代替张飞去出战马超又是怎样的结果呢?

前文说过,刘备与诸葛亮点兵派将迎战马超首先考虑的是“张、赵二将,方可与敌”,并没有将黄忠列为可选的名单。葭萌关之战时,黄忠有多大年龄了呢?通过《三国演义》原著中的内容,我们知道,黄忠是在章武二年的夷陵之战时中了暗箭后不治,当夜在御营之内壮烈牺牲,“臣今年七十有五”。葭萌关之战是在夷陵之战八年之前的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黄忠已是六十七岁了。

就在葭萌关之战前夕,黄忠随刘备兵进绵竹,与奉命前来抵抗的川将李严在阵前有过一次厮杀,“与李严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败”,诸葛亮鸣金收兵,黄忠不满,认为继续打下去自己是占了上风的,但诸葛亮反驳“吾已见李严武艺,不可力取”,说明黄忠在战斗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张飞在巴郡、宕渠、瓦口关击退张郃后,张郃奉曹洪之命,率兵攻打孟达、霍峻驻守的葭萌关。老将黄忠请命出战,与严颜率兵支援,在关下与张郃进行了一场交锋,“二马相交,约战二十余合”,副将严颜偷袭张郃后方,前后夹击,打跑了张郃。但张郃并没有在厮杀中现出弱势。

黄忠兵进定军山,与曹军大将夏侯渊有过一场厮杀,“两将交马,战到二十余合”,曹营押阵官“见山凹中有蜀兵旗幡数处,恐是伏兵”,就鸣金收兵。这场战斗黄忠也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来。

而在潼关之战中,马超“八九合”击败于禁,再“二十合”打跑张郃,又“不数合”挑李通,这都是实打实的战绩,两相比较,马超无疑在战斗表现上要比黄忠更加优秀和可靠。最能体现黄忠武力值的是长沙城战关羽,百余合不分胜负,被关羽赞为“名不虚传”、“全无破绽”。但次日再斗,黄忠就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战马前失”栽落尘埃,几乎断送了项上白头。这也是关羽骄矜自负,不肯胜之不武,刀下留情。如若黄忠与马超对战中仍然出了这样的差错,而以马超的人品,岂肯轻易放过?

如果玩暗箭,黄忠虽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但马超的避箭能力极强,渭水之战中曾以枪拨打曹军虎卫军的乱箭,“矢皆纷纷落地”,还躲过于禁的暗箭,葭萌关时又避开张飞之箭,防御力可谓强悍,黄忠很难得手。

葭萌关之战时,黄忠业已年老,体力和精神均已衰褪,无法承担起如此激烈的战斗,若与马超对阵,八十合后必然败阵。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关羽是卖枣还是卖绿豆的,关羽早期经历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是三国一代名将,有着“武圣”之称,很多读者好奇关羽在遇见刘备以前是做什么的。有传闻称关羽最早是在路边卖枣,这是真的吗?其实史书并没有很明确的记载关羽早期的经历,只知道他在家乡犯事,此后逃到幽州涿郡。后来遇上黄巾起义,刘备组建了一支义勇军,关羽和张飞正好加入,此后这三人关系

  • 历史上李玮真打过徽柔吗,徽柔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徽柔公主被宋仁宗宠了一辈子,无论什么好东西都会留给公主,但后来却因为一桩婚事,搞得徽柔郁闷不已。宋仁宗执意要把徽柔嫁给李玮,虽然徽柔从小就和李玮相识,但她并不喜欢李玮,所以两人中有一方是不情愿的。没想到等徽柔嫁到李家后,李玮竟然敢家暴公主,这让徽柔彻底不能忍了,连夜赶回爹爹面前告状,但曹皇后却让徽柔

  • 建成县为何改名高安县,建成县历史背景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高安县就是现在的高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地区。其实高安县最早是叫建成县,看到“建成”二字,了解历史的朋友可能立即就想到了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实际上建成县当时正是为避太子李建成讳,因此改名高安县,此后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高安县历史悠久,最早是由刘邦设立为县,三国时期高

  • 龙且对于项羽来说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龙且,了解楚汉争雄这段历史的朋友们肯定不会陌生,是如今江苏灌云县一带人,是当时西楚霸王手下的一员大将,从小就与西楚霸王一起长大。项羽苏州起兵以后,龙且跟随项羽南征北战,他骁勇善战,百战不殆,功绩显著。汉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羽攻破荥阳以后,刘邦为了分散项羽的力量,派韩信北伐,韩信一路势如破竹

  • 诸葛亮北伐为何只走祁山这条路?别的路不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的多次北伐,一直都被后人不断的讨论,但是抛开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和原因之外,只单单看他行动的路线,就会发现,诸葛亮每次北伐的路线基本上还算是比较固定的了,他走的最多的就是祁山这条线了。然而诸葛亮为何每次都会选择从祁山走,为什么不换一条路走呢?我们知道打仗如果只走一条路的话,是很容易被敌

  • 元朝将领孛罗帖木儿是个怎样的人,孛罗帖木儿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孛罗帖木儿是元朝末年将领,左丞相答失八都鲁的儿子。孛罗帖木儿原本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但他在立下功劳后开始逐渐放纵自己,最后迷失自我,慢慢将人性恶的一面全部展现出来。可能大多数朋友都不太了解孛罗帖木儿有哪些成就,又做了哪些坏事,所以这次就准备跟大家聊聊孛罗帖木儿这个人物,我们也要以此为戒,始终保持初

  • 朱元璋与朱棣为何都喜欢朝鲜女子?其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为了能够换个与朝鲜之间的关系,朱元璋向朝鲜提出了和亲的方案。永乐年,永乐帝朱棣改变了洪武帝朱元璋“做亲不成”的不利外交策略为有利的贡女制度,即永乐帝以宗主国皇帝的身份向藩属国朝鲜要求贡女补充后宫。“贡女”这个名称始于元代。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

  • 田丰在三国谋士集团能排在第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朋友在读三国时,都会被各国顶级谋士的智慧给深深吸引,感觉比起武将,会更喜欢这种高智商人才。那今天就准备给大家介绍一位,名气虽然不怎么大,但谋略十分出众的人,他就是田丰。要说田丰一生最大的成就,应该就是献计帮助袁绍攻灭公孙瓒,但田丰最后却陷入不得志的窘境,也是令人感到惋惜。那田丰在三国谋士集团中,

  • 李卫当年有多受宠?权利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王朝》这部剧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出生于乞丐的李卫,从11岁的时候就跟随者四皇子胤禛,服侍潜邸。胤禛当上皇帝之后,李卫的仕途生涯开始质的飞跃,从布政使到驯服,再到两江总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雍正皇帝的恩宠之甚。雍正朝晚期的李卫,基本相当于两江地区的土皇帝;返回京城,敢越过上书房大臣,直

  • 裴炎是忠臣吗,裴炎为何会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裴炎是唐朝宰相,他是一位忠臣,唐德宗在评定唐朝开国以来的宰臣等级时,裴炎是被评为上等。但裴炎既然是忠臣,为什么还会被武则天冤杀并且抄家呢?当时裴炎为了李家江山,决定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立唐睿宗为帝,结果此后却是武则天独揽朝中大权,唐睿宗根本毫无实权。就这样,裴炎决定对武则天劝谏,结果惹上了杀身之祸,